本
文
摘
要
关于“国产品牌”“中国品牌”,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的——
中国品牌是指由中国企业原创,产权归中资企业所有的品牌,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品牌身上贴着国货标签,实际上却是外国品牌,一不小心就会被迷惑,比如——
评论区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顺便po出了其他品牌:
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中国人骗中国人”的伪国货品牌。
哈尔滨啤酒(美国)
本来以为哈尔滨啤酒就是哈尔滨的,青岛啤酒就是青岛的,光听名字就带着豪爽的国产气质。
但其实,哈尔滨啤酒是1900年由一位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创办。
当时还建造了国内的第一家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
期间几经不同国家的主人,换了各种名字,直到1950年,苏联红军将酒厂交付给中国,才改名为“哈尔滨啤酒”。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哈尔滨啤酒位列中国啤酒品牌前十,成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4年,哈尔滨啤酒投入了美国酿酒商安海斯公司(AB)的怀抱,其所占股权达99%以上,成为了完全的外资品牌。
下次再看到他们的“国潮促销”,一时之间还真是不知道怎么面对。
徐福记(瑞士)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老徐曾经的代言人曾志伟以及它广告所带有的浓厚传统节日氛围,一度以为它是个中国香港品牌。
但是它还真不是国产品牌(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曾志伟)。
1992年,在台湾从事糖果生意将近20年的徐家四兄弟在大陆注册了“徐福记”。
名字的来源一个是因为创始人家里祖籍福建,另一方面“福”字有添福气的意头,倒也很符合闽台文化。
从1998年到2005年,品牌一度成为“中国名牌糖果”的代名词,并且2006年于新加坡上市。
但是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的徐福记,国外市场却鲜有人问津。
于是从2009年开始,徐福记开始寻求国外合作伙伴。
2011年,雀巢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份,其也成为雀巢的下属品牌。
收购后,徐福记借此扩大了外国消费市场占有率,雀巢也拓展了国内市场,两者的结合被称为win-win。
中华牙膏(英国)
和哈尔滨啤酒如出一辙,且不说Logo右上角的华表和天安门图案,光听“中华”两字,谁会觉得不是中国的?
其实一开始确实是这样——
“中华牙膏”创立于1954年,属于上海牙膏厂,曾经也是国内牙膏市场的第一品牌。
但是后来外企入侵,中华牙膏一时缺乏先进技术,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上海牙膏厂和联合利华合资成立了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联合利华不仅取得了公司的控股权,还获得了中华牙膏品牌的永久租赁经营权。
因此,“中华牙膏”品牌由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持有。联合利华还曾为了推广其旗下的品牌洁诺,一度雪藏中华牙膏。
PS:同属牙膏品牌的“黑人牙膏”(2021年更名为“好来牙膏”)却是真正的国货,由好来集团出品。
大宝(美国)
“要想皮肤好,天天用大宝”、“大宝,天天见”,说起大宝,大家耳边可能会自动响起它的广告语,毕竟这是一个我们在央视频道从小看到大的广告。
“大宝”创立于1985年,在90年代初进入高速发展,1999年改制为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也是因为研发能力有限,同时国际一线品牌进入国内抢占市场,大宝失去了市场优势。
一直走下坡路的它,最终在2008年被美国强生收购,从此成为外资品牌。
真知棒(美国)
可能有人觉得打小就开始吃,就认定是国产。
实际上,“真知棒”是1997年西班牙亚古利民糖果集团旗下佳口公司推出的产品。
也是当年进入国内后,成为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棒棒糖品牌。
但是由于内部管理问题逐渐没落,2004年被美国芝加哥箭牌公司收购。
所以从始至终,它和国产品牌都没有一丁点关系。
百草味(美国)
百草味作为国内零食届的顶流之一,销量一直很可观,但是早在之前,它就被百事可乐收购。
但至今为止,百草味也依旧打着“国潮国货”的旗号在做产品营销,逢年过节也会推出各种国潮礼盒,给自己烙印上了一个“国货”标签。
像这样长期被误以为“国货”的洋货,真的实在太多了!再随便列举几个:
金龙鱼——新加坡
好丽友——韩国
维他奶——日本
可以发现,这些品牌里,有些原本就是国产品牌,后来被外资收购,或者控股;
一些品牌是从小就消费,也没什么异域特征,因此误以为就是国货;
还有一部分品牌无论从名字到代言人,本土化营销做得确实很成功,让大家以为是土生土长的国产品牌。
时代一直在变化,在爱国情绪下,白象、鸿星尔克等曾经声量比较弱的宝藏国产品牌正在出圈,国货越来越让人放心和自豪。可以预见,将来真国产品牌会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也会越来越高。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正宗的国货,有走出国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