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安徽新闻奖2020年度揭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安徽新闻奖2020年度揭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安徽新闻奖2020年度揭晓)

  2022年12月31日,由安徽日报社主办的2022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

“十大新闻”是: *** 总书记分别给我省种粮大户、黄山风景区“中国好人”回信;我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徽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世界纪录;我省分批创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我省部署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国考”获评优秀;我省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全省扎实推进“一改两为”落地见效;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

“十大新闻人物”是:多种粮种好粮的“种粮能手”徐淙祥;守护美丽黄山的“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勇攀量子产业化高峰的“追梦人”周雷;煤矿安全开采的探路者袁亮;守护公平正义的“老黄牛”刁志岭;赴汤蹈火勇为先的“消防勇士”徐长青;坚守深山的“扁担教师”叶兴旺;轮椅上圆梦的世界冠军张淼;义务宣讲英烈事迹的退伍老兵唐先义;用坚守点亮最美青春的奋斗者郭慧慧。

2022年度安徽“十大新闻”

   *** 总书记分别给我省种粮大户、黄山风景区“中国好人”回信

2022年6月27日, *** 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我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粮食产量高位攀升,乡村振兴开局良好。2022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10971.3万亩,较上年增长6.9万亩;总产820.02亿斤,较上年增产2.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8月13日, *** 总书记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我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好人“盆景”渐成道德“风景”。截至目前,我省先后有5人获“时代楷模”称号,22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643人当选“中国好人”、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

  我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淮北濉溪经济开发区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电池铝箔产品生产线上,工人在赶制订单。 通讯员 李鑫 摄

2022年11月25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在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 *** 安徽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的决定》和《中国 *** 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形成安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总施工图,明确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目标思路举措。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

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深抓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举措,奋发有为,推动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安徽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2022年5月,省 *** 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等“干货”十足的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保费缓缴政策继续“扩面”,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网成本,阶段性减免企业房屋租金等,“真金白银”扶持企业,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增活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2年,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安徽新增上市公司数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内上市公司159家,居全国第九;IPO过会企业13家,居全国第五;在审企业25家,居全国第八。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混合磁体装置。记者 徐旻昊 摄

2022年8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由美国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投入使用以来,到目前已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科教机构提供了实验条件,支持科研人员开展3000多项前沿研究,取得系列重要科研突破。

我省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较上年提升1位,是报告发布以来取得的最好水平,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分批创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

  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公园景色。记者 程兆 摄

我省开展“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活动,2022年底各市分别建成3个至5个,力争到“十四五”末,所有重点点位实现全覆盖。“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以公园广场、景区景点、交通场站、文化设施等为重点,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品位。通过推行环卫保洁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优化作业模式和作业流程等,实现公共区域卫生无死角、“城市家具”无污渍、水体清澈无垃圾、道路保洁见本色、绿化绿地见景观。

去年以来,我省文明创建着眼“高标准、常态化”,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牵引,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外延和内涵,文明创建步入提质扩面、建设全域文明的新阶段。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等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我省部署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

2022年5月25日,全省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推进会议在合肥召开,部署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名徽厨”行动、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健康口腔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快乐健身行动、便民停车行动、放心家政行动、文明菜市行动、老有所学行动10项暖民心行动。

10项暖民心行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去年1月至10月,全省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10项暖民心行动资金足额保障到位。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超6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5.4%,超序时进度20.4个百分点;全省有169个城区菜市、419个乡镇菜市完成整治改造;全省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6347个。

  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国考”获评优秀

  2022年12月22日,航拍的黄千高速黄山至千岛湖安徽段深渡服务区。记者 潘成 摄

2022年11月初,2021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国家考核结果“出炉”,我省获评优秀等级,反映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以来,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稳步实施净土保卫战;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出实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确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去年1月至11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32.6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7.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2.8%,好于年度目标3.1个百分点。全省19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4.5%,好于年度目标3.6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土壤环境保持安全稳定。今年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2.8%,连续三年稳居90%以上。

  我省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

我省加快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步伐,全省首轮亩均效益评价于2022年6月底全部完成,提前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16846家规上工业企业参评,亩均税收和亩均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万元、355.1万元。创新“亩均英雄贷”金融服务模式,运用金融资本助力工业转型升级,截至11月底,全省共发放“亩均英雄贷”6230笔、总金额1854.8亿元。

在“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下,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标准地”改革等不断提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管理、制造方式、商业模式等创新,有力促进工业经济提质量增效益,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省扎实推进“一改两为”落地见效

2022年2月7日,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要求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以真抓实干作风办好民生实事,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一改两为”以来,全省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敢于“同先进比高下”的志气越来越足,敢于“对顽疾动真格”的骨气越来越足,敢于“同自己过不去”的底气越来越足。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调研走访、公开接访等方式,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自己的“履职清单”,为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

2022年12月30日上午,经过6年建设,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一条贯通南北的江淮大运河雄姿展现,长江、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引江济淮工程具有供水、生态、航运等多重功能,总投资912.71亿元,是安徽省委、省 *** 确定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工程通过“一级切岭、双线引江、三湖调蓄、四路北上、八大枢纽”的工程布局,形成一条长江至淮河的输水通道、运输航道,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惠及皖北、豫东5000多万人口,形成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

2022年,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安徽段、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提质增效。1月至11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高于全国13.4个百分点。

2022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徐淙祥

  多种粮种好粮的“种粮能手”

  徐淙祥(右一)

徐淙祥,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等荣誉,2022年荣获“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植能手项目第一名。

徐淙祥牵头成立“太和县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协会”,每年普及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多项,承担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和优良品种试验示范,审定的新品种在全省乃至黄淮地区推广。2022年6月27日,徐淙祥收到 *** 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勉励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李培生、胡晓春

守护美丽黄山的“中国好人”

  李培生(左)与胡晓春

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的“放绳工”,以山为家,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 李培生每天要在黄山之巅行走10多公里,25年来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攀爬了200次珠穆朗玛峰。胡晓春是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一年有超过300天朝夕与迎客松为伴,每天每隔两小时例行检查,监测、记录松树细微变化,12年如一日守护迎客松。

李培生、胡晓春分别于2012年和2021年当选“中国好人”。2022年8月,这对“好人兄弟”在黄山之巅收到 *** 总书记的回信。

  周雷

  勇攀量子产业化高峰的“追梦人”

  周雷

周雷,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获评安徽省优秀 *** 员、安徽省劳动模范等。2022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并在“党代表通道”亮相。

投身量子研究10多年来,周雷潜心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和实用化开发。无论是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武合干线”“墨子号”星地一体广域网络,还是上海陆家嘴金融网、合肥量子城域网等城域网络建设,他始终奋斗在科技创新一线,带领团队在量子产业之路上收获累累硕果,践行着一名 *** 员不忘初心、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袁亮

煤矿安全开采的探路者

  袁亮

  袁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

袁亮开创性提出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开发出煤矿瓦斯治理全套工艺技术,绿色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并主持编制中国首个《煤矿瓦斯治理总体方案》。他负责组建的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于2022年2月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刁志岭

守护公平正义的“老黄牛”

  刁志岭

  刁志岭,生前系利辛县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

扎根审判岗位35年,刁志岭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努力让每一位当事人在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35年如一日,无论是在审判业务工作中,还是在庭务管理工作中,刁志岭处处干在前、冲在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倒在立案窗口,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徐长青

  赴汤蹈火勇为先的“消防勇士”

  徐长青

徐长青,宣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曾被评为“安徽省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公安现役部队优秀 *** 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等。

从事消防救援工作25年来,徐长青参与各类灭火救援3000余起,亲手营救遇险群众数百人,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2021年7月,超强台风“烟花”袭击宣城,他在宣州区新田镇成功营救5名被困群众;2022年在广德“9·17”等厂房灭火扑救中,他都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

  叶兴旺

坚守深山的“扁担教师”

  叶兴旺

  叶兴旺,黄山市祁门县箬坑学校退休教师。曾获“中国好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安徽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叶兴旺35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的乡村学校,用扁担挑着30多公斤重的教材,翻越30多公里的山路,挑起了山里娃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他所在的乡村不仅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还先后走出20多位大学生。

 张淼

  轮椅上圆梦的世界冠军

  张淼

张淼,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际残疾人运动员健将等荣誉。

31岁的张淼出生于萧县赵庄镇张朴楼村,自小因病双腿致残,14岁开始专业乒乓球训练,先后夺得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女团金牌、2011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乒乓球锦标赛女团金牌等79枚奖牌。2022年3月2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北京市大运河漕运码头举行,作为第五棒火炬手的张淼顺利完成火炬传递任务。

唐先义

  义务宣讲英烈事迹的退伍老兵

唐先义

  唐先义,全椒县石沛镇周岗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先后获得“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1952年,18岁的唐先义参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66年复员回到家乡。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被追授为烈士,长眠于周岗烈士陵园后,唐先义就多了一个新身份——周岗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每逢重大节日,他总会前往40公里外的全椒,义务向前来瞻仰的人们讲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50多年来,唐先义累计宣讲1000余场。

 郭慧慧

  用坚守点亮最美青春的奋斗者

郭慧慧

郭慧慧,濉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2022年,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20名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郭慧慧是我省唯一入选者。近年来,她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三支一扶”毕业生、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她传递爱心,温暖学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她传递勇气,激发志气;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她传递信心,推动发展……从普通的教师到县人社局局长,郭慧慧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保持着热情,让青春在每一个岗位上都闪闪发光。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张理想

更多202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安徽新闻奖2020年度揭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