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在古代毒药是指药物的总称,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在古代毒药是指药物的总称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在古代毒药是指药物的总称

中国毒药史(四)|古代十大毒药排名,有诗为证(上)

文:枯木

(续上)

上文说过,自然界有毒的动植物、菌类、矿物质很多,并且不少毒药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或利用中医相生相克原理,医治疾病,强身健体;或利用其毒性,应用在战争或人际争斗上,克敌制胜。

不过,在古代,毒药虽然在战国时期就被应用在战争中,然而毕竟古人的提炼技术有限,仅仅是小范围的使用;或者经常被当做施展阴谋诡计的首选方式,针对的是特定人选。因而,古代毒药虽然药性强烈,可危害性相对不大。然而到了近代,毒药的研究突飞猛进,各种毒药层出不穷,甚至成为生化武器,令人闻之色变,已经威胁到所有人类的生存。

那么,究竟哪一种毒药最为强烈凶悍?事实上,古代任何一种剧毒毒药和现代毒药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古代毒药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占据用毒施毒的主要地位。因而,我们就以近代化工业崛起为界限,分别介绍古代十大毒药和现代十大毒药。下面,我们先来介绍古代十大剧毒毒药。

第十名:巫术之毒——蛊毒(毒性指数★★★★☆)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七》

【宋】释智愚

见说闽山多蛊毒,千方百计避无由。

殇中既有催魂鬼,一命还他方始休。

蛊毒,是一种被巫化的神秘毒物。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蛊毒的记载,并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许多关于药物杀蛊毒作用的记载,据粗略统计,其所收录的365味药中,有杀蛊毒功用的有42味。

然而,关于蛊毒究竟是什么毒药,在古代并没有明确定义。不过,从古人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蛊毒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指由人为畜养的毒虫侵蚀所致的疾病。隋代医家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中详述了“蛊”的制法:“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人有故造作之,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患祸于他,则蛊主吉利,所以不羁之徒而畜事之。”

由此可见,蛊毒其实就是动物毒素,通过毒中选毒的方式,得到最毒的毒虫,然后下毒。这类蛊毒有多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著的《千金要方》记载:“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按照毒虫种类的不同,大致有蛇蛊、蜥蜴蛊、虾蟆蛊、蜣螂蛊等等。

第二类蛊毒,是指症状和动物蛊症状相似的症候名。比如《诸病源候论》中有蛊风、蛊注痢、肠蛊痢、水蛊等,其实这些在现代被发现为寄生虫病,或者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比如现代医学的恙虫病、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疾等疾病的进程中,都可能见到类似蛊毒症状。

从古代记录来看,蛊毒的症状,大多相似,比如有身痛、腹胀、呕吐或下利脓血、神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虽然蛊毒严重可以致人死命,然而,并非立刻毒发身亡,经过医治,还是可以恢复健康,因而蛊毒在古代十大毒药排名第十。

第九名:毒箭代表——见血封喉(毒性指数★★★★☆)

《兵要望江南·其十·医方第二十九》

【唐】易静

遭毒箭,更兼马汗方。

大头虻虫端午取,去翅阴乾为末霜,

挑破药敷疮。

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是桑科(Moraceae)、见血封喉属(Antiaris Lesch.)常绿乔木,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

古人使用毒箭,最初是用来狩猎,后来用在战争中。关于毒箭的毒素,分为动物毒素和植物毒素,是从有毒的毒虫或植物上提取毒液,浸染箭头,然后射向目标,从而使得目标丧失行动能力或死亡。由于动物毒素相对认知和提取困难,因而大多为植物毒素。

从现在考古来看,最早使用毒药的确凿证据,是在南非边境洞穴发现的具有24,000年历史的木制涂抹器上的高毒性复合蓖麻毒蛋白的痕迹。就我国而言,文献记载较少,为人们熟知的是东汉末年的“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关羽被毒箭所伤,毒箭的毒素是什么,历史没有记载。不过,在《魏书·列传·卷九十一·匈奴》中记载匈奴:“秋收乌头为毒药,以射禽兽”,可知,当时毒箭所用的毒素,大致为乌头一类的植物毒素。至于见血封喉树,被用来制作毒箭的记录较少,然而是东南亚一带在古代经常被用来狩猎的制作毒箭的树种代表,因而将其列入,作为代表。

见血封喉虽然毒性较强,然而古代缺乏记录。其他植物毒素制作的毒箭,并不能立即取人性命,也就有了“刮骨疗毒”的故事,因而在古代十大毒药中,我们将其排名第九位。

第八名: *** ——天仙子(毒性指数★★★★☆)

《失调名 莨菪不归·嵌药名》

【唐】敦煌曲子

莨菪不归乡。经今半夏姜。

去他乌头了血傍。□他家附子豪强。

父母薏苡美长短。桂心日夜思量。

天仙子(Hyoscyamusniger L.),又名莨菪、莨菪子,是茄科(Solanaceae)、天仙子属(Hyoscyamus)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体被粘性腺毛。根较粗壮,肉质而后变纤维质,一年生的茎极短,自根茎发出莲座状叶丛,卵状披针形或长矩圆形;第二年春茎伸长而分枝,下部渐木质化,茎生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蝎尾式总状花序,花萼筒状钟形,花冠钟状,黄色而脉纹紫堇色;种子近圆盘形,淡黄棕色。夏季开花、结果。

天仙子又名莨菪的来历,《本草纲目》中言:“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莨菪可致人癫狂,乃至狂浪放荡诸态,李时珍称“其毒有甚焉”,并记曰:“能令人狂惑见鬼,昔人未有发其义者。盖此类皆有毒,能使痰迷心窍,蔽其神明,以乱其视听故耳。”

天仙子名字虽雅,莨菪名字甚少人知,不过却没有另一个俗称有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蒙汗药”的制作原料之一,被广泛渲染于古代白话小说。所谓的“蒙汗”,本为“濛汗”,意思是汗如濛濛,在元末明初成书的《水浒传》中有多处描写,诸如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里,梁山好汉晁盖等人为智取生辰纲,用蒙汗药下到酒里,把官兵麻翻在地,然后大摇大摆地推车劫去财物。

为何天仙子有麻醉作用?因为其根、叶、种子含莨菪碱及东莨菪碱,可麻痹副交感神经的神经末稍,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短时记忆缺失、幻觉、兴奋口干、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性味苦、辛,温;有大毒,治齿痛出虫,多食令人狂走”。《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玄宗天宝九载》记载:“安禄山屡诱奚、契丹,为设会,饮以莨菪酒,醉而阬(坑)之,动数千人,函其酋长之首以献,前后数四”。

当然,制作蒙汗药的原料并非天仙子一种,还有天仙子属其他植物,以及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等。这些植物含有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等生物碱,都是一种毒蕈碱阻滞剂,可打断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因而在古代被用来作为麻醉剂,或者用来制作蒙汗药。不过,天仙子等毒性一般并不重,一般在食后半小时出现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可晕迷死亡。因而笔者将其在古代十大毒药中排名第八。

第七名:美味之毒——毒蘑菇(毒性指数★★★★★)

《采菌二首·其二》

【明】释函可

三五趁晓晴,随云入涧壑。

志与枯槁遇,荣茂非我乐。

顾视深草间,异种纷相错。

恐是蛇虺居,根性乃独恶。

摈弃稍不严,美口成毒药。

气化岂有殊,君子慎所托。

毒蘑菇也叫毒蕈,是真菌门(Eumycophyta)有毒植物的统称和俗称。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有毒蘑菇400多种,含剧毒并可能致人死亡的蘑菇有40多种。古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认知毒蘑菇可致人死亡,然而最早记载,大概为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博物志·异草木》中有:“江南诸山群中,大树断倒者,经春夏生菌谓之椹,食之有味,而每毒杀人。”

毒蘑菇种类繁多,毒性强烈,有的误食中毒,即便是现代医疗发达,也很难救治,经常致人死亡,更别说古代。因而自古及今,蘑菇中毒致死事件频发,也是当今百姓采食野生食物中毒的主要“罪魁祸首”。关于毒蘑菇的介绍,笔者另有撰文详谈,就不赘述。不过,在古代用毒蘑菇下毒较为少见,因而在古代十大毒药排名中,笔者将其排名第七。

第六名:灭绝之毒——鸩毒(毒性指数★★★★★)

《偈颂六十七首·其四十三》

【宋】释原妙

指天指地,一棒打杀。

鸩屎砒霜,合造毒药。

飏在三千世界中,不知那个亲遭著。

(蛇雕)

鸩毒,是我国历史上记录最早的毒药之一,先秦文献多有记载。诸如《国语·鲁语上》:“温之会,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使医鸩之,不死”;《国语·晋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记载:“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寘堇于肉”;《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等等,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鸩毒就被当成剧毒使用。

鸩毒,根据文献记载是指鸩鸟的羽毛或粪便中含有剧毒,用以浸酒,杀人于无形。鸩鸟的形态,形象为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喜以蛇为食。《山海经·中山经》:“其鸟多白鷮,多翟,多鸩”,郭璞注:“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头,雄名运日,雌曰阴谐也。”

鸩鸟分布于岭南一带,《山海经·中山经》有:“(瑶碧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名曰鸩”;西汉药学著作《名医别录》记载:“鸩生南海”。然而,虽然历代药典等都有记载,并且毒性强烈,然而在近代并无发现,应该是已经灭绝。

(蛇雕)

鸩毒是历史典籍中记载最多的剧毒毒药,也是封建社会惯用的酷刑手段,在清朝则是达官贵人被判死刑可以保留全尸的人道死法。事实上,鸩毒在晋代发现砒霜以后,尤其是到了唐宋以后,已经很少是实指鸩鸟的毒,而是其他毒药尤其是砒霜的代称。然而由于鸩毒赫赫有名,因而后代记载,多以“饮鸩而死”替代其他毒药。

鸩鸟之毒,多见史书,并且出现频次极高,然而由于鸩鸟已经灭绝,无法测验其毒性;况且到了唐宋以后,往往用鸩毒指代所有剧毒药物。因而,在古代十大剧毒排名中,将其排名第六位。

(未完待续)

2021/5/21榆木斋

主要参考资料:

《左传》春秋 左丘明编撰

《国语》春秋 左丘明编撰

《山海经》春秋战国 西汉刘向、刘歆编校

《神农本草经》西汉

《三国志》西晋 陈寿编撰

《博物志》西晋 张华撰著

《魏书》北齐 魏收编撰

《诸病源候论》隋代 巢元方撰著

《资治通鉴》北宋 司马光编撰

《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编撰

更多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在古代毒药是指药物的总称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