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
1月8日起,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人们对于新管理办法中的“不再隔离、不再判定密接、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以及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做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等变化,非常关心。
加上春运几乎同时拉开大幕,人们更急迫地想要知道:
今年能否安心回家过年?
会不会给家中老人小孩带去感染风险?
旅途中会不会加剧疫情传播?
……
为了解答民众这些疑惑,李兰娟院士前不久接受邀请,在直播节目中回答网友的提问。
正是这次视频直播,将76岁的李兰娟院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
视频发布后,很多网友针对她的发言提出质疑,争议不断。
放开后,疫情传播呈现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人们也几乎被这些摸不着规律的症状整迷糊了。
有人觉得,身边的人感染了基本都是有症状的;
有人疑惑,自己身边的人都感染了,为什么自己还没感染?
针对大家的困惑,李兰娟在视频直播中,一一进行了回应。
但是有些人就是不买账,不断质疑和怀疑她的观点。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网上有个段子这样说:请你原谅,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而新冠肺炎,对于医护工作者们也是一种从没见过的病毒。
况且它还在以惊人的速度,时刻变异。
也许专家上一秒的判定,下一秒就因为出现了新变种而失效。
当然,有一些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砖家”,不在其列。
3.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李兰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国家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2020年初,疫情刚刚在武汉爆发,已经73岁的李兰娟临危受命。
她率领团队直达武汉,没有一丝犹豫。
未知的病毒,大量病人感染,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当时的地方堪称人间炼狱。
即使是年轻的医护人员,出发前都抱着自己的家人流泪不止。
说不害怕是假的。
但是就是这些首批赴疫的白衣天使,后来被人如此评论。
当时很多人几乎是抱着回不去的心态,驰援武汉的。
李兰娟院士也不例外。
到达武汉,亲眼目睹了情况之严重,她当机立断,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封城。
当时,“封城”二字还不像现在这样经常出现。
不管是提出的人,还是听见的人,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果然,很多武汉当地人,听见封城的消息,就连夜从这座城市逃离。
与此同时,李兰娟收获了网络上无数争议,甚至是骂声。
后来,实践证明,当初的及时封城,最大程度避免了疫情传播扩散,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也正是由此开始,李兰娟成为民众心中的英雄。
而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李兰娟就已经是个冲向战场义无反顾的战士。
除此以外,她和团队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对查清"非典"的发病机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因为她,那一年的浙江省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
后来,H7N9禽流感又席卷而来,李兰娟率团队迅速找出病原,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4.
生于1947年的李兰娟,比新中国还要年长2岁。
高中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小镇老师,还在省中医院学会了针灸。
大队筹办村医所,大队支部书记请她去做赤脚医生,李兰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从医路。
1970年,她在大队的推荐下,进入浙江医科大学学习。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了自己从一个农村女孩,到赤脚医生,再到国家医学院士的层层转变。
有人说,一场疫情替自己考验了夫妻感情,阳了之后才意识到谁最在乎自己。
与此同时,民众也在疫情的一波波来袭和变化中,认清究竟哪些才是真正心系患者的专家,哪些只是沽名钓誉的演员。
“为众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对于真正的白衣天使,仁心医者,我们不应该视作敌人。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早日战胜疫情!
END
#过年出游会造成不同毒株交叉感染吗#
#邓紫棋外公去世#
#张伯礼院士揭秘“未阳人”#
#张伯礼:转阴后忍一忍别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