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不到西北,不知天地之辽阔; 不到张掖,不知河西之美丽。 甘肃张掖,一座并不算知名的西北城市。 如果不是近年来“张掖丹霞”异军突起,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名字。 ▼ 它位于甘肃省中部,既远离繁华的东部经济腹地,也不是许多人憧憬的遥远边塞。 ▼ 但它的风景却极为多元:雪山, ▼ 沙漠, ▼ 湿地, ▼ 峡谷,汇聚一堂。 ▼ 正所谓,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 张掖,究竟有多少极致风光,在等待我们的发现? 张掖的所在地,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号,河西走廊。张掖东西长465千米,南北宽140千米,两侧的山地夹着中间的平原,正像一条狭长的廊道。 ▼ 山是这里的主角,张掖面积的72%都是山地,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并称为走廊北山,隔开了北边的广阔沙海。 ▼ 走廊南山则是祁连山的一部分,仅凭“一山之力”,就占据全市面积的59%,同时它也是青藏高原的边缘,与山下平原高差可达3000多米,汇聚了两大阶梯的地貌。 ▼ 高大的祁连山截住了携带水汽的东南季风,让山区的降水量是平原地区的3倍,成为西北干旱区的一座庞大湿岛。海拔4000米以上雪峰连绵不息,仿佛白色串珠。 ▼(请横屏观看) 积雪不断压实,在峰顶形成冰川。 冰川对山体不断侵蚀,形成了锐利的角峰和刃脊,令山势更加陡峻。 ▼ 祁连山的冰川面积不大,但具有特殊的意义。1958年7月1日,在冰川学家施雅风带领下,我国的第一支冰川考察队登上了张掖市肃南县的一条冰川,随后它被命名为“七一冰川”,标志着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开始。 ▼ 祁连山的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对山体的侵蚀较小,携带的砾石、砂粒等杂质也较少,其中的代表“八一冰川”就以其干净洁白而闻名。 ▼ 祁连山冰川更大的意义,在于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滋润了整个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共数十条河流,无不是源自祁连山。 ▼(请横屏观看) 水是地貌的雕塑师。早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河水就在此汇聚成湖,并形成了巨厚的红色碎屑岩地层。随后一亿年的风雨侵蚀,令一种特殊的地貌脱胎而出,彩色丘陵。 ▼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彩色丘陵地貌区,摄影师@石耀臣 彩丘常被误认为丹霞,但其实两者并不相同。形成彩色丘陵的地层,是质地较软、颗粒更细的粉砂岩和泥质岩,经过缓慢的沉积, ▼ 随后挤压变形、抬升, ▼ 在流水的冲刷下土崩瓦解,最终形成的波浪起伏状的矮丘。 ▼ 地层中不同的矿物组成,也让彩丘比丹霞的色彩更加丰富。 ▼ 而质地更坚硬的红色砂岩和砾岩,经过风化后留下四壁陡立的群峰,才会形成典型的丹霞地貌。 ▼ 张掖的丹霞高大开阔,并且表面植被稀疏,形态之美更是展露无遗。在干旱的西北大地上,如城堡、如宫殿。 ▼(请横屏观看) 从祁连山顶白色的冰雪,到山下如火的丹霞、彩丘,数亿年的地质作用在大地上留下凝固的痕迹,绘成了张掖的底色,接下来源源不断的水汽,将在此基础上添加更丰富的色彩。 祁连山截留了水汽,水滋润了张掖的万物,为这里注入生机。在海拔2500-3200米的山坡上,降水最为充沛,青海云杉组成一条森林带。 ▼ 在海拔较低一些的地方,草占据了主导,形成2.5万平方千米的草地,占了张掖市土地面积的52%,优质的草场自古便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请横屏观看) 祁连山与焉支山之间是平坦开阔的大马营草原,至今仍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基地,山丹军马场。 ▼(请横屏观看) 除了马,张掖还是数百种植物和1200多种动物的家园,珍稀物种如雪豹、马鹿等也不时在此出没。 ▼ 水养育了山上的动植物,也汇聚成一条河,黑河,滋润了干燥的平原。黑河是河西地区最大的内流河,也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它流经张掖全境,直达内蒙古居延海。 ▼ 原本贫瘠的荒漠土壤,经过长期的河水冲积,覆上了一层淤泥,形成特有的绿洲灌淤土。这种土壤营养丰富、不易盐碱化,孕育出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 ▼ 绿洲之上植被茂盛,植物的蒸腾作用在近地表处形成冷湿气团,让张掖成了一个“冷湿岛”,气温比周边的沙漠戈壁低1℃至5℃。 ▼ 凉爽湿润的气候,也让地表水的蒸发量大大减少。遍布绿洲的河流湖泊,组成316万亩的湿地。 ▼ 广阔的湿地成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高台湖畔,每年都有成群的候鸟展翅翱翔。 ▼ 优越的自然环境,既适宜放牧又适宜农耕,让张掖成为河西走廊上的明珠,也成为各路文明争夺的焦点。它的一山一河将发挥巨大的威力,成为中原民族进击西域的跳板,将张掖的历史带入新的阶段。 西汉之前,张掖是游牧者的天下。戎、羌、乌孙、月氏、匈奴,这些在马背上来去如风的民族自己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他们以张掖丰美的草场为大后方,对中原王朝产生了巨大威胁。至今遗留在山丹县境内的汉长城,叙述着两种文明最初的接触。 ▼ 为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率军两次出征,一次从南面沿祁连山北进,另一次则从居延海沿黑河南下,成功击破其腹地,祁连山下空留匈奴悲歌。 ▼ 随后河西四郡设立,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张掖”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仅用了十几年时间,来此戍边屯田的人口就达8.9万,中原人在此“通沟渠,种五谷”,优越的环境加上先进的农业技术,让张掖迅速从游牧区向农耕区转变。 ▼(请横屏观看) 张掖不仅是一座农业和军事重镇,其交通地位也至关重要。南部祁连山中的一个山口,扁都口,两侧山体高耸陡峭,最窄处仅有10多米,但这却是穿越祁连山、连接青海与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 ▼ 沿黑河向北,则直通内蒙古,打通了从北方草原直达青藏高原的南北通道。而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西通西域,东达长安,张掖成了四方道路的黄金交叉点。 ▼ 从西汉至隋、唐是张掖历史的鼎盛时期,丝路上往来使团、商旅不绝,商队规模动辄数百人。丝帛、茶叶、玉石、香料均通过张掖贸易、中转,而从西域而来的葡萄、石榴、西瓜、芝麻、小麦、胡萝卜等农作物,也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 沿丝路传入的还有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洞窟艺术一路东进,在张掖留下了马蹄寺石窟。这一石窟开凿于山体内部,在山体表面露出阁楼式的窗口,仿佛悬空在陡崖之上。 ▼ 西夏更是在此建立国寺,大佛寺。主殿规模宏大,其内的卧佛一根脚趾,就足以供一个成年人横卧其上。 ▼(请横屏观看) 唐末回鹘、吐蕃的崛起,让掌控张掖的政权一再更替,但它重要的地位未曾改变,或是作为统御河西的政治中心, ▼ 或是作为抵御外敌的边防重镇。 ▼ 即便海上丝路崛起,张掖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但环境优越、通达四方的它,仍是河西走廊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如今,这里被称为“金张掖”。金色,既代表着它的经济发展,也是它丰收的农田所实际呈现出来的色彩。 ▼ 100余万亩玉米田,在秋季将大地染成金黄。 ▼ 通过迅速发展的设施农业,张掖还成为河西走廊上最大的蔬菜水果产地。 ▼ 强烈的日照及西北的大风,不仅为瓜果带来独特的风味,也是电力的来源。 ▼ 身处河西走廊的中段现代交通,也绕不开张掖。在肃南县镜铁山发现的铁矿,促成了嘉峪关市的崛起以及嘉镜铁路的修通。 ▼ 曾经战马奔腾的山丹草场上,兰新高铁飞驰而过翻越祁连山。 ▼ 曾经无数古人翻越的扁都山口,如今是227国道由此经过。一路经过花海和草原,以祁连山的雪峰和丹霞为伴,是最美的三条国道之一。 ▼ 张掖的城市景观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 除了这些现代化的景观,张掖肃南县的祁连山草原上,最后的裕固族牧民延续着古老的传统生活。 ▼ 张掖之美,不仅是丹霞与雪山,还有很多隐藏在视野之外。 由雪山、沙漠、绿洲丹霞、彩丘、河流、森林、草原、花海、古城、石窟、鼓楼、农田、城镇、湿地、铁路、公路、牧场组成的河西金城张掖, 还有多少视野之外的极致,等待着我们的探索呢? 全文完,感谢阅读。 本文创作团队 【参考文献】01、一山
02、一河
03、一城
04、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