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相当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相当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相当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18年是香港中文大学建校五十五周年,有着双重的意义,因为在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以北不远处的深圳市龙岗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转眼亦成立四年,并诞生了首批268名本科毕业生。港中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已与内地院校合作研究和合办课程,2000年前后,合作更趋深入广泛。2006年港中大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市 *** 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于深圳市南山区动工兴建,作为研究、开发、培训和技术转移的基地,并于2011年底启用。2009年3月,港中大又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成立中华基因组研究中心。

大学亦决定再进一步,把创校以来一直秉持的“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教育理念,移植至内地。2009年年底校董会成立专责小组,探讨在内地成立一所新大学的可行性,但前提是维持与香港中文大学课程的同等质量。几经研究及磋商后,港中大(深圳)于2014年3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校刊《中大校刊》刊登了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专题报道,带大家迅速了解这所年轻的学府如何在短短几年之间崛起,学生人数从268名快速增至4000多人,并连续三年成为广东省高等院校中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让港中大的教育理念在当地萌芽成长。

01 落户深圳的中文大学

甫踏进龙岗区龙翔大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正门,映入眼帘的是那与香港中文大学同样巨型、质朴、三合土建造的石牌,唯一不同者,是刻上的校名多了“深圳”两字,中英对照。港中大人熟悉的“华表”,俗称“四条柱”,则置于石牌右边,刚好与港中大相反。校园另有东门、新南门,分别竖立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及“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的石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门

选址深圳有利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选择在深圳建校是经过仔细考量的。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解释:“构思在内地办校之时,曾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及研究单位的分布,发觉作为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经济区域中心的北京、上海和深圳,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以重要大学和国家级研究所数目来看,北京各有三十多和两百多所,上海则有二十多及六七十所,而深圳就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国家级的研究所更付阙如,即使把整个广东省计算在内,也不过七八间,由此可见,珠三角面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未能配合的根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深圳邻近香港中文大学,就教研协作与学生交流而言,地理已占优势,加上近年国家投放在教育和研究的经费迅速增长,科技创新风气日盛,高新企业陆续进驻,连IT龙头公司腾讯、华为也把总部设于当地,这有利于建校,有助于推动港中大更上一层楼。从生源数目来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每年考生约6万,但2018年参加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是975万余,光是广东省已有近76万高考生,是香港的十几倍,“由于数目庞大,即使只选取成绩最好的百分之一,为数也不少,不愁生源,”徐校长说。

别树一帜的大学

筹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不是全无障碍,徐校长坦言,曾有声音质疑办学对港中大的裨益在哪,与内地相关人员沟通的过程也出现一些文化差异,但无损港中大的决心。他在首届毕业典礼致辞中,特别重申信念:“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

徐校长1997年加入港中大,出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系主任,2011年担任副校长,2013年获委出任港中大(深圳)校长,对港中大的教育理念有透彻的体会。他说:“香港中文大学教学模式独特:兼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以中英双语教学,设书院制及通识教育,以达至全人教育。在内地一千多所大学中,没有一所能兼具上述条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

港中大(深圳)采用港中大的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所有课程均由港中大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并由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质素保证局在2015年对港中大进行的核证中监审评估,而颁发的亦是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港中大的教学特色处处展现于深圳校园,这里有四所书院:逸夫、学勤、思廷及祥波;通识教育课程的规格也是直接采用港中大体系:两项基础课程─探索科学与知识世界的“与自然对话”和反省理想社会与美好人生的“与人文对话”,以及四个修读范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以及自我、人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

徐校长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作出贡献,培养学贯中西、秉承中华传统、汇通古今、具国际视野、融合文理、富于创意及敢于承担的人才。”校方罗致全球一流师资,近九成的课程以英语教学,又积极开拓与国际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现时伙伴院校已达87所,合作项目包括学生交换和交流计划、合办课程、研究协作及国际暑期课程等。

赢得青睐

中国历史悠久的知名公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学费每年约六千元人民币,私立的也不过是一至两万元间。面对一众强劲对手,全新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知名度是零,学费每年要九万五千元。首年招生,要突围而出,赢取学生及家长信任,实为一大考验。

为了延聘一流教研人才,肩负领导重任的徐校长风尘仆仆,亲自远赴英美等地,招揽知名教授、学者及科研人员,罗致了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两位图灵奖得主、一位菲尔兹奖得主及多位中外国际专业学会院士来校任教。

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做客大师讲堂

另一方面,他不辞劳苦,走访全国83所中学,举行招生讲座,阐述港中大(深圳)的教学理念,得到各地人士认同,2014年首度招生,录取了300多名学生,次年已倍增至600多人,2018年更突破至1100人。是年所录取的学生高考平均分理科超过各地一本(重点大学)分数线133分,文科则是82分,英语平均分高达138分(150分满分),因此连续三年成为广东省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录取的学生包括广东省理科第一名,福建省理科第二名等各地优才。

校长徐扬生教授与参加综合评价测试的部分浙江考生合影

访问的前一天,徐校长才从重庆出席完招生讲座回来。他说:“我往访的80多间中学,每次访问都有许多家长来支持,让我深深感动。有一次晚上九时多讲座结束后,正下着大雨,竟看到有人在派发印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字样的雨伞给出席的家长们,并说:‘这是一所真正培养人才的大学。’原来他们的子女在我们这儿念书后,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让他们大感安慰,自发订制雨伞,替我校宣传。”

徐校长更透露,在校学生家长已成为学校最好的宣传大使和代言人,除在社交圈子及网络不时推介,还会自发组织一些意想不到的宣传活动。

对于短短四年间能取得如此佳绩,徐校长将其原因归结为四点:一、学校的定位正确,国际化与人文精神受国人普遍欢迎;二、选址得宜;三、优秀学生加上一流师资,保证教与学的质素;四、港中大和深圳的支持。

以学生为本

虽然公务繁忙,但徐校长必定争取时间参与学生活动,有时候爬山,有时候种菜,多了解其生活适应状况和学习需要。令他欣慰的是:“学生都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尊敬老师之余,又保持紧密的师生关系。他们又发挥创意,成立各类社团,举办活动。据他们反映,学习与生活皆惬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学生为本

对学生关切之情不止于此,这位以研究机器人著称的徐校长,每每在公干途中也要抓紧在候机室的短暂时间写作,在社交网络发布,为的是与学生分享所思所见。

2018年,他把历来撰写的散文结集成书,分以繁体字版本《先生的礼物》和简体字版本《摆渡人》付梓出版,后者送予每位毕业生,俾能共勉,连今年未被录取的学生也获赠一本。徐校长解释:“眼见许多考生心仪港中大(深圳),更有不少于首次报读未获录取,宁放弃入读其他大学,再次申请,可惜还是失望而回。送书是感谢他们对我校的厚爱。”

校长徐扬生教授散文集《摆渡人》

推陈出新

徐校长指出,建校初期,首要是办好教学,奠定基础,“我们会陆续开办新课程,2018年便有金融工程,又成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整合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科研与生物工程设计等学科,旨在以严谨多元化教育模式,培养出该领域的领导者和创新者。此外,亦有意开办音乐课程,扩展人文艺术教育。

“接下来,就是推进研究发展,培养更多研究生,以应付大湾区及日后国家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并联合港中大的力量,开展各项研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曾三次来访港中大(深圳),除主持祥波书院开幕典礼,亦率领特区主要官员,了解我校的人才培训和科研工作,足见我们的教研实力获得肯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航拍图

徐校长深信,港深两校携手,结合力量,会促成前所未有的协同效应,达至共赢,贡献香港、大湾区及国家。

02 书院面貌

秉承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传统,所有入读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选择一所书院加入,成为一分子。港中大(深圳)采用全期住宿制。宿舍同样有舍监导师,以推动宿舍生活,加强宿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四所书院:逸夫、学勤、思廷和祥波,除逸夫书院位于校园的启动区,其余书院均座落于上园。

逸夫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逸夫书院

获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捐助,港中大(深圳)于2016年9月成立第一所书院——逸夫书院,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一起于校园生活、紧密沟通、共同探索、一起成长。

书院秉持“修德臻善”的全人教育理念,提倡多元文化,促进海外和中国各地的学生和睦相处,互相学习。活动均以双语进行,既有介绍外国文化的逸夫“品味”系列活动如“品一杯葡萄酒的味道”、“飞吧,风之华尔兹”和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也有以海外传统为主题的如“你好,墨西哥新年派对”和“逸”夜惊魂万圣节主题派对。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对外交流活动,书院多次带领他们前往香港参加讲座,并连续两年获邀参加香港邵逸夫奖科学论坛。在校际交流方面,书院定期举办与港中大逸夫书院、南方科技大学及深圳大学的篮球友谊赛。截至目前,书院学生人数共1351名,其中本科生1249人,研究生87人,交换生15人。

“逸夫书院透过各种形式与非形式的教育,锻炼学生能力,并扩阔他们的视野及加强终身学习能力,以成为具求知欲、高尚操守及对社会有承担的人才,对社会、国家以至全世界作出贡献。”

——逸夫书院院长梁美儿教授

学勤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

学勤书院是港中大(深圳)第二所书院,2016年10月成立,通过举办丰富多姿的校内外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自主、创新及进取精神、多元化视野及社会责任感。

书院活动包罗万有,包括常规活动如系列讲座、夜话、高桌晚宴、手工坊、院长下午茶、高尔夫球练习、职场实习、网上分享论坛等;年度活动则有新年晚会、客家团年饭、文化节、迎新典礼及体育节;宿生会亦筹办地球日户外环保活动及中秋游园会。

书院设立多项奖学金以鼓励全人发展教育,包括卓越学生活动奖、宿舍生活表现奖、优秀社会服务奖以及书院杰出贡献奖。书院现有学生1112人,其中本科生849人,研究生249人,交换生14人。

“学勤书院致力开创一片利于学生智性、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沃土,培育学生发掘并了解自己的独特潜能,成长为慎思明辨、富同理心、具创意、勇于担当的人及未来领袖。”

——学勤书院院长顾阳教授

思廷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

思廷书院是港中大(深圳)第三所书院,2016年秋成立,现有1196名学生。书院的教育理想是“道器并重,兼济天下”,愿景涵盖三个核心价值:共生、共享及共济。

思廷书院旨在建立一个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小区,在包容、友善、尊重、互信的书院氛围之下,推行兼具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培养的全人教育。

书院着重培训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体验,创建融洽的集体氛围及和谐的师友关系。

书院以“MUSE(书院英文名称)一二三四”为其活动统称,下设四大项目:一、“合一作坊”是以培训技能、传授知识为核心内容的小型工作坊;二、“不二倾谈”让嘉宾和受众平等对话、深入沟通的小型沙龙;三、“三思讲堂”是通过传道、授业来启迪学生思辨的大型讲座;四、“四方广志”集中于外访交流活动,扩阔学生视野。

“思廷书院致力于通过非形式的教育计划、多彩的系列活动以及丰富的交流项目,培养学生成为勤于思考、乐于思辨、胸怀感恩、心存理想的世界公民。”

——思廷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

祥波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祥波书院

厚蒙香港知名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岁宝集团董事长杨祥波先生慷慨捐赠,祥波书院于2018年3月成立,首批597名学生于同年9月入学。书院以全人教育理念出发,为学生提供学术及专业训练以外的生活指导、文娱体育活动及多元化课程,培养他们成为专才及通才、明日的社会栋梁。书院由四栋建筑组成,约400个房间,可容纳1400名学生。

书院一应俱全的设施如餐厅、厨房及洗衣房等,照顾学生生活基本所需,另有阅览室、研讨室、音乐室、艺术工作室、乒乓球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公共空间,为学生营造温馨而多元的小区。

自成立以来,书院已举办了迎新破冰、祥波夜谈及中秋派对等特色活动,并设“詹姆斯·莫里斯奖学金”,以资助学生前往香港地区高校进行交换交流,促进内地与香港地区以及海外的学术交流和联系。

“祥波书院秉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书院制的全人教育理念,旨在实现通识教育愿景,逐步建立独具一格的祥波文化。”

——叶立新教授

03 我们的大学

张景怡

经管学院国际商务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四年级

来自贵州的张景怡在高考发榜后,接到港中大(深圳)老师的来电,“从中认识大学的教学特色,又得知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是与哥本哈根商学院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合办,各招收十五名学生,全数学生会轮流在每所参与院校一起上课一个学期,十分吸引,因而入读。这里的教学法让我耳目一新,到哥本哈根和温哥华上课,更大大拓阔了视野。我更享受跟老师坐在一起,闲聊天南地北。毕业后,肯定最舍不得这个亲和的大家庭。”

程思宇

人文社科学院翻译硕士生

安徽的程思宇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念翻译时,参加了一个由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主讲的大学简介讲座,深受感染,乘着毕业后的空档,南下深圳参加2018年暑期课程,作进一步了解。“此行让我更喜爱学校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感受的重视,故也不作他想,决定入读硕士课程。入学后感受最深的是多元文化,慢慢地更发现学习氛围很强,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提供许多交流机会,很开心能在这里念书。”

许家祥

理工学院应用数学二年级

来自台湾的许家祥因父亲在深圳工作,顺理成章在当地念小学和中学。成绩优异的他是广东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很欣赏港中大(深圳)以英语教学为主及自由的学术氛围,可按兴趣选读科目。我的自我要求高,即使一般的课业,也要做到最好,教授推荐的参考书又必认真读完,挺有成就感的。这里的学生活动多元化,不过由于修课颇多,又参与教授的研究,只能出席部分活动,如高桌晚宴。”

林圳

理工学院统计学四年级

祖籍浙江的林圳,同样是在深圳长大。他很喜欢港中大(深圳)的书院制,“在书院每天都可与修读其他学科的同学交流,多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学分制的设计,让我们在选课时有高度自由。教师又非常乐意提供协助,加上英语教学、海外交流计划及设施齐备,对学习非常有帮助。要数最难忘的体验,应是跟随罗智泉副校长做关于信号处理的研究,发表论文,并获机会于2018年10月到加州,在IEEE的研讨会上作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中心

04 探知求新

“港中大(深圳)的科研发展相当迅速,超过我的预期。”协理副校长及科研处处长李学金教授说。

李教授不讳言发展科研之难。“科研人员要在全新环境开展研究,必先有肥沃研究土壤,才能开花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优秀的研究团队,配以科研设施及研究经费。”

主管科研发展的李教授未曾估计到的是,才不过四年,港中大(深圳)已获得近三十亿人民币(下同)的研究经费,开展了逾一百三十多项研究,有许多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也有一些是深圳市 *** 重大基础研究的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验室

能在如此短期为开垦一片饶富养分的科研土壤,李教授指出充足经费及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是两大有利因素。他说:“深圳市 *** 对我们的科研非常支持,比如每所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有一亿元资助,龙岗区 *** 则再加拨每所实验室五千万。”

“此外,深圳的不少大型企业如腾讯、京东及华为等,对科研也鼎力支持,委托或开展合作研究。2018年6月更先后成立港中大(深圳)—腾讯AI Lab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及港中大(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推进大学与产业的科研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港中大(深圳)教研人员自身的能力当然居功不少,“毕竟要具备相当的研究实力,才有竞争力。”为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及创新,促进校园科研文化,本科生参与教授的研究或主动开展学术研究,会获每月1000元津贴。“说起来,我们已有本科生出席外国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实不容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腾讯AI Lab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李教授指出,大学研究范畴会集中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工程及金融科技,“这些课题的应用已遍及各层面,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

05 长路漫漫 奋发向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正如徐扬生校长所说,港中大人怀着一腔热血,矢志把珍视的教学理念移植到内地。落户深圳的幼苗,植根于养分充足的土壤,配以悉心灌溉,渐渐茁壮成长。

港中大(深圳)的268名首届毕业生,多在未毕业前已获聘,当中不乏著名企业如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普华永道、德勤、腾讯、华为、宝洁公司及欧莱雅等等。在学时已经创业的学生也不乏其人,例如经管学院的李芷璇和严丹阳,创办了“Leadygo”学生服务平台,并成功盈利。他们毕业之际向母校捐资一百万元人民币,成为第一批通过捐赠反馈母校的本科生。

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去向

至于继续深造者,也深受海内外著名院校欢迎,平均每人获得三份世界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修读经管学院国际商务和金融学双学位课程的田朗邑,更创下获英、美、法、香港共十一所院校录取的记录,最终他选择到哥伦比亚大学修读社会科学定量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生活

港中大(深圳)的成功,印证了香港中文大学坚守的传统,放诸何时何地皆经得起考验。

更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相当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