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0年跌得最惨的基金(2020年跌幅最大的基金排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0年跌得最惨的基金(2020年跌幅最大的基金排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0年跌得最惨的基金(2020年跌幅最大的基金排行)

今天是202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首先祝大家新年新气象,今年都红红火火的。

按照惯例,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经常会给大家送个红包,上周五也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51%、0.18%,算是给去年画上了句号。

回顾2022年,资本市场不算积极。

从客观因素看,2022全球市场跌宕起伏,“黑天鹅”、“灰犀牛”频频打击A股市场;

从内在因素看,A股已经经历了两年牛市和一年结构性牛市,整体回落是偶然也是必然。

Wind数据显示,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今年获得正收益的只有约4%。

如果去掉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在2022年获得正收益的仅有100多只,其中更是仅有23只全年涨幅超过10%。

2022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十强数据如下:

这些基金很多都不陌生了,到二三季度时基本都已经明朗。

尤其是前四名,之前最大的争论仅在于前三甲是由万家基金的黄海一人包揽,还是能有年度“神基”金元顺安元启一席之地。

最终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分别以48.55%、43.65%的年收益获得冠亚军,金元顺安元启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实现反超,拿下第三,年收益35.6%。

黄海管理的另外一只基金万家 *** A排名第四,年收益35.5%。

但说毫不意外,也不只是指具体的基金排名,而是指这些榜上有名的基金的共同特征:

首先,2022业绩优秀的基金都不是大规模基金。

在3季度的数据显示,今年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仅有3只规模超过20亿,前十强的基金中有5只规模不到10亿,甚至有2只不足2亿。

反过来看规模在百亿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中庚价值领航、易方达供给改革、安信稳健增值A,3只基金录得正收益。

第二,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持仓相对集中。

三季度季报显示,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前十大重仓股中有7只属于能源板块,占比达48.37%。

不光今年,前两年同样如此。2019年刘格菘包揽业绩前三主要仓位为科技股;2020年赵诣包揽前四、2021年崔宸龙包揽冠亚军时重仓新能源产业。

第三,“冠军效应”不明显了。

去年崔宸龙旗下基金规模一季度规模不到5亿,年底时已经增长到了约410亿,翻了80多倍。

但今年冠军黄海年初至最新数据,规模增加不到4倍,总规模不到40亿。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在想这些基金还能不能追。

我觉得这其实包含两个不一样的问题:

1、2022年这些排名靠前的基金,能不能在2023年继续保持优势?

2、已经经历过大幅增长的基金,是否能继续保持增长?

第一个问题仍然要从从基金和基金经理本身出发。

刚刚提到排名靠前的基金持仓较集中,进攻性较强。但一个硬币有两面,持仓集中也存在弊端,即选对了风口能获得较好收益,没选对则有可能面临颗粒无收。

比如2022的冠军黄海在之前长期重仓房地产板块,那时的收益就不算理想,这可能也是黄海今年“冠军效应”不强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看上了今年的排行榜基金,那么可以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自己是否认为2023年仍然是中小盘风格更强势?

现在心动的这个基金经理,明年有能力再次布局到优势行业吗?

其实和普通情况下挑选基金所需要考虑的是一样的。

排行榜给了我们认识这些基金的机会,但不能表达更多了。

从量化角度看,不考虑其他而仅是买入前一年的排行榜基金反而亏损概率更大,所以更需要擦亮眼睛。

而第二个问题是常态问题,没有排行榜的时候也会遇到。

很多人常说规模是业绩的天敌,其实有道理也没道理。

大规模基金最大的问题是灵活性不够,一是调仓比较麻烦,而是中小盘的股票很难容下那么多资金,更多只能在大盘股间活动。

但这并不代表规模大的基金一定不如小规模的,因为A股风格常常轮换,规模合理的大规模基金(一般认为规模小于300亿)同样有机会表现优秀。

比如萧楠的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在2017年规模超过百亿,2019年超过200亿,其间业绩不错。

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和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都是在2019年突破100亿,同年收益都超过60%。

相反,大规模的基金更多是通过基金经理用长期业绩一步步证明自己得来的,他们的能力、经验、资源,同样也是其在未来投资中的优势方面。

所以比榜单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选基思维,和动态的基金组合。

黄老师一直倡导的“大中小”模式,从宏观出发,分析市场风格,然后优选基金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动态的基金组合则是要先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起一套基金组合和调整策略,并根据市场动向和不同的基金特征,视情况调整仓位。

基金交易不需要太高频,比如麻利学园为年课成员做全盘基金诊断是3个月一次,中途只关注重大的行业事件,这个时间间隔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投资不光是靠买得准,极少有人是一直“选中”的,能在长期保持胜率,并在相对合理的时间买入和卖出,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

有人说3分靠买,7分靠持续跟踪和策略,我觉得是不为过的。

最后,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我们也相信在持续的政策支持下,2023年整体经济最终会有一个明显的突破。

现在也快农历新年了,再加上疫情转向后在前两周开始扩散等原因,最近成交量也非常低迷,但基本判断是不会变的。

2023年一定是比2022年更好的年份。

更多2020年跌得最惨的基金(2020年跌幅最大的基金排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