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太行中的相关人物(太行陈化瘤),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太行中的相关人物(太行陈化瘤)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太行中的相关人物(太行陈化瘤)

文/吴宙

刘太行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中被称为“谋帅”的刘伯承的长子。

刘太行对父亲最早的记忆十分有趣。

那天保育院的所长丑子冈把小太行和妹妹华北带到一个穿军装的戴黑框眼镜的军人面前,指着他说,叫爸爸。

小太行噘着嘴不叫,说:“我有朱爸爸,刘伯承爸爸,你是哪个爸爸?”

军人笑着说:“我就是刘伯承呀。”

小太行说:“我不信,刘伯承爸爸每天在前线指挥打仗,没有时间来看我。”

刘伯承解释道:“我刚从前线回来,专门来看你们。”

小太行摇着头,还是不信,反问道:“那你现在来看我了,前线谁指挥打仗呢?”

“还有 *** 叔叔、李达叔叔……八路军都在打鬼子。爸爸这次回延安开会,是毛主席、朱总司令让我回来的。以后我还去前线,明白吗?”

“那……我怎么没有听到朱爸爸说过呢?” “这是军事秘密,你朱爸爸怎么会告诉你呢?”

小太行将信将疑,继续问刘伯承:“那你从前线回来,有枪吗?”

“当然有了。”说着,刘伯承就从腰间把自己的配枪解了下来,退出子弹递给了小太行。

小太行拿到枪,左看看,右看看,开心极了,他问刘伯承:“这是勃朗宁手枪吗?”

刘伯承高兴极了,“对,你说的对极了!”

“我还知道他是德国造的呢!”小太行骄傲地说道。

刘伯承惊讶地看着丑子冈,丑子冈解释说这都是新来的男保育员教他的,就是那个新调来的小赵。

“那现在可以叫我爸爸了吗?”刘伯承笑着对小太行说。

“你像是我爸爸。”小太行红着脸点点头。

刘伯承哈哈大笑,“还只是像呀,总有一天你会叫我爸爸的。”

刘伯承夫妇把小太行兄妹接回了家,可是小太行还是只肯叫他“刘爸爸”。

而这背后的原因,又是另外一段故事。

刘太行出生在大名鼎鼎的一二九师师部,那是个杨柳吐絮、桃花含苞的阳春三月,刘伯承正率领部队在太行山一带开展游击战。战火纷飞,当地的老百姓对抗战的热情如火朝天,纷纷把自己儿子,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战场。

而也在这个时候,刘伯承接到了妻子汪荣华的来信,他有了一个儿子。

兴奋不已的刘伯承看着眼前太行山壮阔的画面,想着当地老百姓和军队之间的鱼水情,高兴地说:“就叫太行——刘太行。”

太行,多好的名字啊,愿他像太行山一样高高耸立,威武不屈;愿他像太行山一样,永远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怀抱。

可是刚出生不久的刘太行并没有太多享受到父母温暖的怀抱。

1940年夏天,百团大战打响,前线战斗吃紧,刘伯承无暇照顾还在嗷嗷待哺的小太行。于是正在前线指挥部队的刘伯承托路过太行山的徐向前把小太行带到延安,交给朱德总司令夫妇代为照顾。

那时候从太行山到延安可不像现在这样坐个火车,几个小时就到了。周围全是纷飞的战火,还要照顾还在吃奶的小孩,徐向前整整走了一个多月,才把孩子交到了朱老总的手上。

朱老总看着怀里的孩子,看着一路跋山涉水的徐向前,想着远在太行山指挥战斗的刘伯承,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会好好照顾好这个孩子。

可是那个年代哪怕是总司令家,日子也不好过,加上平时的工作繁重,朱老总并没有太多精力分心去照顾小太行,靠的全是夫人康克清。

康克清没有生育子女,朱老总唯一的女儿是和前妻生育的,在苏联学习。现在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往常冷清清的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等到再大一点,刘太行就生活在延安的保育院,每逢周末,朱德和康克清就笑呵呵把小太行还有罗瑞卿的儿子 *** 领回家里。

朱德住在窑洞里,窑洞很小,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只有一张床,晚上睡觉的时候,朱德夫妇睡在床上,小太行就睡在两张拼在一起的板凳上。

刘太行后来回忆说:“总司令和康妈妈对我很好,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我叫朱德‘朱爸爸’。”

1946年,刘太行随父母去了河北,这个时候他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上个什么样的学校好呢?

当时刘伯承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有一个部下就和他说,“司令员,要不然专门建立一所干部子弟学校吧,这样不但小太行有地方读书,别的干部孩子也有地方读书。”

刘伯承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 *** 人是从群众中来的,要到群众中去,小太行不但是我们的孩子,也是群众的孩子,怎么能搞特殊化?”

这个提议反而坚定了他的决心,把小太行送到了武安县当地的一所小学。

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坐在破旧、简陋的课堂里。课桌是用土砖搭的,仅有的几张木桌是老师的讲台。坐的椅子也是石头块和土砖堆的,上面垫了些木板还有麦秸秆。

小太行在学校很是努力读书,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爸爸刘伯承正在前线指挥打仗保卫解放区,为的就是给自己这些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也暗暗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争取进步。

他说到做到,和别的同学一样穿着粗布衣,吃一样的饭食。上课的时候,牢记自己是总司令的儿子,努力学习,比别的孩子更加刻苦用功,绝不搞特殊。

平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发生矛盾了,也不因为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颐指气使,甚至别的孩子都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老总的儿子。

他读书的地方距离刘伯承的驻地有20多里,所以他平时也不回家,就借住在老乡的家里,只有星期六下午才回家一趟。

可以说刘伯承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小对刘太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很多人都觉得刘伯承对自己的孩子太苛刻了,司令员的孩子享受点,也没什么。但是刘太行知道,父亲的这种苛刻,其实才是真的对他好。

他太知道如果自己对待孩子只是一味溺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有一次开生活会的时候,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大家都觉得刘伯承对自己的孩子太严厉了,不是很理解,他笑着说:“同志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都知道八旗子弟吧。他们都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老一辈打下来的江山容着后代花天酒地,提笼架鸟,大清朝后期之所以 *** 得一塌糊涂,和这些败家子不无关系。”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说“我们 *** 人,我们的孩子就是人民群众的孩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公。我们现在对孩子搞特殊化,不就是容许他们未来搞特殊化,搞 *** 。群众知道了,怎么会对你服气,你说的话,又有谁会听?”

一席话说的大家是感慨万千。

而刘伯承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对自己的夫人说,战争年代,我们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一打仗就把孩子寄养到老百姓家里。我们许多老干部的孩子,都是吃乡亲们的红薯干和小米粥长大的。现在解放了,国家还很穷,人民生活也不富裕,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子女的生活,绝不能特殊,要同群众的生活大体相当才是。

1951年,刘伯承全家从重庆搬到南京,住在城东北北极阁一幢二层小楼里。当时全军还是实行供给制。刘伯承经常检查家里的伙食账,看看有没有超出国家规定的供给标准。他还关照炊事员说:“黄瓜、西红柿这类蔬菜在刚上市的时节,太贵,不要买来吃。”

这种生活处事的方式在刘伯承教育孩子方面也有鲜明的体现,他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不让他们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

和刘伯承相处过的人都知道,刘伯承待人亲和,从不摆架子,一件事情他能够和风细雨给你讲清楚,所以子女们都很喜欢和父亲在一起,也很听父亲的管教。

可是这一切在刘太行面前失效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和父母相处时间太少。

小时候寄养在保育院和朱德家。后来挺进大别山,部队到处迁移,作为随军家属,刘太行又不知道换了多少学校。建国后,刘伯承在南京任中央军事学院院长,刘太行就留在北京八一学校读初中。

虽然后来随着年纪增长,刘伯承对他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初中毕业后就让他去了南京读书。但从小四处漂泊,现在眼看着长大了,刘太行才在父母身边安定下来,可是对于父亲严厉,刘太行却不太感冒,刘伯承在教育他的时候,他时常顶嘴回去。

这一方面是因为刘太行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所以他有这个顶嘴的资本,再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他不习惯,也接受不了父亲的严厉管教。

所以对于这个不太听话的大儿子,刘伯承总是把他叫到书房谈话,可是往往没谈话几句,刘伯承就被刘太行顶的说不出话,为此他经常忍不住对儿子一顿“竹笋炒肉”,而刘太行这个长子也是所有孩子中挨打最多的。

刘伯承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

他经常和孩子说,爸爸的车,房子还有秘书都是国家为了照顾爸爸的工作分配的,你们不能假公济私使用,这是 *** 的作风,不能带到家里来。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刘伯承对于子女的教育。

刘伯承当南京市长的时候,有一次带子女去参观中山陵。可不巧,到了那里,看到一张通知,说那天因故不接待参观者。太行好不扫兴,他说,爸爸是市长,跟管理中山陵的干部说一声,不就进去啦?

中山陵的负责干部闻讯急忙赶来,对刘伯承客气地说,欢迎首长来参观。然而,刘伯承说声:“谢谢,要按着规定办事啊。”他竟转身带着孩子回家了。一路上他还给孩子们讲道理:“爸爸虽然是个高级干部,但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应该按规定办事,不能搞特殊化。”

刘伯承对儿子的身教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他总觉得:想让子女成为什么,自己就应该做成什么样。

随着年纪慢慢长大,刘太行慢慢懂得了父亲的苦心。甚至他还将父亲当做了自己的榜样。实际上,身经百战的刘伯承被自己的儿子当成榜样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名列十大元帅的刘伯承,从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一直到1962年的对印度自卫反击作战和1964年的东北边境战备考察,他的军事生涯已走过50多年。

他的 *** 老对手白崇禧曾经称他是“共军第一悍将”,蒋介石也曾经长叹手下无人堪比刘伯承。他的老上级朱德更是称赞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是“军事的奇才”。 *** 曾经称赞自己的老搭档为“大知识分子”,并且认为刘伯承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可刘伯承却称自己为“军事专业人才”。他说我是个专业人才,什么专业?指挥打仗呀!

父亲谦虚,谨慎,做事认真的态度给了刘太行很大的启迪。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许下了鸿志:自己也要像父亲一样,做一个“专业人才。”

可是做什么专业人才呢?

这时候刘伯承给儿子指明了方向,去读工科,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刘太行对父亲的建议很不解。

和刘伯承一样,刘太行也很喜欢读书,小的时候,除了平常的作业,刘伯承还要求儿子背诵鲁迅的文章,毛主席的讲话,还有各种历史文章。

刘伯承对太行说:“书是个老师,而且是个百问不烦的老师,随便你问它多少次,书从来不会生气发火,总是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因此,你要爱惜书。”

可是现在刘伯承却要他“弃文从工”,他不理解。

刘伯承这时候说了一句让他终生难忘的话:“像你这样的人学文不行,无大才大德啊,我对孩子没有大的要求,还是学技术吧,自己能自立就好。”

其实刘伯承后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讲出来,那就是——现在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学建设的技术性的专业人才来创造社会,改变老百姓的生活,这样国家才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

1959年的夏天,刘太行如愿拿到了哈军工的录取通知书,和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一起进了导弹工程系,成为学习无线电控制专业的第七期学员。

也是从此时开始,原本就对儿子要求严格的刘伯承对他的要求更高了。

刘太行不是一个太用功的人,随着课程难度增大,他常感到难以适应。于是在一个假期,他和父亲说起了自己学习上的困难。

刘伯承给他讲了关于自己在苏联学习的故事:那时他刚到苏联,连俄文字母都不认识。而且除了俄文,在军事学校,还要学习几何,三角,学习难度十分大。

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学!

别人学一遍,他就学十遍,别人学十遍,他就学百遍。除了必要的休息,就是学习。最后毕业的时候,他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

刘伯承告诉儿子:我的诀窍只有一个,那就是刻苦。

刘太行从哈军工毕业后,在科研单位从事保密性很强的军事科研工作。当时他的单位在长辛店,距北京市区几十公里,单位说要给他派车来回接送,他拒绝了,因为刘伯承从小就教育他,绝不能搞特殊,于是每个周末他就骑车回家。

眼看着刘太行就快要三十岁了,还没有对象,家里人开始着急了。那个年代三十岁还不结婚,这在当时属于绝对的大龄男青年。

刘太行在感情问题上一直“不开窍”的人,再加上他的工作单位女同志很少,所以一直没有女朋友。后来,他的一位同学为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名叫肖玉兰,比他小7 岁,是医务工作者,当时在 *** 工作,曾担任过中央首长的保健护士。出身仅是普通的城市手工业者,对她印象很好,就欣然与之交往。

恋爱的过程很顺利,他们很快决定结婚。

刘太行把肖玉兰带回家,刘伯承夫妇对她很满意,批准他们两个结婚。

可是这时候又出现新的问题了,新婚的他们没有可以住的婚房。

但是刘太行从不向家里开口。因为他知道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结婚前,父亲就说过后来,家里的房子是国家分配的,家里的孩子长大了一律要去外面住。刘太行是老大,更没有资格提要求了。

后来单位分给了他一间小屋,又冷又潮湿,但是刘太行很开心,因为这是靠自己努力工作得来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和父亲相处多了,刘太行对父亲的理解也是越来越深。家里人最为忧心的就是刘伯承的眼睛,刘伯承的右眼在护国战争时被流弹击中摘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刘伯承右眼都是义眼。他的左眼视力也不是很好,眼睛的度数很高。

有一次左眼做手术,他对医生说:“医生,你只要给我一个放大镜,能让看见字就行,这样我还能给前线部队做做参谋。”

刘伯承的敬业精神让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动容。1951年,刘伯承担任了中国人民 *** 军事学院院长,刘太行亲眼看到一眼失明、一眼弱视的父亲拿着放大镜伏案工作,亲自校阅和审定大量的外国军事译著和自编教材。

还有一次,刘伯承去哈军工视察,不幸的是,在结束这次视察活动的返京途中,刘伯承的左眼病情加重,眼压高达70多度,最后确诊为青光眼急性发作,不得不专车返京,入北京医院。从此以后,他那赖以读书、看报、审阅文电、从事著译的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虽经多方治疗,也无法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了。

1965年,刘伯承的左眼完全失明,右这位一生为了中国的光明而征战沙场的老元帅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黑暗生活。

刘太行年轻时拼命工作,很少和父亲呆在一起促膝长谈,这是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事。

1972年,有一次,刘帅让幼子太迟扶着他在院子里散步。突然间,他挣脱了太迟的手,自己摸索着向前走去,边走边对太迟说:“这叫什么,这就叫自强不息。我80多岁还要自强不息,你们年轻人更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啊!”

刘太行有了儿子的时候,老父亲已年近八旬,听到长孙降生的喜讯,老人家非常高兴。但就是这样一个宝贝孙子,刘帅一家也严格要求,让他和人民大众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孩子在普通幼儿园长大,在普通学校读书,口袋里揣着汽车月票,脖子上挂着家里的钥匙。

1973年以后,刘伯承丧失了思维能力;1975年以后,丧失了自理生活的能力。

1986年10月7日,94岁高龄的刘伯承元帅终因久病不治而与世长辞。

刘伯承一生行为规范、缜密,严格遵守党纪,任何时候都是按党的规定和要求办事。作为他的亲人,一直遵循他的遗志,所以追悼会从时间、地点、规模、主持人以及致悼词人都是由中央决定的,刘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如果说刘伯承元帅有遗嘱的话,那就是要求孩子们“自食其力,实实在在地为国为人民做些好事”。

徐向前元帅的悼诗有一句:“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刘伯承去世后,刘太行和四妹、小弟代表所有的亲人,乘飞机把父亲的骨灰洒向太行山、淮海大地、南京和家乡重庆开县。

刘太行在空二所工作了十多年,从工程师到室主任,再到副所长,一直没有脱离技术岗位。1987年调到空军指挥学院,先做研究部的研究员,后出任研究部副部长、部长,1997年春提升为副院长,刚过半年,一纸命令下来,年底退休吧,军衔少将。退休后,刘太行是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特邀委员。

1998年,刘太行回到太行山老区。看着幼年时候的小学,和记忆中一样破败,他的鼻子一酸,心里暗暗发誓,应该为老区办点事了,办一所希望小学吧。

2006年,在刘太行的努力下,老区的希望小学终于落成,秋天,刘太行到新建成的“木井行知小学”去看孩子们,一进校门,孩子们就围上来问“刘爷爷好!”

这一声声刘爷爷,叫的刘太行欣喜不已,他觉得自己终于为老区的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刘伯承的精神、作风时刻激励着刘太行,他常说:我的大半辈子为了党的事业驰骋疆场,无私无畏。他给了我宝贵的生命,他留给我的思想财富更是无价之宝,让我终生受用。

人生海海,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逆风改命。

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多想想刘伯承就给我们的精神:艰苦朴素,坚韧不拔。

更多太行中的相关人物(太行陈化瘤)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