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香港音乐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有音乐系研究生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香港音乐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有音乐系研究生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香港音乐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有音乐系研究生吗?)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潮流兴夹 Band」,在 1988 年终于获得了香港流行乐坛的一致肯定,在这一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老牌的温拿乐队获得了「劲歌金曲荣誉大奖」,而在同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他们也拿到与之同等级别的「金针奖」。

「金针奖」被公认为香港流行乐坛最高的荣誉奖项,它从 1981 年开始颁发,获奖者并不局限于歌手,只要是在音乐领域里有特别贡献和公认成就,就有资格获奖,所以,除了填词、作曲这样的幕后人员,「金针奖」中出现了 3 个「另类」:一个是刘东,他原是一位录音师,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成立了「娱乐唱片」公司,早期出版粤曲、粤剧唱片,「任白」的经典唱片就是这家公司出版的,后来「娱乐唱片」转向出版流行音乐,罗文、郑少秋等人都曾是它旗下的艺人;这样说来,第二个获得过「金针奖」的「另类」就不奇怪了,他是粤剧剧作家唐涤生;第三个获得「金针奖」的「另类」是香港民乐团。可见,「金针奖」的评选范围并不局限于流行音乐。

表面上看,「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中的「金针奖」和「香港十大劲歌金曲」中的「荣誉大奖」,都是各自阵营中的最高致敬奖项,如果两方阵营都好好办的话,「金针奖」未必会慢慢地被公认为最高荣誉,「荣誉大奖」至少会和它一时瑜亮、打个平手。可现在怎么造成「金针奖」更权威的印象呢?难道奥斯卡的小金人真就比戛纳的「金棕榈」强到哪儿去了?

这确实要怨「无线」自己不争气。「香港十大劲歌金曲」的「荣誉大奖」看起来很模糊,你说它没标准吧,历次评选结果也还有模有样的;你说它有标准吧,还真看不出来。

和「金针奖」一样,「荣誉大奖」也不一定非颁给歌手,比如 1990 年的「荣誉大奖」就给了作曲家顾嘉辉,但 1987 年得奖的竟然是歌曲《地球大合唱》,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荣誉大奖」也和「金针奖」一样可以空缺、可以颁给过世歌手,可让人看不懂的是,1985 年罗文获得过「荣誉大奖」,1996 年获得了「辉煌成就大奖」,2002 年再次获得「二十周年荣誉大奖」,仔细研究起来,1985 年是实至名归的最高荣誉,1996 年是因为罗文宣布退出舞台,颁奖以示崇高致敬,2002 年则是因为罗文去世,颁奖表达深切缅怀,这都说得过去,但为什么 1999 年张国荣获得「荣誉大奖」后,2000 年又获得了改头换面的「致敬大奖」,这到底是个什么标准?

可能有人会说,殿堂级别的歌手太少了,所以迟早有一天会出现奖项难产,或者某一人重复获奖的情况,可问题是,硕果仅存的殿堂级人物林子祥就从没获得过「荣誉大奖」,2009 年竟然在奖项空缺了 4 年之后,突然颁给了草蜢,这是何道理?如果说「无线」对林子祥不感冒,但 2004 年、2006 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金针奖」获得者分别是汪明荃和郑少秋,他们在一代人的心中就是「无线」的代名词,难道「无线」吝啬到一个「荣誉大奖」也舍不得发给自家人的地步?都说「无线」的奖项有黑幕,但在这两人身上难道还存在避嫌的问题吗?

说来说去,「香港十大劲歌金曲」中的「荣誉大奖」,怎么看也看不懂。

但「荣誉大奖」也不是很无厘头,1988 年,它和「金针奖」很有眼光地重合了,获奖人就是温拿乐队。此后在 1995 年、1999 年和 2003 年,两个奖也都重合过,获奖人分别是邓丽君、张国荣和林振强。

邓丽君、林振强获奖,多半是出于缅怀之意,因为获奖那年正是他们去世之时。张国荣获奖只能说是实至名归,而「温拿」获奖,多半出于致敬,这一年,这支老牌乐队正好成立 15 周年。

在 1988 年年初,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有比赛性质的音乐奖项,可温拿乐队分明又是以他为核心的,他们靠着一首为乐队成立 15 周年创作的纪念歌曲《千载不变》又获得了「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的双料「金曲」奖杯。

一定会有人开玩笑说,谭咏麟是自己不领奖了,改成组团来拿奖了。其实,《千载不变》获得双料「金曲」,温拿乐队获得双料致敬大奖,相比个人荣誉,这 4 座奖杯似乎更能体现谭咏麟在香港流行乐坛的地位和影响。

从 1988 年算,成立 15 周年的温拿乐队是在 1973 年组建的,但事实上,它还有个前身叫「Loosers」,是 1968 年年底成立的,当时的成员有陈百祥、陈百燊兄弟俩和彭健新、陈友、叶智强以及谭咏麟。和那个时代的许多乐队一样,这些年轻人就是因为住得近,兴趣爱好又一样,便组在一起「夹 Band」,一来二去组成了一支乐队。

陈百祥和他日后在影视剧上的形象差不多,爱玩爱闹,加上年轻人有点儿 *** 的气质,很快结交了一位叫何秀汶的女孩。

何秀汶是个中外混血儿,现在有人说她是「香港小姐」评选中的落选者,其实很不准确。

「香港小姐」评选从 1946 年开始举办,但一直断断续续的,到 1973 年才办了 10 届,此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才正式把这项活动固定下来,再后来就由「无线」接手主办。20 世纪 60 年代最后一届比赛是在 1966 年,1967 年到 1972 年停办。陈百祥大概是 1970 年搭讪何秀汶的,当时他 20 岁,何秀汶的年龄估计和他差不多。如果何秀汶参加过 1966 年的比赛,1970 年时岁数可不小了,陈百祥恐怕也不会搭讪她。从时间上算起来,何秀汶和「香港小姐」竞选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更不可能是落选的「港姐」。

在 1966~1972 这几年空闲的时间里,香港类似的「小姐」比赛林林总总,有「玉女小姐」「香港公主」「精工小姐」「香港节小姐」等,主办单位和评选标准十分搞怪,比如一家眼药水厂就曾办过「美目小姐」比赛。这些乱七八糟的比赛中,能够让我们记住名字的大概只有 1968 年的「香港公主」李司棋,她可是 70 年代「无线」的当家花旦之一,可惜内地观众认识她的时候,33 岁的她演的竟然是《射雕英雄传》里的包惜弱,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岁数很大了呢。

何秀汶和这些五花八门的「小姐」也没什么关系,那么,为什么媒体把何秀汶称为「香港小姐」呢?

这是因为当时有个国际性的「环球小姐」比赛,中国香港区在 1970 年第 19 届比赛中派出的正巧是何秀汶,成绩不错,获得了前十二强。1973 年之后,「香港小姐」竞选比赛走向正规化,便也兼有了「环球小姐」香港区预选赛性质。1976 年的「环球小姐」全球决赛更是在香港主办的,此后一直到 2000 年,「港姐」基本上都作为「环球小姐」中国香港区的代表去参赛,久而久之,搞得大家以为代表香港角逐「环球小姐」的都是「港姐」出身。

这么说来,其实整件事情是倒因为果了:1970 年何秀汶并不是「港姐」,但因为参加了「环球小姐」的比赛,所以媒体把她也归入了「港姐」的行列。事实上,1970 年根本没举办过「香港小姐」比赛,与其说何秀汶是落选「港姐」,不如说她是落选「环姐」。

虽然「香港小姐何秀汶」这样的表述并不严谨,但当时香港媒体还真就是这么写的,这可能因为当时「香港小姐」评选还没走上正规化,所以这个词算不上专有名词,没有版权,也不算注册商标,可以随便用。借着陈百祥和何秀汶,再加上「香港小姐」的头衔吸引眼球,媒体便鼓捣出了一场八卦绯闻事件。

鼓捣这件事的是《明报周刊》。《明报周刊》是 1968 年年底创刊的,第一任主编是金庸的老助手潘粤生。但当时杂志的定位不对路,做的是软性时事新闻,有点儿类似于现今的各类新闻周刊,发行量不温不火。一年之后,潘粤生去筹办《明报晚报》,推荐了另一个人接替周刊主编的位子,他就是《明报》的采访主任雷炜坡。

雷炜坡早年在《晶报》,是金庸创办《明报》的时候重金挖来的,他在《明报》上用「柳闻莺」的笔名开了个「伶星专栏」,专门写娱乐圈的事儿,可以说是报道娱乐八卦的祖宗级人物。转岗到了《明报周刊》,雷炜坡自然要捡熟悉的领域下手,便把杂志风格定位为娱乐新闻。这路子是走对了,但还需要一个一炮而红的契机,正巧,赶上了何秀汶与陈百祥的八卦恋情,于是有模有样地刊登了一份「香港小姐何秀汶情书」,这期杂志让《明报周刊》的发行量上升了几万份。

这份「情书」的真假现在没法儿搞清楚,可这种八卦绯闻闹得满城风雨,其他的娱乐媒体自然也乐于「深度挖掘」。当时在另一家传媒公司做娱乐新闻主笔的梁柏涛(Pato Leung)嗅到了气味,仔细一了解,原来陈百祥住

更多香港音乐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有音乐系研究生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