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从泰州坐班车到兴化,遇上了大雨,在酒店一直等到雨小了才出门。
兴化古称昭阳,为战国时期楚国将军昭阳的封地,因地处水乡,又称楚水,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920年设县,取名兴化,意为“昌兴教化”。这里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诞生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兴化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全国罕见。
我要去的地方是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兴化城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清以来,由于商业发达,日进斗金,街区因此得名“金东门”。
这片古街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至今还保留着历史风貌和原始的街巷建筑肌理,尚有数千户原住居民,依照传统的民风民俗在这里生活和经营,堪称江淮东部里下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
兴化是一座水乡城市,水多自然桥多,明朝时这里有桥88座。人们情有独钟的是八字桥。八字桥古称中和桥,又名登瀛桥,是一座东西向的单孔花岗岩拱桥,建于明代,因与南北向的长安桥(又称永福桥)交汇,形成参差的八字型,故俗称“八字桥。
百姓津津乐道的八字桥还有一个神奇的独特之处,那就是桥腹中有一小庙,庙内有砖刻佛像和桥形图,所以兴化城乡都传说,八字桥是“桥里有座庙,庙里有座桥”。
上世纪90年代因长安街扩建,八字桥被拆除,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留住美好的记忆,在原先八字桥的南边,仿建了微型的八字桥,让缠绕的思念,有了实际的载体。
今天的八字桥依然与长安桥参差相依,桥上,石栏的隙缝间,藏着旧梦中的传说,来往的人们,俯首桥头,细细解读风烟俱在的印痕。桥下,依然清水充盈,水中的小蓬船,仿佛是在描绘着:桥,是陆地上凝固的船;船,就是水中流动的桥。
从八字桥向西,到了四牌楼,这是兴化的标志性建筑,原名四攒坊,始建于明代中期,距今约430年。牌坊、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都是四柱三门式或双柱单门式,唯独四牌楼为四柱四门的亭阁式。它斗拱支撑,两层重檐,八角飞翘,攒顶“五岳朝天”,显得庄重典雅又独特。
牌楼四面和拱顶内壁,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匾额47块,颂扬了兴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75人81人次,上自南宋开科第一的进士时梦珙,下迄民国初年仁寿之徵的百岁老人康龄,跨越五个朝代。
那层层叠叠、风格各异的匾额,每一块都是一个兴化故事,记载着一位或几位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浓缩了兴化人文历史的精华,默默诉说着兴化历史的辉煌,。一块块看过去,仿佛遨游在兴化的历史长河里,感受着兴化的人文兴盛,贤良辈出。
文革中,楼毁匾散。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四牌楼基本上保持原貌,47块匾额,除保留下来的7块旧匾、其余40块由赵朴初、启功等当代著名书法家按原文重书,书体各异,流派纷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国内也十分罕见。四牌楼汇集了众多书画名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历史文物,更可以称之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和奇观。
四牌楼旁边就是兴化市博物馆,亦是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建于1993年,三层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
一进博物馆,就能看到兴化名人郑板桥的雕像,庭院内小桥流水,池边嵌石,犬齿相依,参差有致,复道行空,回廊相接,竹木扶疏,花香四溢,别有一番情趣。
走进“三绝奇才——郑板桥”展厅,厅中板桥塑像矗立,面容清癯,精神矍铄,有一种道骨仙风之气,瘦弱秋菊能超俗,清似寒梅不染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我国清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他资质聪慧,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发愤读书,先后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官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清正廉洁,政绩卓著。
郑板桥擅长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理论,主张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娴熟的绘画技巧结合起来。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享誉海内外。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构成了郑板桥的主要艺术特色,在画幅中,他用“六分半书”题书题句,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结合。四美合一,立意深远,构图新颖,章法奇特,令人耳目一新。
展厅紧扣诗、书、画三绝这一主题,用“生平业绩、艺术成就、深远影响”三个篇章展现了郑板桥民本思想和艺术思想的起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郑板桥纪念馆的对面是施耐庵纪念馆,馆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题写,馆内是《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
迎面是施耐庵青铜塑像,神情冷峻,目光幽远,似有所思,背后是一幅漆画,山高云淡,水波荡漾,芦荻萧瑟,数条轻舟穿行于港汊之间。
施耐庵,江苏省兴化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一生颠沛流离,晚年潜心创作,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一部野史,千秋才人”,施耐庵凭此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展厅从施耐庵家世、施耐庵其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施耐庵千古流芳四个部分,讲述了施耐庵一生的故事。
隐藏在博物馆后面的是李园,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馀园半亩”之称。园内植有广玉兰、紫藤、黄杨等古树名木,郁郁葱葱。
李园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船厅。台基之上,船厅平面呈“L”型,卷棚歇山顶,厅内拱形顶部状似舱顶,与周边连接的坡道形如跳板。远远望去,极似泊在岸边的画舫,船厅因此而得名。船厅又叫沧浪画舫,寓意着这艘沧浪河边的画舫满载着财富从里下河地区西行,一帆风顺送李小波衣锦还乡。
船厅建成后,深得李小波的喜爱,在兴化地区也很有名气。抗战时期,因为兴化独特的地理环境,江苏省 *** 迁到兴化, *** 江苏省 *** 主席韩德勤就选中了船厅作为他的办公场所。
李园有门与兴化县署相通,县署规模并不大,小巧精致如同一座江南园林。兴化县署,建于北宋淳化(990-994)年间,保持着宋代建筑风格。
县署筑有正门、谯楼、仪门、大堂、戒石亭、两庑等。北宋天圣(1023-1027)年间范仲淹听政于此,手植古梅,建梅岭、梅亭,与县署共称为“景范明堂”,列入“昭阳十二景”。两庑设立了“范仲淹纪念馆”。
兴化历史上最有名的县令,当属北宋时的范仲淹。当年,他率领4万多民工,历尽艰辛,建成一条拦海大堤,阻挡了海水倒灌淹没农田,促进了兴化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确保了种植业在兴化立足,人们感激他的功绩,将这条大堤称为“范公堤”,这条大堤至今造福人民。
在兴化期间,范公还创建了兴化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官办学校——学宫,建造了最早的园林和驿站,沧浪亭、濯缨亭,以及后来成为“昭阳十二景”之一的“沧浪亭馆”,为兴化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兴化人民对范仲淹非常敬仰。纪念馆里陈列着范仲淹的平生事迹。
历史可以远去,但文明依然留存。走进范仲淹纪念馆,回顾岁月,触摸散落在古城兴化的大俗大雅,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情怀,心生敬意。
出县署,就上了老街。老街是一个城市的过去,往往最能体现生活的一面。这是一条数百米长的明清古街,灰砖灰瓦,老旧门窗,冒着热气的茶叶蛋,生着火的煤炉子,天真可爱的孩童,朴实无华的老人,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有一种朴素与原汁原味。走在宁静悠长的老街,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
走在金东门,能看到不少佛像店、香烛店,因为这里有一座古老的道观——东岳庙。东岳,即泰山,东岳庙就是祭祀泰山之神的道观。东岳庙全称“东岳神庙”,原名“东岳行宫”,创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兴化城保存完好、香火最盛的道教圣地。
东岳庙首任住持姜可常,为全真教刘长春嫡传。九试不第转而学道的兴化才子陆西星是东岳庙第6任住持,他创立了中国道教内丹东派,并传播到国外,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幻想小说《封神演义》。
东岳庙向东,走进路边高大的牌坊,就到了成家大司马府。现辟为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这里是明代兵部尚书成琎的府第,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成琎,字公楷,明初兴化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以贡生入仕,历官代州学政、蔚州知州和北平布政参议。后因跟随燕王朱棣参加“靖难之役”有功,先后被赠封吏部左侍郎和兵部尚书。明代以“大司马”别称兵部尚书,府名由此而来。成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任上。
到了明代中期,成家大司马府又出现了一位忠臣。成琎五世孙成谐,自幼喜读兵书,对军事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蒙古俺答部攻打大同,成谐奉命率领将士严守边关,最后全军覆没,以身殉国,年方三十。兴化四牌楼悬有匾额“两朝忠荩”,旌表成琎、成谐两代人为明王朝献身的事迹。成家大司马府,隐于这日益繁华的都市,成为文化古城兴化隽永深沉的连轴故事。
一路向东,到东城外大街路口,向南行,不远处便是郑板桥故居。郑板桥为官前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因出门时要跨过一座古板桥,他便取桥名为号。他曾在《板桥自叙》中说“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称为郑板桥云”。
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门额上的题字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故居内陈列有板桥老人的遗物、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并不定期地举办小型书画展览,播扬郑板桥的艺术成就。
远远地瞧见故居对面人家的棚上紫藤花儿开得空幽而烂漫,如雪缤纷,缠缠绕绕,看上去像一串串水灵灵鲜美的紫晶葡萄精巧又玲珑,又似绿荫中升腾起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一团团,一簇簇,深深浅浅的紫色从天际流下,风儿吹过,绿色藤蔓飘拂,紫色花朵摇曳,一阵芳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返回到东城外大街路口,这里有一家可与历史悠久的北京“ 同仁堂”、 杭州“胡庆余堂”等老字号相媲美的百年药店——上池斋。上池斋由扬州名医方石川创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店名出自于《史记扁鹊传》中“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近300年来一直经营中草药。
上池斋坐南朝北,前后两进,砖木结构。前进上下二层,下为店堂,上为药材库房;后进是平房,为制药作坊。在店门的上方,雕有一头梅花鹿,脚踏祥云,口衔灵芝,回头观望。在古代“鹿回头”取自谐音“禄回头”,意为财源广进。这也表明了药店主人的美好愿望。
上池斋现仍正常对外营业,进得门来,看见整个店铺如今依然保持历史原貌,黑色药斗、青花瓷罐排列整齐,柜台、捣钵、匾额等都是旧物,木质门窗上的雕花也紧扣医药题材,呈现出幽幽古意。1932年,上池斋第五代传人方少泉仿上海国药号式样,将店门改成石库门,地面铺设的彩色釉面砖和柜台立面的青花釉面方型瓷砖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一直沿用至今。店内布置优雅典丽,意蕴留长,折射出中医文化薪火相继,传承不衰的独特魅力。
时代变迁,风貌依旧,上池斋在造福兴化百姓的同时,也用它数百年的历史诠释着国学中医深邃悠远的主题。
沿东城外大街东行,不知不觉走到了家舒巷。这条小巷毫不起眼,我与之擦肩而过,还是问了街上的居民才又返回来找到的。别看小巷不起眼,却是清代兴化医派的诞生地,巷东有一代名医赵海仙的故居,巷西的南部是清代名医魏荫塘的鹤山堂大院。
赵海仙,名履鳌,晚清出生于兴化中医世家。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在深谙祖辈医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发展,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成为一代名医,并成为晚清所形成的“兴化医派”的杰出代表。赵海仙不但医术超群,且医德高尚。有一代仁医“赵半仙”之美誉。
赵海仙故居也叫赵海仙洋楼,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主体建筑“洋楼”,三层28间,设有壁炉、百叶窗,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系赵海仙悬壶及起居之处。是当时由扬州大盐商出资,江都木行主献料,专聘宁波匠人构建,延请日本人设计,旨在报答治病救命之恩,建后赠与赵海仙先生的。
赵海仙洋楼与周围青砖黛瓦的古民居建筑群、深宅小院、静幽窄巷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颇有美感。这座建筑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历史的产物,也是一代名医、仁医,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实证。
如今,赵海仙洋楼在复原陈列的同时,还建成了兴化中医药博物馆,设立了名中医专家现场坐堂问诊,常年对外开放,成为人们瞻仰先贤、展示兴化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和求医问药的重要场所。
出家舒巷,继续向东,就看到一座明代的石牌坊,跨街双柱,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奉敕为状元李春芳而建,这就是老街最著名的标识——状元坊。牌坊的北边是状元巷,为李春芳旧宅。
少年李春芳刻苦好学,因家里比较逼窄,便独自在土地庙里读书,二十一岁中举,又潜心苦读十五年,状元及第,一举成名。后任内阁首辅,史称“状元宰相”。有学者考证得出李春芳才是《西游记》作者的结论,对此,史学界尚有争议。
穿过状元坊,街南侧有一家大华饭店,青砖楼房,雕花门窗,很有年代感,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这里原名大华茶食店,1945年抗战胜利后所创,含“大中华”之义。饭店承袭旧名,满蕴乡愁。该店秉承祖传手艺,专营兴化早茶,选料考究,做工精致,深受食客青睐,被评为“兴化早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楼吃茶,金东门古韵尽收眼底。是品咂兴化老味道、享受兴化慢生活的重要体验场所。
钻进街边的小巷,左拐右弯,有一座解家祠堂,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解氏家族明初迁居兴化时的最早聚居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氏始祖解七二携家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在今解家祠堂一带建屋定居。
祠堂前一进为坐北朝南2层楼房,后一进为一字排开坐北朝南串楼,分为东、中、西3部分,和前楼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建筑。解家祠堂作为一处串楼式祠堂建筑,颇具特色。它的存在,不但为研究明代祠堂建筑艺术特色提供蓝本,而且为明初遗民以及民俗学、谱牒学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东城外大街走到头,向北再向西,就到了明城墙遗址。兴化古城墙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初为土城,高6米,辟四门四水关,元末坍塌。明洪武五年(1372年)用砖重建,内外环水为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抗倭需要加高至11米,外昂内卑,又崇四门四楼,四水关与城内市河相通。1945年新四军血战水城,收复国土,城圮残败。1958年城墙拆除,仅存眼前这一段。
伫立,仰望高大雄伟的城墙,悠悠岁月,贮入胸中。古城墙见证了世事的苍茫,时光的轮回,以其厚重的历史,庄严的姿态掩映在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中。轻风拂过,飘来往事的气息,与古朴凝重的砖,坚固恢宏的墙,穿越浩瀚时空在此交会。
离开古城墙,已是暮色低垂。金东门街区,质朴、恬静,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过去,它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如今,它依然是兴化寻常百姓繁衍生息的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深深市井中,充满烟火气。深宅小院有乾坤,静幽窄巷藏故事。行在其中,有一种时光交错之感。
#走吧自驾去旅行##江苏旅游##泰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