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最近有一个视频刷爆广东人的朋友圈:广州一家蛋糕店老板听不懂粤语,要求来买蛋糕的阿伯讲普通话,结果引发阿伯大发雷霆。他认为店铺名不副实,名字叫着“老香港”但服务却很不香港,对老板在广州做生意赚广州人钱,却不入乡随俗学粤语,反而要求顾客迁就他的语言,因而感到非常愤怒。
无可置疑,事件中的老伯的情绪是过于激动了。但对于以“老香港”为名在广州开设蛋糕店做广州街坊生意,要不要会粤语,网友们就有很多不同看法了。
其中评论里最高赞的网友就认为老伯说出了广州人的心声,后面不少人附和“来广州就得学好本地话”、“最紧要系店主唔愿意学”、“粤普都要会,不然怎么赚钱“;
也有人认为,这是投机取巧的店家遇上了较真的人,不会粤语店铺名就不该叫“老香港”;
还有人认为店主要求阿伯讲普通话很正常,只准讲粤语太排外。
类似事件并不仅仅发生在广州
看看过往的新闻,去年在上海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上海长宁路的一家便利店里,一位本地顾客因为外地收银员听不懂上海话就愤怒大骂:“我上海人不说上海话说什么话?说一次你听不懂,三次还听不懂?还要我们上海人怎么样,让上海人都死光吗?”
但同时,社交媒体上不少却又有不少“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心酸”的分享,从事服务行业的打工人时不时会遇到因为听不懂、不会讲本地话而被顾客责骂的经历。
一般来说,如果人口流动性不大,或者说外来人口大多是周边地方的人,那么这城市的服务人员就会顺其自然地、主要使用本地语言,就比如成都。成都吸引的大多是西南地区的移民,大家都说西南官话自然不需要讲普通话。
但如果外来人口的数量上占压倒性优势,也不会有这种争议。就好像新生代移民城市深圳,外来人口不仅多而且杂,大家的日常只能使用普通话。
这类“因为某某服务人员不会讲本地话而遭投诉”的事件,往往是发生在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相当的地区,就好比广州、上海这类城市。特别广州的本地语言文化也有相当的沉淀,而粤语在全国亦是最强势的地方语言,这种冲突就尤为凸显。
餐饮服务行业需要提供本地语言服务吗?
从生意角度而言,餐饮服务行业服务本地顾客时,使用本地语言沟通,自然能更好地赢得本地顾客的欢心。
在广州很多主做外贸批发的商场,为了更好服务外国客户,销售人员尽管学历一般都不大高,但却练出了一口可以顺畅沟通的英语口语。
但是像视频里这种蛋糕店,一般就只有零星几人,而且很多时候员工还是自己的家人亲戚。对小本生意的外来个体户提出要会讲粤语,恐怕又颇有难度。
即便在广州很多大型连锁餐饮服务行业,员工能听懂粤语就不错了,能说粤语简直是优等生。原因很简单,本地人都不想从事这个行业,而外地员工的流动性又高,根本培训不来。
所以,广州餐饮服务行业对于是否能提供本地语言服务,至今仍然是个选配的问题,而不是个标配的问题。
另外,有网友觉得蛋糕店老板要懂粤语的一大理由是品牌名。品牌就是消费者对于某商品产生的主观印象,并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该商品食产生购买偏好。
▲图源大众点评
使用“老香港”作为连锁品牌名称,品牌创始人自然是希望能够凭借对香港的情怀吸引顾客光顾,但可惜的是,从无论是商品、装修抑或服务都很难找到与香港有什么关系,这难免让人觉得是“挂羊头卖狗肉”,消费情怀但又给不了情怀,顾客在体验感受上自然有很大落差。
当然,只要获得工商部门许可,店家取这样的品牌名也是其自由,而顾客自然也可以对其出品和服务举脚投票,选择其他名副其实的品牌进行消费。
通用语言和本地语言如何和谐共融?
视频中的阿伯情绪激动,恐怕亦非因一时一事而引发的,而是有过往不愉快经历的累积。正如很多广州网友都有类似的遭遇——在购物或者吃饭的时使用粤语,却被对方会强硬地怼你:“讲普通话!”,感觉像自己欠了对方钱一样。
有位上海的士UP主,他分享自己接待乘客时首先说了上海话问候语,结果乘客立刻生气:“讲什么上海话,你是歧视我外地人吗!”
▲博主分享自己生活中曾遇到的经历
广东工业大学也曾经发生过“香港嘉宾分享时讲粤语而被投诉”的事情。
对于广州本地人来说,提供本地语言服务是天经地义,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却是提供通用语言服务才是理所当然。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服务方尽可能提供多种语言服务之外,更重要是所有人都要学会彼此尊重,放低姿态,而不要每每从自我出发,认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例如一些不会粤语的餐饮服务员人员,在服务本地顾客时,不妨说一句:“不好意思,我听不懂粤语,但我正在努力学习,麻烦您可以跟我说普通话吗?”相信本地顾客也会体谅的。
什么地方必须提供粤语服务?
对于民营企业,对于本地语言服务的提供与否,确实要看店家针对的消费者群体、规模大小以及自身能力等具体条件来分析。比如老字号酒楼,针对的还是本地客人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服务员会说会听粤语就很必要。
但如果是公共服务,提供粤语沟通就是必选项了。
公共服务一般是由 *** 或公共组织或经过公共授权的组织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公民作为人,在衣食住行、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公共服务就是为了满足公民的直接需求。这其中,社会性公共服务是为了全社会公平和谐而提供的,好比公共交通、医疗等。享受这领域的人群是全社会不分年龄性别的公民,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不同于消费领域的服务行业。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虽然普通话在年轻人群体里普及率很高,但由于教育水平不一不同地区的人文化水平是不一样的,学习能力也是因人而异。上了年纪的人往往难用普通话交流。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又是非常基本的,老年人少不了它。这种情况下,因为语言不对等而产生误解也时常发生。
很久之前有个笑话,说一个东北大哥的车遇到交通事故报警时,因为“路牙子”、“磕碜”等东北话导致接线人听不懂,产生误解。
▲不翻译的话,大家看得懂标题吗?
“局部手术”,实际上是要做全麻手术,差点就发生医疗差错。
前两年还有个新闻,广州某通信营业厅现场没有一个人听得懂和说得好粤语,导致阿婆办理不了业务。
为了解决语言不对沟通困难,国外会采取把这项难题单独拎出来成为独立的服务项或者是职位。比如温哥华的医院,医生会说的语言会标识出来,病人可以去相应语言的医生那看病,又或者提出需要医院里翻译专员服务,费用由医保承担。
而目前国内解决办法更多的是让医生护士培训当地语言。比如上海华东医院,为了让一线门诊和窗口医务人员能听懂日常用语,专门开上海话班有针对性地培训。
在2020年疫情爆发那段时间,全国各地的医生到湖北援助,广州这边的医生也是先学会了基本的湖北话再接手的。
广州其实在2008年推出过《政务窗口服务规范》,里面有规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窗口人员”需要会普通话和粤语。但后来因为争议大不了了之了。
有人觉得学习粤语的成本太高,直接要求公共服务行业人员有点强人所难,老年人应该由家中年轻人陪同前往。但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一线人员,如果事事都依靠别人转述,交流出差错之余,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更何况,“ 密切联系群众”是 *** 的三大作风之一。不懂得地方语言,在联系、了解群众上,往往就会遇到障碍。用网友更直白的观点来说:“用本地纳税人给的钱发工资,满足本地居民基本的语言需求不过分吧?”
各位自己友,
怎样才能促进本地服务人员提供双语服务呢?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