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成渝城市群规划中提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成渝城市群要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成渝城市群规划中提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成渝城市群要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成渝城市群规划中提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成渝城市群要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如果说,我国之前的城市经济是“点状经济”,就是以个别核心城市为支撑,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城市规模,成为中心城市。

随着这些中心城市的体量不断增加,大城市病凸显,而且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城市是虹吸效应而不是辐射效应。

所以国家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发展“面状经济”,通过中心城市城市的带动,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形成城市群。

这几年,国家先后批复了19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未来将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承担重要的地位。

但是这19个城市群,其功能和定位各有不同,也有主次之分。

在这次的国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对这些城市群的定位也是不同的,可以看出有10个是核心城市群。

这10个核心城市城市群,支持力度又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加快打造世界级一流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是城市经济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在世界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世界一流城市群,则是要做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我国提出的这3个世界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二层级: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只有一个,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第三层级:推动发展的城市群有6个,分别是长江中游、 北部湾、山东半岛、 粤闽浙沿海、 中原、 关中平原城市群。

这里面前三个城市群,是我国经济体量最高、辐射能级最强的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以及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行列。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近几年才批复的国家级城市群,但是定位很高。

这四个城市群,大家习惯称之为四大经济增长极,可以并列而称。但是要细分的话,还是可以分为两个层级。

观察这4大增长极,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基本都是直辖市领衔坐镇的,所以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那么问题来了,全国到底有没有第五极呢?

其实在地图上可以很容易看出,这4个增长极,分别位于东南西北4个方向,相互之间连接可以形成一个菱形,而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就是武汉。

武汉很早就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也是国家级的。但是城市圈的体量比城市群要小,而且跟四大增长极相比,武汉城市圈肯定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所以湖北联合湖南、江西三省,提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概念,简称中三角。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2015年批复的,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复多年,一直都是一个松散型结构,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直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地位提升之后,三省才意识到中三角的重要性。因为中三角地处我国中部,这4个增长极相互之间距离过远,中间需要一个支点。

在这个菱形的中间,如果加上中三角,就呈现一个稳固的钻石型。

正因为有这样的地理优势,在去年三省就开始联合呼吁,争取将中三角提升为全国第五极。

但是在国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这一想法落空,无缘成为第五极。只是与北部湾城市群并列,在全国十大核心城市群中,位居第三层级的位置。

中三角为何会落选第五极呢?

首先,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分析了中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现在是否需要第五极。我们知道,成渝提升为第四极也是近两年的事。成渝地区虽然有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坐镇,但是城市群内部各市体量都很小,不能完全跟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这些成熟的城市群相媲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

既然成渝才提升地位,短期内再提升中三角的地位似乎也没有必要。不过国家专门批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十四五实施方案,也算是另眼相看了。

个人认为,中三角落选第五极只是暂时的事,未来的地位肯定会提升,但是现阶段还有更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做。

第一,就是要提升核心城市的能级。中三角以武汉、长沙、南昌3个省会城市为核心,目前南昌距离万亿规模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南昌需要提升能级。

第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群之间要想形成协同互补效应,交通支撑是关键,目前武汉至长沙之间的高速公路、高铁、城际铁路还需要进一步加密,武汉至南昌之间也是如此,而长沙至南昌间还很薄弱。

中三角短暂落选第五极这并不意外,区位优势是无法改变,今后三省需要更加通力合作,这样才有早日晋级的希望。

更多成渝城市群规划中提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成渝城市群要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