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清朝有几位一等忠勇公(一等忠勇公是几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清朝有几位一等忠勇公(一等忠勇公是几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清朝有几位一等忠勇公(一等忠勇公是几品)

清朝近三百年历史,得到“文忠”这一超级荣誉的很少。最顶配的当然是比“文忠”更高一级的“文正”,人数只有8个,似乎是“文正”更稀缺。但看对比一下这两个超级谥号的人选,不由不感叹,还是“文忠”值钱。

8个“文正”公,除了曾国藩以外,其他几位都算不上扭转乾坤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好几位就凭了是皇帝老儿的老师就获得这项荣誉,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曾文正可是两样都行的。更不要说其中还有一个曹振镛,昏聩圆滑,这样的人居然也能被道光皇帝宠信从而死后获谥“文正”,可见清朝的“文正”,真是名不符实。

清朝谥号“文正”的大臣,只有曾国藩一个实至名归

反观谥号是“文忠”的大臣,多是国之栋梁,即使不能像曾国藩那样成为再造清朝、中兴之首的人物,至少也能清朝立下大功,或显名当世,或垂范后世。除了末尾那两位末代皇帝的遗老陈宝琛和梁鼎芬以外,可以说“文忠”的含金量远高于“文正”。

我们一一分析清朝正式谥号为“文忠”的大臣,取样一共10个,另外如陈宝琛和梁鼎芬都是在民国时由废帝溥仪追谥,先不管不管这个“追谥”的合法性如何,至少大清已经亡了,他们完全谈不上什么功业,无法和这10位名臣相提并论,因此不放在名单中。

《康熙王朝》中的索尼

以下看看这10个人的事迹,是否足以和谥号“文正”的那些人媲美。

索尼:

索尼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四朝元老,满洲正黄旗人,战功素著,又是调和多尔衮和豪格皇位争端的中间人,对顺治顺利即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顺治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四名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家族是清初著名的豪族,影响极大。其子索额图后来辅佐康熙皇帝,专权多年。

评价:作为清初最有影响力的大臣之一,调停名王,拥立新帝,忠谨勤奋,名垂“清”史,完全对得起“文忠”谥号。

富察·傅恒

傅恒是外戚,高宗皇帝乾隆的小舅子。不过这位皇亲是出名的能打,督师大小金川之役、平息准噶尔部叛乱、经略云南、入缅作战。授一等公、首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其子福康安的人生轨迹和傅恒出奇一致,都是民族问题专家、维护国家统一卫士。不过福康安谥号是“文襄”,比老子差一点。

评价:傅恒世代显宦,平定叛乱,靖边定缰,人生后期基本在马背上度过,一生都在征战,致死方休。“文忠”正是对其一生的最好概括。

赵丹塑造的林则徐的经典形象

林则徐

林则徐的大名无人不知,虎门销烟、抗击英夷、关注民生、经营新疆、警惕沙俄,每个贡献都足有青史留名。林则徐是汉族,福建侯官人,学问极好,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历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钦差大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卒于镇压太平天国叛乱的路上。

评价:近代民族英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如果说林则徐的“文忠”谥号含金量不足,那就没有足的了。

文祥

文祥相对陌生,但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文祥,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历任工、兵、户部等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及总理各国事务。和恭亲王奕䜣走得很近,支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和领导者。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评价:文祥作为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对推动中国近代史贡献良多。谥号“文忠”是对文祥恰如其分的评价。

晚清名臣、石达开终结者骆秉章

周天爵

周天爵是 *** ,山东东阿人。历任漕运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等,已经跻身从一品大员的行列。但他仕途不顺,起伏不定。太平天国叛乱兴起,周天爵赴广西参与平叛活动,但未能有效阻止太平军北上,他自己也忧愤成疾,病死任上。

评价:周天爵兢兢业业,官声不错,忠于王事,年近八十但仍然冲锋在前,病死于征战途中,精神可喜。从这个意义看,虽然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为了激励后人。谥予“文忠”也可以理解。

骆秉章

骆秉章是汉族,广东花县人。有意思的是他的敌人洪秀全也是广东花县人。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并称晚清八大名臣,清正廉洁,颇有政绩。他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剿灭太平天国叛乱的翼王石达开,和曾国藩一道被称作东西双璧,影响极大。

评价:政绩、廉声、战功、影响,又生擒敌酋,无论哪个方面讲,骆秉章都配得上“文忠”这个次顶级称号。

胡林翼像

胡林翼

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字润芝(他有个湖南老乡是个世界伟人,表字也叫润之,不过一字之差)。翰林院编修出身,为官期间,政绩很好,整顿整治,举荐人才,为当时瞩目。太平天国叛乱兴起之后,致力于剿灭匪患,和曾国藩交情甚笃。对后世名臣李鸿章、阎敬铭和左宗棠亦有知遇。是湘军创始人之一和老前辈。但出师未捷,病死任上。

评价:胡林翼是湘军前辈,李鸿章、左宗棠等尚在其后,功劳卓著,和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同为中兴四大名臣。积劳成疾,忧于时局,咯血而死,世之英雄。谥之“文忠”实至名归。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汉族,安徽合肥人,世称“李合肥”。曾国藩弟子,翰林院庶吉士出身。早年投入湘军幕府,后独立建立淮军,是剿灭太平天国叛乱的主要功臣;之后继曾国藩之后对抗捻军,终于平定巨匪。之后领导洋务运动,加速中国近代名进程,与列强周旋,竭力减少中国损失。是晚清唯一的柱石之臣。

评价:平发逆、荡捻匪、兴洋务、办外交,功业直追他老师曾文正公。应该说李鸿章是清朝所有获谥“文忠”的十几个人中,含金量最足的一个。

《走向共和》里的李鸿章,王冰饰演

荣禄

荣禄,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属上三旗,为官机会相对较多。他并非进士出身,但父祖均战死沙场,以祖荫入仕。因得罪了曾经的盟兄弟翁同龢,被贬到西安多年。回到北京后,得到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䜣的信任,及时粉碎康梁谭的围园杀后阴谋,是李鸿章之后袁世凯之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评价:荣禄官至总理衙门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相),其女又是后来的宣统皇帝的生母,屡次在关键时刻挽救朝局。死后得谥“文忠”,含金量十足。

沈兆霖

沈兆霖,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官至军机大臣,关于沈兆霖的事迹并不突出,但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臣。《清史稿》记载,他积极抗击太平天国叛乱,并提出各地乡勇团练联合作战的建议,如果这个建议不被进行采纳,也就没有曾文正公了。英法联军侵华,沈兆霖是极力主张抵抗的官员。后赴西北,镇压叛乱,处理民族问题。平叛回师途中,遇山洪爆发,以身殉职。

评价:沈兆霖被谥“文忠”,可能更大意义上在于他是死于王事,激励作用大于盖棺定论作用,和周天爵的情况有点类似。但毕竟做出了不少贡献,又把有限的生命献给了他所效忠的清王朝。所以这个“文忠”谥号也可以理解。

荣禄影视形象(《走向共和》)

分析完了清朝有代表性的十个“文忠”,就会发现,其中除了周天爵和沈兆霖没有太多光彩夺目的事迹,其他8个都是一时之选,可谓时代造英雄,给他们“文忠”的谥号完全是得当和经得起考验的,即使是周天爵和沈兆霖,亦有过人之处,并非浪得虚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朝的“文正”含金量要少于“文忠”,因为十个“文忠”中,至少有9个半是合格的;而“文正”的美谥,除了曾国藩,其他一个都不配。

更多清朝有几位一等忠勇公(一等忠勇公是几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