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图:M40A3
在美国21世纪以后的原有狙击步枪改进、新狙击步枪装备中,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更换更先进的瞄准镜。
比如在M40A3步枪的改进中,就使用了德国施密特·本德(Schmidt & Bender)公司的3-12×50 Police Mark *** an II LP型瞄准镜。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瞄准镜研制企业的拳头产品,Police Mark *** an系列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能买到的最顶级的量产军用瞄准镜。
图:施密特·本德的PM系列瞄准镜
而这款瞄准镜的命名(Police Mark *** an意思是警察高级射手、警察神 *** ),则涉及到一类很有意思的话题——警察和军队的狙击手谁更厉害,谁打的更准?这种类似于特警与特种兵谁更厉害的争论其实在国外也很常见。
但仅以80年代以后的狙击发展来说,确实是西方反恐和执法作战的需求将瞄准镜性能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进而又为军用狙击步枪性能的大幅提升提供了非常强力的技术基础。在传统的军事狙击作战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狙击手的命中部位是没有要求的;由于胸腹部面积更大,它才是军队射手们更为乐意选择的目标——尤其是距离稍远的时候。
图:蓝、红框内为反劫持射击中的有效命中部位
但对于反恐和执法射击来说就不一样,比如人质拯救行动中,执法部门的狙击手一旦必须对罪犯实施射击,就必须让子弹准确命中罪犯大脑内的中枢神经丛和脑干,或者切断肩胛骨位置以上的脊髓。在这种针对目标神经系统的高度精密射击成功以后,罪犯会立刻瘫倒在地,死亡之前他将没有能力作出任何动作。
例如在2001年7月31日俄罗斯北高加索发生的一次人质劫持事件中,阿尔法特种部队的狙击手用SVD步枪击中了 *** 的头部,但该 *** 仍然保留了长达10秒的意识和活动能力,向前方射击了将近20发子弹。
成人脊髓、脑干、中心运动神经节的大约宽度正好在1到1.5英寸大小左右,因此对狙击步枪系统的精度要求也就可以表达成它能在多远的距离上将子弹全部打进一个一英寸直径的圆内。而在英制单位体系下,1英寸(25.4mm,非常接近一元硬币大小)在100码(91.4m)距离上正好对应1MOA;这也是现代专业狙击步枪常常将百码/米距离上达到1MOA精度,作为最低入门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动图:此次执法射击的距离就发生在数十米上,极具代表性
在执法射击中,为了获取最大的成功可能性,狙击手往往会尽量靠近目标实施射击;因此除了机场等少数开阔地带等特例场合,开火距离往往都在100码以内,一支狙击步枪拥有百码1MOA的精度就足以在大多数时候满足任务需求。
例如根据美国FBI的统计,美国执法部门的狙击手平均开火距离为71码,折合成公制就是65米。可以说任何一种专业狙击步枪,其枪械平台本身的精度都足以满足这样的要求;真正的性能瓶颈来自于瞄准环节,更深入的说就是瞄准镜自身的性能。
执法和反恐射击的近距离要求主要是在城市环境中催生的,这意味着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距离多变,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30米到90米距离上进行高度精密射击,但也不排除一些任务需要进行传统的数百米距离上的中远距离准确射击,比如涉及到机场的情况就是典型例子。
图:执法和反恐中的远距离狙击,一般出现在机场等非常特殊的环境下、以及伏击毒贩和 *** 等更技术上接近传统军事行动的任务中。
第二个是射手必须获得非常灵活的观察瞄准能力,既能够以低倍率实现对目标现场的大范围观察和控制,又能够迅速转换成高倍率完成对目标细节的深入分辨和瞄准。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倍率变化的过程绝不能对射手的瞄准精度形成可察觉到的干扰和破坏;这种要求是以往任何型号瞄准镜都无法达成的,而只能通过开发新型产品来实现。
为了满足反恐和执法射击的要求,瞄准镜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苛刻地步。为了提高观察能力和灵活性,新的瞄准镜不仅要采用更大直径的镜片以获得更宽广的视场和更明亮的视野;更必须采用可变倍率设计,而且变化范围比以前的产品要更高——最大倍率与最小倍率之比要从3提升到4,甚至是5。
图:现代瞄准镜的完善功能是通过复杂、且极其精密的内部结构实现的。
图中为施密特·本德PM系列瞄准镜中的5-25倍型号,1、2为弹道高低、左右调节旋钮;3为视差调节旋钮;4为倍率调节环;5为分划照明的颜色、亮度调节旋钮;6为屈光度调节环。
比如即使是总体精度要求不变,在瞄准镜这种极其狭窄的深孔结构中,当关键的精度调节机构从3个增加到4个时;机械部分的制造和装配难度也不是增加33%,而至少是翻上几倍。尤其是随着镜片数量和总厚度的翻倍、乃至数倍增加,光线的衰减和畸变不仅不能增加,而且还要大幅度的降低。
实际上相较于60年代第一批投入实战的变倍瞄准镜,仅仅是变倍误差的控制上,新型号就要从超过2MOA以上降低到接近于零。技术难度提升之大,简直无法想象。新一代变倍瞄准镜的光学性能、精度、寿命指标都比原来高的多;而变倍过程要求将误差形成控制在非常接近于零的程度,对精密加工、精密装配能力提出了空前的要求。
图:一种瞄准镜的内部结构
实际上就算是把持传统光学工业巅峰的德国、美国,能够满足新时期指标要求的光学玻璃、镀膜、特种金属等材料和相关工艺,以及加工和装配设备,也是直到90年代才得以陆续突破。可以说没有光学工业全方位的跨代性进步,这种结构极为复杂的全功能白光瞄准镜就算勉强做出来也只是徒有其表的样子货,在精度、恶劣使用条件下可靠性、寿命等核心环节上不可能达标。
过高的瞄准镜研制成本在80-90年代对于军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一方面因为不要求高度精密射击的话,军队有太多的火力和手段来摧毁100米内的目标;另一方面10倍的固定放大倍率在近距离虽然灵活性不佳,但也没有电子游戏中表现的那么夸张——比如游戏中的放大倍率都远比真实条件下要高的多,而且瞄准镜是可以双目同时使用的,射手左眼在近距离上仍然是很有效的辅助观察设备。
图:M40A1采用的是10倍的固定倍率瞄准镜
因此当时西方军队对于高性能的变倍瞄准镜没有特别高的发展热情,大家更情愿在有限的技术水平下进行取舍。比如美军就保留高瞄准精度优势而牺牲观察灵活性,继续使用固定倍率瞄准镜。
同时期一些欧洲军队则选择变倍瞄准镜,但并未设计视差调节机构以降低成本;它们虽然并不具备高度精密的瞄准能力,但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军事作战需求。德国人最初装备在自家G22步枪上的瞄准镜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可谓是木匠家里没得板凳坐。
图:德国G22狙击步枪的变倍瞄准镜,注意左侧没有视差调节旋钮
而对于执法、反恐单位则不同。西方国家的舆论非常发达透明,人权观念非常重,任务失败、人质死伤基本上无法隐瞒,很可能引起相当严重的政治后果。这种压力下,西方相关的特种装备研发对成本很不敏感,只求性能足够高。
这极大的 *** 了高性能变倍瞄准镜的发展,德国施密特·本德公司的3-12×50 Police Mark *** an II LP型瞄准镜就是这种风气下形成的高成本、高性能产品,其命名用意就是强调自身的性能足以满足执法和反恐射击的高级观察、瞄准能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