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 《悠悠矿山情......》
作者:吴林
岁月如梭、往事悠悠,那些苦涩的、缥缈的、美好的、深刻的回忆,总是盘旋在脑际。曾经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那样的刻骨铭心。像甘醇的浓浓的白酒,随着岁月的延续,发酵得至纯更浓。静心闭目,那山、那水、那矿区,还是那样温馨亲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
1989年底,还不到三十岁的我,由地方教育系统转行到天祝石膏矿(当时称甘肃省劳动管教第一支队)如愿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开始了我的警察生涯。记得搭乘班车到天祝石膏矿报到的那天,刚过冬至的天祝,下着鹅毛大雪,经过了六七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天祝岔口驿。这个地方离石膏矿有五公里多,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自己背着行李和生活用品是无法步行到矿区的。等了近一个多小时,遇到了一位拉运石膏的手扶拖拉机师傅,把我送到了矿区。
天祝石膏矿,位于祁连山脉乌鞘岭脚下,原甘肃省劳动改造管教第一支队和第三支队组建的监狱,就修建于此。石膏矿区主街道长约800多米,宽度和乡间小道差不多,南北走向。小小的街道两侧,安装着当时并不多见的路灯,有国营商店、粮油门市部、邮局、招待所、矿区办公楼、矿区医院大楼、大礼堂,还有为解决家属就业谋生的石膏粉加工厂……矿区主街道南入口为火车货运站台,石膏矿区南面就是天祝人民的母亲河——著名的石门河,夏季河水清澈见底,是游泳嬉水的天然浴场;冬季河面冰天雪地,是滑冰玩耍的天然冰场。北口直通大山深处;街道西区是监狱生产区和监管生活区,生产区内有始建于七十年代的水泥厂,八十年代苯酐化工厂和九十年代的轨枕厂,生产区最西端为石膏矿山;街道东区为石膏矿人的生活区及职工子弟学校。掩映在浓荫中破旧的土坯平房和低矮楼房交织在一起,给这里增添了别样的味道。对于工作、生活在这里的石膏矿人,又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这里虽然山高沟深,但夏季山间野花浪漫,矿区内树木葱郁,周围的农田麦浪滚滚、菜花飘香,三十年前有“祁连明珠”“塞上江南”之美称,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的天祝地区并不多见。
矿区的天地,宁静而真实,犹如那清幽的泉流,自然流露、清纯而柔美。矿区的人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他们憨厚而淳朴,居住在破旧土坯平房里的家属们,吃饭时许多人家总喜欢聚围在一起,人们谈笑风生,叙说着张家的猫咬了李家狗的趣事,其乐融融,相谈甚欢;每周一场的露天电影,是矿区男女老少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情,放电影那天晚饭后,小孩子们拿着自家的小木凳,早早的来到放映场地,抢占着自己的最好位置,那时候人们最喜欢观看的是战斗片和反特片,随着夜幕的降临,场地上人头窜动,观影的评论声、烦人的口哨声、年轻人谈情所爱的窃窃私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矿区独有的观影特色。每年春节,由新材学校学员精心彩排的社火表演,更是矿区人们过大年的一道大餐。从初二到初五,每天都要在街道上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社火表演,祈祷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小小的街道两侧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脸上充满了幸福喜悦的笑容,整个石膏矿成了欢乐的海洋。
矿区的人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相互之间没有猜疑,没有嫉妒,有的都是彼此之间的坦诚相见,有的只是相互之间的关怀体贴。在这里,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使我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让我悟得了生活的真谛,使我获得了珍贵的友情。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作为一名特殊的园丁能和战友们并肩战斗,以改造人为宗旨,一次次的谈心,千万次的叮嘱,感化、教育、挽救了众多的失足人员,使一个个泯灭的灵魂在这里获得了新生,开启了新的生活旅程,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管是大雪纷飞的寒冬还是烈日阳阳的酷暑,我和战友们每天都带领一百多名作业人员到石膏矿山开采石膏。那时候,开采石膏的安全措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带领作业人员进行炮工作业时,心都提到了嗓门眼儿。每天都是十二点到十三点进行放炮作业,因为这个时候其他作业人员都收工了。炮眼都在高约五六十米的半山绝壁上,胆小的人根本不敢系着安全绳到那里进行放炮作业。不作业不行啊,否则下午出工后一百多名作业人员就无活可干。极个别时候出现哑炮,处理时更让人心惊胆颤。开采出来的石膏,被牵引方斗车运送到石膏矿南段入口处的铁路专用站台。发送石膏的专列,宛如一条长龙,日日穿梭在高原铁道线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九十年代,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石膏矿人顶烈日,战严寒,不到一年的时间,修建了轨枕厂并投入生产,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轨枕产品,取得了国家铁道部的轨枕生产许可证,获得了国际质量认证中心的证书。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发送轨枕的车辆穿梭在石膏矿至石门河火车站的道路上,车水马龙,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石膏矿生产的雪花牌石膏、石膏粉、建材水泥,几十年来誉满全国建材行业。石膏矿生产的铁路轨枕,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一直铺到了雪域高原之城—— *** 。石膏矿的主导产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很多年都刷新全省监狱企业新纪录,为监狱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石膏矿创业精神培育出的一代一代石膏矿人,如今各显神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把石膏矿老一辈“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矿山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几十年的
沧桑巨变
......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这所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监狱,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监狱布局调整,结束了他的光荣历史。2011年年底,天祝监狱和武威监狱合并。石膏矿人告别了生活工作了进半个世纪的故地,告别了梦魂萦绕的大山腹地。那些破旧的低矮平房,破旧的厂房——永远成为了石膏矿人珍贵的记忆。
青春岁月
幸福时光
每当想起培育我成长,催我奋进,将我一生中最美好年华奉献给石膏矿的二十多年的工作历程,激动之情无以言表。用心体会着对矿山的浑厚、博大和曾经的辉煌,感受着矿山给予我的无私厚爱,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满足。我为石膏矿曾经的辉煌感到骄傲,更为自己能够成为石膏矿建设的普通一员而感到自豪。今天,站在这块热土上,也经常回忆流失的岁月,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惊叹监狱的特殊园丁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教育感化挽救了众多的失足人员,使他们获得了新生;惊叹这支鉄军部队,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为庒严的警徽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惊叹这支人民的忠诚卫士,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为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公平正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人说:爱回忆过去的人,常常会伤感。的确,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叹岁月的流逝,自己在盘点过往时总有许多遗憾。有时有了淡淡的忧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需要更新的知识面太多太多,总有一种蹉跎了岁月的感觉。忆往昔,难忘却的老矿山,饱含深情;看今朝,现代化的新监狱,充满活力。自己即将退休,一想到要告别为之奋斗三十多年挚爱的党的监狱事业,心中就有一种说不清的眷恋之情,泪水就情不自禁地在眼里打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虽然年近花甲,但做为受党教育多年的 *** 员,还要继续发挥余热作用,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传帮带工作,把多年积累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民警,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欣喜的是青年民警在茁壮成长,他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期盼他们在这块沃土,不负韶华,斗志昂扬,接过战旗,跨马出征,踏着老一辈监狱人的足迹,释放青春 *** ,弘扬“崇文尚法、忠诚担当、敬业奉献、守正创新”武威监狱精神,发扬老一辈监狱人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永立潮头,再创辉煌。
主编:窦建华
责任编辑:陆小成
采编报道:吴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