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红旗颂钢琴谱吕其明(吕其明红旗颂独唱简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红旗颂钢琴谱吕其明(吕其明红旗颂独唱简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红旗颂钢琴谱吕其明(吕其明红旗颂独唱简谱)

在建党100周年前夕,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在29位建议名单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吕其明。

记得1960年代末期,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搞到了几张黑胶唱片,很神秘地约了几个同学。一天下午放学后,悄悄跟着去了他家里,这个时间段,父母都没有下班。铁路宿舍,一排排平房,整齐划一,像军营。进了门,把门反锁,拉下门帘窗帘,从里间抱出一台手摇式唱机,装上一张黑胶唱片。1960年代的电影插曲,基本都被打成“毒草”,被称为“黄色歌曲”。随着把手的摇动,一首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像快乐的山泉流淌出来。同学们的眼睛里放大了惊奇——“黄色歌曲”原来这么柔软、绵甜、好听。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也由此记住了作曲家吕其明的名字。

说起这首歌的创作,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电影《红日》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与 *** 军精锐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山东孟良崮展开了一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最惨烈的激战。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汤晓丹被指定为该片的导演,汤晓丹有着新中国“战争电影之父”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军事战争题材影片《南征北战》就是出自这位名导之手。

作为一个擅长战争题材影片的导演,他深知一首好的插曲对于一部电影的意义。摄制组一成立,汤晓丹就请吕其明为《红日》写一首抒情风格的曲子,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既能表达 *** 战士加紧练兵、保卫家乡的决心,又可以起到一个起承转合的作用,为即将到来的孟良崮之战做铺垫,还能表达阿菊对丈夫杨军的眷恋之情。

摄制组决定由作曲家吕其明带着杨庶正、肖培珩两位年轻人组成一个插曲创作组,到山东孟良崮战场体验生活。巧的是,杨庶正、肖培珩都来自山东,都是刚从音乐学院毕业,他们在上音乐学院前都在基层部队从事过文艺宣传工作,对这次一毕业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作曲子非常兴奋。

他们一行三人从上海出发,沿着当年战争的线路,体验生活,搜集、学习山东民歌。一天到了烟台,登上了英灵山。英灵山原名灵山,因胶东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光荣殉国的烈士,在灵山修建了烈士陵园,得英灵之气,灵山就被称为英灵山。登上山顶放眼望去,白云缭绕,青山碧绿,小河蜿蜒,一层一层的梯田伸展到了天边。仔细听听,还有老乡的山歌随风飘来。三人兴致勃勃,你一句、我一句,一边说、一边写,很快就有了三段歌词。回来后,把歌词交给《红日》的作者吴强。吴强看了非常满意,建议把最后一句“幸福的生活万年长”改为“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歌词定稿后,三人推选其中一首作为基础,再共同进行修改,曲子也很快完成。

但是,摄制组的部分同志提出了意见,认为要完整采用这首歌的话,需要4分钟左右,有点拖节奏,建议把歌词删减一些。然而,这三段歌词已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并且与所拍场面相互映衬,裁去哪一段都不太合适。吕其明一听要他们删减歌词,一下子窜到导演汤晓丹跟前,严正声明:“歌词不能删!”对于吕其明的“发火”,汤晓丹却一点也没有动气。其实,他早已决定要完整地保留下这首歌。

吕其明邀请山东歌舞团独唱演员王音璇试唱。王音璇转业前是 *** 前卫文工团的民歌手,她的演唱纯朴自然,地方特色突出,具有浓郁的山东民歌韵味。但是她的原唱版本却遭到汤晓丹的否决。原来,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的是阿菊期待与丈夫团圆的心声。片中的阿菊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电影要求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要统一。王音璇的演唱是没问题的,但要和荧幕的人物形象相匹配,就有了距离。

那么谁来唱这首歌呢?经过一番挑选比对,上海歌剧院的歌剧演员任桂珍进入大家的视线。任桂珍虽然也是山东人,但她的演唱在吐字、声音控制、音色变化等方面融合了民族和西洋唱法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于是,摄制组立即将任桂珍请来试唱,她那清纯、甜美的歌声如春风扑面,立刻征服了所有人,汤晓丹当场拍板。这样,就有了王音旋的“原唱版”与任桂珍的“电影版”。

《谁不说俺家乡好》歌词朴素无华,却情深意重。极富民歌特色的音调,巧妙运用的衬字撇腔,更显得风味十足,给人以至深的艺术感受,成为萦绕在几代人心中的经典旋律。很多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唱这首歌。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搭载30首歌曲,第一首就是这首歌。吕其明谦虚地说:“没有电影《红日》,就没有《谁不说俺家乡好》;没有导演汤晓丹的魄力,这首歌就飞不上天。”

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流畅上口。尤其是其中跃动有力的快板,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随着歌曲,画面交替出现在铁道线上战斗的场景。听完歌曲,真有跑上大街,飞身跳上一辆公交车的冲动。

1983年,反映《铁道游击队》中几位主人公在老年阶段革命情谊的宽银幕故事片《青山夕照》在徐州拍外景。影片中主要人物的饰演者,除个别原饰演者已离开人世间外,基本上还是27年前拍摄《铁道游击队》时的全班人马,如秦恰、曹会渠、仲星火、冯奇等。演员们住的地方离铁路宿舍很近,每当落日时分,大家就守候在路口,等待演员们收工回来,一睹真容。演员们没有一点架子,穿着普通,急匆匆地走过,微笑着和大家打着招呼。吕其明为电影创作的插曲《微山湖》,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快流传开来。歌曲如同轻柔的纱巾在微风中飘洒,展现的是走向幸福生活的微山湖人民对铁道游击队的赞美与感激。恰到好处的节奏和情感宣泄,为歌曲的柔美赋予了刚强的内核,革命者的青春如火红的夕阳燃烧。

以后在国家重大庆典上,听到了民族管弦乐《红旗颂》,气势磅礴,声震环宇。得知作曲家也是吕其明,怎么也和优美电影插曲的作者联系不起来,听起来完全是两种风格,不由得对作者好奇起来。经过一番了解,知晓吕其明早年投身革命,是烈士后代。

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安徽无为人。1922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26年毕业后回故乡从事教育工作。1939年参加革命,曾担任《无为日报》社社长兼主编。1942年加入中国 *** ,曾任抗日根据地仪征县县长、无为县县长及皖中行署主任、皖中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员等职。1945年9月随新四军第七师北撤时在芜湖被捕,解来南京。敌人使用了种种手段来威胁、折磨,吕惠生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最终被敌人秘密杀害。吕其明10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5岁入党,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49年11月,吕其明脱下军装,转业到陌生而又新奇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学过小提琴的他被分配在管弦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强烈的作曲愿望激励着吕其明,后来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作曲和指挥。

1965年,35岁的吕其明接受了第6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序曲的创作任务,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当他进入构思、酝酿时,往事一幕幕跃入脑海:满目疮痍的国土,四处逃难的百姓,战壕里跃起冲锋的战士,城头上猎猎招展的红旗……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拼搏,完成了创作。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红旗颂》庄严而神圣,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音乐一响起,就令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的优美旋律仿佛化作千言万语向着红旗倾诉。颂歌主题的再现部分,表现了亿万人民对伟大领袖、伟大祖国和伟大的中国 *** 的尽情歌颂。尾声处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 *** ,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的英雄气概。现场聆听,更能感受整首乐曲排山倒海、气势如虹。乐曲一经首演就传遍全国,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至今仍经常被一些电影、电视、音乐会所引用,也成为在广播、影视、晚会上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

1990年5月,离休后的吕老更加忙碌,其中《雨花祭》是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写的背景音乐。这部作品长达60分钟,分为15个乐章。作为烈士的后代,吕其明不取分文报酬,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这部作品中,深沉、委婉、令人思绪万千。从1999年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馆开馆以来,这首背景音乐就没有停过,《雨花祭》的总谱也一直保存在纪念馆内吕惠生烈士纪念墙前的玻璃柜里。吕其明说:“我的作品能和烈士们共存,和父亲共存,我感到无上的荣耀,如果父亲能知道,也一定会含笑九泉。”

吕其明极具作曲天赋,而且多产。几十年来,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子夜》、《焦裕禄》等六十余部故事片和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并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等电视连续剧、广播剧作曲。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一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杰作,开一代先河,成为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2011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音乐是神奇的,它不需要叙述故事给我们听,只要听这曲子的旋律,就知道作者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好听的音乐陪同我们走过春暖花开,走过白雪飘飘。无论多远,我们都能听见它的声音。

更多红旗颂钢琴谱吕其明(吕其明红旗颂独唱简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