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负责总览大局和协调各战场的总参型的将领如德国的哈尔德,蔡茨勒;苏联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苏德战争中后期参与前线指挥)以及安东诺夫;美国的马歇尔,金;英国的阿兰布鲁克。这些将领对战争的贡献极大但缺乏观感。
统帅型的苏联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德国的曼施坦因,伦德施泰特,博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这些与陷阵型的将领如苏联的雷巴尔科,卡图科夫,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德国的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霍特;美国的巴顿;英国的斯利姆这些在战争中所展现的能力也是大不相同。
海军的也存在这样的区别,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分辨优秀与否是件极难的事情,山本五十六和南云忠一也是一样。他们的岗位不同,需要考虑的方面和展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同。空军将领更是被大多数战争史爱好者日常忽略,苏联的诺维科夫元帅,美国的阿诺德将军,英国的道丁将军,德国的里希特霍芬元帅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未必逊于那些陆军和海军的将领们。
各战场上的激烈程度也不一样,西线战场上被后世掌握话语权的媒体捧上天的名将,放到东线能否指挥好一个方面军甚至一个军都是问题。更不要提东亚的战场,虽然伤亡惨重,然而只讨论军事艺术和欧洲战场完全是两种形式的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海上交锋与两栖做战,同欧洲的战场上的钢铁碰撞也大不一样。这些战场上的名将相互之间难以比较。你不能说东亚战场上的就一定比欧洲战场上的差,把欧洲战场上那些打惯了坦克飞机大炮的将领放到中国战场打游击战,未必就比中国本地的将领打得好,反之亦然。何况,后来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不同的战场有不同的战争形式和规则,只有适应战争形式并遵守战场规则的将领,才可以称其为名将,纸上谈兵永远是最容易的事情。
说了一大堆只是想说这个问题实在不好比较,只能选择若干各个战场上我个人比较欣赏的将星来抛砖引玉,但很难选择所谓的十大名将。
苏联方面∶朱可夫,毫无疑问的苏联MVP。
罗科索夫斯基∶战争开始到结束极少失误,并不断有亮眼的发挥,打仗比朱可夫精细得多。
华西列夫斯基∶开始一直在参谋部工作,中后期才参与前线指挥,后期常有大手笔。
科涅夫∶早期发挥极差,没有朱可夫的力保可能早就被枪毙了,反攻初期在勒热夫也是被莫德尔 *** 修理了一顿,后期逐渐修炼成神。
瓦图京∶不牺牲的话铁定元帅,而且成就和战功极有可能在科涅夫之上,毕竟跟他交手的一直是德国方面的王牌将领曼施坦因。
美国方面∶马歇尔,美国方面的隐形大佬,美国的战争机器运转的保障,各战区间的润滑油。
尼米兹∶太平洋战场的救世主,珍珠港后临危受命鼓舞士气,带领美国海军打赢太平洋战争。
斯普鲁恩斯∶尼米兹麾下最强海军战将,中途岛和后期中太平洋的指挥官,极致冷静的名将。
阿诺德∶美国独立空军的组建者,战略轰炸的创始人,私以为美国空军才是西线战场最佳。
德国方面∶曼施坦因,德国MVP,但其回忆录有强烈的甩锅和选择性遗忘嫌疑,43年在乌克兰他的发挥有一定的瑕疵。
博克∶从闪击波兰到横扫法国,再到巴巴罗萨计划的早期,一直是德国这边最强的统帅。
古德里安∶在被希特勒解除职务之前一直是德国方面在前线战果最大,战功最多的指挥官。
莫德尔∶防守型悍将,在勒热夫—瑟乔夫卡 *** 地修理了科涅夫,后来也被希特勒当成救火队长来用,进攻上的造诣一般。
凯塞林∶从波兰到法国英国,再到苏联,无不吃过凯塞林的指挥的空军的炸弹,后来在意大利也展现出了非常高的陆军指挥水准。
英国方面∶坎宁安,皇家海军最后的门面,地中海的生命线才是盟军在北非获胜的根本。
斯利姆∶英国在远东的救世主,英帕尔战役和仰光战役击败了在东南亚不可一世的日军。
阿兰布鲁克∶和马歇尔一样属于隐形大佬。
道丁∶不列颠空战的指挥者,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的抗战决心,可惜未能封帅。
日本方面∶山本五十六,珍珠港的始作俑者,但在中途岛的战略决策层面他要背很大的锅。
冈村宁次∶中国战场上的日军MVP,国共都领教过他的厉害,唯一可惜的是他逃脱了审判。
田中赖三∶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方面让人觉得少有的不轻易 *** ,能力又比较出众的海军将领。
山下奉文∶马来战役的自行车闪击战属于非常亮眼的表现了,后来的吕宋岛战役指挥失误。
中国方面∶王耀武,国军MVP,七十四军战功都该算在他头上,跟张灵甫有个屁的关系。
彭德怀∶共军MVP,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唯一指挥过大会战的将领。
罗荣桓∶共军游击战转运动战的代表人物,一手拉出抗日时期发展最好的山东根据地,采用翻边战术对抗日军扫荡,展现了不俗的军事能力。
其他国家∶曼纳海姆,苏军在他身上吃了大亏。
梅塞∶意大利唯一能玩转装甲部队的将领。
帕帕戈斯∶意希战争中有过尚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