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朋友们,还有一周就过春节后,虎年的股市交易也来到了最后的收官周,这个周末又发生了哪些大事,收官周股市又将怎么走,我们来看看十大券商最新策略研判。
影响股市的十大事件
一、央行发布会回应金融热点问题: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当下货币金融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指出,2023年,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
二、事关2.1亿股民,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
为规范证券经纪业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证监会近日起草并发布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经纪业务这一券商基础性业务迎来新规范。
速来看规范要点:
1、强调经纪业务属于证券公司专属业务,未经证监会核准持牌展业构成违规;
2、要求券商严格落实交易管理职责,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控,加强出租交易单元管理;
3、要求券商机构将交易佣金与印花税等其它税费分开列示;
4、为投资者转户、销户提供便利,不得违反规定限制投资者转户、销户;
5、要求证券公司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控、信息系统建设等,强化证券公司内部管控责任,防范经纪业务风险。
三、尼泊尔坠机事故死亡人数升至69人,已确认:没有中国公民
据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当地时间1月15日19时左右发布的公报,尼泊尔博克拉坠机事故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69人,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据尼泊尔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在博克拉旧机场和新机场之间的位置坠毁。坠毁客机上载有68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
1月15日,中国驻尼泊尔使馆领侨处就尼泊尔客机失事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当地时间15日中午,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不幸坠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请问是否有中国公民在坠机事故中死伤?
答:我们对尼泊尔发生客机失事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深感悲痛,向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获悉坠机事故后,我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多方了解情况。经核实,失事飞机上没有中国公民。
四、官方通报近期全国新冠相关死亡病例数!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披露,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
五、东航、南航宣布:拟从纽交所退市
1月13日晚间,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相继公告,申请自愿将本公司存托股从纽交所退市。
此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中字头纷纷披露从美股退市。
南方航空、中国东航都已经在A股和港股上市,并且主要的交易都在A股和港股,因而预计从纽交所退市对公司影响不大。
最新市值显示,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市值都是千亿级。
六、个别铁矿石资讯企业转载不实旧闻,混淆视听!国家发改委约谈
近日,个别铁矿石资讯企业转载不实旧闻,混淆视听,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第一时间约谈有关资讯企业,提醒告诫相关企业发布市场和价格信息前必须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
七、新一轮的油价调整,即将到来!
1月17日(周二)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即将迎来今年的第二轮调价窗口期。据专业机构测算,预计春节前油价有望迎来一小波下降。
不过,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油价。距离油价调整还有两个工作日,预测降幅或将收窄甚至出现反转。最终变化还需等待发改委的“官宣”。
值得一提的是,1月3日,国内成品油刚刚完成2023年的首次涨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折合成升价为上调0.19元/升至0.21元/升。不过即便是在上一轮调价后,除 *** 和海南两省,国内92号汽油价格仍将保持在“7元时代”。
八、千亿芯片巨头业绩下滑
在消费电子“寒潮”中,市值千亿的IC大厂遭遇重创。韦尔股份1月13日披露一份业绩预减预告。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年度归母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较去年同比减少73.19%至82.13%。而归母扣非净利润则仅为9000万元至1.35亿元,同比减少96.63%至97.75%。
九、本周1889亿市值限售股解禁,京沪高铁解禁市值1078亿
数据显示,本周(1月16日~1月20日)共有67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量277.21亿股,按1月13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1888.94亿元。
从解禁市值来看,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京沪高铁(1078亿元)、翱捷科技(114.46亿元)、大全能源(101.65亿元)。
从解禁占比来看,解禁占比居前三位的是:沪江材料(66.36%)、奥普家居(66.29%)、万德斯(47.58%)。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证券:资金将逐步接力,布局节后高弹性
A股正处于全年关键做多窗口,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形成正反馈,强化投资者增配共识,预计外资快速流入之后节奏将放缓,国内资金也将补仓,逐步形成资金接力效应。历史复盘显示,外资集中流入叠加春节过后,市场上涨概率更大,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建议长期战略配置围绕“四大安全”,中期战术加仓三类“洼地”,短期聚焦处于“洼地”且春节后有爆发力的品种。
首先,近期全国疫情“达峰”后日新增感染数回落明显,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改善形成正反馈,且基本面中期修复趋势高度明确,各类投资者中期增配A股已形成较强共识。
其次,外资补仓式流入明显提速,已成为开年来最重要的定价力量,预计也是今年全年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国内机构调仓从均衡配置转向更重成长,内外资将逐步形成资金接力效应。
再次,历史复盘显示,外资过去33次周流入超200亿元的事件中,有20次A股在后续3个月上涨,沪深300平均涨幅8.8%;2000年以来春节后一个月A股上涨概率74%,平均涨幅2.5%:当前上述两类事件叠加,节后市场上涨概率较大。
最后,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短期配置上,建议布局机构仓位低、产业逻辑顺、业绩弹性大,预计春节长假后有爆发力的品种,如医药医疗和信创等。
2、中金公司:A股:高斜率复苏继续支持市场修复
往未来看,我们认为尽管12月多项经济数据相对偏弱,但市场反映的是未来增长改善预期,随着疫情影响高峰过后,当前可能是经济活动修复较快的阶段,这是近期市场表现较为强劲的重要支撑。当前处于经济活动修复斜率较高的阶段,而且稳增长政策近期也在逐步落实,各部委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也聚焦扩大消费、保障民生、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等重点领域,12月社融数据尽管低于预期,但企业中长期信贷明显增长也反映前期货币政策发力已开始反映在企业内生融资需求的改善,对于未来的经济复苏均相对有利。
当前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位,我们认为临近春节不排除市场短线面临一定扰动,但修复行情可能尚未结束,未来需密切关注经济改善斜率及政策预期对资产价格的边际影响。近期进入年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四季度盈利虽然偏弱,但可能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对市场整体影响可能有限,但需要关注部分行业和个股减值计提和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
配置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
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领域也值得关注;
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等;
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要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3、华泰证券:春季躁动前置,节前防守反击
高频数据显示线下经济活动整体回暖,一二线城市领先,出行/院线/航班等指标持续修复;翘尾行情下地产销售回暖,房贷利率政策调整体现需求侧托底决心,根据08、14年经验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同比有望迎来拐点。
市场关注春季躁动节奏,2010年以来赚钱效应最强的区间为春节后至两会前,元旦至春节前赚钱效应中等,市场处于低位的年份出现“红包行情”概率显著提升,腾落指数和RSI指引今年躁动或前置。
节前窗口期仍以防守反击为主,超配顺下游、顺人民币升值的景气右侧品种,如恒生科技/乳制品/传媒/软件/医疗服务/保险/航空机场,同时关注预增和抢出口(黑电)概念。
4、海通证券:成长股有望接力
核心结论:①22年10月底以来行情属于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历史上平均持续3个月,宽基指数涨幅30%附近,对比历史,这次时空均未到。
②过去牛市第一波上涨期间风格偏均衡、行业轮涨普涨,这次低点上涨以来价值略占优,借鉴历史成长接下来有望接力。
③成长领域重视数字经济(TMT),新能源有结构性亮点,券商也值得关注,全年而言消费望复苏反转,必需消费品更优。
5、广发证券:春季躁动继续,推荐低估值
股春季躁动助力“破晓”行情,“托底+重建”继续推荐“低估值”。港股牛市、A股修复市,港股买成长、A股买价值。
我们年度策略提示23年中外呈现“此消彼长”趋势,驱动外资流入并为躁动行情提供了增量资金。历史上当“强预期”兑现为“强现实”时A股△g占优,当“强预期”转为“弱现实”时市场配置高景气g。
23年行业估值分化、但复苏验证尚未到决断期,“强预期”下继续沿着托底+重建方向,配置“低估值△g”: 1. 疫后修复链+估值合意(影视院线/黄金珠宝/医疗设备/疫苗);2. 地产链普遍估值低位(装修建材/地产/家具);3. 信心托底+预期重建的其它方向(互联网平台/通用自动化/非银)。
6、申万宏源:春季核心资产 + 科技成长接棒的线索趋于明确
柳暗花明又一村,春季核心资产 + 科技成长接棒的线索趋于明确:美国通胀预期回落,美联储紧缩预期缓和,美债收益率下行,构成对成长有利的宏观环境。3月后才是美联储政策验证大是大非的窗口,当前也处于乐观预期无法证伪的“躁动期”。
7、招商证券:持股过节胜率相对较高
春节持股还是持币,持大还是持小。总体来看,当前市场在经济改善预期加强,流动性相对充裕,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外资持续加仓共振之下,市场保持强势,复苏预期和北上资金主导消费龙头和蓝筹风格。节后市场将会对两会政策开始预期,对于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强,加上个人投资者资金有望活跃,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强势。因此,持股过节胜率相对较高。
同时,随着各种利空落地,中小成长有望在节后阶段性占优。逐渐逢低加仓中小和科创,有可能是节前相对胜率较高的风格选择。尽管北上资金仍可能持续买入,但是随着融资盘回归,个人投资者在节后开始活跃,节后市场仍可能持续上涨演绎春节效应下半场。但是中证1000胜率可能会相对提升,中小成长相对占优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前期表现最差的科创50。
8、国信证券:从困境反转回归景气投资
判断一:参考海外经验,国内基本面温和复苏预期带动股市好转。第一,海外衰退阴影加深,全球工业产出恢复到疫前趋势后再度回落。第二,过去一年间虽然新冠疫情逐步退潮,但海外通胀带来的加息“后遗症”仍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判断二:2023 年,景气投资策略>;困境反转策略。前几年行之有效的景气超预期投资策略在 2022 年首次失效,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行业的困境反转。困境反转策略的胜率和景气投资策略的胜率几乎是呈现镜像关系,景气投资的回报近几年却持续高于困境反转策略,二者间回报之差在 2022 年一度缩窄。景气投资的胜率在过去是周期变化的,和行业间估值与盈利的匹配程度密切相关。当估值和盈利位于谷底起步回升时,代表估值相对于基本面是偏离的,在回归合理定价的过程中,筛选景气上涨或者景气超预期的行业是有效的投资操作。信用周期可以作为困境型行业取胜或失效的锚,目前信用周期筑顶回落,带动困境反转投资策略的胜率高位回落。根据市场一致预测,2023-2024 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速好于 2022 年,且复合增速在 50%以上的行业,包括综合、贸易、酒店餐饮、油服工程、影视院线、黑色家电、商用车、摩托车、航海装备、电池、非金属材料、贵金属、电力、公用事业。上述行业在 2023 年景气投资策略中可以重点关注。
判断三:新旧年交接经济承压不会打断股市复苏行情。目前市场还处在防疫优化的交易逻辑中,风险情绪回暖相对于盈利短期承压和流动性的扰动是更为重要的交易脉络,新旧年份交接期间的经济短期承压,并不会就此打断 A 股复苏向好态势,我们对春节前市场仍保持乐观。
9、安信证券:依然看好当前“冬日里的小阳春”
春节前A股存在缩量是正常现象,依然看好当前“冬日里的小阳春”在春节后的持续性,过程中强调“胜而后战”:在胜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加重仓位。历史规律给予的暗示是:一般“春季躁动”至少持续到2月底,上证综指平均上涨15%,建议跟踪安信策略——A股躁动指数,A股“躁动”指数见顶领先于市场见顶10个交易日左右。
结构上,春季躁动的一般规律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对于后续成长和价值后续空间的判断,我们此前强调本质上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外资持续流入)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平台经济政策反转)上涨空间的对比。当前,市场存在人民币升值可能过快和进一步升值至6.5的争议,建议关注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回升至0以上是必要的。对于是否重演2020年白马或者核心资产行情,当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基本面预期明显占优时,北向资金大概率会持续流入。结合当前各地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的情况来看,后续市场还会存在对于大力全力提振经济的定价过程,对于这点我们深信不疑。
我们在近期一直强调“短期消费难言结束”,整体偏向价值,强调以消费为代表的价值为主,以安全(含信创、数字经济和国产替代)为代表的科技成长为辅,分别呼应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强调的核心资产投资和产业主题投资。
10、平安证券:外资流入提速强化市场信心
国内资产配置性价比抬升吸引外资回流,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在美元指数震荡回落、国内预期持续好转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外资重回净流入。截至2023年1月13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达到6.71,人民币在月内累计升值3.5%,北上资金同期累计净流入640亿元,是2022年全年净流入规模的7成水平。历史上看,2018-2022年间,每年1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平均占全年比重在15%左右;2019年初中美摩擦阶段性缓和、国内政策宽松以及信用环境趋稳等显著提振国内市场预期,外资流入规模更大持续性更久,当年春节前后的1月和2月分别累计净流入607亿元和604亿元,且与人民币汇率同期升值以及A股震荡上行互相强化。从近期北上资金加仓行业来看,本月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银行等,上周对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的加仓有边际回升。
综合来看,在内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的背景下,我们对春季躁动行情持续保持相对乐观,对春节前资金了结压力对市场的扰动不必过度担忧。布局方向仍然建议关注疫后复苏确定性较高的消费/医疗服务/金融等板块、行业景气向上的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