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迪 菏泽报道
医者,是救死扶伤的代言词,守护着生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年74岁的马瑞芹是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的一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从青涩年华到鬓染霜华,她将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医,心怀对国医的一腔赤诚,让一味味中药材化身为治病救人的良方。
悬壶济世50载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牡丹区中医医院内科门诊,此时的马瑞芹正俯身为患者开药方。热情是马瑞芹给人的第一印象,洪亮的嗓音、直率的性格让人很难想到这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老人。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马瑞芹,从小家里便弥漫着中药的味道,同龄人觉得难闻的苦味,她却觉得芳香四溢,耳濡目染中她迈进了中医药这一殿堂,深厚的家学渊源与日复一日的亲身实践,为她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学基础。成年后,为了系统学习中医知识,马瑞芹考进了山东中医药大学。
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马瑞芹在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工作过数年时间。工作期间,凭借着丰富的行医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她和附近居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在高庄镇一带提起马瑞芹,附近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因为在高庄镇多年的积累,现在不少患者还会慕名到牡丹区中医医院找马瑞芹就诊。马瑞芹笑着说:“现在高庄镇附近找我看病的,来到医院有叫我奶奶姥娘的,也有叫我阿姨的,还有叫我姐妹的。”
数十年来马瑞芹广采博学,集诸家之长,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对急性慢性、甲乙型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疾病辨证加减用药,取得满意疗效。
除了肝胆疾病的治疗,马瑞芹在不孕不育诊治方面也颇有心得与经验。
一名患者结婚多年未有儿女,夫妻二人慕名而来找到马瑞芹,经过治疗,患者先后生下一儿一女。马瑞芹笑着说:“那是一名老师,后来我孙子要高考,他得知后主动到我家来辅导我孙子的学习。”
隐于医院的“热心肠”
一袭白大褂,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是马瑞芹行医多年的“标配”。马瑞芹坐诊的桌子一侧,一摞厚厚的笔记本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机打开一册,厚厚的笔记本上琳琅满目地写满了药方和用量,因为经常翻阅,边角已翻起层层向上的厚褶子。“这一摞药方是我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最宝贵的财富。”马瑞芹言语中充满了骄傲,看诊之余,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名医药方,然后对着自己的笔记本温故知新。行医几十年来,这样的本子也慢慢累积了一大摞。
“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疾病的变化,满足病患的诉求。我不认为我的医术有多高明,所以我总在学习名医的药方,揣摩他们为什么会加这味药,融会贯通后应用于患者。”说到药方,马瑞芹总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马瑞芹整理药方的笔记本充满了翻阅的痕迹
药方是中医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或秘而不宣,或不轻易外传。马瑞芹却对凝结一生心血的药方“一点也不保密”,每名患者就诊所开的药方她都让患者手机拍照留档。“患者下次来就诊的时候,我都会把上次开的药方重新摘抄一遍,通过病人服药后的效果,不断调整药方。”马瑞芹告诉记者。
医者,义也。看好病,少花钱。是马瑞芹行医多年始终坚守的信念。“医生为患者看好病是天经地义,给患者省钱的同时又能带来实际的疗效才是最实在的。”马瑞芹表示,作为医生,心中一定要有需要坚守的那道线。过了图名图利的年纪,现在的自己只希望患者能记得在牡丹区中医医院有这样一名“热心肠”。
谈起多年的从医经历,马瑞芹说,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更多地是平凡的日子里尽心尽力给每一位患者看病,曾治愈无数病患,有的患者们直到现在还像亲戚一样走动。
岁月荏苒,如今,这位古稀老人已经扑在自己热爱的中医工作上50多年了,马瑞芹将人生最美的青春倾洒在自己挚爱的中医事业上,退休后,她没有忘记黄河滩区的父老乡亲,不少个人医院、诊所高薪聘请她坐诊,她都一一拒绝,回到了熟悉的牡丹区中医医院工作,并坚持到高庄镇中心卫生院帮扶、技术支持、免费医疗,不为名不为利,谈及未来,马瑞芹目光坚定:“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只要患者有需要,自己就会一直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