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峡山,古称玉峡,是潮阳县西南游览胜地,亦是潮阳八景之一。晚明诗人吴仕训在《八景·玉峡山辉》一诗中写道:“青溪几曲绕名山,秋水渔矶杳霭间。二十年前载酒处,空闻邻笛月中还。”诗中山水娇丽,田园锦绣,反复吟咏,令人流连忘返。据清代康熙《潮阳县志·山川》载:“玉峡山辉,泗水会桃溪,而二山突起夹之,其西有揽胜亭,湛文简为周西山先生题,及厥嗣秋卿耿西先生明农于此。”光绪《潮阳县志·古迹》里更是进一步指出,“玉峡山辉,以周西山父子居此得名,殆亦取玉蕴山辉之意。”可见,玉峡山辉与周孚先、周光镐父子俩的历史踪迹息息相关。
周孚先字克道,号西山,是明代理学家湛若水的高徒,后归隐家乡,于桃溪、峡山一带著书授徒,是当时潮州有名的理学家。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官至大理寺卿,是晚明广东名臣。周光镐退休后暂居潮阳县城,着手在峡山筹建玉峡山房,远离城市喧嚣。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玉峡山房初成后,周光镐便将峡山的景观 *** ,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和二十九年(1601)分别规划出了“玉峡山八景”和“玉峡山小八景”。
明代峡山的大小八景,在嘉庆《潮阳县志·古迹》里有总的概述,谓“玉峡山房,中饶胜概。远望白雾溟濛,海上三山隐约云间,曰白雾三台。近揽双髻诸峰青翠如画,挹衿爽目,曰龙首双髻。巅有祥符塔,耸拔云霄。中有宝祐井,清泓甘洌。玉峡桥环其下,长虹潆洄,水色天光浑含如一。明农畴在其前,推窗一望,绿雾黄云,平原旷野,觉佳景不在多也。半山有揽胜亭,宗伯湛文简书额。旁曰云吟山,有宋魏鹤山先生墨迹。又有松楸径、秋水矶、来鸥池、苹婆岩、啸洞、弈石、豫章台、曲窑诸胜。”上述的诸景,白雾三台、龙首双髻、祥符塔、宝祐井、玉峡桥、明农畴、揽胜亭、云吟山就是峡山大八景,而松楸径、秋水矶、来鸥池、苹婆岩、啸洞、弈石、豫章台、曲窑则为峡山小八景。
白雾三台、龙首双髻和明农畴三景都是意象景观,不同于其他的五景都是建筑景观,只有联系其周围的环境再加上想象力,才能感受到这三景的意境。白雾三台原本指的是神话传说里东海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这里用以借喻峡山的三座山头,即龟山(塔山)、西山(伯公山)和东山(蝴蝶山)。龙首双髻则是借喻西山和东山的山峰。明农畴是周光镐在玉峡山房东面、西山南面的连片耕田。
龟山峰顶上的祥符塔,又称峡山塔。大约始建于北宋,到明代时已是残破不堪。隆庆三年(1569)原广西武缘县(今武鸣县)知县、洋内人柯良缙在旧塔的基础上再增高塔的阶层,后又倒塌。万历二十六年,周光镐申明官府募捐重新建塔,新塔为平面八角形,仿楼阁式实心九层砖石结构。在清理旧塔基时挖出了铜钵和瓷瓶,瓷瓶里卡有一枚倾倒不出铸有“祥符”两字的铜钱,遂以“祥符”定为新塔名字。该塔于万历二十七年八月建造完成,周光镐为此撰写了《峡山鼎建祥符塔记》一文,以记述建塔本末。
宝祐井,井圈由一八角形大石雕凿而成,故俗称八角井。据周光镐咏宝祐井的诗可知,宝祐井原是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至741)寺院里的一口生活用井,到南宋宝祐(1253至1258)时该井重修。后寺院荒废,沦为废墟,人们认为是佛陀的庇护,该井才历经“劫难”独留下来。周氏见井壁的井砖上仍然印刻有“宝祐”字样,便把该井命名为宝祐井。
玉峡桥又称峡山桥,位于西山和东山峡口之间,始建时间不详。原为三桥墩,经兵乱到明代万历(1573至1619)时已成为危桥,行人出入很是不便,万历二十六年周光镐主持重修。时江面上有块遗留了近六十年的巨石,因物主贵屿乡的长者陈启贤打捞了数次都落空,故此次特把巨石捐献作为桥墩用料。万历二十七年适逢明廷追赏周氏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二月宁夏的边功,周氏特用赏金把桥再加建成四桥墩,且将桥命名为“恩波桥”,以感谢万历皇帝的钦赏。
揽胜亭在西山的半山腰上,为周孚先在峡山隐居时所建,揽胜亭三字乃其师湛若水所题,其时全潮仅此有湛若水的墨迹,弥足珍贵。云吟山,又名云吟石,因巨石上刻有隶书“云吟”二字,落款则为“止翁魏鹤山题”,周光镐认为此魏鹤山即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号鹤山),实际是否同一人尚待考证。
令人叹息的是,在周光镐去世后二十多年,明清鼎革,社会动荡。清朝稳定统治后经济慢慢复苏,峡山也由小墟市发展成逐日埠市。期间峡山大、小八景或因地方兵乱,或因墟市建设,有的完全改观,有的遗迹难寻。至此,峡山重新选定八景,由于欠缺地方权威人物的规范,最后形成了两种版本的清代峡山八景。一种是将祥符塔、宝祐井、玉峡桥、云吟山、饮凤泉、海日楼、紫霄宫、弘恩寺列为新八景。另一版本则是将上述新八景中的紫霄宫更换为揽胜亭。
凤泉,位于龟山东北麓,因所处山形似凤得名。相传周光镐曾把凤泉水奉送给万历皇帝饮用,而赐名“饮凤泉”。泉水从坑谷乱石里流出,储存于石下小坑里,水满则溢出。小坑旁的大石上刻有光绪翰林院庶吉士、沙陇人郑邦任题写的“饮凤泉”三字。光绪《潮阳县志·井泉》里说“泉如甘醴,中有金线小虾,数十里外往汲者必取以为识。”
沧湄阁,俗称望海楼,为周光镐营建的玉峡山房主体建筑。浙江友人、海丰知县叶维荣拜访周氏时,将楼改名为海日楼,且为之作记。楼里挂有湖北友人、南京兵部右侍郎耿定力题赠的“明农草堂”木匾,此楼是周氏晚年生活起居、待人接物的主要场所,后周氏的诗文就结集成《明农山堂集》。
紫霄宫,供祀晋代名医吴猛。嘉靖末年倭寇、海盗联合洗劫潮阳乡村,周光镐举家避难县城,其母杨氏当时害病一场,延医无济,随于县真君堂求得一“药方签”治愈。周氏隐居峡山后,有感于真君堂“药签”的灵验,便“分香”引进“药签”在峡山建立紫霄宫,方便附近乡民用药。关于“药签”的灵验,乡贤林大春在隆庆《潮阳县志·坛庙志》里说道,“民有疾病请祷者,辄见神矙”,“或扶鸾采药”,“果得奇剂”。
弘恩寺,原名观音堂,位于恩波桥西侧,俗称桥头寺。是周光镐晚年“悟无生以了因缘”的地方,募建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大门为海阳(今潮安)乡贤林熙春出资佐建。入清后为避乾隆皇帝弘历的名讳,改称宏恩寺。该寺前厅为佛殿,后厅有周氏的自塑像,后改成耿西公祠。周氏晚年为教育子侄从事正业,毋染上不良习气,亲自创造了独特工艺“芝麻公仔”(油麻人仔),让子侄动手亲制。该工艺需要泥塑坯胎和 *** 芝麻,然后粘贴成人物、动物等各种造型,制作费时,又需耐心。此后其子孙当年新婚或生男孩,在来年的元宵节就需制作芝麻公仔送往弘恩寺陈列。1958年公社化时该寺拆毁,随后此项工艺便慢慢失传。
作者:周吉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