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常州经开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太多值得
保护、传承、发展的文化瑰宝
3项省级非遗
5家省级文保单位
文化遗产是光阴赠予我们的宝藏
在6.1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
让我们穿梭光阴
追寻“文化根脉”
品读它们的故事
领略它们的魅力
掐
丝
珐
琅
画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朝。及至清末,阳湖地区从事金属掐丝珐琅器制作的作坊、工场已有近20家。
这其中
以横林镇黄氏家族
在其基础上始创的掐丝珐琅画最有名
掐丝珐琅画的制作技艺原理虽然来自景泰蓝传统工艺的母胎,但其制品、作品所展示、铺陈的画面图案、题材却多彩多姿,五花八门。其画面清晰逼真,色彩丰富饱满,风格古朴典雅,雅俗共赏,是一种集装饰、艺术欣赏、收藏功能于一体的传统美术画种。
明 制
清 造
红 技
木 艺
家
具
明清红木家具被誉为“木质的诗篇”,是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集大成者。
遥观镇蒋氏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将这一技艺逐步带到了全国的舞台
有着30多年红木家具制作经验的蒋小栋,是明清红木家具制造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精益求精,把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无缺”,凭借严谨的匠人精神,蒋小栋的作品获奖无数:红木“八角宝盒”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紫檀螳螂捕蝉摆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奖”金奖……
横
山
桥
百
叶
说起常州特产,横山桥百叶的名声如雷贯耳。石磨磨出了淡黄似奶的豆浆,制成洁白如玉的百叶,也磨出了锡剧经典《双推磨》。
横山桥百叶味道要做得正宗,从选料开始就需严格,黄豆要选滚圆、光亮如珠的,出浆率高,浆头浓;其次是浸泡黄豆用水要得当,这样能增加韧性;接下来是磨浆、沥浆、煮浆,再是“点花”,“点花”时用料、数量、用时、火候直接决定口感质量……一张张厚薄适度、清香四溢的百叶便制成了。如今,横山桥百叶自成一派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江苏省非遗项目,入选江苏省地标美食记忆名录。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有许多文化记忆值得回味
回顾历史
早期的先民们
就在常州经开区的大地上生息繁衍
留下了足迹
文
化
青城墩遗址
图源:江苏省考古研究所
“江南第一龙”
青城墩遗址位于横林镇张村,发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曾出土玉琮、玉瑗等良渚文化遗物。
青城墩遗址主要为新石器时代遗存,是环太湖地区5500年至5300年之间等级最高的遗址。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为配合工程建设,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对青城墩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其中出土的玉龙距今5300-5500年,为环形,外周雕刻龙首,以玉环为龙身,形象完整、造型精美。虽只有指甲盖大小,却是长江以南已发现的最早的玉龙之一,也是其中尺寸最大的,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各文化圈交流、融合,是当之无愧的“江南第一龙”。
文
化
圩墩遗址
中华第一橹
(现存南京博物馆)
圩墩遗址位于圩墩村内,距今已有5000至6000年的历史,是常州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村落,被誉为“常州第一村”。
圩墩先民是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远古文化的一支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其中出土的6000年前的木橹——“中华第一橹”是史前遗址发掘的一次重大发现,是马家浜先民的智慧结晶和江南文化的飞跃,也是长江下游中华文明史的标志。
文
化
白龙观
白龙观位于横山桥镇的横山紫霞峰南坡黄猫岭之东,始为魏晋登仙观,宋为潜灵观(俗称白龙庙)。道观规模,全国罕见,主要建筑有:玉皇大殿、财神殿、三官殿、白龙殿、王母殿、桂花厅、戏楼等百间房屋,山门戏楼高敞宏丽,尤为壮观。现白龙观内有汉代以前的黄猫遗迹;魏晋时期的登仙台;晋代曹横斗蛇形成的内、外龙潭;宋代白龙娘娘圣迹龙井;以及两颗千年银杏,四路财神,财富广场、含元坛、玄机门等。
文
化
顺庄戏楼
顺庄戏楼位于横林镇顺庄村委张家自然村西首,戏楼系东岳庙的附属建筑,清代所建。新中国成立前,每年农历三月廿八日是顺庄东岳庙庙会。戏楼上则演戏酬神,台下人山人海。原戏楼正上方有两块匾额,两侧还有对联一副,今已散失无存。戏楼为歇山顶,上下两层,台面高2.3米,前后台呈凸字形,建筑占地面积83平方米。
文
化
戚机厂旧址
戚机厂旧址位于延陵东路358号,今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内,南临京杭大运河。旧址包括总成车间、民国办公楼、解放初期办公楼、武装起义纪念碑等建筑遗迹及数台老机器设备,总占地面积7670平方米。2011年12月由江苏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唤醒保护意识
传承文化遗产
让文化遗产
历经时光的荡涤
愈加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文:刘科羽
新媒体编辑:字幕君
动动手指滑到底部
每一个赞和在看
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