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关于黄这个姓氏的资料(黄字姓氏来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关于黄这个姓氏的资料(黄字姓氏来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关于黄这个姓氏的资料(黄字姓氏来源)

姓氏用字:

黄姓起源

黄姓主要源自:嬴姓。

1、源自嬴姓,以国名为氏。有三种说法:

①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东夷部落首领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②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

③远祖可追溯到远古掌火之官吴回(祝融)之子陆终。陆终后裔在周代时,被封于黄地,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以国名为氏,称黄姓。

2、源自官位,以官职称谓为氏。有两种说法:

①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伏羲设置的官名,为中官。黄龙师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

②出自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黄云,是黄帝设置的官名,为中官。黄云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云氏,后简称为单姓黄氏、云氏等。

3、源于改姓而来:

①其他汉姓改为黄姓:上古时候,黄、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为黄姓;还有其他原因改姓黄的:如陆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

② *** 改黄姓:今 *** 黄氏,是少数蒲氏 *** 人为避元末“反色目”诛杀之祸而改为黄氏的。

③满族改黄姓:满族吴扎拉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人数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汉姓,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

各支始祖:

黄 香:字次强,汉建初中期拜郎中,累任尚书,妻魏郡太守李氏,一子,葬江夏这陆源口,今安府云梦县城北十里大路西首,墓田二十一亩。是为五桂堂黄氏始祖。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庆历五年乙酉六月十二日卯时生,宋治平丁未进士,元佑茂辰翰林院任吏部员外郞,实录院检讨官国史馆纂修龙图阁学士。建中靖国五年乙酉九月十三日卯时卒于宜州寓,寿六十一岁,大观己丑十一月归葬分宁县双井万子坪首北趾南墓志华表碑铭,德佑乙亥覆议予谥文节公。元配:孙氏,庆历二年壬午九月初三日卯时生,封南溪县君,赠封夫人。嘉佑六年辛丑三月初四日未时年二十岁夫妇合冢同向。子一:相。次配:谢氏,庆历元年辛巳正月初二日丑时生。封介休县太君,治平三年丙午丙午九月十二日卯时卒,年二十六岁,祔葬姑冢。湖南湘阴江夏堂黄氏始祖。

黄 积:自江夏始迁新安歙南,字符集,生西晋泰始庚寅建兴,初入仕任主簿督邮,次任考功员外郎寻禣祭酒,大兴三年升新安太守七年任,卒蔡郡南姚家墩,陶公瞻为撰墓碑文,娶贵溪渭南村张氏,处厥后以始名池为黄墩。子一:寻。后其子孙散居新安各邑。是为黄墩派居安黄氏始祖。

黄世雄:字朝与,配骆氏。子一应科。是为南海学正黄氏始祖。

黄继春:明时自黄浦江东高桥里(今上海宝山)迁嘉定合浦门外练祁塘。是为练西黄氏始祖。

黄南陵:讳定始,封于黄食邑于黄,遂以黄为姓。兄弟三人公居二。妣李氏。生子三:黄嘉,黄台,黄袁。是为江西兴国江夏黄氏始祖。

黄孟偻:字德崇,一字广成。他是江夏黄香的第十六代孙。生于唐高宗仪风丙子年(公元676年)2月15日。原籍江夏安陆(今湖北武昌)。唐玄宗天宝丙戌年(公元746年),黄孟偻以七十岁的高龄中进士,官任西台御史。不久,他奉命南巡江南临汝府。在巡视途中病于盱江,后就近安葬。夫人李氏故世后,合葬于此,即盱江麻姑山。黄孟僯的子孙为了守护祖先坟陵,没有再回江夏故地,而是留居落籍于盱江,后来形成了有名的盱江黄氏。他们将自己的族姓郡望定在安陆,故后世凡以“安陆”为郡名的黄氏,都共宗黄孟僯为始祖。

黄 高:字中衍,高太戊微为车,正伊嘉其贤,以孙女妻子。元配:伊氏,生子,黄旺。是为江夏堂黄氏始祖。

黄伯益、黄茂五、黄茂四:伯益公系出羸姓,历事唐虞夏三朝,至二派大廉公受封,存有黄之地后途以黄为姓,此受氏之始也。自益祖以下传至茂五(四)二公只系嫡派盖推其祖之所自出云。伯益一名柏翳,又名太费。事尧舜二帝,相禹启功动繁盛难以悉载史传昭然。生子大廉一,荷四子,篁墩。生子一:慈溪。二,唐长子,曲阳。生子一:遂昌。三,仪长子,尚文,字焕章,取闵氏,生子三:添爵;添明;添物。茂五(四)二公原籍吴西南昌府丰城县,世居允江迨前.明洪武二年乃迁湖南长沙府湘潭县卜黄龙巷居焉立业花桥石湖等处,即今上五都是也.越后子孙繁衍合建祠宇于潭之奎头市置祭田修谱牒以明水源木本之义。其各房有分迁长善宁邑以及远徙者,谱之标题皆称为中湘黄氏云。一,迁南始祖:黄茂四,字尊伍,号花桥。元至元二年丙子八月十八日辰时生,明永乐十二年甲午九月初三日申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石湖狮形山午子山午向,有碑墓图记传畧。清光绪三年丁丑被杨份冐占狮形山内七派祖政廉李氏为伊祖案卷附刊五修谱未。子一,女一。元配:熊之女。元至正九年已丑四月十八日寅时生,明建文三年辛己九月初三日申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石湖狮形山午向,有碑墓图传。案同。生添鹤;女归颜。继配:孙,之女。元至正十五年乙未七月二十一日申时生,明洪熙元年乙己十一月十五日戌时没,葬上五都九甲青山琥形山□一八冢第二棺巽山干向兼辰戌有碑墓图记其禁址载。清咸丰八年续买崔戴二姓地契。二,迁南始祖:黄茂五,元至正甲午科贡士,字并三号石湖,元至元四年茂寅十月初四日未时生,明永乐十年壬辰十一月十六日申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古湖狮形山子山午向与兄共冢,有碑墓图传。清光绪三年丁丑被杨份冐占狮形山内七派祖政廉李氏为伊祖案卷附刊五修谱未。元配:殷之女,元至正元年辛己十二月二十五日酉时生,明洪武十七年甲子七月初二日辰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石湖狮形山子山午向有碑墓图传案同。生子二:添佑;添圆。继配:戴之女,元至正十年庚寅五月二十八日戌时生,明永乐二十二年甲辰七月二十五日子时没。葬上五者小五甲石湖狮形山与殷氏共冢,居右同向有碑墓图记。是为湖南中湘教睦堂黄氏始祖。

黄保义、黄应麟、黄应龙:翰公次子黄保义,名省和,唐贞元十二年丙子生为崇德县令,大中二年茂辰因乱徙婺州金华。子一:荣。元配:唐氏,世谱作王氏没与夫合葬金华山石室之东。至中长子:黄应麒,字廷瑞岁进士,明永乐十二年甲午正月二十八巳时生,立业宁乡四都泉塘坪,寿六十一,成化十一年乙未七月十八申时没,葬宁乡四都八区小冲口龟形山第二层左起第一甲山庚向。元配:冯氏,明永乐十年壬辰十月十九未时生,宣德六年辛亥九月 九辰时没,葬宁乡四都八区泉塘湾祖屋后恩能山左旁甲山庚向。子一:福。女二。继配:周氏,明永乐十二年甲午十月十一酉时生,寿六十,成化八年壬辰三月十四卯时没,葬宁乡都八区祖屋后恩能山左旁甲山庚向。生祒;淮。女一适罗元善。至中次子:应麟,字祥开,邑庠生,立业益阳。至中三子:应龙,字潜善,邑庠生,立业龙阳。是为湖南宁乡泉塘黄氏始祖。

黄鼎初:系吴西临江府新喻县平交乡双井土地生长宣德五年庚戌偕弟鼎诚始迁楚南之星汝滨阳之武潭乡上石门转迁下湘思,生于永乐二年甲申十一月初二辰时,殁壬午二月二十一午时,葬下湘思大屋场后双龙八首已崇山峻岭亥向兼壬丙三分。元配:李氏,系长桥冲生长生永乐八年庚寅五月初三戌时,殁于成化十四年茂戌八月初九寅时,葬下湘思蛇形卯山酉向乙辛三分。生子:宽宇;宽道;宽通;宽刚。是为湖南资阳黄氏始祖。

黄万二:讳万河,字时通,号鹤山,由竹墩始迁竹桥,配慈溪林氏伯七福,妣子八,旧谱冢墓志万一府君墓一在泉水一在竹桥西北原又案总系始福墓在大白宁之北原近子泉水又得□州公墓以泉水,墓以泉水□监州公当是定论,今姑两说并存浙江余姚。是为浙江余姚竹桥黄氏始祖。

黄文宇:世居福建省福州府候官系黄半街考湖南,黄氏世谱系出任公房裔,明光禄大夫万厯元年癸酉三月十七午时,生享寿六十岁崇帧四年辛未二月十三未,时没葬福州府候官县黄半街,有图。其妻陈氏,福建永春州人氏,明诰封恭人尤厯二年,甲戌二月十二未时生享寿六十岁,崇贞五年壬申十月十二子时没葬福州府侯官县黄牛街,有图。生子一:黄豹。是为福建福州黄氏始祖。

黄辛五:字文聪,明国学生,因你均业世居江右业城允江钓鱼台,明初鼎定起,仕明厯官湖南从解组归,辛五公遂籍湖南居善化暮云司与马洲,等处开族焉,公葬善邑八都暮云铺上朱塘山干山异山有碑契约。其妻刘氏,生没失纪,葬夫填侧干山异有碑,有子一:仕凤。

黄宗超:讳字行次,阙世长乐人居沙堤村子基初公元初始祖迁闽县遂为闽县人。黄膺唐末自州固始兄敦隋懿王入居闽清都。迁居闽候东街这清泰坊灵,配林氏,生一子:君华。生卒甲子阙元初,海边蕃庶番舶互市,常岁往来,用海商致饶富,豁达无吝,积而能散,后溺死于海,葬木主衣冠于闽候孝义里凤山之阳,林氏合葬焉,子山午向。是为福建黄氏始祖。

黄省谕:字保仁,唐宪宗年间(公元806~820年)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吴氏,生五子:羽衣、黄裘、黄表、黄裹、黄衰、黄兄弟五人,支分数派。黄衰、黄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黄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黄表的后裔,极为兴旺,散布于江西全省各地。他成为后世官溪黄氏和抚州、金溪等派黄氏的共同始祖。

黄景升:配武氏,葬城东文昌阁下,四子相传,自益都县行村迁居即墨东关。是为山东即墨黄氏始祖。

黄 隐:陆终公之后,配裔女,生男高。

黄开国、黄中书:迁义与国山西溪为宜中邑,黄氏第一世祖,邦重公长子达鲸,字时化,自幼竒傽,倜才兼文武,唐元宗开元二十六年敕授邑阳镇守,宽严并济,单民德之,后知禄山将乱,遂叶官卜居义与郡,奉京乡离墨,山西郎,今之上干里广德二年,乱民胡荣,施大章等聚众万馀,扰掠建康等处,官兵莫能乐,遂与义兵战于天长,三战于润州,破灭之,以功封远将军,旋封英勇将军,宜与郡开国男,兼知计与事,是年冬十一月卒葬于国山新居,墓在小龙山,配钱氏合墓,子一:武。刘宋第一世黄中书,讳辅,字公轼,相传为春申君二十五世孙,世居福建莆田县定心乡安乐里,慷慨仗义,以诗文名世,永初三年应,安抚山东,大抒夙抱军民,两受其利又,优礼儒士,昌明道学,元嘉元年捐俸建立乐育亭,于宣圣祠侧为讲学之所,政声大振,厯官司空,陕州剌史,录尚书事,泰始五年以中者,今致仕,永明七年卒于山东之迎辉楼,寿九十七,墓在汉山,配候官陈氏,宣教郎洪州司录陈灜女,子六:桢、杲、札、枞。是为山西黄氏始祖。

黄 偕:本姬姓,文五之后,举公支子,食采于潘,其后子孙以邑为氏,故为潘氏始祖。

黄 二:讳失传,妣闫氏,原籍直棣长州也,与胞兄大公同迁于黄,居无何大公怀土旋归,遂于黄谋千年,创基业永建,乃家积德修行,寿臻耄耋。今虽歴世久远,而族人之支泒繁盛,馀庆绵延,皆其埀祫之深佑启之厚,云葬枣儿市西奎,茔地东长十六步五寸,西长十六步五寸,北可八步二寸五分,南可八步二寸五分,墓前立石碑书王氏始祖,墓石桌一,石香炉一,望柱二,四隅立石为界。

黄大昌:字明显,生于洪武庚戌年二月初六日,顺天府固安禄园舍村人也,明永乐二年甲申岁赐常德卫左部厅,从戎阵亡,增封武将军,殁葬失考。配金氏,生于洪武壬子十月十一日,殁于正统丙寅十月十八日,葬花家巷今名金婆山有碑,生二子,长德忠住严定河花家巷,次德信住青泥湖回面岗后世两房各存谱内。是为江苏南京黄氏始祖。

黄 岸:字宗极,唐进士,官秘书监玄宗官桂州剌史陈十要于明皇亲没,庐墓三年终年八十二进秩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谥忠义其先光州固始人,天宝未自侯宫入莆居延寿里黄巷为莆始迁之祖,娶赵氏,封开国夫人,继娶邱氏,封吉国夫人,合葬延福院后,西灵原山北,即今国欢弄西,坐卯向,面朝九华山案外生峰,穴下有田四,水归堂形如玉带,穴形太极图,与黄岗祖祖祠对面,生子:谣。按史桂州即今黄广西省会桂林府也。是为莆阳拱溪黄氏始祖。

黄 应:字世铭,由河南光州固始仳兄敦公避乱随忠懿王入闽。是为福建黄氏一世祖。

黄 鼎:字器之,行六,唐誎议大夫,河南光州固始宗,上元间避乱,徙江西之信州,未几转徙入闽,居浦之溪东,终七月十六日,夫人庄氏合葬画锦潭头郎,今之承康里溪东桥头,土名暇蟆坞山。生子一:锡。考旧谱历年图,始祖生唐渊元二年甲寅,公寿七十三岁,按图推之,应卒于贞元二年丙寅,兹行傅祖书终于七月十六日者后旧谱也。是为西溪黄氏一世祖。

黄省和:字保义,又字仁甫。生于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任秀州崇德县令,后升节度使,封万户侯。生子黄荣。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这支家族便从盱江迁居至浙江金华府(今浙江金华),构成金华黄氏的一支。是为金华黄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黄姓 分布

宋朝时期,黄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6%,排在第9位。黄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27.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和福建,这两省黄姓大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53.5%;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广东、河南,这四省的黄姓又集中了24.5%。全国形成了以赣浙、闽粤、四川、河南为中心的四大块黄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黄姓大约有2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3%,排在第7位。江西仍为黄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23.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两省,这两省黄姓大约占黄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这三省的黄姓又集中了30%。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黄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83%,净增加了100万。黄姓人口分布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闽粤桂两大块黄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黄姓人口近27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2%,排在第7位。广东为黄姓人口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19.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湖南三省,大约占黄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这五省又集中了28%。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以北少黄姓、以南多黄姓的分布局面。长江以南,尤以珠江三角洲为黄姓高聚集区。其次,四川东南部,湖南东部和江西南部形成两大块次高密度的黄姓区。在近600年期间,黄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有一定的回迁,向西和南部地区的回迁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当代黄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广东中部、湖南东部、江西南部、四川东南,每平方公里的黄姓人口达到8.7人以上,占国土面积的5.7%,大约有567万人;在广西、广东、湖南南部、台湾、江西南部、福建南部、贵州东南、新疆喀什地区,黄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4.2%以上,在广西的桂林和钦州地区、广东的雷州半岛的比例高达8.4%以上,总覆盖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11.6%;四川、云南东部、贵州西北、湖南北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陕甘宁大部,黄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4%-4.2%,总覆盖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22.6%;其他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黄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4%以下,总覆盖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65.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6%。

郡望堂号

黄姓 郡望

江夏郡:漢高帝置郡。相當於今天湖北省武漢一帶。治所在安陸,今天湖北省安陸市。

南安郡:南朝梁天监(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治晋安县(今南安市丰州镇),辖今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地。

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濮阳市西)。

东阳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属扬州。治金华县(金华市婺城区)。

松阳郡:隋朝置郡,今浙江省松阳县。

櫟陽郡:古縣名,故城在今天陝西省臨潼縣東北。

安定郡:漢武帝置郡。相當於今天甘肅省平涼地區及寧夏西部,治所高平,在寧夏固原縣。

房陵郡:漢置房陵縣,屬漢中郡。建安末年置房陵郡,在今天湖北省房縣地區。

漢東郡:古縣名。故城在今天湖北省鍾祥縣西北。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滅趙後置上谷郡。相當於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陽,在今天河北省懷來縣。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置,相当于今天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黄姓 堂号

山谷堂:因黄庭坚著有《山谷集》而得名。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

江夏堂:典出东汉安陆人黄香,九岁丧母,对父极孝,夏天扇枕席,冬天暖被窝。博学经典,善写文章,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官至魏郡太守。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 *** 昭雪。

家谱文献:

1.简介:

黄氏谱牒源起于何时,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传说,早在商王朝时期,便有陆终的第四十四代孙黄成德,创修了最早的《黄氏宗谱》传后。到了黄成德的第十一世孙黄飞虎,因逃避商纣王迫害而改从母姓“王”氏。后黄飞虎曾孙黄爱辅、黄爱弼等以家藏谱牒上呈周武王,得以复姓“黄”氏。商、周时期,黄国已是一个独立的小邦,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专门记录黄国王族历史和世系的谱牒了,因而商周时期便应有黄氏谱牒。

传说战国末年楚相春申君黄歇也曾删改增修黄氏族谱,并将谱系上呈御览,又亲自制定了黄氏最早的字派。

汉魏之始,门第始兴。谱牒学也于此时开始发达起来。江夏黄氏,这时才开始了确实可信的家史族谱在民间流传。六朝隋唐是中国谱牒之学始盛时期,但因为当时黄氏的衰落,黄氏族谱也就不见于《魏书》和《新唐书》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间流行。

直到宋朝,随着黄氏的兴旺,也出现了黄氏谱牒的繁荣。各地黄氏纷纷立祠修谱,家传、谱序,多见于当时名人文集中。

明清以来,黄氏谱牒之学更加发达,长盛不衰。这一时期的许多族谱,至今仍被流传和保存下来。“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时期,大陆中断修谱,许多谱牒也遭焚毁,而港台、南洋则未曾中断,许多家谱还被公开出版发行。如台湾即于1961年、1964年、1965年均有黄氏族谱公开出版。近年来,在大陆内地兴起了修谱和寻根之热。

目前,有较大价值的黄氏族谱,一是《竹桥黄氏族谱》二十册,民国十五年浙江余姚“悼伦堂”第五次重修。该谱修撰极精,卷首有大理学家王阳明所撰之序,又载有自汉丞相黄霸以后历代名人画像计八十幅。族谱体例,“寓纪事于《编年》,以《世表》为伦次”。编年、世表之外,又另立《列传》一门,入传者有八十一人之多。此谱现存浙江余姚市梨洲文献馆。二是《经铿黄氏家谱》,该谱为清光绪“敦睦堂”第七次修谱计三十卷,现存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三是《禾坪黄氏大成宗谱》四卷,清光绪十五年版,是研究邵武黄氏的重要史料,现存当地黄峭山裔孙处。四是《渠阳黄氏世谱》十八卷,1989年湖南靖州黄氏总祠“江夏堂”第八次重修,是研究南宋大臣黄龟年家族的重要史料,主要流传于湘黔地区。

2.家谱:

北京大兴黄氏顺天支谱,(清)黄承林纂辑,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吉林黄氏诚正堂伯房祖宗世系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上海金山黄氏族谱,(清)黄玠、黄端履编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上海嘉定重辑黄氏雪谷公支谱,(民国)黄士焕重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三鑫印务局铅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黄氏家乘二十二卷,(清)黄汉荣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10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文化管理委员会、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丰县黄氏族谱十卷,(清)黄火敦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丰县顺河乡黄庄村。

江苏江都维安阜洲黄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民国)黄承良修,刘崇泉纂辑,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中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通黄氏支谱,(清)黄世谦编,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敦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海门黄氏家乘,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册。现被收藏在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浮桥黄氏宗谱二十卷,(清)黄元鹏续纂,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黄氏宗谱十二卷,(清)黄敦懿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东直黄氏玉林公宗谱四卷,(清)黄永全等重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青畅黄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黄震宏修,黄淡佳编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立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武林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礼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余杭黄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余杭市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萧山黄氏族谱三十卷,著者待考,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萃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残缺三册)。

浙江萧山黄氏备遗录,附昭潜录二卷,(清)黄春林等编,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萃涣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三十卷,(清)黄尊编,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今仅存第二十五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续寻一卷,搜遗寻一卷,词翰录四卷,备遗录二卷,词翰续录二卷,(清)黄中咸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萃涣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词翰录四卷,备遗录二卷,词翰续录二卷,(民国)黄伯英编辑,1925年萃涣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四明石桥黄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宪曾、 *** 贤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世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浙江慈溪湖山黄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博汝、黄时清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慈溪湖山黄氏宗谱八卷,(民国)王醒华、黄恒泰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慈溪县档案馆。

浙江象山马坡黄氏谱一卷,(民国)屠耀台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象山溪沿黄氏族谱一卷,(清)鲍之交新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象山黄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绍兴汤浦岭下黄氏宗谱四卷,(清)黄锡元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汤浦岭下黄氏宗谱四卷,(民国)黄永和、黄大堃等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望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陈村黄氏宗谱十卷,(清)黄培清等续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五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陈村黄氏宗谱十卷,(清)黄秀甫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五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兰溪柏山黄氏宗谱四册,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伯社乡井头村。

浙江兰溪金黄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屏山乡何夏庄。

浙江兰溪蛟湖黄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新周乡(有二部,其一残)。

浙江兰溪黄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朱家乡。

浙江义乌赤山黄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义乌黄氏宗谱四卷,(民国)黄庆荣等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衢县东坑仓黄氏宗谱三卷,(民国)黄金声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顺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化管理委。

浙江临海黄氏宗谱,(清)黄瑞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

浙江临海芙蓉黄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今仅存第十卷;浙江省临海市桃渚乡芙蓉村,今仅存卷首、第一卷。

浙江常山黄氏宗谱一卷,(清)吴敬先重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毛良坞乡溪源山村。

浙江常山黄氏族谱一卷,(清)谢耕来重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东鲁乡林坂坞(不全)。

福建连江江夏黄氏孟季合谱四卷,(清)王维藩续修,清宣统元年稿本。

福建连江江夏黄氏孟季合谱,(民国)陈鸿枢续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稿本。

福建闽清厚浦黄氏支谱二卷,(民国)黄昌继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长乐青山黄氏世谱四卷,(民国)黄钟丰等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志坚堂铅印本四册。

福建同安锦里黄氏家谱七卷,(清)黄涛等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著存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福建莆田莘郊黄氏族谱四卷,(清)黄化龙重修,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莆田莆阳黄巷黄氏族谱,(明)黄汝良纂修,清朝初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莆田莆阳剌桐黄氏续修族谱,明万历七年黄兆亨首修,(清)黄中瓒修,清光绪二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莆田莆阳碧溪黄氏宗谱三辑,(清)黄邦士辑,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仙游东厢黄氏族谱八卷,(民国)黄碧青续修,民国三十八(公元1949年)年油印本。

福建晋江桃园大溪黄氏族谱,(清)黄石鼎修,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安溪道光丙申忝山紫云房文谱,(清)黄栳编,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漳州龙溪壶山黄氏族谱图系,(清)黄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福建龙海海澄江夏黄氏族谱,(清)黄元华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漳浦黄氏族谱,(清)黄天爵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南靖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浦城西溪黄氏世谱十六卷,(清)黄锦澜重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浦城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浦城兴浦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石城北关黄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石城北关黄氏九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泾县双井黄氏宗谱六卷,宝庆二年吕端首修,(民国)黄鸾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通谱十六卷,文献目二卷,外集三卷,(明)黄录程天相纂修,明弘治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通谱七卷,著者待考,明弘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统宗世谱,(明)洪垣等纂修,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徽州桂城黄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末一卷,(清)黄廷钰、黄元栋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天平镇。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横槎重修大宗谱,(清)黄茂侍等修,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安徽休宁休邑黄氏思本图一卷,(明)黄显仁等编,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新安休邑由潭黄氏支谱,著者待考,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伦堂黄氏世谱四卷,明游轮纂述,黄显编刊,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四卷,(明)黄文明纂修,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休宁黄氏剖明宗谱,(清)黄中侠编,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一卷,(清)黄治安、卢鹏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休宁海阳商山黄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五城镇和祥门摘枝谱,(清)黄世培钞,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五城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旌德续修旌北黄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圣伟等修,汤殿邦纂,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安徽续溪黄氏重修族谱六卷,(明)黄槐、黄管纂修,明隆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续溪东关黄氏续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清)黄俊杰重辑,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安徽歙县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派系二十卷,文献十九卷,(明)黄积瑜纂修,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明)黄积瑜修,有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婺源汪思新安左田正宗谱序,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孟宗谱七卷,(明)黄应榜等纂修,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孟宗谱,(明)黄桂等纂修,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孟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宗派图,(宋)黄天衢修,明末清初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歙西竦塘黄氏统宗谱十卷,(明)方信纂修,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明)黄玄豹重编,(清)黄景管参补,黄介孚等八修,臣槐等校补,明隆庆时重编,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校补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有两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歙县潭渡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叙事至清光绪年间。

安徽歙县遂阳广川黄氏宗谱二卷,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黄政始修,(清)黄守纶篡修,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安徽歙县虬川黄氏重修宗谱,(清)黄开簇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桐城黄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黄魁等重修,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培根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初黄自章五修,(清)黄兴岩等撰,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金耀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民国)黄南垣等七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介孚等八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德永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清)黄南垣续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完谱,(清)黄慕颜、黄菊佳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德永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八册。

安徽桐城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宁黄氏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四卷,黄三俊辑于清康熙三十八(公元1699年)年,另名“皖怀库岭山黄氏族谱”(缺十二卷),(清)黄绍庭黄钰鍈五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铭戒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铭戒堂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宁黄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二卷,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宽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

安徽宿松山余黄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余河清笨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尊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潜山潜阳黄氏宗谱七卷,(清)张义高等纂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潜山黄氏宗谱四卷,(清)黄绍庭、黄永清等修,另名“江夏郡黄氏宗谱”,清同治五年联珠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潜阳联珠堂黄氏宗谱,(清)黄绍庭、黄永清等首修于清同治五年,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寿县寿州黄氏宗谱,(清)黄廷槐、黄文亘等编,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黄氏大成宗谱十卷,(清)黄文英等纂修,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大成宗谱十卷,(清)黄孔箕等纂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大成宗谱十卷,(清)黄永锦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重修族谱十卷,(清)黄氏后族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西黄氏词谱,(清)黄宏标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课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黄氏重修祠谱,(清)黄文凤等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课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黄氏主宗谱,黄氏自汉至清历代祖像,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宗谱,(民国)黄氏合族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南昌桃溪黄氏宗谱四卷,(清)黄土琦等续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崇仁堂铅印本八册。

江西南昌黄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清)黄德峻等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西南昌豫章黄祠四修主谱,(清)黄振声等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西南昌江西黄氏宗祠五修主谱,(清)黄卷、黄幼等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民国)黄序鹧、黄耕民等重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黄氏敦睦堂铅印石印合印本八册。

江西南昌黄氏族谱,(民国)黄文鹢主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萍乡萍北视田黄氏族谱,(清)黄氏合族纂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四卷。

江西铜鼓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温泉禄田社湾。

江西万载潭溪黄氏族谱,(清)黄道荣、黄开荣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潭溪黄祠信房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清)黄忠烈、黄大成等纂修,清同治元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袁郡黄皆贤堂主谱三卷,首一卷,(清)黄尧家等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万载黄氏族谱,(清)黄升洪、黄桂神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潭溪黄氏族谱正编九十三卷,续编一卷,后编一卷,(清)黄震清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清江东里黄氏族谱十四卷,(清)黄振载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抚州黄氏四修支谱,(清)黄守晋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双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南丰义家湾黄氏宗谱二卷,(民国)黄朝纶、黄国相等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南城江西南黎黄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黄风音等五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江西宜黄北山黄氏十一修谱,(清)黄秩柄等序,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江西宜黄北山黄氏十二修谱,(民国)黄氏合族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宜黄东皋黄氏十一修族谱,(清)黄文璧等修,另名“抚州宜黄东皋黄氏族谱”,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江西广昌平西岳溪黄氏族谱六卷,黄绍春首修于明嘉靖三十六年,(清)黄正瀚、黄正藻等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新于临淦窗前黄氏重修族谱,(清)黄登第编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积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吉水城南黄氏宗谱,(民国)黄淦等修辑,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山东即墨仲村黄氏族谱提纲一卷,(清)黄相轼纂修,清朝年间石印本。

山东栖霞田家村黄氏祖谱,(清)黄严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栖霞县亭口镇田家村。

河南黄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普怡等纂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河南密县黄氏宗谱十五卷,(民国)黄福临重订,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鲁山牛岭石黄氏家谱,(清)黄家驹首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黄细渍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局。

河南镇平焦岭黄氏家谱,著者待考,原书作镇平黄族总谱,记事至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北武昌黄氏宗谱,(清)黄善经纂辑,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民国)黄鹏程、黄睛台等续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城关镇城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三甲续修支谱,(民国)黄丰玉、黄功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黄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七甲续修支谱九卷,(民国)黄子厚、黄敦夫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黄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九甲续修支谱,(民国)黄俊臣、黄新应等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西河村。

湖北新洲黄氏十甲支谱,(民国)黄功臣、黄功济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黄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西一甲续修支谱,(民国)黄宏廷、黄悦贤等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二甲续修支谱十一卷,(民国)黄康衢、黄善能等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二十七卷,首四卷,(清)黄上锐等清乾隆十二年首纂,(民国)黄文彬、黄月卿等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十四卷,(清)黄子珩、黄际美等清咸丰八年创修,(民国)黄端夫、黄小筱四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红旗乡董椿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四卷,首二卷,(民国)黄志清、黄清直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幸福乡王河村黄家堤。

湖北宜昌县二户坪黄氏族谱一卷,(民国)黄德大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孝感黄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清)黄玮民首修于清康熙年间,(民国)黄仰嵩、黄彩廷等续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云萝黄氏溯源录一卷,(清)黄曰瑚编,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北黄冈黄氏宗谱,(清)黄文庵清道光年间创修,(清)黄启焜总纂,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双井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鄂洲鄂城黄氏宗谱八卷,(清)黄应旅、黄元吉首修于清嘉庆十年,(民国)黄经武督修,黄国梁总编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忠孝堂石印本。

湖北广(清)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广济县档案馆。

湖北崇阳黄氏宗谱二十二册,(民国)黄继相总修,黄继清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崇阳县双港乡采育村三组。

湖南黄氏四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绍召等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湖南上湘黄氏三修支谱,(清)黄际盛、黄焘泽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黄氏世谱五卷,(清)黄世崇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黄氏五修族谱,首二卷,(民国)黄纯宣、黄群贤、黄纯九、黄善植等纂,该族散居常德、益阳等地,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黄氏族谱四卷,首二卷,(清)黄家焠、黄声璠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经铿黄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黄沄、黄锡焘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

湖南长沙经铿黄氏伯宣公支谱十卷,(民国)黄寿鹏、黄成等修,黄式圻、黄厚昌等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华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

湖南长沙黄氏支系考,(清)黄仁济辑,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黄氏家乘,(清)黄仁济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黄氏支谱四卷,首一卷,(清)黄世萼清同治二年创修,(清)黄荣恺、黄瓒鼎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四善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湘东黄氏二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黄起腾、黄经通等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汀龙黄氏族谱十卷,(民国)黄宇达续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石印本十册。

湖南长沙河头黄氏四修族谱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运倘修,黄焕茆等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黄氏三修支谱六卷,(民国)黄遵型等修,黄凤谋等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黄氏族谱拟稿,附湘西黄氏别录拟稿,版心作“湘西黄氏六修族谱拟稿”,著者待考,记事至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南长沙黄氏重修族谱六卷,首四卷,(民国)黄庆达纂序,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浏西黄氏三修族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坤震、黄暄申修,黄聊申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沩宁义城黄氏族谱十二卷,(清)黄克知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永庆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黄氏五修族谱,(民国)黄先铺纂序,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泉塘黄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醴陵醴东黄氏族谱八卷,(清)黄忠瑞、黄庆降总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黄氏族谱八卷,(清)黄武廷订修,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白泉黄氏族谱十二卷,(清)黄奇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湘潭鸿桥黄氏初修族谱十八卷,(清)黄永杰、黄光植纂修,清宣统二年两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湖南湘潭中湘黄氏三修族谱十五卷,(清)黄煈腾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首撰,(清)黄良烟等编辑,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湖南湘潭锦鳌峰黄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黄静安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中湘黄氏三修族谱续修,族人公议取锦鳌峰为籍名,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湖南湘潭黄氏爱东公支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思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湘潭中湘黄氏八修族谱二十四卷,(民国)黄润经黄修,黄修齐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湖南湘潭箬林黄氏四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黄金陵、黄家喙等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首撰,(民国)黄家升、黄世纯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爵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

湖南湘潭乐郊黄氏五修谱十四卷,(清)黄采侥、黄常仟等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首撰,(清)黄隽能、黄衡纂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敦本堂铅印本十四册。

湖南湘乡县西门三眼井黄氏续修支谱五卷,(清)黄元斋、黄诚斋续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湖南湘乡县西门三眼井黄氏三修支谱五卷,(清)黄选英、黄卓亭等纂修,封面、版心均作“黄氏三修支谱”,雇页作“淳公房黄氏支谱”,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揆一公、河源公始修大支合谱,清道光年间各支分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湖南湘乡黄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四卷,(清)黄大德修,黄思澍纂,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溍福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黄氏南陂公房三修宗谱七卷,(清)黄楷盛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初修,黄识渊、黄名归纂,清同治五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湖南湘乡黄氏支谱六卷,(清)黄声昭、黄声添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黄氏支谱八卷,(清)黄文国等修,清光绪年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湘乡黄氏四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民国)黄遇恩、黄廷舒等重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毕仰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湖南湘乡衔埠头黄氏燕霄房支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阴东江黄氏世谱补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昌燮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永兴黄氏宗谱二十五卷,附一卷,(民国)黄清寅、黄显修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三册。

湖南道县黄氏族谱,(民国)黄有玺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道县档案馆。

湖南蓝山黄氏宗谱,著者待考,现被收藏在湖南省蓝山县档案馆。

湖南江永黄氏族谱一卷,(清)黄存之重修,清光绪五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湖南常德府黄氐族谱六卷,(清)黄家香等纂,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常德幽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常德黄氏五修族谱,首一卷,(民国)黄声访纂序,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石门黄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黄隆旺修,黄凤仪等纂,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石门黄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黄炎深清乾隆年间初修,清宣统年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汉寿黄氏六修族谱,(民国)黄训典修,黄经海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沅江黄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民国)黄合源、黄丙源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沅江黄氏五修族谱十八卷,(民国)黄宏阜等纂序,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益阳黄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安化黄氏五修族谱,首二卷、末一卷,(民国)黄经声修,黄训开、黄先声等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安化黄氏五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应升、黄礼徽等修,黄礼征、黄传中等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邕宁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百济乡那垌村。

广西武鸣武缘东乡黄氏家乘纂一卷,(民国)黄诚沅撰,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武缘东乡,

广西武鸣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民国)黄诚沅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武缘堂铅印本合订一册。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武缘东乡起凤村。

广西容县洛川黄氏谱略十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档案馆。

广西容县黄氏家乘,(民国)黄宏宪、黄量铨等编辑,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容厢乡三和村。

四川成都锦官黄氏四支分谱,(民国)黄氏中正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日新工业社铅印本一册。

四川新都黄氏族谱,(清)黄宪型等纂,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新都永兴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四川锦阳黄氏三修族谱,(清)黄仁虎、黄绍书等纂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绵阳黄氏五修族谱,(民国)黄敢昭纂修,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德阳黄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黄义侦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罗江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四川中江黄氏族谱二十六卷,(民国)黄兴辅、黄德朋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中江石印本三册。

四川内江黄氏族谱,(清)黄锡宗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四川内江黄氏族谱二卷,(民国)黄祖墀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永远乡强安村。

四川内江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石印本一册。

四川资阳黄氏族谱三卷,(清)黄礼中、黄汝森等纂,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四川资阳黄氏族谱四卷,(民国)黄立树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四川筠连黄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宣汉石门黄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黄以华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

贵州贵阳枫林黄氏家乘,(清)黄彭年编著,崇祀乡贤录记事至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清同治至清光绪年间成都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甘肃礼县兰仓黄氏家谱二卷,(清)黄大烈、黄兆麟等创立,(民国)黄秉章补,木刻活字印本。

台 *** 北深坑乡黄氏族谱摘略,又名“葛盘黄氏族谱摘”,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

香港新界黄氏维则堂族谱,(清)黄铨桢编,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香港新界沙头角锁罗盆村黄氏族谱,(清)黄辉新藏,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香港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香港北头椎则堂家祠。

香港黄族宗亲会六周年特刊,(现代)香港黄族宗亲会编,1964年铅印本。

国谕黄氏家谱,(明)黄凤腾纂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木刻活字印本。

黄氏族谱,(明)曾维纶序,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宗谱,著者待考,记事以明洪武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家乘四卷,(明)黄嘉善等纂辑,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黄氏金字谱牒,首二卷,著者待考,清朝初期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

黄氏家谱,墓图一卷,(清)黄之伟、黄始上纂修,清朝年间聚斯堂木刻活字印本。

黄氏续录五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木刻活字印本。

续修黄氏宗谱六卷,(清)黄徽纂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麟峰黄氏宗谱十三卷,(清)黄心庵、黄虞世纂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8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横林黄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宪安等纂,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黄氏三房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荣阳黄氏族谱十八卷,(清)黄印侯、黄汝靖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兴岩等撰,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西麓双井黄氏十一修族谱十六卷,(清)黄家章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北门黄氏支谱六卷,(清)黄文炯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黄氏族谱,(清)黄翰修等撰,书口题“江夏渊源”,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石印本一册。

黄氏佑启堂户口,(清)黄天爵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宗谱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黄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黄氏族人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野田黄氏宗谱八卷,(清)黄凤舒等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黄氏族乘,著者待考,记事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

六滩黄氏支谱十七卷,(清)黄明瓒纂修卷端、书签题“黄氏续修支谱”,木刻活字印本。

鹏溪黄氏尚羽公房谱十一卷,(清)黄琪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黄氏家乘二十卷,(清)黄守平纂修,稿本。

西庄黄氏家谱,(清)黄之骥录,稿本二册。

痛思堂城西黄氏族谱,(清)黄钹纂修,稿本。

江夏黄氏宗谱,(清)黄之润纂修,稿本。

沙龙黄氏族谱十卷,(民国)黄兆枚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石印本十册。

南溪湾港黄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 *** 成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黄氏雪谷公支谱十卷,(民国)黄土焕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华德印务局铅印本。

黄氏六修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廷枢等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五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黄氏家乘十六卷,(民国)黄兆鼎编纂,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箭楼黄氏族谱二十三卷,(民国)黄于时清康熙年间初修,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黄氏族谱,(民国)黄文浚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燕山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

江夏黄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黄振邦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全国黄氏通书,(现代)黄燕熙主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一千四百四十一页。

全国中华姓氏通史黄氏部分,(现代)刘佑平著,东方出版社三百六十八页。

全国黄氏史话,(现代)彭光宇、赵志凡、黄昌喜编,江西人民出版社二百六十页。

全国江夏黄研究,(现代)黄赞强、黄雄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三百七十六页。

全国余姚黄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黄庆曾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鄂垣朱印木刻活字印本。

全国黄钮同宗谱,附松阳母集二卷,钮氏源流考一卷,(民国)钮永建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

字辈排行:

黄子澄入川后裔黄氏字辈:“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

紫云派黄氏字辈:“先人贻则礼奕世種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達明新学修崇德性坚安分踏仁寿廉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繼述振繩億萬年俊秀溯淵源群倫仰閩泉子孫遵祖訓恩澤永相沿心懷樹宏志奮步齊向前纯良昌百代千載喜壽绵”。

箭楼黄氏黄氏字辈:“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应元昌载日治世起文明于以端其本钧瞻懋笃敦郎官忠义重统绪国家同杞梓兴鸿业衡湘显骏勋”。

湖南醴陵黄氏字辈:“良庆诒谋远谟猷一本传发祥徵孝友积善启英贤锦绪宜增美芳声永绍先恢宏昭世德国士克长绵立志光庭训信心金石坚山川钟毓秀日月复周全慎修垂典范敬业守清廉兰桂馨香继诗书福禄延”。

湖南渠阳黄氏字辈:“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昌传汉保进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欲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 *** 代通侯贵千秋且叶光合宗文书续先业炳淮阳”。

湖南湘潭黄氏字辈:“国正添心顺官廉泽自长洪教敷华夏家声永振扬文章傅奕世礼乐绍书香源本垂谟远常伦聚一堂”。

湖南中湘黄氏字辈:“启甲昭先佑显光裕俊英忠良开世泽孝友振家声江夏芳诒远湘南气运清修培延福履兴育庆□明”。

湖南益阳黄氏字辈:“永守以光之科国正亨时忠义承先泽经书启继英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建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

湖南湘阴黄氏字辈:“志鼎开南楚良学继之夏宗流传世泽长本枝先化添世本思兴祖正武堪绳金玉荣华贵芳名允代称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均继显学时垂谟裕后昆孝义承先泽贤儒庆炽昌家声径济振礼乐焕文章积善明仁寿开来达典常升恒钦道范晋鼎懋平康勋业兴衡嶽恢宏发楚湘西南皆有耀敦厚绍传良春去仪国器秋桂瑞名扬守绪修宣召清基得久长”。

湖南资阳黄氏字辈:“鼎宽玉廷人章国世维顺孝友美隹声文明昌景运林焕培金润松辉基钜深林熙坚锡溥相烈堂钧清”。

湖南湘潭黄氏字辈:“子友秀万国克德义嗣新绍流康泰正顺家兴盛光明世永昌文章增贵显经济佐贤良振起承先代传延衍上祥毓才储远大立本务端方志继功能建谋贻道守常修齐昭美善福泽庆舒长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多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两代通侯贵千秋祖业光合宗文节织先泽炳淮阳”。

湖南常德 *** 黄氏字辈:“隆德从景朝廷友绍门民之自世家文盛修善纯仁贤为国瑞有道方享树高声远本固枝荣先泽孔长万代永典”。

福建东石黄氏字辈:“昭穆为文章 *** 诗礼传家慎行修身忠信为主承先启后孝友当遵”。

福建诏安黄氏字辈:“元钦万国定封彊亿庶超郡奕世昌重义兴仁崇政教荣华富贵耀宗坊昭明日月乾坤春珠玉田财大发芳为官拜相朝天子金榜标名永代扬”。

福建南安黄氏字辈:“守怡和衍卿印(胤)德顺秀”。

福建永春黄氏字辈:“明瑞清敦厚”。

福建拱溪黄氏字辈:“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木火土金水千万亿兆庆福禄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节温良恭俭让”。

湖北黄州黄氏字辈:“延中文武靖国安邦名存简册功利旅常”。

湖北黄氏慎明堂字辈:“源远流长世绪昌本深枝茂振纲常文章道德天心佑继述从先永庆康”。

湖北江夏黄氏一支字辈:“兆(忠)孝允若业纪崇伦继志昭本天佑新群宪令功举荣耀华英同辉先烈远振家声”。

湖北江夏黄氏一支字辈:“昌忠孝允若业纪崇伦典兆孝允若业纪崇伦植忠孝允若业纪崇伦景行先达仰慕贤哲伦兴朝治理茂修纪立伦昌吉可徽诗礼克继善明昌毓风文发祥支友本道讲德必友仁世文章正宗秉国钧谨言超齐家明久道化城诗书联甲”。

江西吉安、贵州修文、四川自贡黄氏字辈:“卒仕登天荣华富贵世锡昌明一经大沛道学相传焕文庆蔚首先书培君将永惠”。

江西龙山黄氏字辈:“基业恢广嗣续延绵顶理永盛礼全资顺荣华宝贵金玉满堂贤良方正智仁信义中和孝友睦姻任恤宽裕温柔发强刚毅博厚高明悠久远定继往开米奕叶衍庆”。

江西兴国黄氏字辈:“梦子昌先绪明良敏凤文发祥原有本善积植家祯宜思功德重崇厚裕傅承廕嗣贵贤哲志立震坤声和能襄永祚谦必兆长荣慎履孚中可□得心向仁开来更继上率论典常敦泽远方蕃盛升行定克徵恢宏绍懋业仕学济康盈迪纪循彝育安居以寿凝”。

江西南昌黄氏字辈:“世守儒宗训家傅正学书宏纲开瑞运嘉社锡祯符勤业前徵远通经圣绪孚时雍元会合雅化绍唐虞朝廷尚文德万国景贤良忠信心常泰严恭体益壮孝慈家道善仁厚祖功长诚正修齐治隆平世永昌”。

江西遂川黄氏字辈:“礼义传家谦恭叔孙得意和孩”。

四川荣县黄氏字辈:“世永俊占文正天星顺良成德家清敦仁阳开万景国朝维士守宗耀荣”。

四川祁阳黄氏字辈:“世伯良金应国大一二三孔道光明远”。

四川湖山黄氏字辈:“宫商角徵羽声音谐律吕君臣民事物繁会昭规矩章社张纾循环赓续翕纯”。

四川德阳黄氏字辈:“立身侍翰裕万代荣华长诗书谆孝友和睦振家邦”。

四川黄氏一支字辈:“维宗予启学一见通胜开天子永其正文光远洪兴”。注:入川始祖黄通贞。

广东龙川黄氏字辈:“日月天光德山河壮地基太平有意宝”。

广东揭西黄氏字辈:“世永笃守祖宗成宪大纳国纪益振家声光昭显德荣耀千秋赞承至士于万斯年”。

广东阳春黄氏字辈:“世启兰昂(炳)纪立纲举”。

广东揭阳黄氏字辈:“奇天继光奕世相传士农工业科甲昭宣文章 *** 功烈济时庆同朝野荣连宗支世敦诗礼家崇雍睦先训克守万载嗣续”。

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黄氏字辈:“天從棟肇開基傳及二翁四庫兒一十二夫頒月令親疏遠邇象年時以西為號由均美將序支流自此立俎豆馨香科甲顯左昭右穆得其宣”。

浙江陡亹黄氏字辈:“积善允征祥百世应怀祖泽立心思济同一源共振家声”。

浙江黄氏一支字辈:“积善允征祥百世应怀祖泽立心思济同一源共振家声”。

贵州六盘水黄氏字辈:“肇元显系崇应思正道中克家承祖泽辅国述宗功”。

贵州毕节黄氏字辈:“正中大文明英贤定嗣生传家唯有道主德永华新”。

广西容县黄氏字辈:“文章政治昭家模昌荣永耀富贵长绵”。

广西广州黄氏字辈:“公候卿上士爵位享荣华景瑞开龙运高明光裕时豪杰成周会宏昌世德家祥符登大庆嘉兆启元亨”。

海南琼崖黄氏字辈:“家敦孝友世守循良宏兹远谟载锡之光桂兰应瑞华萼呈祥子孙逢吉福禄永康”。

河北邯郸黄氏字辈:“仲淑季禮则奕世種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

云南会泽黄氏字辈:“万开清成永明”。

马来西来黄氏字辈:“漢朝名顯公邦士永長詩禮傳家室文章華國昌”。

黄氏江夏堂一支字辈:“国文隆道德孝友兆蕃祥培植英才盛同臻大业昌”。

黄氏江夏堂一支字辈:“家庆祖寿有念文许金兴仕国中登续派:光大世贤良可立功通派:功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恩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勋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时仰春申羲篇成博士章丰都闻诏语东亲启书藏雨代通侯贵千秋学业张合宗高节绩先泽炳”。

黄氏幽燕堂一支字辈:“隆德从景朝廷友绍门民之自世家文盛修善纯仁贤为国瑞有道方亨树高声远本固枝荣先泽孔长万代永兴”。

黄氏一支字辈:“立志光庭训信心金石坚山川钟毓秀日月复周全慎修垂典范敬业守清廉兰桂馨香继诗书福禄延”。

黄氏一支字辈:“由聪及均厚诚伯孟本中士正必明良和平行令式先兆升元吉延家世永昌富大廷希应尤立宁东方”。

黄氏一支字辈:“鴻廣性儉睿强中察均存致讓智剛正審志纯溫聰寬毅文篤盛遜良明柔莊理偲儀持恭依發居密怡”。

黄氏一支字辈:“均广左子梦孝友庭如常显记文世祖飞鸿系纯良立志承先业全家起后光诗书言授责礼若应加强”。

黄氏一支字辈:“隱士宜超隆熙琢章奕”。

黄氏一支字辈:“文连开隆治科元必显明宗功垂贻厚永锡作朝卿”。

黄氏一支字辈:“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爾君恩方年福祿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莆田開基一世岸二世谣三世華字萼四世昌朝”。

黄氏一支字辈:“泉郡开基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爾君恩萬年福祿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建田文正科仁义礼智信三月本仲德安邦世代兴”。

黄氏一支字辈:“光登绍虞顺官清民自安”。

黄氏一支字辈:“世德克昌庭茂振宗同瑞兰亚学文明”。

黄氏一支字辈:“启寿忠彦应贵元道芝宪色纯肇毓尔成治贤开华文洪”。

黄氏一支字辈:“开宗明义福寿永康敬修祖德积厚流光经纶焕发家国显扬文章济美兰桂联芳富贵长远万世荣昌”。

黄氏一支字辈:“大宗景知亮際鐘英毓秀呈奇共襄太平佐国文章共逢聖明仲甫可愿勉汝翼为嘉猷達尊祖德孙思若其有志夫亦致斯”。

黄氏一支字辈:“瑞子中黄由成宗有寿永家高建祖国名义振全球”。

黄氏一支字辈:“学昌惟及第(弟)大道(惠慧)生明史”。

黄氏一支字辈:“荆湘源远江右思新文章世德礼乐家声东西晋汉起风翔麟芸薹紫阁珠玉盈廷衣冠济养卿尹经纶克绳祖武伯仲齐名”。

黄氏一支字辈:“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予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两代通侯贵千秋且业光合宗文书续先业炳淮阳”。

黄氏一支字辈:“仁賢體乾允希應有輔淑用原台鼎世守怡和衍祯胤哲孙秀德耀道光永绵佩绶”。

黄氏一支字辈:“振復樹愛益柏志有茂甫卿士允宣超熙卓章奕獻和延康居靖咸宗克正佑止敦景寬世”。

黄氏一支字辈:“奕世必光侯文章昭国瑞”。

黄氏一支字辈:“传家忠孝大万事显才能运乾坤几枝族同争荣清”。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1.宗祠门楣:

春申遗风:颂楚国名相黄歇风范。战国时期黄歇曾任楚国宰相近三十年,政绩卓著,封春申君,是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苏东坡赞春申曰:“宏才伟略,大度深思,三千朱履,百万雄师,名列四杰,声振华夏。”

叔度高风:说的是东汉黄宪,字叔度,传见史籍《后汉书》。史称黄宪虽家境贫寒,却是一位非凡才气的大才子,他十四岁时,就被全国名流称为师表。黄宪谢世后,当朝宰相陈蕃说:“若叔度在,我绝不敢先佩印绶矣!”宋儒学大师朱熹也盛赞曰:“黄宪言论风旨虽不尽见,然其气象温象,圭角晖焉,而见之者感于心,品其最高乎,使得圣人作之,当居颜氏之科矣。”

东观流徽:说的是东汉黄香,黄香出自官宦世家,九岁失母,为子极孝,当时的江夏太守刘护闻名召见题“门下孝子”;《三字经》云“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少聪颖,博通经典,以文章闻名京师,时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后入仕,初任郎中,汉章帝召见,让他入东观(国家图书馆)读尽皇家藏书,官拜尚书郎,升为左丞相,黄香被尊为江夏黄氏大始祖。

山谷腾辉:说的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官刑部侍郎。初时与张采、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称“天下四学士”,诗文极受当时士林推崇,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书法行、草、楷皆精,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北宋四大家”。

2.四言通用联:

教化第一;孝友无双:上联典指汉朝丞相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少学时学律令。武帝时未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独用宽和为名。宣帝时为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后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汉世方治民吏,皆霸为首。为政对外宽和,对内严明,后世将他和龚遂作为封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下联典指后汉尚书令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年九岁,失母,事父至孝。夏月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稍长,博通精典,能写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和帝时官至尚书令,勤于政务,又举荐不少人才;安帝时官魏郡友谊赛守,当时遭水灾,他拿出俸禄及所得的赏赐来赈济贫民。后卒于家。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文章。

飘飘意气;汪汪澄波:上联典指宋朝进士黄伯思,字长睿,别字霄宾,自号云林子,元符年间进士,官秘书郎。遍览册府(帝王藏书的地方)藏书,以至废寝忘食,性好古文奇字,彝器上的款识,他都悉能辨正。自六经到子、史、百家,无不精通。善画,工诗文。篆、隶、正、行、草、飞白,都极绝妙。著有《翼骚》、《东观余论》等。因身体瘦弱,人称“风韵洒落,飘飘有凌云之意”。下联典指后汉孝廉黄宪,字叔度,博学,善言谈,被当时名士荀淑誉为颜回。年十四,与友人语移日不能去。大臣陈蕃、周举尝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荫,复存于心。”郭泰少游汝南,称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曾举孝廉,有人劝他做官,他也不拒绝,但去到京城后,马上又回来了,什么官也不做。

徽流江夏;景焕阳春。全联典指黄氏郡望为江夏郡。战国时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受封淮北,又改封于吴。门下有食客三千,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曾派兵攻秦救赵,后灭鲁国。考烈王死后,他在内乱中被杀。因曾住江夏黄鹤乡仁义村,从战国以后,江夏一直是黄氏发展繁衍的中心。

江夏世泽;淮阳名家:全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黄香,江夏人,以孝闻名。

颍川课最;江夏无双: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黄霸,擢颍川太守,治绩最优。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黄香。

颖川德政;江夏贤声: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牌坊联。全联追宗溯源典指颖川的黄霸和江夏的黄香事典。

南邦相业;东观书馨: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联。全联讲典指楚相春申君黄歇和东汉黄香的功名业绩。

汪洋叔度;孝友庭坚: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黄宪,字叔度。下北典指北宋朝时期的黄庭坚,苏轼谓其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3.五言通用联:

江夏源北国;万石肇南雄: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黄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朝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朝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道:“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4.六言通用联:

赤日远衔葵影;薰风浓带荷香:此联为唐末工部侍郎黄峭山《夏》诗句联。

宋朝奎章学士;中华开国元勋:此联为广东省饶平县城的黄氏老大宗祠联。上联典指饶平县黄氏所宗始祖黄峭山。下联典指民国时黄氏后人最优秀代表是黄兴。

5.七言通用联:

江夏垂德源流远;三七遗芳世泽长:上联典指黄氏的郡望是江夏。下联典指峭山事迹。江夏黄氏经过灿烂辉煌的江夏阶段之后,分衍成两大支系即著名的福建邵武黄氏和浙江金华黄氏。邵武黄氏的大始祖就是黄峭山。黄峭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虽然名不见经传,事不载史志,但在海内外千千万万的黄氏宗族中,其知名度绝不亚于黄歇、黄香、黄庭坚诸位。谱载峭山是唐末五代人,年少即威猛仗义,曾组织乡民御寇,屡建奇功,官至刑部尚书,奎章阁学士,封千户侯,太子少保。卸任返乡之后创办书院,培养学子,代出英才。他有德才兼优的三位夫人和二十一个儿子、一百五十五个孙子,一百十三个孙女,还有三百三十四个曾孙子,一百十六个曾孙女,创造了一个古今罕见的巨大家族。尤其是到了晚年,黄峭山送出二十一房儿子奔向闽、粤、赣各地开创家业的壮举更是人世间开拓奋进精神的典范,千古流芳。上犹县大部分黄氏均是黄峭山后裔。在广东省潮州市黄氏大宗祠内就悬有此联,据说是始祖黄峭山公的遗墨。

名流惊世诗书士;技艺超人纺织娘: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公元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治平进士。调叶县尉,知太和(今江西泰和)。哲宗时,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省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徽时起用,后又遭贬。论诗推崇杜甫,艺术上修饰装饰,用工深刻,开创了“江西诗派”,能词、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出苏轼门下,与张耒、晁无轨、秦观同为“苏门四学士”。著有《山谷集》等。下联典指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松江乌泥泾镇人(今上海华泾镇)。幼为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虐待,逃往崖州(今海南崖县)。她在海南岛居住了三十多年,虚心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十三世纪九十年代返回家乡。引进黎族纺织工具并加以改进,制成捍、弹、纺、织等一整套生产工具,传播错钞、配色、综线、挈花等纺织技术,使原来土地贫瘠、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事棉纺织业者日众,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乌泥泾被”名闻全国。她去世后,当地人民为其立祠。她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咏诗句春归何处;题菊花秋艳几时:上联摘自黄庭坚《清平乐》词中名句。下联典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公元?~884年),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荷泽)。率百万众,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长安被围后撤季,后不屈自杀。他曾有《题菊花》、《菊花》等诗作传世。

欢承渌渌咸康俗;忙咏田园鲁直诗:全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黄庭坚事典。

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斫蛇龙:此联为黄庭坚诗句联。

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此联为清朝画家黄慎(公元1687~1761年)自题联。黄慎字恭寿,福建宁化人。久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雍正布衣,与郑板桥友谊甚深。字学怀素,善草书。以对母孝顺为人称道。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此联为清末诗人黄遵宪(公元1848~1905年)自题联。黄遵宪,字公度,广东嘉应人。光绪举人,维新派。曾任驻外参赞。后参加戊戌变法。

光前已振家声久;裕后还留世泽长:冯骥才著《阴阳八卦》第八回《黄家后门联》语。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此联为佚名作黄氏《七律•认宗》诗之颈联。诗的全文是:“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此联为“黄氏源流”歌之联句。“黄氏源流歌”,即“内八句”全文是:“梅江江上旧华堂,阀阅相传江夏黄。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翰院擅文章。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如见普谱应起敬,今人远仰昔高阳。”诗中梅江,指广东嘉应。高阳即颛顼。

西晋伦常南粤士;六年庐墓一生心;额匾:奉旨旌裱:此联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黄氏宗祠二堂匾联(正面)。联语典指大孝子黄舒,为黄香之后(下同)。黄氏子孙多能继承孝的传统,将孝道发扬光大。因此,历代黄氏祖先中,又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大孝子。如晋朝时,在今广东东莞县出了一个孝子叫黄舒。传说黄舒家贫,靠自己的发愤工作来侍养双亲,父母去世之前,尽力满足他们的最后要求。凡父母心里想要的东西,就是远在千里也要找来。父母死后,起庐于墓上,坚持为亲人守护墓庐。虽深野无人,猛兽狂吠,也安然处之无异。在今天看来,这种为死去的亲人守墓的做法未免过分,但在当时却是至孝的表现。黄舒的事迹后来受到官府的旌表赞扬。后人又为他建立词庙,把黄孝子作为神来敬祭尊祀,这就是在广东东莞县的“黄孝子特祠”。千余年后明朝有位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还为他写了一篇《东莞县晋黄孝子特祠碑》。

名开子舆当日里;孝传司马鰄朝人:此联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黄氏宗祠二堂联(背面)。

巫家妇居然大贵;女参军愿作男儿: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黄霸娶巫家妇,与共终身,后大贵。下联典指前蜀朝时期的临邛女黄崇嘏,易男服为蜀能军。

金墩入阁一相国;黄府进士三尚书: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沙坂金墩黄氏宗祠联。祠祀江夏金墩黄氏初祖黄府(公元1130~1210年),字用藏,又字大方,号东美,行火二十一。宋进士平江令黄彻之季子。南宋初由兴化军(今莆田城西)西门巷徙居黄石镇金墩村遂为金墩开基祖;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状元木待向榜进士,至宁宗历三朝累官从政郎、签书岳州平江节度判官、出知潭州长沙县事、转知扬州江都县令、通直郎、平海军佥判(宋朝驻平海东美乡)通奉大夫。事以廉介称有惠政,士民德之,秩满疏请终养致仕归,谥清惠,追赐庙号金墩;配塘南陈士楚侍讲女诰封宜人赐御葬敕印石“黄府佥判”于陵前。始祖黄府陵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西北三里许鸡峰山下北磨华严寺后殿东麓(陈宓秘书丞撰文,张渊篆额书丹)。黄府公崖书“宋石烟灵”遗迹今尚存,子黄安石宋进士朝请郎、出知河南南阳县事、翰林院馆阁校勘、朝奉大夫;长孙黄近新州府教授(子五:松、权、贾、昂、梨);次孙黄远校书郎(子二:棣、梧)居清江下墩。为福建黄氏望族之一,莆田黄石金墩黄氏居第古有读书亭,家声赫然,贤士辈出。

6.八言以上通用联:

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此为历史上第一个破例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族人黄宗羲所撰大门两旁钟鼎文对联,天一阁是宁波范氏家族所建。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黄宗羲由于其道德、文章、学识、气节在当时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过嘉兴府学训导的范友仲帮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阁。原来范钦后代为防止藏书失散,还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而黄宗羲则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作出了重要贡献。全联说明了天一阁藏书楼的悠久历史,以及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黄宗羲号南雷,他曾赏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凤翔守魁卿督及第;榜眼探花文武巍科: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沙坂金墩黄氏宗祠联。

光升汝良,锡衮治国;法司宗伯,宰辅安邦: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沙坂金墩黄氏宗祠联。

水源深,江夏颍川光俎豆;土德旺,石公山谷荐馨香:此联为四川省三台县黄氏宗祠联。

地峙湖城,愿作祖先肖子;支分梅月,期为盛世良民: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黄氏宗祠联。祠祀开基祖黄鸿熙以下诸先祖。

学识渊博, *** 一生著述;襟怀阔达,安南千顷汪洋: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黄氏宗祠联。祠祀开基祖黄鸿熙以下诸先祖。

发迹江西,不愧武成世业;播迁湖北,丕振山谷家风:此联为湖北省秭归县东平里黄氏宗祠联。

祠宇重新,惟期光前裕后;规模由旧,肃此春祀秋尝:此联为湖南省靖州县城的渠阳黄氏总祠(又叫“黄氏家庙”)正殿联。

树廿一宗支,追崇维廿一;礼三千客食;配享以三千:此联为四川省三台县黄氏宗祠族用联。上联典指黄峭山二十一子分为二十一支,下联典指即春申君养游土三千的盛事。

水源深,江夏、颖川光俎豆;土德旺,石公、山谷荐馨香:此联为四川省三台县黄氏宗祠族用联。上联典指黄氏发源地江夏郡和颖川郡,下联典指和歌颂了汉初黄石、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勋业。

勉子谱新篇,遗响难忘徐刺史;律躬同古曲,蜚声犹记阢乡侯:此联为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乡黄氏宗祠联。

黄子炎孙,孝友一堂,赫赫矣紫云百姓;宗功祖德,蒸尝万古,巍巍乎佳里宗祠:此联为台湾省南县黄氏家庙“崇荣堂”联。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此联为黄氏宗祠联。

清白传家,若不涤虑洗心,曷以光昭令绪;文章报国,须知禀经酌雅,庶几黼黻隆时:此联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学正“永享堂”联。

世泽浚源长,孝友无双,千秋俎豆昭前列;家声遗韵远,文章第一,百代衣冠推后贤:此联为原湖广武昌府江夏县黄氏大宗祠“江夏堂”联。全联歌颂江夏黄氏源远流长和兴旺繁荣,而又突出黄香开创的孝友家风和文章勋业。

湘水绍家声,肯构肯堂,位叶乾坤钟地脉,颖川传世泽,善继善述,序分昭穆振人文:此联为广东省深圳市龙田黄氏“祖公堂”联。上联典指三国黄氏的著名人物黄盖。下联则指东汉朝时期的黄霸。

启后光前,想当年事业炳炳麟麟,自是既明且哲;元功硕德,愿来世子孙绳绳继继,无忘显祖荣宗: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黄氏宗祠联。

世笃忠贞,历宋、元、明以际国朝,百代冠裳垂统绪;家传孝友,合绥、会、通而联黔芷,一堂俎豆荐馨香:此联为湖南省靖州县城的渠阳黄氏总祠(又叫“黄氏家庙”)正殿联。上联既突出了黄氏“忠贞孝友”的家族传统。下联又说明了靖州渠阳黄氏总祠为绥宁、会同、通道、黔阳、芷江等地为黄氏的共同祖祠。

念祖父勤劳,若作室,若稽田,燕子诒孙,总廑绸缪于风雨;维桑梓恭敬,如临深,如履薄,服畴食德,敢志陟降在庭阶: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联。

汉史著蜚声,记与胡吕诸公,梗和议、上弹章、翦除误国权奸,松柏后凋撑宗室;肤功镇蛮服,历受元明数代,建专祠、隆祀典、酬报当年惠泽,梓荪繁衍遍渠阳:此联为湖南省靖州县城的渠阳黄氏总祠(又叫“黄氏家庙”)正殿联。

文人慧业播江西,看世谱留贻,八百载炳炳麟麟到今日,手泽摩挲、椒衍瓜绵,难忘旧德;烈祖洪图开南国,喜家声继起,二十传原原本本在后昆,心香祷祝,箕裘弓冶,永迪前光: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堂柱联。全联典出箭楼黄氏是由江西分派,至题联当年(公元1886年)已历八百多年,传世二十余代。

——素材整理:江苏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关于黄这个姓氏的资料(黄字姓氏来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