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甘肃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8年1月,十三届甘肃省委四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部署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十大生态产业。多年来,甘肃全省上下践行“两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生态富民新路。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甘肃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达2852.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7%。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293.4亿元,同比增长9.0%,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7%。
甘肃省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邓宏恩表示,在这一份骄人的“绿色成绩单”中,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综合发力,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增添绿色发展底气。甘肃省关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决定出台后,税务部门就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省 ***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总体方案的意见》,提出三个方面16项措施,为全省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税收政策支持和优质营商环境。
研发助力,绿色制造“复元活血”
先进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就要紧扣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关键环节,以创新技术推动制造体系建设。围绕“强科技”行动,甘肃税务部门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化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工具,深入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着力健全“普惠+特惠”税收政策体系,用税收杠杆撬动企业走稳走好“高精专”之路。
嘉峪关大友嘉能精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炭黑生产、批发零售以及炭黑尾气发电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国内原料优质、设备完善、工艺先进的优质炭黑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一直以来,税务部门提供精细化辅导,让公司又快又好地享受到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公司财务负责人王立杰感慨万分,“近三年已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600余万元,可以说,企业创新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
有了政策的精准支撑,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大友嘉能已获专利授权42项,其中2项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新突破,也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节约资源、抢占市场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样受惠的还有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敦煌种业紧握创新驱动引擎,组建成立了敦煌种业研究院,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十二五”科技支撑、“十三五”重点研发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4项。“十三五”以来,企业累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近900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3000万元,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成为企业扩基地、强品牌、深研发的直接投入。
“实质性的减税为我们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将减下来的税费投放于科研、生产、加工、推广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创新——发展——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企业财务负责人武兴旺表示。
税惠赋能,绿色产业“迭代升级”
甘肃作为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省委、省 *** 制定《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中医药打造成支撑甘肃绿色发展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以定西为核心,辐射带动陇南、河西等地区的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定西,税务部门聚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硬举措”、不断优化税收营商“软环境”,为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税务“良方”,助力“千年药乡”向“中国药都”精彩蝶变。
位于陇西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加工生产,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中药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标杆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企业已建成13条完备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和自动化提取生产线,每年可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2万吨,生产提取物4000多吨,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2021年,企业总产值达到14.16亿元。
“今年以来,我们共计享受了三次留抵退税,2400多万的退税款,对我们盘活现金流、缓解经营压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相信,在税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产业将会越来越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未来可期。”公司总经理闫韬对中医药产业发展信心满满、充满期待。
税惠红利为大中型企业注入发展信心,作为受益主体的广大小微企业同样“收获颇丰”。坐拥5项发明专利的甘肃皓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外30多家医药企业提供技术。作为白银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领跑者”,2020年,企业被评为白银市高新区“举旗引领”企业,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谈及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企业财务负责人朱成全深有感触:“近两年我们享受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款累计200余万元,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省下来的资金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智造’升级,还能为企业创造更直接的经济效益。”
政策保驾,绿色能源“风光无限”
凭借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资源储备,甘肃新能源可开发量整 *** 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河西走廊地区为太阳能辐射丰富区,降水稀少、晴天较多,年均太阳总辐射可达5883.4MJ/㎡,年日照时间长达2800小时,且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优势,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瞄准河西走廊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投资“落户”,带动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在武威市古浪县,由嘉寓未来能源科技(武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使用,二期项目将于年底前完工。预计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6亿元,上缴税收5000万元,对调整新能源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具有重要作用。
“这两年,减税降费政策一波接着一波,接连不断为我们项目建设‘雪中送炭’。有了税务部门保驾护航,我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田启杰对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在清洁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甘肃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一企一策”精准落实税惠政策,借力“陇税雷锋”精细开展涉税服务,“全方位”提速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健康发展解困局、添动力,助力打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发展“金名片”。
税惠优惠的多重利好,帮助企业走上了“绿色发展——税收扶持——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也激活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在通渭县榜罗镇四新村,由晶鸿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四新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项目采取联村共建方式建设,总投资3.9亿元,装机容量47.2兆瓦,年可实现发电量约5664万度,实现发电收益约4248万元,辐射带动全县134个脱贫村、9440户脱贫户实现增收。
公司财务负责人杜永鸿介绍说:“我们可随时通过‘陇税雷锋’帮办平台咨询业务,工作人员会通过视频回答问题和解读政策。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后,我们申请退还存量留抵税额950余万元,为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服务护航,绿色文旅“爆火出圈”
甘肃省博物馆近日推出的以“铜奔马”为原型的文创玩偶,因“丑萌”的外形成功“出圈”,受到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产品“爆火”的背后,折射出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搭乘文旅融合的快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
据悉,近年来,甘肃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推动旅游业整体提档升级,逐步形成“点上有精彩、线上有风景、片上有产品、面上有产业”的文化旅游强省生动局面。
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处,因其风光秀美、资源丰富,被誉为“百里黄金地,塞外聚宝盆”。作为阿克塞县旅 *** 业龙头企业,阿克塞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规划设计了8条特色旅游线路,同时市场化运作“阿克塞之鹰”丝绸之路国际大学生骑射赛、无人区戈壁挑战赛、56个民族马拉松等赛事,并于今年推出“非遗+研学活动”特色旅游课堂,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公司董事长王涛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力度确实很大。公司先后享受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社保费缓缴等优惠政策,最近还提交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这不仅是报表上的数字,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一说起减税降费,积石山县大墩峡保安族文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小贤扳起手指算起了“减税账”。“今年的减税降费那真是实打实的。我们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减征2%,再加上相应的增值税相关附加税费,仅上半年就能减免增值税44000多元。”
文旅行业恢复元气、稳步向好发展的路上,少不了税务部门的添油助力。甘肃税务将线上问需与线下走访相结合,一方面向企业宣传国家“六稳”“六保”以及稳定经济的利企政策,为企业打气鼓劲,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提供个性化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开展“滴灌式”政策宣传和“贴身式”精细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文旅行业“破冰复苏”。
税收数据显示,2022年1-8月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贡献税收收入超过300亿,占同期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35%,其中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两个产业税收收入超百亿,成为十大生态产业中税收贡献度最高的两个行业。随着国家相关税费支持政策的接续出台和落地,扶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绿色发展”中的“税收底色”也将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