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十大元帅谁带兵最多?榜首有争议,陈毅进前三!
比较十大元帅的带兵数量,必须得分时期,不然会闹笑话。比如林总,抗日战争也就指挥1.5万人,但到解放战争末期南路大追歼的时候,他担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并代理中南军区司令员,拥兵150万之众,两者完全没法比。
所以,要比较十大元帅不同时期的带兵数量,就得进行阶段划分,今天我们采用“五分法”进行比较,即五个历史阶段:南昌起义之前、红军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
最后,再就不同时期十大元帅带兵数量之最,做个纵向比较,谁是带兵之最。
比较的结果是有点出乎意料的,第一到底是谁?为什么有争议?而公认政工和协调能力大于指挥作战能力的陈毅,却排在了前三名,为什么?
南昌起义之前:带兵最多的是贺龙
在南昌起义之前,十大元帅的职务和带兵数量有很大差异,有的官至中将军长,而有的只带百十来个兵,甚至有一个兵没有的。
先看职务比较高的:
朱德是中将,当过护国军的旅长,当时一个旅大约6000多人,后来在云南统率滇军的警察部队。不过,在南昌起义之前,他是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公安局长,手里一共不过500来人。
刘伯承也是中将,最高当到军长,而且是 *** 人在旧军队中第一个当军长的,但这个军是有水分的,充其量也就是川军的第10混成旅,大概6000人左右。但在南昌起义前他只是个光杆司令,在军队中并没有自己的基本盘。
贺龙在南昌起义在国民革命军中已经当上了中将军长,拥有两个师的兵力,虽然参加起义的贺龙部队共计不到8000人,但他能指挥的却是2万!
*** 是当时各方争相拉拢的红人,当过新2师的师长,南昌起义时是第4军参谋长,并不直接带兵,即使带兵,应该不超过1万人。
聂荣臻在军中地位很高,但已经基本脱离旧军队,因此谈不上带兵。而其余的几位元帅在当时地位都不算高,如彭德怀到1928年1月才在湘军中升为团长,林彪、陈毅、罗荣桓和徐向前等都是军队的基层干部,有的甚至不算军队干部,所带的兵当然就很少了,甚至没有。
所以,在南昌起义前夕,十大元帅中带兵最多的应该算是贺龙,他的基本部队有2万人,而南昌起义中全部部队加起来(贺龙+叶挺+朱德),也差不多是2万人。
红军时期:风头最劲的是徐向前
到红军时期,十大元帅的带兵数量就发生了较大变化。但需要说明一点,需要先把朱德元帅排除出去,因为朱老总已经是红军总司令,他管着所有红军,别的元帅无论如何都没法和他比,否则就没意义了。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担任过中革军委副主席,但他真正指挥的是红3军团。红3军团是中央红军的绝对主力之一,在离开瑞金开始长征时,红3军团共计有兵员17805人。算上前期的鼎盛时期、战争减员以及持续扩红等消长,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带兵数目在2万左右。
林彪在短短数年时间已经由一个基层干部成长为红军骨干将领,他是红1军团军团长,红1军团也是中央红军的绝对主力之一,实力更在红3军团之上。在长征出发时,红1军团共计19880人,因此,林彪在红军时期带兵应该比彭德怀略多。
刘伯承是红军总参谋长,因为不是军事主官,不能直接判断他带兵多少。
贺龙当时不在中央苏区,他主要的转战地点是湘西,任红2军团军团长,红2军团刚创建时由红2军、红6军组成,共1万多人,后来缩编为红3军,在和红6军团会师后恢复红2军团建制,人数约有4400人;长征途中和红6军团合并为红2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红2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人数最多时有2万多人。
十大元帅中的其他人,包括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和 *** ,都不是大兵团的军事主官,要么是政工干部,要么是地方军区司令,要么是参谋人员,因此不计其带兵数量,即使有,所带数量肯定也超不过上述几位元帅。
唯一的特例是徐向前,他在红军时期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也是我军高级将领中最早独立率大兵团作战的第一人,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鼎盛时期至少超过8万人。
因此,红军时期带兵数量最多的元帅无疑是徐向前,远超其他元帅。
抗日战争:刘伯承、罗荣桓和聂荣臻难分上下
抗日战争我军有了巨大的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时军队数量已达100多万,而1937年抗战刚开始时,八路军加新四军一共不到6万人,而十大元帅所能指挥的部队数量也在这七年半的时间里有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还是按惯例把朱老总和彭老总两位八路军的最高指挥官暂时排除,否则就无法和他们的下属做比较了。
林彪:林彪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军队应该算是比较少的了,他是八路军115师的师长,能指挥的兵力大约是1.5万人。但在打完平型关大捷之后,他就因伤退隐,缺席了几乎整个抗战,八路军115师后来的大发展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他的带兵数量就停在了1.5万上面。
刘伯承:和林彪一样,作为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在开始的时候,带兵数量也不过1.5万人,不过,后来随着部队的大发展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刘伯承下手的兵也越来越多,到抗日战争临近结束的时候,刘伯承带兵数量应该将近30万——顺便说一句,八路军129师在三大主力师中,是最能打的一个师。
贺龙:他是八路军120师师长,因此最多带兵数量也差不多有1.5万人。不过,120师的发展比起129师和115师,有一定差距,这和120师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担任的战略任务有直接关系,到抗战结束,贺龙指挥兵力约20万,其中包括正规军8万多人。
陈毅:陈毅在新四军成立的时候是第1支队司令员,一共只有1000人出头;后来他和粟裕等人经营江苏,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新成立时,陈毅担任新四军代军长,这时总兵力已经发展到9万人上下。到抗日抗战胜利时,新四军已经发展到30多万,不过,那时陈毅早已在延安多时了,他是在1945年才重回新四军军部的,离开新四军军部时,那时他指挥的部队数量应该在20万上下。
罗荣桓:在抗日战争期间,罗荣桓的带兵数量也有极大的提升,在红军时期,罗荣桓当过红4军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谈不上独立带兵多少。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八路军115师就“分家”了,林彪去治伤,聂荣臻留在太行山,而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到山东。在山东,罗荣桓建设成了全国质量最优的山东根据地,山东根据地到1945年时总兵力已达27万人!
聂荣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也在抗战期间迎来了大发展。他留在五台山开创了最为经典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末期,晋察冀拥兵将近30万人,在日寇最为猖獗的华北地区有这个成绩,聂荣臻的胆识和魄力可见一斑。
其余的几位元帅在抗战中到底带兵多少不好评价,徐向前先后在冀南和山东工作过,不过在1940年就被召回延安准备参加七大,按照他在山东任一纵司令员时统计,带兵数量似乎不会超过10万;而 *** 作为八路军参谋长并不直接带兵,所以不好统计,而且 *** 还经常随周恩来在武汉、南京和重庆负责统战工作,与 *** 周旋。
因此,从上述分析来看,十大元帅在抗日战争带兵数量最多的当属刘伯承、罗荣桓和聂荣臻三人,都是将近30万,但就总体数量和质量而言,刘伯承稍胜一筹。
解放战争:无疑是林彪第一,150万大军无人匹敌
朱老总再次被排除在外,因为他是 *** 总司令。
彭德怀:彭总是 *** 副总司令,本来也不应该参加比较,但由于他兼任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因此有了可比性。但彭总带兵数量并不算很突出,即使是第一野战军成立时,全军才只有15万人,后来18、19两大兵团从华北军团归属一野,彭德怀手下兵力才达到35万。
林彪:林彪刚到东北时七拼八凑才有了11万人的队伍,但到东北野战军入关时,却成了百万大军,扩充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到林彪率军挺进中南和白崇禧决战时,他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南军区代司令员,总兵力高达150万,远远超过其他元帅!
刘伯承:刘帅所在的晋冀鲁豫军区曾是全国最强的战略大区,拥兵近30万,刘邓率军区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损失较大,后来和华东野战军合作发起淮海战役时,总兵力不超过15万,后来经过发展扩充,刘伯承带兵数量也没有超过30万。
贺龙:贺龙在当120师师长时的战略任务是拱卫党中央,到解放战争时代,他作为晋绥军区司令员的主要任务是给西北野战军做好后勤工作。到解放战争的尾声,贺龙终于等到上阵杀敌的机会,他率18兵团挺进大西南,在刘邓的配合下一举拿下成都。18兵团共计约10万人,这是贺龙在解放战争时的最高带兵纪录。
陈毅: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劲旅,三野刚成立的时候就高达58万人,后来更是发展到80万人。不仅如此,陈毅还是歼敌最多的部队司令员,他们和中原野战军合作,在淮海战役一战歼敌55万,这个记录空前绝后,至今无人打破。
罗荣桓:因为在解放战争中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因此罗荣桓不列入比较名单。但他很可惜,因为东北野战军之所以在三年时间内由11万长扩充成百万大军,罗荣桓居首功,他当年在山东军区就是扩充兵源方面的超一流高手。
徐向前:徐帅也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人物,他的军事指挥造诣在军中绝对是可以排前几名的,红军时期就指挥近10万人马纵横驰骋;抗日战争在冀南和山东,所指挥的部队数量也没超过10万;到了解放战争,他指挥的是刘邓率精锐走后留下来的以民兵为主的5万人,但就是这5万人却把阎锡山打得闭门不出,太原战役后期,攻城部队来了援兵,增至32万人,所以徐向前的带兵记录就停留在32万——但后来太原战役总指挥实际已经成了彭德怀,徐向前在大部分时间里指挥的兵力仍然没有超过10万。
聂荣臻:在晋冀察时代,聂荣臻拥兵近30万,后来刘邓的晋冀鲁豫合并给聂荣臻,成立华北军区,但聂帅在解放战争初期在华北一下子复员10万人,这样他手下的兵力基本就维持在30万人左右。他就凭着这些人马和强敌傅作义的60万大军抗衡,所以聂荣臻的带兵数量在解放战争时是在30万出头。
很明显,整个解放战争,林彪统兵数量无人能敌,150万成为一个无人打破的记录。
建国之后:彭德怀率志愿军百万大军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彭德怀成为建国之后继续带兵打仗的唯一一位元帅,因此,带兵数量最多的元帅在这一时期的最高记录由他保持着。
纵观各个历史时期十大元帅带兵最多的人物:
南昌起义之前是贺龙,他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指挥兵力2万出头;
红军时期是红4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当时红4方面军至少有8万人马;
抗日战争有三位军事家难分上下,分别是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115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他们的带兵数量都是将近30万,但综合而言刘伯承略高一筹。
解放战争则是林彪一马当先,第四野战军再加上中南军区部队,总人数超过150万。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作为志愿军的司令员,统兵数量超过100万,巅峰时期志愿军的人数高达135万。
综合各历史时期十大元帅的带兵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数最多的是林彪,150万;第二名,彭德怀,超过100万;第三名,陈毅,超过80万。
但第一名是有一些争议的,有人说志愿军总人数达到了240万,因此彭德怀应该排第一,但240万并不是某一时刻在朝的兵力,而是累计人数,因此,排第一的仍是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