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关于杂交水稻之父的(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关于杂交水稻之父的(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关于杂交水稻之父的(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

作者:曹馨尹

民以食为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一直是各朝各代的梦想和追求,也曾有无数的科学家为此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但在中国及世界人民心中筑起丰衣足食这道丰碑的,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

动荡年代

1930年9月1日(庚午年七月初九),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呱呱坠地。因属“隆”字辈,又生于北平,父亲遂给他取名“隆平”。袁家兄弟五人,生逢乱世,他们的名字,见证了一家人在动荡年代的颠沛流离。老大隆津,出生在天津;老三隆赣,取名时已回到江西;老四隆德,出生在老家德安;老五隆湘,出生在湖南桃源。袁隆平排行第二。

袁隆平祖籍江西省德安县,家中自曾祖起素有读书治学的良好传统。祖父袁盛鉴,毕业于江西地方自治研究所,历任县高等小学校长、县农会会长、广东琼岩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县长等职。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平汉铁路局做秘书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袁兴烈积极为抗日军队运送军火和战略物资,还与福裕钢铁厂厂长陈子山共同筹资,捐献了500把大刀给西北军的“大刀队”。母亲华静,江苏镇江人,知书达理,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她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和智力开发,认为孩子的智慧是一座丰富、珍贵的宝库,而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为此,她要求孩子们多读书、求进取,做一个有道德、博爱、诚实的人。

良好的家庭氛围,让袁隆平兄弟即使在那战火纷飞、漂泊不定的年代,也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战争、饥饿、疾病、死亡,时刻伴随着每一个人。袁隆平随着家人,在短短几年中,易地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的几十个地方。在桃源,他亲眼看到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变成了“人间地狱”。在重庆,他又经历了“五三”“五四”大轰炸。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让他早早体会到了民族的屈辱和苦难,也使他从小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受别国欺侮,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艰难岁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等西南地区还没有解放。这一年,19岁的袁隆平考进了重庆北碚的私立大学相辉学院农艺系。

相辉学院是在复旦大学旧址上建立的。复旦大学在渝8年,倡议“学术独立,思想解放”,吸引了陈望道、周谷城、孙寒冰、曹禺、胡风等大批专家、学者前来任教,学校进步力量强大,抗战气氛浓郁,被誉为重庆的“小延安”。相辉学院继承了复旦大学“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坚持教育与爱国相结合,革命救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1950年,经过院系调整,相辉学院与西南农学院、四川大学相关系科、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农科三系合并组建为西南农学院。在这里的4年,袁隆平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立下了改造农村的志向。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时,学校向全体毕业生发出号召:服从统一分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袁隆平去的地方是湖南省安江农校。他告别父母兄弟和老师同学,由重庆顺江而下,过三峡到武汉,转火车抵长沙,再乘汽车翻越雪峰山,历时半个多月,行程两千余公里,来到了王昌龄诗中“醉别江楼橘柚香”的黔阳县,走进了学校的校址——古庙圣觉寺。

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学校以教学为主,也鼓励搞科研。袁隆平开始从事农业育种研究,带领学生科研小组搞试验。1960年前后的三年困难时期,神州大地出现了罕见的粮食大饥荒。饥饿在城市蔓延,农村的糠菜杂粮也填饱不了肚子。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的湖南,竟然也出现了“路有饿殍”的惨景!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再挨饿!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暗下决心!

粮食增产要靠良种。袁隆平将自己的研究目标确定为水稻,因为湖南乃至全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于是,每到水稻抽穗的季节,他就到农田中去挑选穗子大、结实多的稻穗来培育新品种。1961年7月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去稻田选种。在一丘试验田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植株高大,籽粒饱满,结有230粒稻谷。他如获至宝,马上做了标记。待到水稻成熟时,他将这稻株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春天播种到田里,渴望惊人的奇迹出现。然而,禾苗抽穗后,却没有出现他期望的结果,高矮参差不齐,没有一株有原来的那株好。失望之余,他又生灵感: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天然的杂交稻!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的杂交稻,那就说明人工也可以培植杂交稻。一旦培植成功,水稻产量将得到大大提高。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的目标更为明确了。

铿锵足迹

培植杂交水稻,是世界公认的难题。怎么绿色呢?科学家对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首先是从不育系选育开始的。人工培植杂交稻,首先必须选育一种雄性不育的特殊品种。袁隆平在不断的学习中,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先寻找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通过天然雄性不育株培育水稻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以达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目的。经过艰苦寻觅,1964年夏天,他终于找到了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1965年秋天,雄性不育株的盆栽试验显示,经杂交繁殖出来的后代的确有一些杂交组合表现得非常好。他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杂志1966年第4期上。这篇论文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67年,湖南省科委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选育计划列入省级项目,下拨专项科研经费,在安江农校成立了由袁隆平和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三人组成的杂交水稻科研小组。

1970年6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在常德召开湖南省第二次农业学大寨科技经验交流会。会前筹办了专题展览,介绍杂交水稻雄性不育试验项目的内容被安排在展板头版头条,旁边还摆放着水稻雄性不育的禾苗。当时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要负责人 *** 锋观看了展览后,在第二天的交流会上,破例请袁隆平到主席台上发言,并给科研小组颁发了奖状。大会还决定将杂交水稻研究列为全省协作项目,“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列入第一个年度科研计划重大研究课题(持续到1990年,每年列入年度科技计划,拨给科研经费)。

1970年夏秋,袁隆平的科研小组来到海南三亚育种,同时收集野生稻资料。在海南南红农场与三亚机场公路之间一个铁路涵洞的水坑沼泽地段,李必湖发现有一株稻穗的花药有些异常,随即把它连根拔起。袁隆平通过镜检,确认这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这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为杂交稻研究成功地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领导的杂交水稻科研组调入省农科院。1972年3月,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被列入全国农林重大科研会战项目,1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相应研究工作。1971年至1972年间,由于“野败”的发现,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科研人员聚集海南南红农场,开展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协作攻关。袁隆平白天在试验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讲授水稻杂交的操作技术;晚上支起小黑板讲授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课,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无偿分享给大家。他将“野败”分送给全国18家单位。福建省科研组的试验秧苗出了问题,他把仅有的一蔸“野败”第二代不育株挖出一半送去。“野败”的星星之火,在以袁隆平为首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选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湖南省也在推广杂交水稻上成了全国的“领头雁”。

和平的种子

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为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79年4月,袁隆平在菲律宾举行的一场国际学术会议上,第一次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成功向国际社会公开。1982年,当袁隆平来到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时,“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便逐渐在国际上扩散开来。

1984年6月,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成立,袁隆平出任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主任。1986年10月,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袁隆平在会上做了题为“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提出了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再向一系法发展的战略设想,并指出达到这些战略目标,必须将新的育种材料与新的育种方法相结合,才会出现新的突破。

此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了多次大型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或学术论坛。1992年1月,在长沙举办首届水稻无融合生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7年9月,在长沙举办首届农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2002年4月,在海南三亚举办国际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学术研讨会;2004年9月,在怀化举办国际杂交水稻与世界粮食安全论坛;2008年9月,在长沙举办第五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了中国及全世界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学习的典范,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也被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美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杂交水稻较早的国家之一,在第一次引进杂交水稻试种之后,惊呼其为“东方魔稻”。印度是除中国之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引进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后,至2017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00万公顷,水稻产量达1.1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如今,杂交水稻还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也相继在埃及、马达加斯加、利比里亚、墨西哥和南美各国等推广开来。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农业合作创造了机遇和平台。目前,杂交水稻已推广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亩产增长20%~50%,为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这样评价袁隆平:“他使饥饿的威胁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伟大的梦想

人类的许多奇迹,往往都是从梦想开始的。袁隆平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全世界所有的稻田都种上杂交水稻,让世界不再饥饿。这两个梦,是他美好理想和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展示。他说:“神奇的梦想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袁隆平从未停下研究的脚步。在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成功后,1986年至1995年,历时10载,他宣告两系法研究成功。1996年,他又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并组织实施。1997年,他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8年,实现中国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第三期亩产9 0 0公斤、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了“争取在2020年实现每公顷18吨的世界最高纪录目标”。

同时,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现状,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了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现有4亩地粮食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省20个县(市、区)启动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袁隆平又提出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三一”粮食高产工程,2014年在湖南省16个县(市、区)实施,到2010年在全省推广应用1100万亩。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居于世界第一位。湖南省水稻育繁水平全国领先。近年来,袁隆平的研究团队成功培育出海水稻、沙漠稻及茎秆两米多高的巨型稻,开创了水稻研究的崭新一页。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研究杂交水稻之初,为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冒着酷暑,在茫茫稻海中一行行、一株株、一穗穗地寻找。为抢救残存秧苗,他奋不顾身跳进深井;为完成试验,他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种子,坚持3个月住操场、睡草席。自1968年在海南开辟了水稻研究基地后的半个世纪里,他像候鸟一样往返于三亚和长沙,以空间换时间,游走奔波,从未间断。

“无论多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有感情,是不行的。”为了发展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平把自己的奖金捐出来,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育杂交水稻之种,育科技人才之苗。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的经验和心得,使罗孝和、黎垣庆、郭名奇、朱运昌等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他不遗余力地加强对高精尖技术人才的培养,输送了谢放鸣、肖金华、李继明、符习勤、袁定阳、段美娟等多名研究人员赴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深造学习。他觉得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如果让助手们都窝到他的翼下,受他个人思想束缚,那就永远没有超越和发展。

“做一粒身体、精神、情感都健康的种子,自由地活着,人啊,就这么简单。”他学术超前,但生活朴素,三四十元一件的衬衣照样穿,10多元一根的领带照样系。他用小提琴放飞梦想,他游泳过江展示 *** 。他的乐观与豁达,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奉献给人类的,不只是福泽世界的杂交水稻,更是一座精神的富矿。

2010年4月28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榜单正式公布:袁隆平荣登心灵富豪首富榜。主办方给他的评语中肯而又准确:“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的密码。”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院士获颁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

来源:湘潮 2019,(10),24-27

作者:曹馨尹

更多关于杂交水稻之父的(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