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这个体感40℃,热得人完全没脾气的夏天,宜兴紫砂行业举办了一场业内评选活动,可谓一呼百应、应者云集,让近20万从业者得以从“鸡飞狗跳”的亲子暑假里挣脱,喘息片刻。
本期内容,我们便来聊一聊首届“我最喜爱的当代宜兴紫砂壶十大器型”评选活动。
早在四年前,宜兴市陶协就举办过一场“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的评选活动,票选出了石瓢、仿鼓、供春、掇球、提壁、鱼化龙、龙头八卦一捆竹、井栏、报春、风卷葵等10个经典款型。
虽然已经过了四年,但我还是忍不住吐槽。这十款经典是够的,可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痕迹也太大了吧!都不粉饰一下的。今年的活动怕还是炒冷饭,画地为牢、闭门造车。
始于八卦心作祟,我还是去仔细地了解了下。
第一轮:初评。专家组团队从N多参赛作品中,初评选出100件入围。
第二轮:票选。粉丝们给100件入围作品网上投票,每人每天5票,每件作品一天最多5票,为期40天。
第三轮:终评。专家组团队综合前两轮排名,在前30名的作品中,优中择优,最终评选出10件作品,当选为“我最喜爱”。截至第二轮票选结束,累积投票4544万余次,访问379万余次。从数据上来看,紫砂行业内外人的积极性都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N进100,由专家组评选,能不能入围全凭本事,有点像公务员笔试,好像没什么水分。
100进30,由粉丝票选,虽然有票数限制,但名家大师那么多徒子徒孙,一人五票也够把“无名之辈”们拍在沙滩上的。可操作余地、可想象空间巨大。目前18位国大师全部晋级。
30进10,还没进入这一环节。可换句话说,最后必然至少有8位国大师会“落选”,谁又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不得不说,宜兴紫砂,这次玩得有点大!
无论最终结果怎样,风评肯定会出现各种极端。小镇做题家对抗紫砂圈高门权贵,再上演世家大族们互相杀红眼的戏码……
以前文章里也出现过无巧不成书,在视频的小角落里竟然发现了一件很熟悉的作品。像极了今年年初,我在Z老师工作室里遇见的那把!
于是,我礼貌地向Z老师求证这件事的真实性,得到了肯定的回复。果然,有实力的人不惧潜规则。窃喜自己的眼光还是领先于大部分人。
说回Z老师,她没有煊赫的紫砂门楣作靠山,如今也已获得高工的职称。老师给人是和善可亲的感觉,文青的气质,性子恬淡温婉,我与之一见如故,遂互相加了微信。
图源Z老师朋友圈Z老师的入围,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老一辈做壶佬受制于有限的文化程度,要求他们去突破、去创作,略显强人所难;中青辈制壶匠中,不少在声色犬马的生活中迷了初心,变得浮躁、功利,作品的文化属性也日益趋同、固化。现在的做壶,可不比三十年前的做壶,不只拼体力和肌肉记忆,更拼文化深度和艺术悟性。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