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南北朝乐府诗双璧(南北朝文学双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南北朝乐府诗双璧(南北朝文学双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南北朝乐府诗双璧(南北朝文学双璧)

|南朝民歌

南朝和汉代一样,设置有乐府机关,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南朝乐府采集民歌完全是处于娱乐目的,供给女伎演唱助兴。这些民歌在当时引发了南朝世族文人的兴趣,其不但拟作民歌,更将这种审美趣味也带到文人五言诗的创作中,推动了宫体诗永明体的发展。

其大概包括吴歌和西曲两类,绝大多数是情歌。多作女子口吻,写恋爱中的各种情绪,整体上呈现出柔美婉转的面貌。其大量使用谐音双关,比如用莲子指怜子,以丝代思等。这些民歌大多数是四言五句,为绝句奠定了基础。

吴歌产生自长江下游,大概时代在东晋和刘宋时期,原来为徒歌,采入乐府方加以配乐演唱。其特点是艳丽柔弱,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态,以《子夜》和《读曲》数量最多。

《子夜歌》共四十二首,相传为东晋一名叫做子夜的女子所作,“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又有《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以春夏秋冬四时冠之,里面有文人的拟作,文字要更讲究文饰些。

《读曲》存八十九首,也以情歌为多。

情歌以外,还有《懊?(忄农)歌》一首,写归人急切的心情:“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西曲则产生自长江中游和汉江流域,其曲调唱法和吴歌不同,其时代比稍晚,以齐梁为主。西曲多写水边旅人思妇的离情别恨,表现船户和商人生活的尤其多,风格比吴歌直率开阔。比如《石城乐》,“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等等,更加清新自然。

除此以外,还有一首长篇抒情诗《西洲曲》,属于《杂曲歌谣》。《西洲曲》写青年女子的相似,应当是经过文人加工,中间穿插四季景物的描写,又运用连珠格的修辞方法,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效果最强的一篇。

|北朝民歌

北朝的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梁鼓角声横吹曲》这一部分中,横吹曲是一种马上演奏的军乐,北朝民歌大部分是这种军乐的歌词。这些民歌多半是北魏以后的作品,传到南方后被记录下来。其题材更加广泛,感情更加直率,语言朴实无华,形成了朴实刚健的风格。其中有不少七言四句的句式,对七绝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其表现北方的景色和生活,富有地方特色,比如著名的《敕勒歌》,写游牧生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再比如《琅琊王歌》

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买了把新刀比女儿(或者是老婆)还亲,可以说是很写实了。

还有《幽州马客吟》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北方战乱纷飞,民歌中有不少表现战争和流民生活的诗歌。

比如《企遇歌》其四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还有表现流浪生活的《陇头歌》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其情歌风格大胆,与南朝民歌迥异,比如《地驱乐歌》

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

都大半夜了,你TM不来早跟我说啊!

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木兰诗》,歌唱木兰从军的故事,一般认为是北魏时产生,经过了隋唐诗人的润色。木兰这个形象,以及她代父从军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很多品质,比如代父从军的孝,抗击北虏的勇毅,从军晋升的梦想,不受官爵的高洁,这些品质集中在女子身上,在古代是很少见的。

其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但其中也有叙事和抒情的结合。诗歌中着重写了木兰从征前,战斗中和归家后三个时期的内心活动,出征前是跃跃欲试的急切,战斗中写她的紧张和思乡,回家以后写她的欣喜自得。其中总是扣着木兰是女郎的人物身份做文章,其心理格外合理动人。

其叙事上的特点则是铺陈和简洁相结合,形成繁简互见的效果。比如从征前的准备只写备置鞍马,不写其他的准备,却在这一点上大肆铺陈,东西南北四市均写。再比如回家一段,家人听说木兰要回来,全家的反应都写出来了,而真的回来了,却不写怎么同家人见面的场景。

其语言丰富多彩,朴素自然者有之,精妙绝伦者也有之,表现力很强

更多南北朝乐府诗双璧(南北朝文学双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