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听到顾嘉辉(原名顾嘉煇,“煇”没有对应的简体字,为表尊重,以下用原名)于1月3日在加拿大去世的消息,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热爱香港流行文化的人应该都听过这个名字。就算对顾嘉煇不了解,那些旋律也早已熟记于心。“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上海滩》)“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万水千山总是情》)“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铁血丹心》)这些歌在中国至少三代人中的传唱度有多高,不用我多说。对喜欢港乐的人来说,这些歌词更是刻在骨子里,不由自主就能唱出来,就算不会粤语,也会跟着哼。但我们的流行乐坛,作曲人的知名度往往不如作词人。顾嘉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崭露头角,于七十年代末和黄霑二人双剑合璧,创作出诸多划时代的流行歌曲,自此开创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乐坛佳话。对当今的观众来说,黄霑的名气更盛。也不奇怪,毕竟黄霑口才、文才、曲才皆一流,且性格放浪不羁,一生留下太多奇闻趣谈和风流韵事。而顾嘉煇的个性恰恰与黄霑相反,寡言、谦虚、内敛,一生创作了1200多首歌曲,获奖无数,所有情怀都化成了音符,的确也无需多言。
二人合开的“香港辉黄2000演唱会”上,黄霑给自己和老友的组合取名“霑前顾后”,极为形象。这场著名的演唱会除了两人合作的经典歌曲表演以外,几乎成了黄霑的个人脱口秀,靠他一张嘴就能顶上半张票价。台前的黄霑像个老顽童,荤素不忌,拿政治开涮也就罢了,还顺势用顾嘉煇的曲开黄腔。而顾嘉煇呢,则在他身后无奈地憨笑。“他在闹,他在笑”,谁能想到二十年前的老年CP竟然这么好嗑?
当然,嗑CP只是句玩笑话。不善言辞的顾嘉煇是黄霑背后的男人,也是站在香港乐坛背后的男人。顾嘉煇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之一。他的《啼笑因缘》,以及许冠杰的《鬼马双星》等,是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香港流行歌曲。年轻的听众可能觉得上述歌曲听起来都很有年代感,那是因为香港有自己的本土流行音乐之前(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之前),在粤语地区流传的大多是粤曲小调,而那时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年轻人都喜欢唱英文歌。现在更普遍的说法是,许冠杰是香港流行音乐之父。他的优势在于既作词又作曲,大胆以港式俚语入曲,一扫当时认为俚语“低俗”的风气,用最市井的语言唱出香港市民的心声,将港乐提升至观照现实的高度。在当时的乐坛,这是属于后生仔的勇猛。而顾嘉煇的开创性则更显温和。他的曲常常搭配叶绍德、黄霑、邓伟雄、林振强等人的词,他们擅长化用古典诗词,文白夹杂,配上中西混血的乐曲,刚刚好。同时,七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影视业腾飞的时期,顾嘉煇早期为TVB电视剧写过大量主题曲,一到饭点,香港家家户户就响起他们的歌,想不听都难。
总而言之,正是顾嘉煇、许冠杰等人利用自己的西学背景,结合传统粤曲,写出了一批风格独特又朗朗上口的歌曲,使得港乐真正流行开来。当然,港乐的发展史是一回事,接受史又是另一回事。顾嘉煇创作列表里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曲,比如《啼笑因缘》,比如《家变》(标志着顾嘉辉、黄霑、罗文“铁三角”成立),对于非粤语地区的年轻观众来说其实颇为遥远。作为非粤语地区的90后,我第一次听到顾嘉煇的音乐,应该是幼时各个地方台不断重播的83版射雕主题曲《铁血丹心》。铁血丹心音乐:甄妮;罗文 - 一份真演唱会
第一次在电视上听《铁血丹心》时,83版射雕距内地1985年第一次转播应该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但这并不妨碍我的家人对83版射雕和翁美玲黄日华的热情,尤其是外婆。外婆中年时,内地正掀起琼瑶热和金庸热,她是坚定的武侠派,不爱看卿卿我我,就爱看江湖恩仇。二十年后,她退休了,每天买菜做饭带娃(也就是我)。这时电视台重播83版射雕,于是《铁血丹心》那激昂的前奏,就成了我的暑假开场曲。而“依稀往梦似曾见”大概也是我学会的第一句粤语。
当然,小时候烂熟于心的旋律,反而难以觉察到它的好处,只觉得是因为大街小巷都在放,所以自然而然跟着学会了而已。长大后重听《铁血丹心》,猛然被罗文和甄妮刚柔并济的唱腔所惊艳,而这种如藤蔓般纠缠的男女复调的编曲则归功于顾嘉煇。每每听到此曲,我都会想到《一生所爱》。同样是缠绵悱恻的经典爱情,同样发生在开阔的空间(一个是草原,一个是大漠),同样由优秀的香港音乐人所做(《一生所爱》的作者卢冠廷也极具才华,为香港电影的配乐贡献良多),它们分别代表着香港影视剧配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一生所爱音乐:卢冠廷
《铁血丹心》以及当时顾嘉煇为武侠剧所创作的大批歌曲,无论词曲都充满了一股天真的豪气。情要痴,理要正,只要心中光明磊落,万水千山任我纵横,《铁血丹心》的曲子就是对这种江湖侠义的精准概括,从前奏就开始的和声部分(也就是很多人唯一会唱的“啊~啊~啊~”)更是将这种英雄气概烘托到极致。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高亢的唱调被一个人的低吟取代,以前是“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现在是“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前者是情谊永存的坚定,后者是宿命难违的哀叹,俨然从现代过渡到了后现代。这种过渡不仅是两代音乐人曲风的转变,也暗示了整个香港电影行业风云变幻。这里推荐一下《铁血丹心》的另一个版本,“顾嘉煇大师经典演唱会”上,叶丽仪(《上海滩》的原唱)和陈洁灵两位资深女歌手的演绎也不输罗文甄妮(B站上看视频效果更佳)。铁血丹心音乐:叶丽仪;陈洁灵 - 顾嘉辉大师经典演唱会
叶丽仪的唱腔铿锵,配上老派的粤语发音和古典歌词,别有一番风情。有网友说这一版是“两位师太在斗内功”,评价很到位。
而顾嘉煇和黄霑合作的武侠歌曲,首推《两忘烟水里》。这首歌是1982年TVB版《天龙八部之六脉神剑》的主题曲,讲的是乔峰和阿朱的爱情。黄霑的词开头两句化用了《天龙八部》里那句著名的“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接下来则是典型的黄氏风格——“笑莫笑,悲莫悲,此刻我乘风远去;往日意,今日痴,他朝两忘烟水里”。和他为自己葬礼选的哀乐《楚留香》一脉相承——“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顾嘉煇的曲则难以用语言形容。也许对比两个版本的演唱,可以品出这首曲子的味道。一是关正杰和关菊英的原唱,二是2012年“顾嘉煇大师经典演唱会”林子祥和谢安琪的翻唱live版。林子祥和谢安琪是我更为熟悉的两位歌手。林子祥的唱腔直抒胸臆、恣意奔涌,有老派的港式豪气,谢安琪则是当时港乐新生力量的代表,声线独特,唱法也更加灵动。俩忘烟水里音乐:林子祥;谢安琪 - 顾嘉辉大师经典演唱会
两人合作的这一版从完成度来看,并非没有瑕疵。这是谢安琪作为晚辈第一次与林子祥同台,也是难得在乐坛泰斗顾嘉辉面前唱他的歌,心情难免激动紧张,所以气息稍显不稳(不过谢安琪的声线倒是很贴合原著里的阿朱,温柔坚强之余不失少女的跳脱)。但整曲的哀而不伤依旧被演绎得很好,只是老年林子祥沧桑的声线不像是当年与阿朱苦恋的中年乔峰,更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感叹自己尘满面鬓如霜,不敢与阿朱相见的老年乔峰。
而关正杰和关菊英两位歌手的声音状态则与书中的乔朱恋更加契合,尤其是关正杰的演绎,仿佛中年乔峰就在面前,正在和阿朱互诉衷肠,即使是最后的告别,为使爱人不过分悲伤,也要尽量平静隐忍。乔朱恋是出了名的凄绝,但顾嘉煇的谱曲却没有极力渲染悲戚的氛围,反而用更加舒缓的曲调抒写两人的“不悔”。因为今生“不悔”,所以即便他朝“两忘”也不遗憾。这首曲子续写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也抚平了很多人对这场苦恋的意难平。作为江湖儿女的心声,《两忘烟水里》无出其右。顾嘉煇本人对此曲也相当满意。90年代,黄霑曾被问到自己最得意的歌,他答道,《沧海一声笑》高迈悠远,最为侠气,《旧梦不须记》哀而不怨,柔情万般,两首歌集结了侠骨和柔情。此话传到顾嘉煇那里,他大笑,“一首《两忘烟水里》就已经侠骨柔情,两样都有了,这个笨黄霑居然要讲两首。”黄霑得悉,立刻收回自己的话,在专栏上称“唯煇哥马首是瞻”。
其实到了八十年代后期,顾嘉煇明显减产。此时香港乐坛已经涌现出许多优秀后辈,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悉数登场,而他们背后则是自称顾嘉煇“半个徒弟”的音乐人黎小田。影视剧配乐方面,亦有不少后辈接过接力棒,同时,从内地来的同辈人胡伟立则跟香港电影的联系更加紧密。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顾嘉煇创作精力已经不能和鼎盛时期同日而语,但他依旧交出了足以留名港乐史的经典之作——《当年情》、《英雄本色》的配乐《MarksTheme》,以及名声稍逊但同等分量的《奔向未来日子》。奔向未来日子音乐:张国荣
《当年情》是张国荣早中期的代表作之一,曾提名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但最终败给了区丁平导演的《梦中人》的主题曲《梦中情》。如今记得获奖者的不多,但《当年情》早已随《英雄本色》一起成为永不褪色的港片记忆。和顾嘉煇早期音乐有所不同,哪怕时隔三十余年去听《当年情》,都不会觉得过时。当年情音乐:张国荣
这首词是黄霑为纪念自己和导演吴宇森的友谊而作,完全免费。不过以我个人喜好来看,这次黄霑的词在他的作品中不算上乘,但顾嘉煇的作曲和编曲令整首歌增色不少。当然,张国荣的演绎使三人合作形成了完美的闭环。如今、词、曲、唱的三位都已离开人间,可见三十年的时间足以翻云覆雨,令人唏嘘不已。好在优秀的音乐可以与时间抗衡。《当年情》有很多版本,除了张国荣的录音室版本和live版,各种编曲的纯音乐版本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和兴白花油(顾嘉煇黄霑真友情演唱会)”的钢琴独奏版(网易云上可以听到),以及“顾嘉煇大师经典演唱会”的开场曲《Overture》里交响乐团的演奏。Overture音乐:顾嘉煇 - 顾嘉辉大师经典演唱会
不同的编曲有不同的情绪,甚至令观众构想出的画面也截然不同。《当年情》不仅是流行单曲,也是电影配乐,《英雄本色》对它的运用可以体现顾嘉煇在为电影作乐的特点。他的一首歌往往可以分成几部分,配以不同的编曲,就能满足整部电影的大部分配乐。影片中温馨的亲情、友情戏份,配乐就化用了《当年情》抒情的主歌部分。比如小马哥说出遗言“做兄弟的……”时,忧郁的口琴独奏道尽哀情。每当冲突骤起,人物情绪激烈时,更为激荡的副歌部分适时响起,则与片中人物的悲壮遭遇相得益彰。可能是吴宇森实在偏爱小马哥,所以小马哥不仅是片中拥有大特写最多的人,也是唯一拥有主题曲的角色。Marks Theme音乐:顾嘉煇 - 英雄本色1&2
顾嘉煇也不负重托,《Marks Theme》的前奏一响起,观众就知道这是调转船头、决心与朋友同生共死的小马哥:“香港的夜景这么美……我们从头开始。”
以现在的眼光看,《英雄本色》的原声显然过于简单。后来的港片愈发注重配乐,OST动辄十几甚至几十首乐曲,各种场景、人物都有独立的乐章,共同构成了立体而繁复的原声大碟(可以参考陈光荣为《无间道》系列创作的配乐)。
《英雄本色》原声碟的简约、直接、好用,和《英雄本色》这部电影本身一样,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注脚,规则正在成型,但还未真正建立,一切都在野蛮生长。这股天真延续到了顾嘉煇创作生涯的尾声,也拉开了香港影视黄金时代的序幕。如今,辉黄西去,天真难续。好在还有音乐和电影帮我们留那段纯真年代。
篇幅有限,一篇文章不可能囊括顾嘉煇所有经典。况且,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就像天上的明月,月光是他们的作品。月光下,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影子,阴影有你的私人记忆和情感。今天我也不过是把顾嘉辉带给我的影子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在别人的影子里,也许还会有《狮子山下》,有最爱扮靓的罗文,有他为李小龙几部经典作品的配乐……在这个大师凋零、略显伤感的2023年初,缅怀顾嘉煇的最好方式就是认真听歌,问问自己:江月何年初照人?-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