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昨天,一位中介朋友跟楼市君诉苦,说现在开单困难,只能靠微薄的底薪过活……中介门店关门潮从年初一直延续到年尾,现在感觉更严重了。
曾几何时,“工资高、不限学历、一年买车三年买房”是大家对中介固有的印象。东莞中介也曾以1.5w的月薪排名高薪行业榜首。
如今,门店关闭,人员转行,整个中介行业似乎正处于水深火热中……
与中介聊天记录
东城某小区3家门店关了2家
贝壳半年关了全国8200家门店
楼市君走访了多个区域,发现确实有大量中介门店关门。
比如西平商圈。西平商圈有20余个小区,超3万户家庭、近10万人口居住于此,是离CBD最近的成熟居住区,一向是东莞人置业的热门区域。
但是,在工作日的上午,有数十家中介门店大门紧锁。部分门店已经贴出了“旺铺转让”的广告。
中介门店关门 东莞楼市发布摄
此外,还有东城的世博-万达商圈,作为东莞的繁华商圈之一,也同样拥有多个住宅小区,一向不缺人流量。可如今同样有大量的中介门店关门。
某小区楼下的3家中介门店,现在只剩余1家还在营业。
中介门店关门 东莞楼市发布摄
这两个东莞数一数二的热门置业商圈,如今也抵挡不住中介门店关门的热潮。
此外,还有一些不算热门的区域,有的中介门店已经关了大半年了,也没找到新的人来接手。
据观察,这些关闭的门店大多数是一些小中介,但也不乏像金信联行这种东莞本土知名中介。
中介门店关门 东莞楼市发布摄
此外,连二手行业巨头贝壳也在关闭线下门店。
根据贝壳财报显示,2021年年底,贝壳的全国门店数量约为5.1万家,但截至今年6月底,门店数量已经缩减至4.28万家。
仅仅半年时间,贝壳的全国门店数量就减少了8200家。
如此看来,中介行业的处境都显得愈发艰难。
开单难,佣金内卷
中介行业正在洗牌
中介门店关门潮愈演愈烈,并非楼市行情突变,反倒是可以视为一个连环效应。
这其中,有中介人员流失的问题,还有中介机构自身的问题。
从人员流失上来看:
二手房成交低迷,长期开单难,佣金内卷严重,收入大幅度下降,中介人员纷纷离职转行。
早几年前,因为东莞楼市火热,加上高收入低门槛的印象,大量求职者涌入,地产行业一度达到饱和状态。
自从去年一二手房限购升级,东莞二手房成交量一路下滑。尤其是去年10月,东莞二手指导价的出台,东莞二手房的成交一下子降至冰点。
从住建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10月到今年3月,长达半年时间里,东莞二手房每月成交套数不足千套,与2020年12月的8000多套相差悬殊。
随后,二手成交逐渐回暖,但是成交总量依旧不高。今年1-10月,东莞二手房成交仅15521套,同比下降20%。
而东莞目前至少有2万名二手中介,平均一人一套都不够。有的中介甚至几个月都未必能开出一单。
图源:微信公共图库
除了开单难,二手房佣金也在内卷,不断下降。
曾经,某家的中介佣金为房屋总价的3%,而如今佣金已经降至1-1.5%,能收到1.5%的佣金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少中介佣金已经降至1%。
与中介聊天记录
而这1%的佣金,需要扣除15%的房源费、钥匙费等相关成本费用,剩余的佣金则是公司和中介各占一半。能到达中介手上的提成,不超过一半。
以成交一套100万的房子为例,到达中介手上的提成仅有4250元,比高峰时期少了8500元。
要知道,很多房产中介是没有底薪的,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卖房提成。
在开单已经很艰难的情况下,佣金还大打折扣。这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人来说,只能离职转行。
从中介机构方面来看:
2020年中介门店的疯狂扩张和中介行业的结构优化也是关门潮的原因。
2020年,东莞楼市大热,跑出了全国涨幅第一的成绩。楼市的疯狂带动了中介门店的疯狂扩张,一些成交活跃的小区中介门店占据沿街商铺的一半。
如今二手房交易规模萎缩,没有业务,门店支撑不下去,只能合并或者关门。
此外,目前市场有去中介化趋势,地产的结构优化一直都在进行,东莞的中介行业也悄悄在向专业化转变。
某中介门店 东莞楼市发布摄
行业在野蛮扩张后,人员鱼龙混杂,人们开始对中介的印象逐渐恶化。
比如去年11月19日,市房地产协会发布通知,专门提及部分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因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被公安部门处罚。
也许是意识到不足,近些年,东莞的中介行业也悄悄在向专业化转变。最明显的变化是,从前由本土门店占领市场,到近年“贝系”等平台的稳步扩张。
加之当下信息透明化,客户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对服务过程的要求,整个东莞中介行业的管理以及标准化流程也逐步完善。
时代是个浪潮,大浪淘沙,只有不断地精进,才是立足于这个时代的唯一的途径。
购房者不必过多猜测,“圈内人”也不必灰心,今年楼市的调整,是在为未来更好的地产环境默默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