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茅台镇有多少家酒作坊(茅台镇三家老酒坊),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茅台镇有多少家酒作坊(茅台镇三家老酒坊)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茅台镇有多少家酒作坊(茅台镇三家老酒坊)

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的茅台酒,纯净醇馥有着“国酒”之美誉。茅台酒是中国最高端的白酒,同时也有中华第一名酒之称。收藏家金正新藏有一瓶一公斤装的瓷坛美酒,底部写有“茅台酒 高档国酒礼品 一九五零年”字样,正面印有伟人头像,同时还有“一代伟人 ***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国家主席 *** 出访苏联,二十一日是苏共领导人斯大林寿辰, *** 以茅台酒作为国礼相赠”字样。

生产于1949年的茅台酒

对于这瓶茅台酒,原洛阳博物馆书记周加申认为,按记载,1951年 *** 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之后才有茅台酒。洛阳眼发明人王光辉用洛阳眼测年,茅台酒坛年代在1949-1950年,酒坛盖子加有小锁完整无缺。因此,此坛茅台酒距今70余年应该没有问题。只不过酒的商标名字是写上去的。

那么,茅台酒到底有多久的历史?“茅台酒”从地名变为商标名最早是在何时?茅台酒是如何成为国酒的?茅台酒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借着这坛酒我们不妨和大家聊聊!

一、“茅台”酒名源之地名“茅台镇”

茅台酒的产地是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遵义市的茅台镇,这个地方很早就出产白酒。传说远在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按照地方志的记载,茅台古地是古代濮獠部落世居之地(属夜郎国),此地马桑树漫山遍野。故得名“马桑湾”。 后来濮獠人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泉水,为此他们在此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来往行人饮用,时间久了,人们便称此地为“四方井”,代替了“马桑湾”。

再下来,沿河地带人类活动频繁,历代濮獠人在街后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茅台从此成了地名。地有名,人气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西汉成帝年间,夜郎地区粮食生产增长,为酿酒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唐宋以后,茅台一带产的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元朝,县以下分设寨、村、坪,这里正式定名为“茅台村”。最早记载茅台村这一地名的是元末明初怀德司安氏族谱。后来又称“茅村”。

明代,茅台街上修了万寿宫,在宫外建有一座极为罕见的半边桥,当地居民,过往客商过半边桥到宫里进香拜佛,因此人们又叫茅台街上为“半边桥”。明神宗万历29年(1601年)改土归流此地设置了遵义府,归四川管辖。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

明代以后,茅台街因酒日益繁荣,人们在赤水河两岸修建了九座大庙,并在其中的观音寺,禹王宫内珍藏了三面东汉铜鼓(已经出土一面),故而又叫三鼓寺,茅台村因此又名“云鼓镇”。

进入清代以后,茅台镇酒业逐步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酒声名鹊起。“华茅”是茅台酒的前身。迄今可查到的最早文字记载茅台酒的史籍,是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仁怀草志》,该书有“城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称第一”的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康熙四十三年偈盛烧房生产的茅台酒

志书记载: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是黔北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但终因人们习惯称茅台,经习难改,因而再度改为“茅台镇”。也就是说大约在1754年之后“茅台镇”成为正式的地名。

茅台镇成为黔北重要交通口岸之后,贵州省三分之二的食盐由此起运各地,茅台镇因此名声在外,随着盐业的发展,酒业也兴盛起来。茅台酒随盐一道被马帮运往外地,并逐渐名声大振,渐渐声望胜过了盐业。

二、乾隆五十五年:迄今可以见到最早的“茅台酒”

如今,四合院艺术馆存有一瓶“茅台酒”,此酒为:“大清乾隆皇家御赐 窖藏宫廷贡酒”,底款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御制宫廷贡酒八百坛赏用 乾隆五十五年”这是迄今为止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带有“茅台酒”字样的“茅台”酒。在此之前,有酒无名,“茅台”为俗称。

乾隆五十五年“茅台酒”

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的《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咸丰四年(1854年),黄、白号农民起义军和同治初年的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李福献的起义军,先后在茅台与清军作战,茅台镇被夷为废墟,镇上酒房全部毁于战乱,茅台酒的酿造因此中断。

同治二年(1863年),遵义团溪盐商华联辉(字柽坞),因公务前往茅台,为满足祖母要饮茅台酒的想法,找来旧日的酒师,购置了一处废弃的酒坊,恢复酿制茅台酒,最初茅台酒只作为家酿自食或馈赠亲友,直到十年之后,由于需求增大,华联辉则扩大了生产规模,将产品正式作为商品出售,定名为回沙茅酒,酒房称成义(亦名成裕)烧房,当时规模只有两个窖坑,年产1.5至2.5吨,由华氏所经营的永隆裕盐号经销,在茅台、贵阳两地出售。

志书记载,光绪五年(1879年),在成义酒房之后,出现了第二家茅台酒坊——荣太和烧房,这个烧房是由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孙全太和王立夫联合开设的。经营不久,孙全太以石荣霄帐目不清为由,退出股金,荣太和烧房更名为荣和烧房。其规模较成义小,只有两个窖坑,年产量1~1.5吨,全部在本地销售。光绪年间,“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已远销诸省,其独特工艺也大体定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茅台酒和现在的茅台酒相比,其口味远不如现在的茅台酒香味(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其工艺也远不如现在的茅台酒制作工艺复杂。

洪宪元年1916年“茅台酒”

民国时期,民国 *** 无论是孙中山、袁世凯还是后来的蒋介石 *** 都有定制的遵义府酒或茅台酒,但是“茅台酒”的名字大都是书写上去的。这里有一批袁世凯洪宪年间定制的“茅台酒”。上有“ *** 洪宪年 遵义府宫廷贡酒”,显然这批酒是为袁世凯称帝订制或遵义府进贡的酒。

1915年以前,两家茅台酒厂产量不过1万公斤左右,自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后,需求量大增,两家茅台酒的产量增加一倍多,加上新建的恒兴酒厂的产量,每年产酒都在2.5万公斤以上。

巴拿马博览会上展出茅台酒罐子

1929年,继成义、荣和之后,在茅台镇又出现了第三家茅台酒坊——衡昌酒厂,它是由贵阳商人周秉衡创设的。建厂之后,虽有窖坑17个,但因流动资金不足,年产量只有几千斤。

1931年,川黔、川滇、黔桂等公路通车,贵阳、遵义过往客商增多。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 *** 迁到陪都重庆,沿海工商企业大量迁入贵州等原因,使茅台酒的销量进一步扩大,三家酒厂都积极扩大生产,年产量增加到4万公斤以上。1938年,衡昌酒厂并入资本家赖永初为首组织的大兴实业公司,1941年周秉衡为了赔赏其子周扶常亏损大兴公司的2万多银元,将衡昌酒厂卖给赖永初,厂更名为恒兴酒厂。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47年成义、荣和、恒兴三家酒厂有工人近百人,窖坑41个,共产酒6万余公斤:成义酒厂2.1万公斤;恒兴酒厂3.25万公斤;荣和酒厂0.7万公斤。销售地区扩大到上海、重庆、长沙、广州、汉口等地,抗战胜利后,赖永初将300瓶茅台酒带往香港试销,当即被抢购一空,茅台酒从此进入了国际市场。

由于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剩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

三、1951年: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1951年, *** 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公私合营后茅台酒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到五十年代,在遵义都定制有类似的茅台酒,只不过“茅台酒”字样都是写上去的。如今很多人都不认可这些酒。杨先生曾是茅台酒的销售经理,他在看到这些具有“茅台酒”名之后表示,这些酒可能不被茅台酒厂认可。洛阳眼发明人对“茅台酒”进行年代检测,其制作年代都与上面标注的年代相符。实际上,当时茅台镇的酒厂很多,就像今天的遵茅台镇一样,也有很多酒厂,这些年全国各地在茅台镇定制的酱香酒很多,品牌名字都由那些定制者自己决定。清代遵义府的宫廷贡酒是由清宫内务府定制的。这些酒生产于茅台镇的酒厂,但是迄今为止可以看到最早的带有“茅台酒”字样的就是乾隆五十五年的那瓶贡酒。

民国时期以至战争年代,红军和茅台酒也有交集和故事。1935年3月16日,红军为迷惑追兵,决定三渡赤水,向川南进发。朱总司令下令让时任教导营营长的陈士榘与工兵营一起行动,在赤水河东岸的茅台镇架浮桥。遵义会议后,毛主席重新开始指挥红军作战,他马上要求教导营打前阵,把侦察、测绘、搜寻驻地的任务都交给了教导营。在毛主席的眼里,教导营一路负责打前站,安排粮草房屋等,营长陈士榘完成任务麻利,是个“设营司令”。陈士榘领命后,和工兵营长谭希林勘察地形,顺利在茅台镇架起两座浮桥,在完成总司令所交给的架桥任务的同时,还留下了与茅台酒的故事。陈士榘让伤员擦酒消炎消毒疗伤。如今,如果你到茅台镇,还可以看到赤水河上的红军渡河遗址。1950年初,毛主席到苏联访问,带去了在仁怀定制的茅台酒。其后,还定制了印有十大元帅头像的茅台酒。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一代伟人毛主席并不喜欢饮酒,但不善饮酒的他对茅台酒却十分关心。二十世纪50年代,在一次会议的间隙,毛主席把当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周林请到了自己的身边,亲切地拉着他的手,用一口地道的湖南腔问道:“老周,你不是贵州仁怀人吗?你给我说说,你们的茅台酒究竟是用什么神水搞的?那么香,那么美,让那么多人神魂颠倒地在研究它?”

老家距茅台镇仅有10多公里的周书记回答说:“主席,哪有什么神水,就是用您长征四渡赤水的那个水搞的。”毛主席听后爽朗一笑说:“对我是不是也保密啊?”,“对领袖哪有什么密可保!”听到这里,毛主席高兴地说:“果真如此那就太好了!既然有这么多的神水,茅台酒,为何不搞它个一万吨呢?”

如今,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珍藏着数张 *** 主席和外宾用茅台酒碰杯的照片。其中有两张是毛主席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碰杯的镜头。金日成喜欢喝茅台酒,1973年3月春,金日成在来华访问,曾经向毛主席提起了茅台酒, *** 一个电话到中央军委,指定要1952年生产的茅台酒三箱,速用飞机送北京,两箱送金日成,一箱留在中央。

四、茅台酒: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品牌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公私合营,茅台酒厂成为国营企业。茅台由于其地理位置、原料及制作工艺的独特成为中国最高端的白酒。茅台酒因产于遵义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茅台酒以本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

茅台酒制作工艺

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发酵七次)、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20世纪60、70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中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由于茅台酒的高品质,2019年茅台酒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品牌。

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

更多茅台镇有多少家酒作坊(茅台镇三家老酒坊)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