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许州十景”最早见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许州志》(许州知州甄汝舟编簒),曾名闻遐迩。“许州十景”每景由当时许昌名画家王治安作画,甄汝舟本人配以七言诗收录。如今,因种种原因,这十景少数留存,多数消失。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原汁原味的馆藏古籍《许州志》(清乾隆•甄汝舟编簒)图片书影,重温一下当年名动天下的“许州十景”吧!
典籍里的许昌十景,您了解几处?
1、紫微崇朗
当时许昌城东南角,有两处古建筑,一为城垣上的奎星楼,二为奎星楼正北数十米高台上的文昌阁。远远望去,两处建筑凌空而起,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因此而入“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文星七曲映奎光,特起崇台镇许昌。
从此云衢堪稳步,月中攀得桂花香。
“崇朗”谓高大明朗之意。古代传说,天空有座紫微宫,以北极星为中心。北极星照应人间天子,周围众星环绕,象天子藩卫。其中有一星叫文曲星,即文昌帝君,主管人间文运。有文昌帝君镇许昌,许昌文运就会昌盛。奎星楼上紫微星群,足下有木雕奎星象,面向东南,手持朱笔,似点状元。现奎星楼与文昌阁已不存在,但地名还在。现察院东南约200米处土台,是文昌阁基址。
2、两院英风
现在的春秋楼景区,原是城内的关帝庙。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俘关羽及刘备甘、糜二夫人入许,相传曹操赐关羽一宅,关羽将一宅分两院,皇嫂居内院。进关帝庙大门,内分东西两院,即 “一宅分两院”。大门外石雕照壁,刀工精细。大门前有石狮一对。进大门往东为东院,向北是问安亭,系关羽早晚前向皇嫂问安的地方。亭后为甘,糜二后宫,也叫寝宫。两院前院中轴线上第一所楼为春秋楼,是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处。楼后是中殿,再后为后殿(即现在的关圣殿)。1995年许昌市各界人民捐资重修关帝庙,并保持了“两院英风”的格局。中院和后院,均有东西厢房。中院内有青龙偃月刀约白余斤,刀座为北齐天统二年(556年)置。当时全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松波苍翠,碑刻林立,“忠”,“义”二字到处可见。
因关羽将一宅分两院,皇嫂居内院,自己居外院,故称“两院英风”,而入"许州十景"。甄汝舟诗:
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
依操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3、文峰耸秀
许昌文峰塔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州守郑振光为振兴许昌文运而建。此塔砖石结构,八角十三层,高52米,工艺精湛,玲珑剔透。基座青石浅线浮雕仰莲、花草,线条流畅,自然协调。各层塔檐仿木结构,塔角伸出青石浮雕龙头角梁,翼角翘起,翩翩欲飞。底层门楣上镶嵌长方形青龙石匾额,上书“文峰耸秀”。以此得名入"许州十景"。甄汝舟诗:
孤耸尖峰削不成,十三层上插青云。
分明一管生花笔,书破天章五色纹。
塔身内有塔室,室顶用砖制小斗拱头砌成藻井。塔顶檐部镶瓷绘龙、虎、狮、孔雀、顽童托莲等图案,形态各异。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全塔浑然一体,巍峨壮观。三百多年来经地震、雷击、水淹、炮轰,仍巍然屹立,可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 拨款对古塔进行保护,维修,对塔内的阶梯甬道进行加固。原许昌文峰塔在文明寺内,寺院早已不存, 1988年在塔下新建许昌博物馆(现许昌市塔文化博物馆),塔、馆相连,掩映成趣。
4、葚感涧流
许昌城西南椹涧村东门外,原来有涧,涧内流水,长年不息,弯弯曲曲,流向东南,俗称“九曲湾”。岸上植有桑林,桑椹熟时,映托流水,十分好看。椹涧村名由此而得。它还与古二十四孝蔡顺有关,蔡死后乡民建蔡孝子祠,为宣扬孝道。蔡孝子祠西有熊耳山,高冈连绵,祠前有涧水款款流过,加之桑树成荫,景色宜人。传说蔡顺拾葚奉母,遇赤眉军,赤眉被其孝行感动,到涧内洗去赤眉,回家从事农桑,孝敬双亲。后人称此涧为“洗眉河”。在椹涧西三岗上蔡顺拾葚奉母处,修蔡母庙,亦叫“等子寺”。今寺庙无存。椹涧东门外有石碑可考;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日是蔡顺庙会。
因这里有涧水款流、桑树成荫,还有孝子奉孝,所以入选“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我也桑荫紫葚垂,汝阳芳躅记丰碑。
一湾涧水清如许,传说当年洗赤眉。
5、灵泉瑞溢
许昌城西灵井村,今灵井乡 *** 院内有井,40多年前水仍自流,涝不溢出,旱不涸。原人们在此建庙,井上建亭,亭内梁上,悬制两条彩绘木龙,倒影井中,栩栩如生。水通过地下道,从大街南面的石龙嘴中流出,可食用、浇灌,造福一方。传说石龙嘴嵌一铃,水击铃响,能听数里,后被人盗走。过去当地人遇旱常来井旁祈雨,有时巧合下雨,就认为这里龙潜其中,故名“灵井”,该村亦由此得名。今庙毁亭折,水系亦被破坏,仅存一深井。
因认为这里的水有灵气造福一方百姓建有庙宇,而入选“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降雨能回造化功,还分余泽润三农。
银床莫漫施长绠,只恐深泉有蛰龙。
6、西湖莲舫
如今的西湖公园,据《许昌史话》记载为唐代曲环镇守许州时筑城取土,地面成坑导潩水而成小西湖,到北宋时,随社会经济繁荣,百姓在此植树插柳,种上藕莲,使得小西湖逐步成为中州有名的园林胜景。如今公园正中央的亭子为德星亭,是许州人为纪念汉末先贤荀淑所建。
乾隆时, 因小西湖莲荷清丽,画舫如织,遂把小西湖列为“许州十景”。甄汝舟诗:
一片波光散晓烟,红衣馥馥翠田田。
州城宛在芙蓉宛,何用兰挠拨画船。
7、潩水潆洄
许昌城东三里桥北河湾村,过去潩水自西北来折而东,在此回旋。一湾碧绿流水,两岸树木参天,曲湾珠绕,向东南流去。特别是雨后水涨,游鱼跃波,形成奇观。今潩河水改道,遂不存。
因潩水在这里形成奇观,遂入 “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寻源直抵具茨山,细绕城隅碧一湾。
最是雨余新涨后,银刀如雪跃波间。
8、灌台凝雾
原在许昌城南一公里处,有一高台,高17米,面积一万平方米。台上有亭,台周围青石围砌,边设曲栏,与城内春秋楼遥遥相对。据说当年汉将灌婴兵屯许昌,为炫耀武力,筑台检阅兵马。就在城南修筑了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阅兵台,所以叫灌台。还有一种说法为当时灌夫思故乡而筑此台。东汉末年。曹操迎帝都许,每逢佳节,率属下文武登台仰望家乡,引酒赏景做诗,借以抒发思乡情怀,故而曹操将此台更名“思故台”。因城市发展,修路,建设仓库,此台已被铲平。今“思故台市场”即以此址在附近而闻名。
因灌台高大,常被雾气笼罩,远远望去,濛濛腾腾。登台远眺,豁然开朗而被称为“灌台凝雾” 遂入 “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灌氏犹存思故台,濛濛雾觳罥污菜。
此间不隐南山豹,登眺方知眼界开。
9、石梁浩月
许昌城西北石固镇南寨外东北角石梁河上,原来有一座桥叫“石梁”,故名其河为石梁河。“石梁浩月”即此。此桥修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竣工于弘治二年(1489年),历时12年,由义官吴芳独资兴建。据碑文记载,此桥乃石块铁铸一孔桥,凌空而架,河两岸为开阔地,桥下流水清幽。
因夜深人静,皓月当空,观看水中明月,水天一色,犹如仙境而被称为“石梁浩月”,遂入 “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石梁河畔夜迢迢,蓦见银蟾涌碧霄。
水际连天浑一色,却疑身度彩虹桥。
10、许田积雪
许昌城东北约25公里的许田,西二里许有射鹿台,为汉献帝射鹿狩猎的地方。因当时台周围是盐碱地,不长庄稼,每逢天气潮湿,白色一片,犹如积雪。当时的文人、达官显贵,只知玩景作乐,不关心民间疾苦,把这不长庄稼的盐碱地称之谓“许田积雪”。新中国成立后, *** 带领群众治碱治涝,改良土壤,使许田碱地变为良田。再登射鹿台瞭望,不见“积雪”,但见禾苗万顷,一片碧绿,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因当时台周围碱地遍野,每逢天气潮湿,白色一片,犹如积雪而被称为“许田积雪”,遂入“许昌十景”。甄汝舟诗:
雪后偏宜玩物华,封条古树尽飞花。
只登射鹿台遥望,万顷琼田掺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