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白马怎么唱(白马篇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白马怎么唱(白马篇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白马怎么唱(白马篇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曹植

曹操是个多子的人,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卞皇后生丕、彰、植、熊,刘夫人生昂、铄,环夫人生冲、据、宇,杜夫人生林、衮,秦夫人生铉(王字边,字典无此字)、峻,尹夫人生矩、干,孙姬生上、彪、勤,李姬生乘、整、京,周姬生均,刘姬生棘,宋姬生徽,赵姬生茂。

三国时期最不该诋毁的十大人才,曹植榜上有名,如果从才华来说,曹植自然是才高八斗(实际上,才高八斗一词最开始就是用来形容曹植的),但是如果据此就为认为其完美无缺未免有失公允,正如我下面要分析的一样,如果以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的标准衡量,曹植远远不合格。那么曹操最出色的儿子是谁?我以为,不是曹植,也不是后来当了皇帝的曹丕,而是小小年纪就不幸夭折的曹冲.其中比较出名的是这几位: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丰愍王曹昂、邓哀王曹冲。曹彰为猛将,颇得曹操喜爱。曹昂最可怜,随曹操南征张绣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注一),张绣降而复叛,危急时刻,曹昂让马于曹操而自己不幸被张绣所杀剩下的曹丕曹植曹冲各有特色,下面我就对他们做一个比较。

曹丕:三个人里面,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曹丕,此人真可谓阴险毒辣,天生就喜欢钩心斗角是当政治家的好材料。其钩心斗角的水平偶就不说了,反正,曹植被他斗下去了,其后曹丕又在著名的七步诗里当了反面教材。曹丕最让人厌恶的地方还不在钩心斗角,而在他的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张绣杀曹昂后又再次投降曹操,连曹操都既往不咎了,曹丕却不答应,几次找到张绣破口大骂:你杀了我的兄弟,还有面目见我吗?终于把张绣逼得自杀。要知道此时曹丕还只是五官将。。还有曾经救过曹操性命的名将曹洪,三国志记载:“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连曹洪这样的名将功臣,只是因为当年鸡毛蒜皮的小事,曹丕就敢下杀手,别人就更是不用提,后来司马家篡曹之所以成功,跟曹丕的残忍暴戾大肆诛杀忠臣有相当关系。

曹植:曹子建才华横溢,留下颇多著名的诗赋,但他自由散漫得过分而且极为贪杯,做曹操的接班人的话却完全不合格,。看看他的行为就知道了,“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估计这位是当时开车开的高兴,什么规矩都不管了。此后曹操就开始渐渐不喜欢曹植了,但是曹植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这次: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当时的形势对曹魏而言相当危急:关羽围攻樊城盗贼响应天下振动,声势相当之大,曹操令曹植领兵救援,可以说,这是掌握军权的大好机会,而且干得好了肯定能在争夺继承权上得到极大的加分,但是曹植受命之后干啥去了?他不但没有小心翼翼的为大军出兵做准备,反而喝得烂醉如泥,唉,真是典型的败家浪子形象,曹操任命曹植后不放心,又叫曹植想告诫一下出兵注意事项,结果发现这位可怜的公子哥正神志不清的在醉乡里与周公搞第n+1次亲密接触。

曹植放荡不羁不遵法令,而且在被任命为将领授以重兵身负国家安危这样关键的时候,竟然敢喝得烂醉,要知道此时他上面还有曹操压着,要是他当了继承人在曹 *** 后他还不要翻天呀?看看曹植的放浪表现,我们不难理解曹操为何最终选择了曹丕为继承人,虽然曹丕无论才华人品都远不如曹植,但如果曹植继承了王位,或许会是另一个南唐后主。

曹冲:曹冲其实并不如曹植和曹丕那么出名,但是曹冲却是曹操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其实称其为神童或是天才一点都不过分,曹冲称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锐,即施行焉。”曹操手下人才极盛,但是他们都想不出如何称象,曹冲一个小孩子居然能脱颖而出这实在令人惊叹。

曹冲不但聪敏过人,而且心地极好秉性善良,当时因为天下大乱,曹操制定的法度极为严厉。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按当时的规定保管马鞍的库吏很可能被杀头,库吏心惊胆战,想自己出首请罪,但还是极为担心脑袋不保,此事不知怎地被曹冲听说了,于是曹冲就拿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跟被老鼠啃过一样,然后在曹操面前装出十分忧愁的样子,曹操就问了:“仓舒啊,你怎么不高兴捏?”曹冲就回答了:“人们以为老鼠啃了人的衣裳,对衣裳的主人是不祥的兆头,现在我衣服被老鼠啃了,所以我发愁啊。。”曹操安慰道:“东西被老鼠啃那是正常现象,那些人是瞎说的,你别为这事担心。(注三)”于是库吏趁机前来报告说马鞍被啃了,曹操笑道:“我儿子衣服穿在身上还被老鼠啃了,更何况马鞍是悬在柱子上的呢?”于是库吏什么责任都没被追究。

这件事本身反映出曹冲的聪明善良的天性,但是事情或许也没那么简单:老鼠啃过的东西牙印颇为特殊,曹冲虽然天才但是毕竟年纪太小,拿小刀来刻老鼠牙印未必会刻的很像,曹操一世人杰,如何会看不出来?再加上库吏非常“凑巧”的出现并报告,以曹操的智力如何会不知道是曹冲要为库吏开脱?也难怪曹操会发笑了,不过看到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善良,此时曹操想必笑的非常开心吧。

象这样暗地里帮人说话讲理使人得到宽宥免死的事,曹冲经常干。曹操对曹冲越发的喜爱,甚至多次向臣下表明了将来要让曹冲接班的意思。我想,从曹冲的表现来看,其天性宽厚善良,远远好过要后来即位的曹丕,其天分更非曹丕之流所能企及的,如果教育得当,长大后肯定是曹魏接班人的最佳人选,可惜或许真的是天妒英才吧,曹冲在建安十三年得病死了,死的时候年仅十三岁。

曹冲的死让曹操极为难过,曹丕劝慰曹操的时候,曹操流着泪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显然,如果曹冲活着,曹丕和曹植等人肯定是无法与其争夺继承人的位置的。

曹冲死后,曹丕和曹植开始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最终曹丕胜了,不过曹丕政治能力实在一般(当然要比曹植强些),而且过分的阴狠毒辣,杀了太多本来不该杀的人,给后来司马家“三马同槽”埋下了伏笔,若曹冲不死,以曹冲宽厚善良的秉性,估计司马连篡位的机会都没有吧。要是这样,天下的形势会如何呢?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如果曹冲不死,刘备此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白马篇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 一作:名在)

白马篇翻译及注释

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2]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4]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5]去乡邑:离开家乡。[6]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7]宿昔:早晚。秉:执、持。[8]楛(hu)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9]控弦:开弓。的:箭靶。[10]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11]接:接射。飞猱(na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12]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13]狡捷:灵活敏捷。[14]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15]虏骑(ji):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o)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16]羽檄(xi):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17]厉马:扬鞭策马。[18]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19]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20]弃身:舍身。[21]怀:爱惜。[22]籍:名册。[23]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24]捐躯:献身。赴:奔赴。

白马篇提示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胞弟曹彰,另一说是指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藉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白马篇赏析三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像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 金代 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著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著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木苦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木苦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插著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 *** 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 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 *** ,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白马篇赏析二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周英)

白马篇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像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著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白马篇赏析四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 清代 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诗词作品: 白马篇 诗词作者:【 魏晋 】 曹植 诗词归类: 【古诗三百首】、【乐府】、【写人】、【爱国】、【抒怀】

《白马篇》的作者是谁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那么《白马篇》的作者是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2、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3、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4、 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关于《白马篇》的作者是谁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谁能帮我找一下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篇[1]

曹植[2]

白马饰金羁[3],连翩西北驰[4]。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5]。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6]。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7]。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8]。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9]。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0],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1]。长驱蹈匈奴[12],左顾凌鲜卑[13]。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本篇属《杂歌曲·齐瑟行》,又名《游侠篇》。 [2]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丕同母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尝随征伐,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报负;后期备受曹丕父子迫害,郁郁而终,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 [3]羁:马络头。 [4]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5]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6]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7]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8]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9]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10]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11]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2]蹈:奔赴。 [13]陵:陵蹈,以武临之。 [14]怀:顾惜。[15]中:心中。顾:念。

【译文】

白马装饰上金色的羁头,

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

请问这是谁家的青年,

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在小时便远离了家乡,

扬名在边陲;

随时准备好弓箭,

箭桶里箭很多,

左右开弓射中目标.

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

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

比林中的豹螭更勇悍轻捷;

边陲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

虏骑多次骚扰我们,

征召的檄文从北方来,

策马登上高坡;

长驱直入打败匈奴,

向西攻打,击溃鲜卑。

我们既置身流血的事业,

怎可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对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

何况妻儿?

名字被记在壮士名册中,

不能顾及私人!

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

我们视死如归!

[img]

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作者平素也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老版三国演义背景音乐

《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头曲)演唱者:杨洪基

《这一拜》(刘关张角色歌) 桃园结义和古城会出现

《烈火雄风》(吕布角色歌) 董卓霸京师那集出现

《貂蝉已随清风去》(貂蝉角色歌) 连环计凤仪亭那集出现

《淯水吟》(邹氏角色歌) 宛城之战那集出现的

《卧龙吟》(有为歌)(诸葛亮角色歌) 三顾茅庐那集,后面还出现过变调

《民得平安天下安》(刘备角色歌) 携民渡江那集出现

《当阳常志此心丹》(赵云角色歌) 长坂坡那集出现

《丈夫歌》(周瑜角色歌) 群英会那集出现

《短歌行》(曹操角色歌) 横槊赋诗那集出现

《子夜四时歌》(刘备招亲时候的) 甘露寺那集出现

《江上行》(关羽角色歌) 单刀赴会那集出现

《白马篇》(曹植的) 这个忘了那集了,应该是立嗣之争那块儿的吧

《哭诸葛》(诸葛亮角色歌) 孔明死亡那集

《历史的天空》(片尾曲)演唱者:毛阿敏

我认为片头曲很好听。

更多白马怎么唱(白马篇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