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写“凡尔赛”文学的人们,是在炫耀什么?(二)
接上文,前文介绍了《自卑与超越》中的个体行为中的两个表象,即自卑与优越感。人们多少都具备自卑感,因而在成长以及生活中追求优越感。儿童早年的成长经历,对生命意义最原始的理解,以及因周遭抚养环境所形成行为固化模式,会持续到成年,而缺陷、溺爱、忽视都会导致儿童对生命意义做出错误的解读。
今天带大家继续解读本书。
三、对梦境的解读。
对梦境的解读最有名的就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个体心理学派。而佛洛依德认为梦有其意义。“意识”与“无意识”是相对立的,梦可以解释与白天思维矛盾的规则。同时,他将梦放在了性的背景下考察,以及认为梦是对于死亡无意识渴望的表达。
但个体心理学对梦的研究则认为,梦与清新时并非对立。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专注于优越性地追求,则梦中人们也忙于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统一的潜在目标。
如果没有压力和紧张感,梦就存在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睡眠状态中。只有在遇到现实压力下,梦才会提醒我们面临的困难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梦的意义在于,为个人的生活方式提供防护,一次对抗常规认知的压力。如果一个个体面临他不愿意面对的事物,他就会潜意识中借助梦唤起的感觉来肯定自己的态度。
生活的方式就梦境的编剧、制作人和导演,梦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支持和辩护。往往我们在梦中欺骗自己,用做梦来自我催眠。
古人用“周公解梦”来解释一些梦境中的发生的事,那么所谓的“解梦”是否有科学的依据?
古人认为,梦由象征和隐喻构建而成。比如,有的人梦到掉牙、从高处坠落、到处找厕所、蛇等。
有的隐喻可以造就美好、奇妙的幻想,但必须认识到,如果被拥有错误生活方式的人所用,隐喻就会变得很危险。学生面临考试压力很大,可能梦到自己找不到考场,或者站在悬崖边,他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要采用逃避的策略,将考试比喻成了谜团或者深渊,完成自我的欺骗。
梦可能愚弄和欺骗自己,所以用来解释现实,往往可能适得其反。对于梦,必须考虑的是它给人带来的心情以及对于整个生活方式的反应。
四、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影响。
家庭生活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权威的存在,家庭不需要被统治,家人之间都应该平等对待。
母亲是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最重要的角色。为母之道来自于本能,以及兴趣和练习。母亲全身心的爱给予婴儿满满的安全感。如果一位女性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不满足,那么她和孩子就会遇到麻烦承受压力。
如果一位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孩子就不能通过母子关系,建立起其他社会联系,引导他们平等地与周围环境展开合作。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母亲最终会成为长大后孩子的从属,成为被孩子控制的仆人。
孤儿院的孩子往往表现对他人漠不关心,这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成为他们和同伴之间桥梁。从没有体会爱和被温柔对待的孩子,怎么可能去温柔友善地对待这个世界?
一位母亲的双重任务就是,成为孩子信赖的人以及将这种信赖和友善扩散开去。
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同样重要。刚开始,没有母子之间那么亲密,等孩子逐渐长大,情况就会改变。如果母亲没有成功地将孩子的兴趣,扩展到包括父亲在内的其他人,孩子在社会兴趣的发展中将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如果父母婚姻问题很多,对孩子来说就是危机重重了。
一个父亲的职责包括:是妻子的好伴侣、孩子的好伙伴、社会的好成员。他必须妥善处理工作、友情和爱情,还需要照顾和保护好妻子和孩子。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父亲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也不可以贬低妻子,成为施予者。和谐的婚姻,夫妻双方只存在分工不同。妻子同样付出很多,没有不平等的关系。
父亲对也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孩子终其一生将父亲视为偶像或者最大的对手。父亲对孩子的惩罚,尤其是体惩,往往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破会父子感情,让孩子害怕父亲而非成为朋友。
家庭中无需权威,需要的是合作。父母在教育问题上要保持一致,不应该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否则会让其他的孩子产生嫉妒和自卑。手足之间应该平等,一个孩子太突出势必影响其他孩子的成长。
无论何时,如果人们追求的目标是成为征服者,去战胜和征服他人,都是早期童年经历的结果,是当初没有在家庭中获得平等地位的孩子,努力竞争的结果。唯有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爱、温柔和安全感,并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才能避免这一令人遗憾的结果。
其次,学校的影响。
儿童发展有无限可能,教育对其选择影响最大。
公立学校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 *** 对工人要求会阅读、写作、做算术,以满足对社会上层阶级的服务,但这种教育形式的弊端逐渐出现。人们有了新的诉求,尤其现在发展越来越快的智能科技,自由思想、创新意识不断涌现,社会大跨越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学校应成为让孩子们学会思考,了解文学、艺术和科学,并成为有创造能力,独立于社会,并适应快速发展社会的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抛弃教条主义。对于在家庭教育中已经受挫,遇到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发现学生的困难,纠正家长的错误是教师的职责。并与孩子建立纽带,成为他们信任的人。最糟糕的手段,就是批评、指责,这只会让他们更加厌学。
在校外拉帮结派的孩子,能找到这个群体中的共性,受到同是问题孩子的赏识,融入在学校中无法融入的群体,得到安全感。不被班级接受的孩子,容易被 *** 后走上犯罪之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警惕,帮助这些孩子学会合作融入班级。
失败的教育,在于教师和父母没能找到正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应利用一切兴趣去诱导他们,培养出其他兴趣。
一个家是一个集体,一个班级也是一个集体,培养孩子在集体中的兴趣和合作,以及成员之前的平等关系。
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于儿童的极限,而是儿童对于自己的设限。如果因为丧失希望,认为自己不会成功,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就会与成功渐行渐远。教育中,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破除儿童对自己的限定。
对学习成绩也应如此。成绩的高低,并非天分高低的指标,也不应该是孩子给自己能力打上的标签。影响心智的往往是孩子对自己未来成长道路的态度。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在个体心理学派中,显然站不脚,他们认为只有拼命要逃避责任的人,才会秉持这样的观点。所谓的“善”与“恶”只是在社会环境下,和其他人类共通培养出来的产物。
就像懒孩子,他们生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是被宠坏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习惯于期待不劳而获了。对待懒孩子,可以和孩子进行一场关于懒惰的谈论,让孩子了解懒惰从何而来?为何有人会犯懒? 懒孩子为什么不改?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变?讨论时,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是谈论的对象,问题不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会感兴趣,从谈话中受益。
如果面对批评与指责,很难取得效果,让他们冷静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所改变。
对于学校教育中的跳级,作者认为并不是件好事,跳级的孩子通常会肩负一些无法实现的期待。对于一个光芒耀眼的孩子,对于整个班级的进步也更有利,应该更倾向于给这些孩子提供其他活动和兴趣作为补充。他们的兴趣也会扩展到其他孩子身上,促进孩子们之间的踊跃参与。
而对于留级的孩子,往往仍然惹是生非依然故我,留级的做法未取得效果。作者认为同一些教师利用假期来教育落后的孩子,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生活方式的错误,靠自己努力获得进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