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
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中国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记录电影《二十二》,全国上映。
在豆瓣上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就跟想去看。很好奇,导演会把这样一部特殊题材的影片,拍成什么样。
走出影院,平心而论,并没有让我失望。
影片叙述平静而克制,没有煽情、没有幽怨、没有愤怒,有的只是老奶奶们静静地讲,导演静静地拍,观众静静地看。而正是这种耐心的倾听,安静的陪伴,更给人以震彻心魂的力量。
其实早在2012年,郭柯导演就拍过一部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三十二》。片名取作《三十二》,是因为那时(2012年),中国现存在世的慰安妇仅剩32人。虽然片名取作《三十二》,但是影片只拍摄了一位老人(韦绍兰)和她被日本人迫害生下的儿子罗善学的故事。而到2014年,《三十二》公映时,这一数字变成了22。
郭柯导演意识到,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毕竟,还有那么多老人没有拍到。
要知道,在生活中,这些老人是不会对周围人提起这些往事的,即使对子女、对亲人也是只字不提。因为她们知道,即使说了,别人也未必能理解,说不定还会引起一片指责和异样的眼光。
于是打掉的牙齿往肚里咽、掉出的眼泪往心里流。悠悠岁月里,她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缄默,就像一切都不曾发生一样。
直到郭柯导演走进了她们,用镜头向观众讲述这段尘封已久的沉痛历史。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郭柯,毫无疑问这段历史会被她们带入坟墓,永远离开人世。
于是2014年,郭柯导演开始着手拍摄《二十二》。初衷就是要在这些老人离去之前,为世人保留下这份珍贵的影像资料。告诫后人,勿忘国耻。如今,《二十二》的原版拷贝已经无偿捐赠给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并在馆内循环播放,永久馆藏。
其实观看影片之前,我很担心一个问题。很担心导演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借这个题材“消费”这些老人。也怀疑过拍摄这个题材的意义。
但是看完影片以及一些背景资料之后,这些疑虑被完全打消。
首先,影片没有强迫老人们去回忆她们不愿回忆的过往,只是静静地倾听记录,给她们以足够的尊重。其次,郭柯导演表示会把票房的一部分收入有计划的发放到老人手中,用实际行动改善她们的实际生活。还有,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她们一个一个相继离世,拍摄团队每年春节前都要跨越全国去陪伴这些老奶奶。
所有这些举动,都让人足够相信,这个团队的用心。
而说到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窃以为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它为社会、为历史留下了如此珍贵的影像资料。要知道影片上映的今天,片中好几位被拍摄的老人已经离去。2014年拍摄时,全国尚有22人,影片上映的今天,仅剩8人。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
第二个意义,也许就是,影片中老人们言谈举止里表现出来的乐观与从容吧。
以韦绍兰老人为例,1944年,24岁的韦绍兰和1岁的女儿被日军强行拉入慰安所,天知道她都经历了什么。所幸,三个月后她逃了出来。
她以为逃脱了日本鬼子的魔掌,却不知更大的折磨来自漫长生活中丈夫及周围人的谩骂和指责。更可悲的是,她还怀上了日本人的孩子。
由于担心不能再生育,她毅然决定把孩子生下。这就是中日混血儿罗善学。
罗善学的一生因为是“日本人”的关系而备受坎坷。童年受尽同龄人指责,如今年近70,因“身份问题”孤独终老。而他与母亲韦绍兰的关系也一直不好。
韦绍兰坦言自己一生命苦,“没有谁比自己更苦”。可是当谈及“为什么还活着”时,她说:“这个世界这么好,到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
“只愁命短不愁穷。没吃的,慢慢来”。
映射到当今社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不是拆二代,累死累活赚的工资在高昂的房价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好不容易东拼西凑买上了房,却背负起了长达二三十年的债务,从此有如热锅蚂蚁、拉磨黔驴,睁开眼睛就为钱奔波。
王小波说人生不仅要有此生此世,还要有诗意的世界。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们不敢追求诗意的世界,他们只有还房贷的世界。
白岩松说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只是各有各的不易。上辈人为吃饱穿暖奔忙,我们这辈为房子奔忙,下一辈呢?希望你们能放开手脚,以梦为马,为理想奔忙。
然而不管现实有多惨痛,年轻人们,想想韦绍兰阿婆的话,“只愁命短不愁穷”,我们是不是也该鼓起生活的勇气,勇往直前呢。
因为人生啊,并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