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王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王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王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导读:读了陈海贤《了不起的我》一书,深受启发。人到中年,没有了年轻时的豪言壮语,多了些自律和反省,每做一件事总爱思考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最常思考的还是人生的意义。

01 人生是自我发展的过程

人的一生,风光得意总有时,跌宕起伏是常态。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是“收”的阶段。收集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还有成就、声望、尊重;下半场是“发”的阶段。把前半生收集的东西都分发出去,去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关心下一代。从下一代的繁衍中获得人生意义,获得新的可能性。

人生,就是一边得到,又一边失去,在得失之间成长。因此,人生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不断确立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需要克服不同形式的自我中心,从原先的小我中走出来,不断扩大自我范围,迎来更大的格局。可以说,人的自我发展,就是破除我执,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02 人生上半场:“收”

人生上半场包括青春期和成年期。青春期重在寻找身份认同,成年期重在建立亲密感。

1.1 青春期:人生的迷茫期

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身份认同,确立“我是谁”。青春期充满矛盾,处于人生的迷茫期。青春期的我们既依赖父母和家庭,又想尝试脱离家庭,争取独立空间。

在这个阶段,阻碍我们发展的障碍,是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在意。我们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中心,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人的关注。

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断。表面上,我们在乎别人的评论,实则对别人的真实想法根本不感兴趣,我们真正关注的是我们自己。

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就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拼凑出自我的形象和概念。越找不到答案,就越执着。这种自我执着有两种表现形式:要么一味顺从,要么一味反抗。

既然别人的评价很重要,我们就简单顺从;或者通过反抗来彰显自己,但刻意的反抗反倒成了另一种在乎。顺从和反抗是一体两面,在此基础上是无法建立自我身份认同的。

建立身份认同,明确“我是谁”,需要我们对自己负责,学会容纳矛盾。分清楚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尽己所能做好那些可控的、自己的事,从假想的、被评价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自我认可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和别人平起平坐。

1.2 成年期:人生的稳定期

处于成年期的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但一个人难免孤独,我们需要寻找人生的另一半,通过跟爱人分享自我来克服孤独感。因此,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亲密感。

建立亲密感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们的自我扩大了,另一半就是我们自我的延伸,借此弥补我们的自我缺陷。

亲密关系让我们敢于暴露自己的脆弱,并把自己托付给对方。我们不需要伪装,不需要担心TA的想法,觉得很自在。这样的亲密关系,让我们从稳定的感情中寻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和,这是对婚姻最好的解读。

当这些脆弱的部分在亲密关系中被接纳,整合到自我的概念里,再也不用藏着掖着,我们就更能接纳自己,人也变得更加完整。

当然,建立亲密关系,意味着依赖和信任别人,把自己托付出去,这也给了别人伤害自己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拥有爱的能力,能够发自内心做出承诺,学会深刻的托付、联结、责任和信任到底。当我们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我们的身份认同就进一步深化了。

该时期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建立职业认同。

人为什么要工作呢?工作和我们的人生故事分不开。如果我们认同所做的事情,就会从工作中获得幸福。因此,建立真正的职业认同,让我们的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人生故事里,赋予工作意义感,有助于进一步确立“我是谁”,强化身份认同。

职业认同意味着我们能够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作自我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看待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背后的人际关系各不相同。

生计代表的是一种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使命则代表着一种牺牲、奉献的关系。

正是由于职业背后的关系,我们才被塑造成有技能、被需要、肯奉献的专家,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扩展了自我的概念。

03 人生下半场:“发”

人生下半场包括中年期和老年期。中年期通过繁衍来突破自我,老年期通过整合人生找到生命意义。

3.1 中年期:人生的动荡期

有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和职业认同,自我的范围从一个人扩展到两个人,进而又扩展到工作中的更多人。但变化很快就来了,随着身体的衰老,我们步入了人生的动荡期:中年期。

从小害怕的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开始变得沮丧和不安。其实,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就是把可能变成现实,把悬念变成答案的过程。

如何摆脱中年危机,渐入佳境呢?进入中年后,我们与世界、他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别人变得既不重要,也重要。

说它不重要,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可以更多遵从自己的内心,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也不那么在意世俗意义上的规则和成功。

说它重要,是因为我们开始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尤其是下一代,从下一代的繁衍中获得人生意义。从他人的成长中,获得新的可能性。

中年期的我们,通过繁衍来突破自我,摆脱“小我”的限制,获得新的可能行,让自己的人生境界开阔起来。具体来说,繁衍有家庭里和家庭外两种形式。

家庭里的繁衍:

孩子,把我们从小的自我中拉了出来,自我的含义又一次扩大了,此时的自我延伸到了下一代。自我的扩大,使得之前自我的可能性危机变得不那么严重了。

繁衍的本质是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但有些父母正相反,他们把孩子拉进来加强自我,让孩子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前一种爱是奉献式的,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承认孩子是独立个体,并真正关心他们;后一种爱是占有式的,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关心的仍是关系中的自我。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的身份认同需要整合父母和自己的期待。父母应该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牺牲。

真心为孩子奉献,为孩子的成长骄傲,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突破自我的限制。同时,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因为这也是在尊重自己的独立性。

事实上,我们是通过爱孩子,学习怎么爱自己。在奉献自我的同时,也在加强自我。这种奉献式的爱,是我们克服中年期的发展障碍,走出中年危机的一种有效方式。

家庭外的繁衍:

家庭外的繁衍有三种形式:创造性的工作、传承、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繁衍形式,通过劳动,把某些个人之外的东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一旦这个东西诞生了,它就会独立于我们而存在。通过创造,新东西不断被带到这个世界上,它就变成一种突破自我限制的形式。

因此,很多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不容易产生停滞感。“让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迹”、“这个世界我来过”就是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繁衍形式的意义。

传承广泛发生在工作领域,年轻时获得长者的帮助,中年时开始帮助年轻人。师徒传承既是一种工作关系,也是一种包含情感的家人关系,只不过从血缘关系变成了手艺的传承。

传承有技术上的,也有关系上的,它们都包含了某种形式的自我超越。

技术上的传承,表明技术有超越个人的存在价值,不该随着人的老去而消失。即使这些经验是你总结的,或是你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它们在本质上还是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全人类的。越是重要的技术或者经验,你越有传承的责任,如果你接受了这样的责任,你就通过传承超越了自我。

关系上的传承,体现在那些有经验的老人愿意辅助年轻人,成为他们的榜样和领路人,帮助他们成长。这是一种带着敬意的担子,它需要我们的付出,而我们也在这种付出中超越了自我。

使命感是传承的深化和扩展,它把繁衍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身上。同时,这种繁衍也是一种互惠。年轻人和老年人相互需要,这是人类发展出来的突破自我限制、传承文明的特殊形式。

3.2 老年期:人生的整合期

走过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我们慢慢开始进入老年期。衰老、病痛、身边不断去世的朋友,都在不断提醒着我们人生终点的临近。步入老年期的我们,还需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课题:对人生的整合。

整合人生有两种含义:一是回顾自己的人生,找出一种意义来源;二是把自己纳入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演化进程的一部分。

无论我们的一生是否顺遂,经历了哪些痛苦和快乐,我们都把它作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接纳下来,接纳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独一无二的。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永远都会错过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选择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东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与生命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有恒的张力,这种张力永远都需要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人生是一个走向“无我”的过程,通过不断扩大自我的社交半径,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关心下一代,最后把自己交付出去。人生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放手与舍弃。

大家都知道,“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可以让我们陷入可怕的虚无,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04 自我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人总是处于矛盾之中:自我和他人、亲密和孤独、理想和现实、生和死等等。如果回头看,我们会发现,在人生的每个特定阶段,都有特定的矛盾,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永恒张力。

人生旅途漫漫,越往前走,我们越会发现那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自我。人就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人生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既然结果一定是烟消云散,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让过程发生,这就是结果的意义。我们会老去、死亡,作为结果,我们会消失不见,可发生的过程却不会消失。

让过程发生,毕竟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更多王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