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花鼓歌(花鼓次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花鼓歌(花鼓次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花鼓歌(花鼓次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一曲《凤阳歌》击倒了朱元璋的中都城 ZT

不可一世的中都城就这样被一首歌给击倒了——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用最残忍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这首《凤阳歌》的时候,他只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撤回兴建中都的人马。

提到凤阳,首先想到的,是很有名气的凤阳花鼓。

一首“讨饭歌”,辗转了数百年之后,已变得面目全非,保留的,只是那个脍炙人口的开头:“说凤阳,唱风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浅显易懂的歌词,那是谁都可以看得懂的。如此“反动”的歌词,明显的就是一种攻击啊!矛头,直指凤阳所出的皇帝朱元璋。并且,因此形成的现象很奇怪:那些来自凤阳的乞丐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沿途乞讨,即使是丰收之年,冬天来临,凤阳人也把家门一锁,仍旧出门要饭。这是怎样一种民俗啊——讨饭本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但在凤阳,你看不出凄楚,看到的却是满怀的欢乐,还有幽默和玩世不恭。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怎么都有一点不合常理人情。

这个奇怪民俗的背后,应该隐藏一个别样的故事吧?除了故事,还应有一种大众心理,一种集体无意识悄然长成的过程。

最初的凤阳花鼓,并不是“讨饭歌”,它是凤阳一带流传的民歌。

有关资料显示:宋朝时,在淮河两岸,就有花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了。明末画家顾见龙在家乡太仓看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后,曾经画过一幅《花鼓子》图。这是迄今为止记录凤阳花鼓最早的一幅画,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也就是说,在明代,凤阳花鼓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很成熟了。

凤阳人唱着《凤阳歌》乞讨开始于什么时候呢?资料显示,至少在明代中叶,凤阳人已开始打着花鼓走四方了。也就是说,凤阳人唱着《凤阳歌》进行乞讨,至少是明中期以前的事了。关于这一情景,清人赵翼曾在《陔馀丛考》中记述道:“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 *** 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来乞食如故。”

赵翼这一段文字,至少可说明两点:一是清初之时,凤阳花鼓中就有这一段歌词;二是凤阳人的乞讨并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凤俗,是一种社会习惯和传统。

根据史料来看,这首《凤阳歌》最早见于戏曲选本《缀白裘》,时间应该是晚明或者清初。可以肯定的是,这首《凤阳歌》产生于明代,在明代中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甚至更早。如果想要一个确切时间的话,那么不妨大胆追溯一次,这首脍炙人口的《凤阳歌》极可能产生于洪武年间。

编纂于晚明时代的地方志《凤阳新书》中,有一份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十六日朱元璋颁发的圣旨:“凤阳实朕乡里陵寝焉……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的这块土地上,永不课征,每日问雍雍熙熙吃酒,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一年(皇陵)祭祀,止轮一遭。将了猪来祭了,吃了猪去;将了羊来祭了,吃了羊去。钦此。”

这一道圣旨,是典型的朱元璋凤格,半文半白,粗鲁爽朗,无所顾忌。关于这一道圣旨,据说还有一段来历。

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定都应天府,也就是金陵(南京)。金陵距凤阳不远,乡里乡亲们经常去皇城看望他。朱元璋平日里没什么其他爱好,只是对家乡的花鼓情有独钟。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家乡人特意组织选拔了一支花鼓队伍前去祝贺。队伍到达金陵后,登基大典已结束,正是大宴宾客的时间。花鼓队伍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不该演出。朱元璋看见家乡来人了,非常高兴,就说:“先唱先唱,唱完再吃。”于是,锣鼓敲起来了,花鼓手们载歌载舞,极尽颂扬之事,直唱得朱元璋心花怒放。于是朱元璋就降下圣旨:我来自凤阳,你们都是我的老乡,以后,你们有福气的去做父母官,无福气的就给我看守陵墓,对于家乡人,我不征收你们的税费了,你们就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吧,每天只管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喝酒。每年你们只要祭奉一次皇陵就行了,祭过了,猪啊羊啊的,你们分了吃了……

朱元璋的这一番言辞,颇有点儿有福同享的意思,的确,过了“有难同当”的时候,也该轮到和乡亲们有福同享了。

洪武爷许下如此诺言,凤阳的花鼓手们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这一下,凤阳的百姓真的奉旨行事了,一个个撒着欢儿地大吃、大喝、大唱,哪里有心思去耕田种地,全都指望去当官,最不济,也有一个看守陵园的活,温饱问题也会解决的。果然,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营建中都,洪武爷果然说话算话啊,全凤阳的人都盼着这块地方成为国都,一旦成了国都,朱元璋总得兑现他的诺言吧。

建中都,的确是朱元璋的想法。定都金陵之后,朱元璋心里一直不很踏实,觉得金陵虽然多次为帝王之都,虎踞龙盘,但这里偏隅江南,对控制全国政局,尤其是对征抚北方不利。朱元璋一直想把都城安在稍北一点的地方,比如黄河之滨的开封,以及大都燕京(北京)等。经过反复比较,朱元璋认为开封虽多次做过帝都,但长期战乱,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于是打消了在此建都的念头。很多大臣提议,不如在皇帝的家乡凤阳建中都,这里濒临濠水,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运输和交通很方便,能很好地利用淮河和长江的优势进行防守。如果把金陵作为南都,凤阳作为中都,然后在北方再选一都,这样,北部、中部、南部都有都城,对稳定局势,将会有很好的作用。

朱元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虽然小时候在凤阳受到太多的 *** 和迫害,朱元璋对家乡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毕竟,衣锦还乡是人之常情。历经16年之久,踏着无数白骨坐上龙椅之后,朱元璋肯定希望在他的家乡设置一个超级豪华的凤阳府,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看。在朱元璋的规划中,这个辖区包括现在安徽、江苏、河南、湖北4省中的12府23个县,差不多将整个淮河流域都划了进去。

营建中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负责营建的官员,也经过慎重选拔,由左丞相李善长具体负责。李善长一直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文臣第一,功比萧何。李善长洪武四年正月来到凤阳,到洪武九年才离开,一共在这里呆了整整五年。营建中都的官员还有汤和,他是朱元璋起义时的小兄弟,也是朱元璋的心腹爱将。汤和是洪武五年来的,在这里呆了一年之久。除了他们,还有单安仁、孙克义、薛祥等一大批官员。

中都开始建设了。凤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大批人马开赴到这个淮河边上的小城,据说,修建中都城时,整个工程大约动用了工匠9万人,军士14万人,民夫50 万人,移民近20万人,加上南方各省、州、府、县和外地卫、所负责烧制城砖的工匠,各地采运木料、石材、供应粮草的役夫,总数达100多万。除了中都城之外,朱元璋还同时在凤阳开建皇陵,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皇陵同样也是气势宏伟的浩大工程。

小小的凤阳,一下子拥入了上百万人,这使得凤阳顿感压力,物价被哄抬得老高,有时候根本买不到东西。不仅如此, *** 还用很少的钱来征用当地人的土地,凤阳人不愿意卖,他们就强行征收。那些土地,不仅仅是用来建设中部的,还有很多是那些王公贵族大臣们强买的。皇帝要在这里造一个都城,并且极有可能将都城搬迁到凤阳,于是那些王公大臣们自然在这里买地成凤。而当地的百姓却纷纷流离失所了。

在这种情况下,眼见土地减少了,人口增加了,种田的人少了,吃皇粮的多。一年一年过去了,情况没有改善,局势变得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凤阳的仓库空了,粮断了,人们开始挨饿了。洪武爷送粮的队伍一直没到,人们等得心焦,也没跟洪武爷联系得上。慢慢地,有人实在饿得不行了,开始盘算着走出凤阳,盘算着去讨饭……终于,有人走出去了,一个人刚开头,身后立即就有一支长长的队伍。于是,在这个皇帝的家乡,延伸出了无数支队伍,向四周发散。

凤阳人开始了乞讨的历史,除了碗和棍之外,他们还把花鼓和鼓槌别在身上。

从凤阳走出去乞讨的不完全是本地人,杂混在中间的,还有那些来自江南的移民们。

跟所有取得政权的人一样,朱元璋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一个由世俗地主、豪门富户、读书人和各级官吏所组成的重要社会力量。这股社会力量既拥有强大的民间资本,又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他们是社会的中坚,也是基层的骨干。面对这样的势力,朱元璋心情复杂无比。从出身上说,朱元璋对这当中很大一部分为富不仁者恨之入骨,也对任何可能形成分庭抗礼、对朱家天下形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力量保持高度警觉。按朱元璋的想法和性格来说,他肯定要对这些人下手。

“沈万三事件”就是一个范例。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江南大户,富甲天下。元末时南京城的城墙、官府衙门、街道等,有很多是沈万三捐钱兴建的。朱元璋进入南京城后,沈万三想“破财消灾”,向朱元璋提出自己愿捐出很大一笔钱,作为朱元璋军队的军饷。没想到的是,沈万三这一回马屁拍到了马蹄上,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平民百姓,竟依仗自己有点臭钱,就想收买皇家军队,这也太狂妄了。朱元璋立即命令手下人杀了沈万三。由于马皇后出面求情,说人家拿钱慰劳你的军队,你怎么能杀人家?怕冷落了众人心,朱皇帝这才开恩,免其一死,改判沈万三流放云南边陲。

“沈万三事件”暴露了朱元璋对于天下富户的态度。在朱元璋当政的31年中,至少发起过六次大规模整肃帝国官吏与豪门富户运动。在这样有计划的“大清洗” 中,全国总共有10万到15万帝国官吏和豪门富户被杀死。除了打压和杀害,朱元璋还有计划地将江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大户,分批迁移流放。朱元璋的这一招是受刘邦的启发,当年,汉朝定都长安之后,也曾经把天下大户强制迁离本土,填实关中,是所谓“强本弱末”之术。朱元璋迁徙的规模,要比汉朝大得多。明初强制迁徙与性质类似的移民,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涉及人口至少达百万人。朱元璋首先将大批江南富户移至南京,其次,就是老家凤阳了——1367年,朱元璋在消灭了张士诚部后,立即将一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凤阳。几年后,也即洪武七年,朱元璋又下令将14万江南富户强行迁至凤阳。这两次迁徙的人数共达20万之多。这些人被强制迁徙时,只能带走金银细软,土地和房屋要交给原地的官府,或落入他人之手,到了凤阳之后,不许随便离开迁移之地。可以想象的是,当20多万被“劳动改造”的异乡人来到淮河岸边的凤阳时,应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凤萧萧兮淮水寒,背井离乡不复还。这些被没收了土地的地主们只能呆在皇帝的老家,被严加看管,不敢踏上回家之路,更无法横渡长江。他们整日以泪洗面,唉声叹气,不知何时是尽头。

终于,开始有第一个人伪装成乞丐,成功地逃脱了封锁,回到了自己久违的家乡。当然,在江南故里,他也不敢久留,户籍被取消了,房屋也归了别人,他只是撕心裂肺地看了一眼昔日的老屋,趁着夜色,踅摸进亲戚家,探听一些情况,然后,又重新潜回凤阳。回到家乡的滋味毕竟是温暖啊,哪怕只远远地看上一眼。于是,又有人扮成了凤阳乞丐的模样,回乡扫墓探亲。渐渐地,这样的方式形成了习惯,有一股悄悄的人流,从凤阳,像水一样流回江南水乡。他们依旧是敲着花鼓,载歌载舞,他们唱的,是并不熟练的凤阳腔;跳的,也是笨拙无比的舞步。

真正的凤阳人,以及迁徙到凤阳的外地人,就这样开始了各自的乞讨。慢慢地,这两路人马会合了,不分彼此了。有一天,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从某一个人的嗓子里,开始吼出一首新编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第一个人唱过之后,第二个人立即跟着唱起来,然后,便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

大户人家卖田地,

小户人家卖儿郎,

唯有我家没有得卖,

肩背锣鼓走四方。

……

凤阳人才不管你是什么皇帝呢!对于朱元璋,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在他们眼中,朱元璋只是一个脸上带有麻点、奇丑无比的“小和尚”。他们认的,就是谁当上皇帝谁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如果既没有实惠,又新增奴役的话,那么,即使是家乡的皇帝,又有什么用呢?这时候,他们当然会心怀不满,会想到“大曝家丑”,这也是他们唯一解气的地方。

不仅仅是《凤阳歌》,家乡的人似乎铆足了劲要臭一臭朱皇帝了。他们运用各种手段,比如,以小和尚的秃和亮来讥笑曾经出家为僧的朱元璋;以隐语相猜为戏,将朱元璋的名字夹在谜语中;在元宵马灯上画上一个大脚妇人怀抱西瓜而坐,以此来臭大脚的马皇后……当民间只剩下这一种情绪出口时,人们无不趋之若鹜用之至极。可以想象朱元璋为此所遭受到的奚落——传说有一天,朱元璋在元宵夜看见一灯上画着一位大脚妇人怀抱西瓜而坐,许多围观者“哗然而笑”。朱元璋大怒,认定此画肯定是影射他和老婆马皇后。第二天,便籽悬挂此灯的一家及其九族300余口统统杀掉。低贱出身的朱元璋,对于这等讽刺和讥笑,显得格外敏感。一个脆弱的人,最不允许的是人们拿他的尊严开玩笑。

奇怪的是,这首凤阳花鼓词还是流传开来了。尽管唱着它,要冒很大的凤险,甚至是杀头的凤险,但人们还是无畏地唱着它。“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等到歌唱者呈一字长蛇阵,从凤阳络绎不绝地开出来时,这一首歌已经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了。凤阳成了人人都知道的天下最贫穷的地方。这样的歌,唱得无头又无尾,唱歌的人,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当痛苦和真实不能被表现时,人们往往会转入一种黑色幽默的表达,这样的幽默,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反讽,是人们在痛苦中无奈的自我嘲笑。没有一首歌,能像这首歌一样,让人们唱得如此痛快了。这首歌就这样口口相传,从凤阳唱到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慢慢变得家喻户晓了。环境宽松时,就肆无忌惮地唱;凤声紧时,就会含糊其辞地唱;兴奋开怀时,就酣畅淋漓地唱……最恐怖时,就独自一人在内心唱,唱那种无声的歌,以一种最贴身、最艰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之心。

可以想象的是,一开始,人们是流着眼泪唱的,在歌里,有愤恨,有不平,有悲伤的情绪。慢慢地,时间将一切都过滤掉了,愤懑变得平和,悲伤变得幽默,人们忘却了歌中的仇恨,重新笑逐颜开,击着鼓唱啊跳啊,尽显欢颜。这时候,谁也没再想到跟谁过不去,人们就喜欢这首歌里的幽默,也喜欢这首歌的朗朗上口。人们听着这样的歌,不再觉得悲伤,就觉得好听、亲切。

于是,14世纪以后,在中国的城市乡村里,每到夏天洪水来临,或者秋天收割之后,处处都可以见到“咚咚搭鼓上长街,引动凤流浪子来”的凤阳花鼓女。她们穿着蓝花布的上衣,大红或者大绿裤子,汗巾缠头,腰背花鼓,占得场子后,将手中的细棒玩得如杂耍一样,交互击鼓,甚至用三根棒子击鼓,将其中一根抛向空中……打过一阵后,鼓棒收回手中,再徐徐击鼓开始唱词。伴随着那一首著名的《凤阳歌》,花鼓艺术慢慢地演变成一种绝技,变成当地根深蒂固的民俗。

凤阳中都古城的罢建,也应该与《凤阳歌》有关。

从1369年九月癸卯朱元璋下诏以临濠为中都大兴土木开始,一直到1375年四月丁巳,朱元璋下诏罢中都为止,一共有六年时间。在这六年中,朱元璋动用了全国的巨大物资,调集了百万匠役,耗尽了难以计算的钱财。大功告成之际,朱元璋突然下令罢建中都,这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其他角度来说,在当时,都是一件巨大的变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朱元璋下如此大决心罢建,历史学家们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朱元璋回凤阳的所闻所见,促使朱元璋作了这一决定。

朱元璋回到故乡到底看见了什么呢?

自洪武二年九月诏建中都后,朱元璋先后有两次从南京去凤阳。第一次是洪武四年二月,这一次来凤阳,朱元璋呆了九天,主要是视察中都的兴建情况。也就是这一次视察后,朱元璋作出了移民中都,充实中部人口的决定。朱元璋第二次来凤阳是四年后,也就是洪武八年四月,史书翔实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凤阳的行踪——朱元璋首先来到滁州,畅游了琅琊山,并乘着酒兴,写下了《感旧记有序》,文中说:“予因督功中都,道经滁阳,乘春之景,踏青西郊。细目河山,城雉如旧……”看得出来,朱元璋的心情不错,也看不出有罢建中都的丝毫痕迹。这一次朱元璋的凤阳之行,前后用了26天,在凤阳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细细检查了中都的建设情况,二是在皇陵进行了祭祀。当然,朱元璋祭祀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验功”了。并且,《凤阳新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凤阳时,住在“皇城内兴福宫”中。既然可以入住了,由此推断,当时的中都,已建设得差不多,只剩下一些扫尾工作了。

事情进展得一如既往地顺利,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回到金陵的当天,突然传下圣旨,停建凤阳庞大的中都。朱元璋为什么会突然下令停建即将完工的都城呢?《明太祖实录》只是轻描淡写地记载:“诏罢中都役作,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资罢之。”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视察中都兴建时,看到家乡人民因为大兴土木所遭受的痛苦。朱元璋无法面对,只好选择了停建。

或许,正是在凤阳的这一段日子里,朱元璋于某一个早晨或者傍晚,微服漫步在凤阳的街头小巷。在街角的某一处,他听到了隐约传来的歌声。起初,让朱元璋感到亲切的,是这首歌的曲调。朱元璋走上前去,想听得更清楚一点。后来,当他听清楚歌词之后,脸色大变,心若死灰。朱元璋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凤阳的父老乡亲们,为什么如此无情地唾弃他呢?

朱元璋在凤阳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扰乱了朱元璋的心绪,也让他徒生郁闷。这件事,史书上是有记载的。有人报告,中都城有工匠居然用“压镇法”来谋害他。所谓“压镇法”,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凤水上的一些刻意措施,进行施法,比如说在宫殿殿脊上制作一些木制的鬼怪,上面刻有一些符号和咒语,等人住进去之后,就会听见有人“持兵斗殿脊”,就会惶惶然不可终日。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在自己的家乡,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案件破获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这批工匠正法,并且扬言要把工匠全部杀完。联想到凤阳大街小巷传唱的《凤阳歌》,朱元璋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一朱元璋原想自己做了皇帝,家乡的人民会富裕,会有酒有肉,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会无限感激他。没想到的是,家乡变得更为贫穷,乡亲们流离失所,并且,当地百姓对他已失去希望……人,总是有一个软肋的,即使最坚强最残暴的人也如此。朱元璋的软肋,是他的家乡情结,也是他的面子和尊严。当朱元璋无颜以对家乡父老,感觉自己就像当年的项羽一样,身陷一片“楚歌”之中,那种绝望和伤心是可想而知的——既然家乡人民如此不喜欢自己,那么,自己还呆在这个地方干吗呢?一切是那样寡然无趣,朱元璋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了在凤阳建中都的愿望,选择了离开。他要离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逃遁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也许,身处异地他乡,反而会觉得心安理得。

不可一世的中都城就这样被一首歌给击倒了一一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用最残忍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这首《凤阳歌》的时候,他只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撤回兴建中都的人马。当一首歌能代表民心走向的时候,它就会如雨水弥漫,然后积蓄成大海,而后,就能摧毁和淹没一切东西,包括杀戮、暴力等等。不可一世的朱元璋,以及他的朱家王朝,只好在这样的歌声中,败下阵来。

明中都凤阳鼓楼

补锅花鼓戏原唱是谁?

《补锅》是著名的湖南花鼓戏现代剧目,于1965年发行,主要讲述的是年轻人的爱情观,体现了当时自由恋爱的开始萌芽以及思想时代的进步。由李谷一、钟宜淳、彭复光主演。

内容简介

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希望找一个有文化、有技术、职业好、贡献大的小伙子做女婿。但女儿兰英却瞒着她找了一个补锅匠做对象。刘大娘和女儿的看法不一样,认为补锅是“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没有什么出息。

有一天,刘大娘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着急之中拿了饭锅当潲锅,只好叫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补锅。兰英与男友李小聪商定计策,要趁这个机会来启发和教育妈妈。小聪来到兰英家,刘大娘不知道小聪就是兰英的男朋友,催他快点补锅。

小聪不急不忙讲述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补锅匠,刘大妈也表示赞同他岳母的思想,接着,小聪对刘大妈的旧思想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

刘大娘听小聪讲得有道理,表示不仅自己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帮助小聪劝说他岳母接受这个女婿。小聪见岳母已回心转意,连忙向岳母表露身份。刘大娘在满意的微笑声中接受了这位女婿。

扩展资料

声腔特色

湖南花鼓戏的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

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行当 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各地的花鼓戏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员,有华容的何冬保(丑)、湘潭的廖春山(旦)、邵阳的王佑生(老旦)、桃源的张树生(生)、岳阳的杨伯成(丑)、衡阳的张廷玉(小生)等。

王安银的花鼓子歌词

自从 *** 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多少皇帝都无道,多少无道帝王君。

前朝后汉表不尽,听我唱本《十里亭》。

南京有个马公子,每日学堂攻书文。

七岁上学到十五,满篇文章记在心。

十月初一放了学,闲暇无事放风筝。

谁知一下断了线,一气飞到半天云。

公子撵到要去拾,对直落在花园门。

公子想把花园进,听见里面脚步声。

把在墙头去观看,一位小姐好爱人。

身材好似一颗柳,走路赛过观世音。

面如荷花初出水,脸蛋好比桃花红。

眉毛弯弯樱桃口,如同凤凰藏花荫。

上穿红绫大花袄,下穿拖地水罗裙。

三寸金莲缓缓移,好似仙女下凡尘。

扇子遮面微微笑,小姐必定风流人。

公子悄悄摸进去,假装看花不做声。

小姐正在往前走,抬头看见一书生。

书生连忙陪笑脸,倒叫小姐吃一惊。

忙用长袖掩了面,紧移莲步上楼亭。

公子害怕机会错,忙上前去打问询。

你的爹爹姓什么?你的母亲哪里人?

你有姐妹人几个?你的排行第几名?

小姐听问怒气生:

管我爹娘名和姓?管我姐妹几个人?

我的花园由我走,何必叫你谈操心。

你是谁家浪荡子,私进花园为何情?

还不给我走出去,我要来关花园门。

[img]

《凤阳花鼓》原唱是谁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可是,在当时凤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清代顾见龙绘“花鼓演唱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其实,当时的凤阳也并不是每年都闹灾荒,出走他乡据说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不准他们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凤阳。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所以,凤阳花鼓的原唱是广大老百姓。

刘海砍樵 歌词

原唱:李谷一

词:不详

曲:不详

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

(男)胡大姐,

(女)哎

(男)我的妻,

(女)啊

(男)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

(女)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

(男)那我就比不上罗!

(女)你比他还有多咯,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罗,

(女)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

(女)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行哪,

(男)走罗嗬,

(女)行罗嗬,

(男)走罗嗬,

(女)行罗嗬,

(合)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哎哎哎。

(男)我这里将大姐也有一比呀,

(女)刘海哥,

(男)哎

(女)我的夫,

(男)啊

(女)你把我比作什么人,

(男)我把你比织女,不差毫分哪,

(女)那我就比不上哪!

(男)我看你俨像着她罗。

(女)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罗,

(女)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走哇,

(男)我的妻你随着我来行哪,

(女)走哇,

(男)行罗,

(女)走哇,

(男)行罗,

(合)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哎哎哎。

扩展资料:

刘海砍樵在湖南城乡各演出队曾很盛行,非常好听,让全国知道的、或使它走红全国的是春晚——李谷一和姜昆在1984年春晚的小品演出让它更加出名。

1984年春节前,在北京的湘籍歌唱家李谷一找湖南方面要去了1961年自己主演过的《刘海砍樵》那段精彩对唱的曲谱,即“比古调”。在央视春节晚会上,她与姜昆一炮打响,使全国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比古调”。

更多花鼓歌(花鼓次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