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者按:除了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人物外,还有一些真题中会考到但却容易被大家忽视和遗忘的人物,通常这些人物在书本中难以找到且人物较为分散,传播匠为大家整理了这些大咖及其理论贡献,供大家在复习冲刺期间回顾,一起来看看吧!
一、芒福德
芒福德是美国社会哲学家,写过很多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著作。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必须协调一致。1943年受封为英帝国爵士,获英帝国勋章。1964年获美国自由勋章。主要作品有《枝条与石头》(1924)、《科技与文明》(1934)、《生存的价值》(1946)等。1961年出版的《历史名城》一书获国家出版奖。
主要理论:
1、城市观:芒福德从文化的角度,对城市本质、城市发展进行反思:城市的本质在于文化,通过不断的吸引、贮藏、传播文化,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城市作为生存场所、生活剧场、心灵家园的功能。芒福德对城市的反思具有人本主义的特征,对当前反思城市问题、推动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技术分期思想:芒福德是从研究技术史开始走上技术哲学研究道路的。他的名著《技术与文明》除讨论技术哲学的问题外,更多的篇幅是讨论技术史的有关内容,并由此赢得了文化史家和技术史家的名声。他把技术发展史划分为三个“互相重叠和渗透的阶段”,即:始技术时代(The Eotechnic Phase,1000—1750年),古技术时代(The Paleotechnic Phase,1750—1900年)和新技术时代(The Neotechnic Phase,1900年至今)。
二、凯尔纳
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43年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授,乔治·奈勒教育哲学讲座教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凯尔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媒体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他试图整合德国与法国的哲学传统,提倡一种多视角文化研究方法,在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的同时,也建构批判的媒体文化理论。
主要理论:
媒介奇观:凯尔纳曾提出的“媒体奇观”概念,是指“能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其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
三、詹姆斯·凯瑞
詹姆斯·凯瑞(James W. Carey,1934-2006),伊利诺伊大学俄巴那香槟分校传播学院院长,1976-1979年任艾奥瓦大学乔治·H.盖洛普讲座教授,1992-2006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曾任美国《传播》杂志主编、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美国新闻记者协会主席。
主要理论:
传播的仪式观: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凯瑞就提出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传播问题,他将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传播仪式观。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与主流的“传递观”不同的是,仪式观考察的不是信息在物理空间中的扩散,而是通过信息的共享来达到在时间上对一个共同体的维系;它强调的不是控制与权力,而是共享与交流。
四、尼葛洛庞帝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出生于1943年,是一个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兼执行总监,他的兄弟John Negroponte是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尼葛洛庞帝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连线》杂志的专栏作家,也是多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在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社会生活的转型,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主要理论:
数字化生存: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 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解释,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
五、默顿
罗伯特·金·默顿,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和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7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并荣膺特殊服务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2003年2月2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
主要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默顿对功能分析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强调区分负功能和正功能的存在,凡是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的是正功能,而导致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破裂的则是负功能。二是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
默顿指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未预期的或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后果(潜功能)。三是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默顿认为,要改变当时的社会学状况,就必须确立起一整套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
六、德赛都
米歇尔·德赛都,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被福柯称为“那一代最出色、最有才气的人”。他率先重建了实践的艺术中不知名的谋略,构建了消费社会的艺术。他具有开拓性的分析迅速普及,启发了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理论:
文化盗猎:德塞都使用“盗猎”这一概念比喻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是一种争夺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的持续斗争的关系。他将积极的阅读形容为“盗猎”即对他人的文学“领地”的肆意细节,掠走哪些对读者有用或愉悦的东西。尤其他在1984年提出,粉丝如同游牧民族,在他人土地上一路盗猎奔袭,掠夺和收割使自己获得 *** 和享受的文本——将粉丝对文本的狂热理论化,并认为流行文本的自主意义流通,是对抗文化霸权的某种流行反抗(Popular Resistance),算是为狂热的粉丝正名。
七、清水几太郎
清水几太郎1907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社会学科,为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战后日本大众传播研究的先驱。有关大众传播的代表作有《新闻事业》、《社会心理学》、《大众传播讲座》。以上著作不仅在50年代曾引起巨大反响,至今仍被列为大众传播研究者必读的经典。他的主要贡献是汲取、引进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成果,将其与日本的实际相结合,为日本的大众传播研究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
主要理论:
拷贝支配: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拷贝”是指传媒提供的二手信息,并非“实物”本身。由于环境的扩大化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拷贝”。由于在拷贝”制作和提供过程中存在着利润原理、政治或宣传原理这两条“抽象的原理”。
拷贝的支配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在此心理暴力支配下,现代人已经屈服于大众传媒机构的庞大规模和它们的垄断地位,他们已经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了无思想的划一主义。这一观点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把受众看做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过于偏激。
八、梅尔文·德弗勒
梅尔文·德弗勒(Melven L. Defleur),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纽约锡拉丘兹大学教授,当代最著名的传播学者之一。在长期的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完成了《大众传播学诸论》(Theones of 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通论》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等著作,成为美国当代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性著作,不断再版,并被介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主要理论:
文化规范论: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媒介信息为公众提供解释社会现象和事实的“参考构架”,从而形成能够影响人们道德和文化的规范力量。最早由德弗勒在1966年提出。他指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有选择地提供信息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可使公众体会到或了解到什么是社会所赞同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信仰和价值,并使之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这些规范,采取社会共同的文化规范或准则所认可的行为。这一理论正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证实。
九、雷蒙·威廉斯
雷蒙·威廉斯(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雷蒙·威廉斯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
主要理论:
文化唯物主义:文化唯物主义不仅是一套关于文化的理论、立场和态度,而且也是一套方法论。“组织”、“结构”、“模式”、“关系”、“整体”等,是文化唯物主义语言里的一组关键同义词。既然“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而整体总是大于部分之和,那么文化分析就应该从“整体”出发,从“整体”的角度观察和研究一个具体对象。这里的“整体”更多强调的是“关系”,也可以说,“整体”和“关系”对威廉斯而言基本上是同义词。他主张做文化分析时,将对象视为一个关系复合体,研究对象内和对象外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多重关系。
文化即生活:他首先在《文化与社会》中考察了“文化”一词的含义与变迁。他提出文化有五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心灵的普遍状态或习惯;二是整个社会中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三是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四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五是指他成为一个引发敌意或是令人困惑的字眼。威廉斯认同其第四层意义,尤其是他将文化定义为“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文化是普通人的文化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文化研究进入了日常生活和实践。
十、吉登斯
安东尼·吉登斯,吉登斯男爵 (1938年1月18日-),英国作家、学者。生于英格兰伦敦北部,现任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顾问。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与沃勒斯坦、哈贝马斯、布尔迪厄齐名,是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中少有的大师级学者。
主要理论:
1、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理论探究个人的社会行动及其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吉登斯反对社会学理论传统上的将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视为彼此独立存在的两极,要么强调“社会结构的物化观”,将社会结构视为独立于个人行动的象“物”一样外在于个人的实践的东西;要么强调微观的个人行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和个人的意义建构,将宏观现象还原为微观现象来解释的二元论观点,认为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双方都是相互包含的,并不构成各自分立的客观现实。
2、自我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后现代”的西方社会,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但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