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失败、永远成功,而是如何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1958 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首先提出了成败的归因的问题,之后,罗特(JRotter) 又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20 世纪70 年代威纳(B. Weiner)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成败归因论,用于解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及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威纳认为人们通常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因素(如他人的帮助或评发不公等)6种因素,这6种因素按其性质可归人三个维度之中:
第一,内外源即影响活动成败的原因是来源于个人主观或内部条件,还是来源于外部环境;
策二,稳定性,即影响成败的因素是否是稳定的。
第三,可控性,即对影响成败的原因个人能否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控制。这些维度及影响成败的原因见下表。
威纳成败归因理论的维度分析根据归因理论,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会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归因方式,这种相对稳定的归因方式成为他自己个性的组织部分之一归因方式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因为有的归因会增强活动的动机与积极性,而有的归因则会削弱活动的动机与积极性积极的归因方式主要有:
(1)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强,这会增强个人的自信心与荣誉感,进而增强对成功的期望与成就动机。
(2)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三主观努力,这会产生一定的内疚感,但不会削弱自己的自信心与成就动机,个体愿意作出更大的努力去取得成功。
消极的归因方式主要有:
(1)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运气,因而成功并不能增强他的自信心,并不能提高对成功的期望以及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
(2)把失败归因手自己的无能,因而产生羞愧、沮丧与无能感,进而降低了自信心以及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一般说来,求成型的人倾向于积极的归因方式,而避败型的人倾向于消极的归因方式。 有研究表明,归因方式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与训练加以改造的。这样的教育与训综称之为归因训练,其目的主要是帮助个人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归因。即引导个人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努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科兴趣不浓等等:防止个人把成功功归因于运气与难度低等外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
据有关的研究,成功的归因训练应包括以下内容与方法:
第一,组织团体讨论。通过讨论,让个人从理论上懂得有关成败的归因方式及其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区分积极的归因与消极的归因,引导个人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
第二,观看有关归因训练的录像片。通过观看录像片,让个人取得有关成败归因的间接社会经验,加强对积极 与消极归因方式的鉴别能力。
第三,填写归因调查表。让个人针对自己的情况,分析学习成败的原因,并填写归因调查表。心理分析师对调查表中有关归因的情况作出评定,指出其归因上的错误,鼓励积极的归因。这样个人通过反省自己过去的经验与接受心理分析师的反馈,从而调整自己消极的归因方式,发展与保持积极的归因方式
第四,参与实践活动。让个体参加一些自我确定活动目标的游戏(如投镖、掷环等),或者完成某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如手工劳动、数学解题等),然后让个体根据成败的情况填写归因调查表。心理分析师对个体积极的归因给予鼓励,对于消极的归因给子引导。
第五,鼓励个体专注于学习目的,而不是表现目的。专注于学习目的的个体能较客观地看到个人努力的作用,不过分担心失败的威胁,而把精神集中在学习活动上。专注于表现目的的个体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因而害怕失败,回避挑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在学习活动的成败上容易产生消极的归因。因此,教师要引导与鼓励个体专注干学习目的,从而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消除消极的归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