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印尼的人文地理(印尼人文特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印尼的人文地理(印尼人文特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印尼的人文地理(印尼人文特征)

在我国我们常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全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实在中华文化圈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中国,在我国周边的东南亚、东亚都存在中华文化的认同,比如周边朝鲜、日本、韩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很多城市名,都与中华文化有关。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印尼城市的中文名。

印度尼西亚人口2020年有2.71亿,由100多个民族组成,其中华人约600万人,占印尼总人口的5%。华人南迁印尼历史悠久,最初的移民多来自我国的闽、粤两省,其中又以闽南人最多。在华人社群中,经常是以闽南语作为当地的通行方言,而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则用各自的祖籍方言,有说粤方言的,也有说客家话的。华人南迁,把中华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印尼,并与当地居民和平共处。语言的接触也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交流,我们从印尼城市中文名的命名就可以看到,华人对孔子的崇拜,郑和下西洋对印尼的影响,以及闽粤方言对中文名具体用字的影响等。所以说,“地名用字的分布和民族语、方言的分布密切相关”。

一、受中国古代名人影响的印尼城市中文名

(一)泗水(Surabaya)

泗水,位于爪哇岛东北部的布兰搭斯河支流马斯河的入海口处,隔泗水海峡与马都拉岛相望,是印尼的第二大城市;中世纪是爪哇岛的重要军港,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华人移民泗水的历史悠久,在Majabahit王朝时期,华人与Majabahit王朝已有贸易往来,来泗水定居的华人不断增加。按1930年的统计,居于泗水的华人大多由福建、客家、潮州、广府(广东)人组成,而福建人占多数,福建人在泗水华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中文名称“泗水”(Surabaya),与尊孔的思想有关。我们知道,孔子的故乡在山东曲阜,其市郊有条河就叫泗水,按照孔子的遗愿,他老去的陵墓即葬在泗水岸边。华侨移居印尼,也把尊孔的儒家思想文化带到了居住地。华社群体中自有约定,在侨居国的城市要首先建起纪念孔子的文庙或孔庙。由于Surabaya首先建起文庙(BunBio),因此,Surabaya被称为泗水。

据说泗水文庙是东南亚文庙中最大的一座。泗水文庙建于1883年,主要供奉孔子及其弟子七十二位贤人。庙址原先是在当年荷印时期泗水唐人街中心的KapasanDalam,是为文昌祠,庙会活动主要祭拜孔子及其弟子贤人们,也有组织儒学教义的讲座以宣扬儒家思想。众侨贤采纳尊孔之康有为于1904年莅临泗水文昌祠时的建议,于1906年将文庙建于Kapasan(加巴山)大街,原先的文昌祠就作学堂,是为中华学堂。新式办学是以弘扬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为中华文化培养社会人才。现今的泗水文庙(Bunbio,如今易名为孔夫子堂)依然壮观,大门外有副对联:尼山虽谓隔墙远,泗水依然庙宇存。

(二)三宝垄(Semarang)

三宝垄是印尼中爪哇省会,中爪哇北岸的海港城市。据传Semarang最初名称来源于“阿森—阿朗”(Asem—Arang)。古代Demak(淡目)王朝时期,某国王率众到某个肥沃地区传扬 *** 教义,某日,该沃土长出阿森(Asem—酸果)树,它的叶子稀疏,故称Asem—arang,国王称之为“Semarang”。据《爪哇史》记载,10世纪中叶,有一艘中国大桅帆船在爪哇北岸沉没,船员有的在扎巴拉(Jepara)附近上岸,有的在三宝垄和直葛(Tegal)登陆,其首领向直葛王献宝后,才被允许其上岸的船员在该地长期居住,这也就是最早来爪哇的华人。

到了宋、元、明以后,流寓爪哇的华侨才逐渐多起来,但比较集中于东爪哇的杜板、锦石、泗水,中爪哇的扎巴拉,西爪哇的万丹等地,然后才逐渐向三宝垄聚集。林天佑《三宝垄历史》记载,根据华人公馆的档案资料确定华侨最早定居于三宝垄是在1416年三宝太监第五次下西洋的时期。

华侨最初定居于塞蒙安河(KaliSemongan)附近的GedongBatu(三宝洞)一带,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命令华侨从GedongBatu迁入今三宝垄市内指定的华人区。随着华侨人口的不断增加,三宝垄市区的房屋和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加,市区的华侨与三宝垄周围乡村的原住民之间的友好贸易关系也建立和发展起来。三宝垄城市就是在华侨同原住民的和睦相处、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交往过程中,逐渐从人烟稀少的荒野和沼泽地区变为繁荣热闹的海港商业城市。

三宝垄的中文名称应该是来自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据说中国明朝派出的副使王景弘随郑和下西洋,行至印尼爪哇北岸时患了重病,郑和令其在附近的山洞(GedongBatu)里疗养,并留下十名随从照料。王景弘病好后,便与随从在那里定居下来,王景弘指挥随从开发土地,种植庄稼,建筑房屋,与当地妇女结婚,使当地的经济繁荣起来,王景弘等同时对当地居民传播 *** 教。当地居民和华侨对王景弘、郑和怀有敬意,并把郑和作为保护神来祀奉,郑和遗址GedongBatu(三保洞)从此得名。

洞前有三宝庙,奉郑和遗像,香火甚盛。每到农历六月三十日(相传郑和首次来到三宝垄的日子),来自印尼各地的华人都会聚集三宝垄,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也有华侨把Semarang这个地名译成三孖冷、三马垄等,但最普遍通用的译名还是三宝垄,而且一直沿用至今。也证明了华侨随郑和下西洋而开始大量定居于三宝垄,华侨对开发三宝垄城市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受闽方言影响的印尼城市中文名

(一)雅加达(Jakarta)

印尼首都雅加达,位于西爪哇。雅加达是座古城,在13世纪,它就已经是一个输出胡椒的著名港口了。华人和 *** 商人经常到处贩卖胡椒,那时这个港口叫巽达加拉巴(SundaKelapa),是茂物帕查查兰(KerajaanPajajaran)的印度教巽他王国的属地。古代雅加达因有茂密椰林的港口而命名巽达加拉巴(SundaKelapa)。“加拉巴”于印尼语意为“椰子”,因此那时华侨称巽达加拉巴为椰城,至今尚有华人以旧称椰城称今之雅加达。

1527年,巽达加拉巴被淡目 *** 教苏丹国与万丹 *** 国派遣发拉特汉率领其 *** 教军队征服,改名为椰嘉达(Djayakarta或Djakarta,含有胜利光荣之义)。荷兰殖民者于1619年5月30日攻占椰城,该市于1621年被改名为巴达维亚(Batavia或Betawi),这是以荷兰人的祖先属于古代日耳曼的巴达维尔(batavier)族的名称命名的。“巴城”是华侨对“巴达维亚”(Batavia)的简称。这个城市成为荷兰进占印尼的大本营。

隔了120年之后,即1740年,荷兰殖民者就在这个城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屠杀华侨的大惨案—红溪事件,遇害者达1万人以上。荷兰统治印尼300多年,印尼人民终于翻身独立,1949年12月27日,荷兰移交印尼政权,28日,“巴城”(Batavia)恢复其含有胜利光荣的古名,称为椰嘉达(今雅加达Jakarta)。荷兰殖民时期,当年福建的苏鸣岗与水利工程师潘明刚这两位华人领袖以及被领导的众多华侨对建设巴达维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万人口大都会的创始人。

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尼后并占据巴达维亚,为了开辟巴达维亚而欲使同他对立的万丹(Banten)商业衰退,他就“用尽一切办法,使巴达维亚中国侨民日益增加……”这时不少漳州、泉州的闽南籍人来到这里。由此可证明,印尼独立前的首都“椰城”“椰嘉达”“巴城”,独立后首都“雅加达”是闽方言对Jakarta的音译。

(二)岩望(Pasuruan)

岩望(巴苏鲁安Pasuruan)是东爪哇省的滨海城市,东濒马都拉海峡。巴苏鲁安Pasuruan在16世纪之前被称为Gembong,是古代东爪哇繁华的商港城市。该繁华的商业中心就在市内Gembong河边,Gembong市由此而得名。Gembong市于1686年始改称Pasuruan(巴苏鲁安)。据说,当年繁华的商港城市Gembong,造就了许多有钱人,因此,该市又被称为Pasaruang,以后演变为Pasuruan(巴苏鲁安)。至少在16世纪之前,华人社会已存在于这个城市,该市有座肩负弘扬中华文化的古老建筑慈德宫可资佐证。

在岩望的华侨很重视教育。1903年中国近代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下南洋,途经爪哇岛时,莅临岩望市,在慈德宫召集华侨开会,他劝导华侨学习汉字,创办新型中华学堂,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华侨子女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岩望华族先贤们响应康有为的号召,集资开馆办学,于1904年5月3日创立了岩望中华会馆,继而创立岩望中华中小学,至1966年华校被封闭为止,中华会馆为印尼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印尼的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岩望市的华人多数是福建人,“岩望”是闽南方言对译巴苏鲁安(Pasuruan)市的旧称Gembong之方言地名。

(三)外南梦(Banyuwangi)

外南梦(Banyuwangi)(意译香水城,俗称外南梦)是东爪哇省的滨海城市,地处爪哇岛最东端,东隔巴厘海峡与巴厘岛相望。华人移居外南梦的历史悠久。市内有一座建于200多年前的护唐庙,是为纪念一位对当地社会做出很大贡献的中医师,也是建筑师的陈真人。另记载,爪哇岛是元代中国商人常去贸易的地方,而且爪哇东部的几个重要商港城镇如杜板、锦石、泗水,在元末明初已成为华侨集聚的村落。

外南梦也是古代爪哇东部重要的商港城镇之一,因此,外南梦的华侨社会可能在元末明初时已形成。Banyuwangi(巴纽旺宜,俗称外南梦)城市建于1771年的荷兰殖民时代,由华侨与当地原住民一同开发。由于爪哇岛最东端的Banyuwangi地处当年Blambangan王国的地域,怀旧的当地人一向总是以自豪的口气称Banyuwangi为TanahBlambangan(Blambangan的属地)。据当地学者介绍,当地华人多数来自闽南,闽语显然成为强势语言,“外南梦”是闽南华族对旧王朝Blambangan的音译地名。

(四)巨港(Palembang)

巨港(Palembang),南苏门答腊省会,印尼最大的石油基地。地处苏门答腊东南部慕西河上游,距离邦加海峡80公里。河道深阔,可供巨轮出入,在海运方面,拥有一座河港,大轮船可以沿慕西河直达港口。城市跨河两岸,当地居民大多以河为生,房屋是筑在河边的高脚屋。整座城市布满大大小小的河流,回绕曲折,流过房前屋后。呈现水上城市风光。

巨港人口约65.8万,华人8万多,他们的祖先早在郑和下西洋来到巨港之前就已在此定居,现在多数以经商为主,通行闽南话、粤语和客家话。137世纪(中国唐初),苏门答腊南部兴起了室利佛逝国(KrajaanSriwijaya),当它控制了巨港(Palembang)后,即将王国首府迁移于巨港的慕西河(SungaiMusi)港口,从此,它不断占领并扩大其领域,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巽达海峡这两个中西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的要道,成为8~9世纪上半叶东南亚著名的海上贸易强国和佛教中心地。唐代著名僧人往往在此停留,翻译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义净,他在室利佛逝前后住了十二三年。

775年,爪哇中部诃陵国(Kerajaanholing)的夏连特拉王朝(Syailendra)又统治了室利佛逝(Sriwijaya),于9世纪中叶,夏连特拉王朝由于动用数十万农奴的劳动力兴建婆罗浮屠(CandiBorobudur)及其他佛塔,引起阶级矛盾的激化,迫使夏连特拉王朝把政治中心从爪哇中部移至苏门答腊。至903年或904年,夏连特拉王朝合并了迦咤呵、室利佛逝以及马来半岛,国号称为“三佛齐”(Sambojaya)迁都于占碑。原先室利佛逝的首都巨港(Palembang),这时成为三佛齐国的属地,称旧港。

《瀛涯胜览》:“旧港,即旧名三佛齐国是也。番名曰浡淋邦,属爪哇国所辖。……国人多广东漳泉州人逃居此地”。《明史·外国列传》:“时爪哇已破三佛齐,据其国,改其名曰巨港,三佛齐逐亡。国中大乱,爪哇亦不能尽有其地,华人流寓者往往起而据之。有梁道明者,广州南海县人,久居其国。闽、粤军民泛海从之者数千家,推道明为首,雄视一方。”洪武十年(1377年)爪哇满者伯夷(Majapahit)国王哈奄·乌禄(HayamWuruk)进攻三佛齐。三佛齐濒临灭亡之年,有数千家闽粤军民随从梁道明,控制了旧港城镇。

根据明代史料,称浡淋邦为“旧港”,而将“旧港”改称为“巨港”160的应是闽南人。“旧港”或“巨港”的“旧”或“巨”在方言是通读的,闽语把“旧”训读为“巨”的方音,出于文雅的表示。古代慕西河长而且大,涨潮时轮船可以直驶进巨港市,该港口城市也因此得“巨港”之名。华人称巨港即大河港之意。港,《说文解字》:“水派也,从水巷声,古项切。”2001年版的《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港”作“河流”解。

(五)坤甸(Pontianak)

坤甸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首府,位于西加里曼丹的西海岸,是该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华人人数占该市总人口40%,其间潮州人占过半数或2/3,次为客家人、福建人、广府人。坤甸市民的共同交际语是潮州话。坤甸市内有罗芳伯纪念堂,那里记载着1780年西加里曼丹华侨的“兰芳共和国”,对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以及抗荷之战的历史。坤甸(Pontianak)原意为“难产而死的幽灵”(Puntianak/Kuntianak),从前此地谣传甚多这种幽灵,故以为名。

据说很久以前,坤甸(Pontianak)是一座小渔村,是一块长满灌木丛林,香蕉椰树的沼泽洼地,高脚屋上住着几十户渔民。每天走过树干铺成的道路,随鱼汛海潮涨落,过着早出晚归的渔民生活。由于文化非常落后,卫生医药知识的贫乏,很多妊娠妇女因难产而死,以后常传出有关女幽灵之说。由于当时坤甸闹鬼,吓得村民、渔民逐渐迁移他处,渔村从此逐渐荒芜下去。渔民移居至德麟丹,那里有一条小港叫龟务港与卡江相通,地方辽阔,村落众多,逐渐聚居形成城市。可是,发生了一场意外的灾祸,就在某年春节的除夕,全市市民几乎被市外受挑拨离间影响的群众杀光,从此,德麟丹湮没,居民又慢慢下移。那曾闹鬼的坤甸,又渐渐增加村民,由偏僻的小渔村,逐渐发展,终成西加里曼丹的首府。

城市中文名“坤甸”是潮州话对“Kuntianak”的音译。据印尼坤甸潮州同乡会所载,华人人数占坤甸市总人口的40%,其中潮州人占2/3,坤甸市交际语是潮州话。后来,“Puntianak/Kuntianak”渐渐演变为今之“Pontianak”。但华族仍沿用“坤甸”一词,至今未变。

三、受粤、客方言影响的印尼城市中文名

(一)锦石(Gresik)

锦石(Gresik)位于爪哇东部,12世纪时是重要的海港城镇之一,也是元代华人常去贸易的地方,在元末明初已成为华侨集聚的村落。据明初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通译马欢所写的《瀛涯胜览》记载,革儿昔(锦石)原是沙滩之地,自从有中国人来到此地居住,遂名“新村”,华侨住户千余家,村主是广东人。

原住民称该地为Kersik, *** 人称之Qorrosyaik,葡萄牙人称之Agaze,荷兰人称之Gerrici等。荷兰学者VanOphuysen于20世纪初(1901~1926年)在其编辑的马来文拼音字典中为该地取名“Grissee”,但在1947年,被印尼语言学家Suwandi改为“Gersik”。锦石——Gresik:锦石的粤语音与印尼名应该是最为接近,以“锦石”对译印尼城市名Gresik,多半应是受粤语的影响。文献也记载“新村”村主广东人。

(二)庞越(Probolinggo)

庞越位于爪哇岛东部,是繁华的商港城市,地处马都拉海峡南侧,拥有一座天然良港,是东爪哇省的重要蔗糖输出港。据记载,从南宋至元代,中国和印尼的海上贸易关系密切。爪哇岛是元代华人常去贸易的地方,而且爪哇东部的几个重要商港城镇如杜板、锦石、泗水,在元末明初已成为华侨集聚的村落。庞越也是古代爪哇东部重要商港城镇之一,因此,庞越的华侨社会至少应在元末明初时期已形成。

根据庞越龙泉寺理事介绍,龙泉寺背后的小河在古代是一条很大的河,由于河水味道腥臭,当地人称之为KaliBanger(Banger庞越语为“腥臭”)。KaliBanger流经庞越市中心,注入马都拉海峡,其河口即Banger码头。当时的中国人乘帆船来到庞越的Banger码头,从北部河口沿河泛船驶进市中心至达Larsenan站靠岸,让搭客卸货(中国货)下船上岸,然后,帆船再继续往南部终点站的Dumiri村驶去。回程就沿原路线经Larsenan站靠岸,让中国商人起货(印尼货)上船,然后,帆船沿河出Banger码头的河口,再继续往北方泛海回中国。

据说,古代Larsenan站有一间很大的房屋,除了可存放货物行李,还有房间供中国商人住宿。站长是客家人,来者住客也多数是客家人,那里的交际语言就是客家话。17世纪荷兰殖民时期以后,陆续移民到庞越的多数是福建人,但是,当年先到庞越的应是客家人。“庞越”是客家方言对“Banger”河名的音译,以河名称地名。至今,华人仍以古之“Banger”客家方言地名称今之Probolingoo。

(三)惹班(Mojokerto)

Mojokerto(俗称惹班)在爪哇东部,是古代印尼强大的Majapahit满者伯夷(1292~1522)王朝中心。在中国元朝建国初期,爪哇由雄心勃勃的格尔达纳卡拉(Kertanegara)王统治的国势强盛之新柯沙里国本已与元朝 *** 建立贸易关系,但因1289年元朝忽必烈遣右丞孟淇出使爪哇时受新柯沙里(Singosari)王国的格尔达纳卡拉(Keryanegara)割耳黥面遣归之辱,遂有1292年忽必烈派兵两万,舟千艘远征爪哇之战事发生。当元军从杜板和戎牙路港口(泗水)登陆时,新柯沙里国内发生战乱,其国王格尔达纳卡拉被谏义里的查亚卡特旺杀死。元军的到来,被逃命的格尔达纳卡拉女婿拉登·维查亚(RadenWijaya)所利用和协助他推翻谏义里的查亚卡特旺,之后,旋又倒戈袭击元军并驱逐出爪哇岛,而留下他成为自己新创立的满者伯夷(Majapahit)王国的国王。

元代从1314年元世祖逝世以后,继位者不再征伐爪哇,从此满者伯夷同元朝帝国建立了友好贸易关系。“……于杜板(Tuban)投东行半日许,至新村……自新村投南,船行二十余里,到苏儿把牙(Surabaya)。……自苏儿把牙小船行七八十里到埠头,名章姑(Canggu)。登岸投西南,行一日半,到满者伯夷,即王之居处也。……国有三等人,一等……一等唐人,皆是广东漳泉等处窜居此地”。

19古代满者伯夷王之居处即于今Mojokerto县内之Trowulan区。当年中国人来到满者伯夷,当然居于王之居处附近,根据实地考察,Trowulan之北有Japan村等,Japan村位于今Mojokerto市之南邻。Mojokerto市建于1326年,在之前其附近地区肯定已有华人社会。华人的习惯,总向城市移动发展,Mojokerto市是Mojokerto县的省府,是否住进Mojokerto市的华人多数是来自Japan村,华人读不准Mojokerto名称,由于Japan村也附属Mojokerto县,因此仍以“Japan”称今之Mojokerto。

“惹班”是广东方言对“Japan”的音译词。按记载,当年来到满者伯夷者“皆是广东漳泉等处窜居此地,……”(《瀛涯胜览》)也足资证明。

另外,还有些印尼城市中文名的由来,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所命名的。如:(一)火水山(PangkalanBrandan)火水山位于苏北棉兰东北部80多公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当荷兰统治印尼时期,打的第一口油井,就是在火水山。火水意思164是可燃烧的水,火水山因此得名。华侨占当地居民人口的60%~70%,他们除经商外,也有当渔工、码头工、菜农、小贩和自由职业者的。

(二)马达山(Brastagi)从棉兰乘汽车向东南行两小时,抵北拉斯达基(Brastagi俗称“马达山”)山城,这是一个避暑胜地,附近有西巴耶克(Sibayak)火山,风景极佳,附近居民是马达人,马达山也由此得名。荷兰殖民印尼至日本入侵的战乱时代,不少华侨到马达山种菜,当时马达山是华侨及抗日分子的避难地。据说当年居马达山务农华侨多数是潮州人。

(三)新埠头(Bojonegoro)新埠头位于爪哇东部,是古代繁华的河港商埠。新埠头市内梭罗河,发源于梭罗南部高山,经过梭罗、新埠头,向东流去,在泗水北部入海。新埠头市内有个梭罗河渡口,在古代,各地商人都是渡船沿着梭罗河至新埠头渡口(Tambangan)登岸到商埠进行贸易。中国人于100多年前从周围的Lasem(靠近三宝垄的拉森)、Kediri(谏义里)、Tuban(厨闽)等地移居到新埠头做生意,他们在新埠头已住了三代,据说多数是福建人。爪哇岛是元代中国商人常去贸易的地方,而于100多年前(正值中国清代)该地新开发的商埠,中国人遂改名为新埠头。市内有间已建了120年的有着传统中华文化的福德正神庙是历史见证物。

更多印尼的人文地理(印尼人文特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