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图片(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和事物),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图片(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和事物)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图片(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和事物)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

老子,“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一切由道生出。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首先,“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其次,“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再次,“道”是无。打开百度极速版,看更多图片

老子像

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览”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家代表人物——张道陵

张道陵,道教创始人,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 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 永平二年(59年),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

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溯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醇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 汉安元年,感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家代表人物——葛玄

葛玄是三国时吴国丹阳人。出身宦族名门,生而秀颖,性识英明。自幼好学,经传子史,无不博览,尤性喜老、庄之说,年少即名震江左(江东),十多岁时,俱失怙恃,深感人生无常,乃发心学道。于是遁迹名山,参访异人,服饵芝术,精勤苦修,遂得成仙,世称“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据《抱朴子》记载,葛玄曾从仙人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九鼎丹经》、《金液仙丹经》等道法。后葛玄勤奉斋戒,感老君与太极真人,降于天台山,授葛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久之,太上老君又与三真人,从官千万,命侍经仙郎王思真,出《洞元》、《大洞》等经三十六卷,及上清斋二法,灵宝斋六法等。葛玄足迹历遍灵岳、赤城,罗浮等名山大川。

也曾于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修道。擅长符咒诸法,奇术甚多,能遨游山海,分形变化,尤长于治病收劾鬼魅之术。《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弟子郑隐得其法术。 葛玄在世间虽然游戏无常,其实学道十分认真,道术十分高明。所以在仙界的地位很高。玉皇大帝座前常有张、葛、许、姚四大天师协助办理文案,位居第二的葛天师,便是葛玄葛仙翁。

道家代表人物——王玄览

王玄览是唐代高道,法名玄览。王玄览曾学道于茅山,后隐居成都至真观,并遍研道、佛学说,常与学士道人谈经论道,远近知名。武则天神功元年奉召入京途中,行经洛阳,仙逝,号“洪元先生”。 王玄览的思想渊源自道家,兼采佛家之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以道为主夹杂佛家学说的合流色彩。他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可道”与“常道”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即“相因生”、“相因灭”。同时,两者也不可分割,互为体现。没有“常道”,则“可道”不能存在;没有“可道”,则体现不出“常道”。“不是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是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玄珠录·卷上》)

王玄览主张以坐忘养神的方法作为修道者进入“常道”的途径,可称为“心证”,而灭知见。“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知见灭尽,乃得道矣。”他的思想及理论极大地充实了道家的义理,对后世的道教有不小的影响。王玄览的著作大部分佚失,今存其弟子辑录的《玄珠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收录道物、道体、道性、有无、真妄、动寂、心性等理论问题一百余则。

道家代表人物——魏伯阳

魏伯阳,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高门望族之子。世袭簪缨,唯有魏伯阳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 魏伯阳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词,精通纬候,恬淡守素,唯道是从。视轩冕,如秕糠。乃从阴长生得受金丹大道,后与弟子三人入山炼神丹。丹成,知弟子中有守道未笃者,乃以丹喂白犬,白犬暂死,自己也服丹暂死,以试弟子。独有一虞姓弟子说:“吾师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将无有意耶。”也服丹暂死。余二弟子不肯服食而出山去。

二人去后,魏伯阳即起,将所服丹纳死弟子及白犬口中,都活了过来了,一起仙去。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书与乡里,寄谢二弟子,二人方乃懊悔不已。 魏伯阳所作《周易参同契》,共三卷,其说似解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做丹之意。他兼及内丹和外丹,被后世奉为“丹经之祖”。魏伯阳的思想对道教的炼丹术影响极大。历来对《周易参同契》的注释不断,由于该书主要谈外丹,兼及内丹,故《周易参同契》的注释分内、外丹两大派。魏伯阳被世界公认为留有著作的最早的炼丹家。

道家代表人物——陶弘景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高道、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学者,字“通明”,自称“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附近)。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十岁就读了《神仙传》,十五岁就写了《寻山志》,表现出浓厚的隐逸志向。二十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大约在三十岁左右,陶弘景拜东阳道士孙游岳为师,学习符图、经法和诰诀,遂游历名山,收集仙药道经。

陶弘景整理了杨羲、许谧等人传教的史料,编成了《真诰》一书,系统阐述了上清经派的历史。他在茅山开设道馆,广收门徒,开创了茅山派。 陶弘景精于医道,著有《神农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他的《养性延命录》至今仍是重要的养生经典。他的《神农本草集注》首创药物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陶弘景还有著作《华阳陶隐居集》、《集金丹黄白方》等多种。

道家代表人物——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法号道隐,今河南温县人,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司马承祯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官之途,而喜好外游。曾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勤学苦读,深得潘师正赏识,得受上清经法及导引,服饵诸术。后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 司马承祯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令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句,刻为石经。

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以奏上之飞。于王屋山飞升,飞升后,唐玄宗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司马承祯与当时达官雅士陈子昂、李白、宋之问、孟浩然、贺知章等九人交往甚密,时人称为“仙宗十友”。 司马承祯著作很多,最主要者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一卷,《坐忘论》一卷,《修身养气诀》一卷,《服气精义论》一卷,《采服松叶等法》一卷,《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一卷,《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一卷,《素琴传》一卷,《茅山贞白先生碑阴记》等。其中《坐忘论》和《天隐子》,是其修道思想的代表著作。

道家代表人物——杜光庭

杜光庭,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杜光庭学识渊博,尝谓:“余初学于上库,书笈皆备,一月之内,分日而习,一日诵经书,二日览子史,三日学为文,四日记故事,五日燕闲养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经籍备熟。”是唐末五代道教学术集大成者。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 杜光庭主张“仙道合一”,不拘束于一途。

他精通儒道典籍,对于道教教义、经典、教史、法术等多有研究,归纳道教科范仪轨,对金、黄、玉等斋醮法以及设坛立仪等规则颇有建树。杜光庭尤喜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对道教仪则、应验方面的著录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宋史·艺文志》记载,杜光庭曾撰《髯客传》。他的著作极丰,是唐末五代道教学术集大成者,对道教的建设、传播与发展有多方面的贡献。

龙虎山道友会

使命:道友服务道友

愿景:道友一家亲

价值观:有我更好

更多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图片(道家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和事物)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