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中国十大经济成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中国十大经济成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中国十大经济成就)

编辑丨拾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发展;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还是体制机制的变革,更体现为制度创新,这些创新汇聚成澎湃的创新潮流,为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踏浪前行,实现了年均约9%的增长。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是什么?取得众多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本文整理中国生产力发展十大标志性成就,将系统性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的原因和经验。这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也体现着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No.1

杂交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中国成功让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吃得饱吃得好的同时,还为全世界提供了解决粮食短缺的中国技术。

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也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了地球上数十亿人口的饭碗问题,对世界粮食安全和良种技术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将来,中国杂交水稻必将不断为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寻找新出路。

可以说中国杂交水稻是中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就。

No.2

高速铁路

高铁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生产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八纵八横”的高铁网正加快建设,截至2020年7月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铁3.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高铁在速度等级、在线数量、行车密度、运行能力、平稳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

“自主创新+智能化”让中国高铁继续“领跑”世界,“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智造”的高铁正走向世界舞台,掀开了“高铁外交”的新篇章。随着与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中国高铁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No.3

特高压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与较低电压输电方式相比具有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资源的优势。

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工程于2009年1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电力输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彻底扭转了我国电力工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特高压输电技术解决了我国电力跨区域远距离输送的难题,为大规模开发西部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创造了条件,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成果和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突破。

它和我国的高铁、航天技术一样,都是我国对世界工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它敲响了世界能源变革发展的鼓点,将有力推动世界领域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

No.4

青蒿素

1972年,我国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

2015年,屠呦呦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感染疟疾,疗效快、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青蒿素的出现,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随着对青蒿素研究的深入,它将会对全球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青蒿素研究具有极强的核心竞争力,对世界人民健康生活和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青蒿素完整地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精髓。

No.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继2G、3G和4G系统之后的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几大特点。

中国部分5G核心技术已处于全球产业第一梯队,具有极强核心竞争力。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等四家企业颁发5G商用牌照,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70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1.8亿。

目前近20个省市明确了对5G+工业互联网方向的政策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为引领的两区、三带、多点发展格局。

随着5G商用进程的深化,5G将为交通、工业、教育、医疗、能源、视频娱乐等相关行业赋能,5G更是新基建的数字底座,驱动连接、人工智能、云计算、行业应用五大产业升级,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社会转型和行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No.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充分展现了我国的长远战略布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绿色星载原子钟、导航芯片、星间链路等“不可能”,历经16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和世界级难题的攻克、500余种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研制的突破,中国北斗闪耀着三种轨道混合星座、短报文通信等独有的中国智慧火花。

北斗系统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北斗系统,建成之后主动向世界开放,为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No.7

载人航天工程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体现了高端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载人航天是塔尖上的事业,那自主创新就是支撑中国航天人勇敢攀登的天梯。

我国已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先后实现载人往返、太空漫步、航空器与空间站对接,成为能自主进行载人航空的三个国家之一,跻身航天大国之列。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20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

载人航天工程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威望作出重要贡献。随着未来新一代载人飞船和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建成,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远、更大。

No.8

线上经济

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尤其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O2O等互联网应用平台重塑了人们社会生活生产方式。

2019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7%;中国网络销售额超过全球的一半,规模世界第一。

中国也是全球移动支付第一大市场,塑造了中国式轻现金的生活方式。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9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共计1014.31亿笔,金额347.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7%和25.13%。

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5125万人。电子商务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数字化、制造业的智能化、线上线下供应链的无缝化,有效释放了制造业潜力,使各行业得到高效协同发展。

未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O2O等互联网应用平台技术将为构建智慧城乡、智慧生活提供坚实科技基础,为中国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也必将通过技术外溢,惠及世界各地。

No.9

完整工业体系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占据全球第一。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

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31.71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28.1%,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涌现出一批制造业领军企业。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近年来世界工业年度增速在2%~4%徘徊,而中国工业经济年均6.7%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是推动全球工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工业用发展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内涵。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No.10

脱贫攻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 始终重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2012年底到2019年底累计减贫9348万人,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脱贫攻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

更多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中国十大经济成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