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藏经洞陈列馆)
战争来临,僧人们仓皇的修建了藏经洞,将那一批日后会成为珍宝的书卷封存了起来,他们涂上泥巴,贴上墙砖,甚至还在那上边绘画,僧人们说,等到战争结束,他们会重新回到这个地方,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然而,他们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来过,藏经洞就这样隐秘的“消失”在莫高窟中,没有人到访,也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黑暗的藏经洞,看不到的灰尘,偶然传来的风声和雨声,它们就这样静静的度过了千百年的时光。
——题记
“敦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
西汉有位出使西域的仁兄叫做张骞,在给西汉武帝刘彻的出差外派的工作报告中提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意思是说微臣张骞,现在有个情况跟您报告,我发现有一股月氏人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
张骞所说的敦煌,大概是指今天的甘肃省酒泉附近,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肃,新疆,青海三省交接的地方。
当然,现在的敦煌大概也在这个位置。
汉武帝对敦煌这片土地十分在乎,不久之后就设置了敦煌郡。
西汉有十三刺史部,你可以理解成西汉把全国划成了三十三个省,而当时的敦煌,属于凉州刺史部。
(应邵 形象)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汉语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地名,比如东汉学者应邵认为“敦,大也,煌,盛也”,也就是说,敦煌应该是盛大的意思。
唐朝有本书,叫做《元和郡县图志》,在罗列整理全国各地的名称时也解释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意思是说,敦煌的敦字,意思是大,而大的意思,是寓意打开广大的西域地区。
综上,这是古人对敦煌的理解,然而一些当代史学界却认为,敦煌一词有可能不是汉语,而是一种空耳的翻译。
比如,《山海经》中有“敦薨”的记载,一般被认为是对敦煌最早的称呼,这种称呼有可能是当时居住在当地的一些游牧民族的音译,而至于是哪个民族,不好意思,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撑。
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发音应该是Taugas,也就是桃花石的意思,王宗维则认为敦煌是“吐火罗”的音译,李得贤则认为,敦煌是古代羌族人的语言所发出来的“朵航”,因为你把“朵航”快读几遍,就能发出类似“敦煌”的发音。
虽然对于“敦煌”这个地名大家众说纷纭,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敦煌曾经是大月氏人的领地。
月氏人,游牧民族,曾经久居敦煌,但后来因为匈奴人崛起,入侵河西,月氏人打不过,只好放弃敦煌西迁。
(匈奴人 形象)
在西汉初年,匈奴人可以说是一支劲旅,走到哪里打到哪里,横行河西走廊,谁不服就削谁,他们几乎占据了整个河西,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意思是咱匈奴别的兵力都不算了,光是弓箭手就有三十多万人。
不过很显然,匈奴人没能得意太长时间。
汉高祖刘邦当年曾经主动出击,想要收拾匈奴人,但汉初的军事实力不太够,匈奴人没被消灭不说,自己还差点被包围全歼了。
惠帝刘盈只能算是个傀儡皇帝,没有实权,加上他天性仁善懦弱,所以他在位时并没有挑起过对匈奴的作战。
之后的文帝景帝也都忙着发展国家经济和内政,反击匈奴的事情只好一再搁置。
等到汉武帝刘彻登基的时候,情况可就大有不同了。
刘彻,人送外号“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打你”,在西汉,两汉,乃至于整个中国历史上,其对战争的热衷程度那是相当罕见的。
元狩二年霍去病击匈奴,大获成功,河西走廊成为了华夏版图的一块。
当然,一提到敦煌,或者说是河西走廊,我们就时常会联想起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顾名思义,丝绸之路,就是把古中国的丝绸经由河西走廊销往海外,海外的水果,农作物也由这条道路来到古中国,在这个运输和交易的过程中,中西方文明一次一次的相互交流和碰撞。
我们大家都知道丝绸之路,但我们很少知道,其实丝绸之路不止一条。
你比如,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陕西西安),经过河西走廊,抵达敦煌,然后以敦煌为新起点,分成了两条路。
第一条,是从敦煌出发,穿过葱岭直抵安息,向西到大秦。
这个大秦不是秦朝,而是古罗马。
第二条,也是从敦煌出发,但不直接到葱岭,而是先到高昌和龟兹,最后从龟兹翻越葱岭,抵达大宛。
能知道这两条丝绸之路的,那已经可以说是对历史比较了解的人了,然而那些精研西域历史的人会发现,在汉末时节,那时候的人们其实还开发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就是第三条路。
当然,起点还是敦煌。
从敦煌出发,经哈密,渡过巴里坤湖和伊犁河,然后就能抵达拂林国,也就是当时的东罗马帝国。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精美丝绸和先进技术源源不断的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这些海外国家的产物也不断流入中国,这一点我们刚才已经提到过,然而,丝绸之路的作用其实不止于此。
中国的商人做生意,要走丝绸之路,外国的使者想来朝见,他也要走丝绸之路。
传教士来传教,要走丝绸之路,番邦小国来学习中原文化,更要走丝绸之路。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条商路,因为它所承担的意义太过复杂了。
(丝绸之路)
中原的商人,西域的胡商,丝绸,瓷器,珍宝,骆驼,粮食,宝马,这是一场商业的盛会,官僚,使者,僧侣,旅行家,这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
而这一切的原始起点,其实都在敦煌。
如果您爱研究地图,您会发现,敦煌的地理位置,是十分特殊的。
如果亚洲是一个人体,那么敦煌就处于人体的心脏地带。
中西方想要交流,那就必须以敦煌为节点,不仅避不开,而且没有第二条捷径可绕。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中亚,这四种文明在这里碰撞,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氛围。
提到敦煌,除了河西走廊之外,我们还会想到莫高窟。
莫高窟,佛教石窟,位置在今天的敦煌市东南鸣沙山。
莫高窟第一次开凿,是在十六国时期,最后一次开凿,是在元朝,前后建设,大概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中国文明的艺术宝库,莫高窟有七百三十五个洞窟,四万五千多平方平的壁画,两千四百多尊塑像...
(莫高窟)
它默默的矗立在风沙之中,见证了太多太多。
从霍去病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到东汉窦融占据河西五郡,辛彤成为敦煌太守。
三国时期,魏国的仓慈为太守,保护过往商旅百姓,后来皇甫隆又为太守,还帮助当地居民改进了耕种技术。
西晋时期僧人竺法护在敦煌翻译了《正法华经》,十六国的前凉王朝于“永和八年癸五岁创建窟”,莫高窟开工。
前秦苻坚徙江汉民众万余户至敦煌,把好几万老百姓迁徙到敦煌居住,后来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攻打敦煌,敦煌又归于北凉。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设置敦煌镇,西魏一个叫做阴安归的僧侣在莫高窟制造雕像一尊。
...
一幅幅,一幕幕,历史的风沙之下,是前人凝视古人的,深重回眸。
莫高窟的历史,作者就是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不过,正如一提起敦煌就会想到河西走廊一样,一提到莫高窟,人们就会想到莫高窟的第十七窟——藏经洞。
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个叫做王圆箓的云游道士无意之间发现了一处洞窟后的密室,密室里有各类经卷古书(主要是佛经)五万余卷。
(王圆箓)
这些古籍的历史跨度,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历史文本,刺绣,绢布等等,简直可以称之为一个古代历史博物馆。
如果你有机会亲临敦煌,亲至莫高窟,看着藏经洞,望着这一处小小的石室,你一定会好奇,这里曾经堆放的五万卷可以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历史文献,是谁放进去的?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放进去的?
又是如何将洞门封住,并且在墙壁上进行绘画的?
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宋初,党项人发展壮大,即将占领敦煌之前。
那时节的敦煌莫高窟下,有一座千佛寺。
(寺庙)
千佛寺的僧人恐惧党项人,也就是西夏人,为了躲避战乱,他们在莫高窟中修建了密室,将经书经文封存于此,想要等到战乱过后再回来启用,可谁知,他们一旦动身云游,归期不定,又因为世道变化,两宋之际的战火纷飞,他们再也没能回来。(侵掠敦煌时,寺僧闻警,仓促窖藏书画。寇至僧歼,后遂无知窖处者)
巧的是,藏经洞中的经书文字多种多样,汉文,回鹘文,龟兹文,藏文,梵文多种多样,就是没有西夏文。
这说明,在西夏人来临之前,藏经洞就已经被封存了。
敦煌,不止“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更是一个充满秘密的地方。
作者最近正巧也在参加头条另外一个叫做二十四史名家精讲的活动,每天也算手不释卷,捧读史书,在《旧唐书》中更是发现了“天宝年间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记载。
是的,这里不是塞外风沙苦寒之地,而是一个梦乡,一个充满了魔力和传奇的地方。
有朝一日,如果作者能亲临敦煌,亲至莫高窟,一定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学者都不辞万里远道而来,也一定能理解,无数人的守护是为了什么。
这里是千年的营造,永不黯淡的辉煌。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