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十大元帅:全国五大战略区中,为何较弱的华北军区出了两个元帅?
十大元帅
在解放战争的全国格局中,我们一般认为有五大战略区,而这五个战略大区根据实力和贡献简单划分三等,第一等是实力较强的东北区和华东区,第二等是实力略弱一点的西北区和中原区,第三个就是华北区。
但就在实力最弱的华北区,却一下子出现了两个元帅:聂荣臻和徐向前。另外四个大区中,也只有实力最强、战绩最优的东北区走出了林彪和罗荣桓两大元帅,另外华东区、中原区和西北区都只有一个元帅,这是为什么?
聂荣臻和徐向前
之所以把华北区划入第三等,主要是因为该区域虽然人数不少,而且基本一直是聂荣臻带的部队,但在解放战争中打得很吃力,被傅作义死死压着。华北区真正的翻身仗还是在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后才打的,如果不是东北野战军,只凭华北军区,根本无法撼动强悍的傅作义。
聂荣臻之所以在华北打得比较被动,一方面是和过早复员十万大军有关,另外傅作义是 *** 战神级的人物,号称“七路半”,过于能打,军事素质远高于我军在华北的将帅。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华北军区却一连出了两大元帅,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罗荣桓、贺龙和聂荣臻
从人数上看,华北军区有兵力30万,算是很强大,比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和刘邓的中原野战军都要多。彭德怀处于西北,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底子太薄;而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则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损失很大,部队减员严重,而且全部重武器都丢进了黄泛区。
但彭德怀韧性很强,依靠“蘑菇战术”和敌人周旋,最终逐渐摆脱被动,赢得大西北全境解放;而刘邓大军的牺牲是战略性的,他们后来以单薄的兵力和华东野战军配合,在双堆集一举歼灭强大的黄维兵团12万人,这个数量几乎和刘邓大军的人数相等,也算是个奇迹了。
*** 和刘伯承
相比兵力并不占优的西北和中原,聂荣臻的华北战略区打得就不那么理想,大同-集宁战役我军吃了败仗,首府张家口随后丢失,强敌傅作义极为嚣张,甚至敢于写信给 *** 进行嘲讽。
平津战役是华北区的大转折,但这和林罗刘的东北野战军有直接关系。在刘亚楼强大炮火的轰鸣和指点员的神勇面前,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只打了29个小时就被解放。被彻底震撼的傅作义最终放下了武器,可以说平津战役的主力是东北野战军。
黄克诚、谭政、聂荣臻、萧华、罗荣桓、刘亚楼、高岗和林彪
那么,为什么华北还能走出两位元帅呢?要知道,徐向前根本没有参加过三大战役!
这个问题其实也容易解释,我们看下两位元帅的历史贡献就清楚了,因为元帅军衔的授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能只看一时一地的表现。
聂荣臻
先说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资格很老,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是教官,是后来那些叱咤风云的战神们的老师;南昌起义时也是主要的筹划者,而且,起义部队能够到齐,这里面有聂荣臻很大的功劳。
聂荣臻在红军时期是最主要的红军将领之一,他和林彪搭档共同领导中央红军的绝对主力红1军团,林彪任军团长,他任军团政委,地位甚至比林彪还要高一点点。
晋察冀时期的聂荣臻
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聂荣臻成为八路军六大师长之一,担任115师副师长。和林彪在抗日战争中的昙花一现不同,聂荣臻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他率偏师一部在五台山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也就是后来的华北军区主干部分,对后来的战争走向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解放战争中,聂荣臻率华北军区和傅作义为代表的 *** 苦斗,不是聂荣臻能力不行,而是傅作义太厉害了。聂荣臻本身是政工干部和根据地建设大师,军事上并不算很擅长。1955年的授衔中,聂荣臻因为综合贡献大而成为十大元帅之一,我个人认为,晋察冀的开辟至关重要。
徐向前和 ***
再说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虽然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但他的关注点更多在山西省。
徐向前和聂荣臻不一样,他并没有自己的基本队伍。解放战争之初,他本是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是和刘邓配合的。后来刘邓率精锐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徐向前带着剩下的以民兵为基础组成的一点人马并入了华北军区。
贺龙、徐向前和朱德
解放战争中,徐向前被分配到山西战场,对付他的老乡阎锡山。阎锡山有晋绥军30多万,东有华北的傅作义,西有东西的胡宗南,再加上山西经济发达,阎锡山对全军上下洗脑极为彻底,因此非常难对付。
但在徐向前面前,这一切都不是事儿!徐向前在山西如入无人之境,战运城、克临汾、下晋中、围太原,最后大同和平解放,徐向前解放了全部山西。而强大的阎锡山晋绥军,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援助傅作义和胡宗南!1955年,徐向前成为十大元帅之一,主要原因一个是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另外他也是元帅中红4方面军的代表。当时因为他任总参谋长的原因,在元帅中的排名还比曾经的上级聂荣臻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