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心怀报国志,何处不为家什么意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心怀报国志,何处不为家什么意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心怀报国志,何处不为家什么意思)

“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类型。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那“城头站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壮烈,洋溢着盛唐的雄壮和奔放。但是,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是无价的。保家卫国的战争理所当然,而好大喜功的过度求战却违背了人类的终极宗旨。而大唐文学中的璀璨明珠——边塞诗则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当时的社会现实。高适作为边塞诗杰出代表,便是本文的重点,其经典诗作《燕歌行》,稍后作详细赏析。

高适先后十三年内,四次出塞,到过西北和西南,可谓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以诗人为戎帅”曾率军在前线作战,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见证了开元、天宝全盛,也目睹了王朝的衰落残败。正因为这般经历,赋予了他“永愿拯刍荛”的崇高社会责任感、“万里不惜死”的爱国 *** 、“他日云霄万里云”的豪情壮志和“抚剑悲歌对秋草”的忧患意识,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中,譬如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对堕落现实的不满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还有对壮阔苍凉、绚丽多姿的边塞风光及异域风情的阐述,可谓比比皆是,又鞭辟入里。

高适晚年被封为“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也是唐代著名诗人中惟一被封侯的人,成为唐朝地位最显赫的诗人,这时候很多人会质疑,被官至宰辅的张九龄呢?张九龄固然爵位也很高,但不过是“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这才有《旧唐书》的说法,“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

01报国无门前半生

其实高适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一路坎坷,甚至是诗人中极其落魄的人,为什么这么说?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丐帮,他就是其中一员,从现代角度来看,鉴于其历史地位和成就,应该封他一个名誉帮主。

浪荡不羁为少年。同李白一样,高适从小就认为自己是天生,就该做大事,根本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我们小时候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可惜长大了,大部人的棱角也没了。也许是放浪不羁,高适从小游手好闲,不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也没想过走考进士这条路以谋取功名。《唐才子传》关于少年的高适有一段记载:“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更远。”

京城拜官又无门。弱冠之年,赴京求官,满怀信心,本以为靠着如苏秦、张仪这般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以拜相封侯,有点天真却很可爱。他的《别韦参军》便记录过这段经历。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惟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事与愿违去流浪。既然碰了一鼻子灰,帝都生活费又这么高,你看那房价餐饮费,实在遭不住。高适想到城市套路深,那就去边塞吧。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南下寓于淇上。燕山一带发生北部游民族侵犯唐朝境时,高适再次主动请缨,求取功名,然而战事瞬息万变,竟然结束了,抱恨而归,在梁、宋间(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四处蹭吃蹭喝还被嫌弃,在他的《邯郸少年行》也有记载,可谓度日如年,贫困潦倒。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其实从这首诗已经可以看出高适的性格。他厌恶官场的权钱,向往的是仗剑天涯的豪气。与官场的 “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相比,“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的游侠更符合他的胃口。

旅馆寒灯又一年。常年游历,苦不堪言,即使过年都没办法跟家人团聚,提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呀。除夕之夜,听客栈外爆竹声声,心中五味杂陈。也许是记住了孟子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高适这样安慰自己,大丈夫历经磨难,但也免不了伤感,他的这首《除夜作》感情真挚,极为感人,多数人也都读过。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不为五斗米折腰。天宝八年(749年),在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引荐,高适被任命为封丘县尉。这是高适第一份正式编制,终于入朝为官了,虽然只是个芝麻小官,毕竟有机会就是好事,本准备好好把握,发挥才智,然而每日“拜迎长官”还要忍受“鞭挞黎庶”的精神折磨,此时的高适想到陶渊明的经历,没多久就辞官了。

《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走进官场的高适,总觉得这与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格格不入,与好友痛饮几日,一路西去。此前他还写过《别董大二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何尝不是写给自己呢?后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他的边塞诗创作也日渐成熟。而后历经安史之乱,升侍御史,拜谏议大夫。后又任又任彭州、蜀州刺史和剑南西川节度使等官职,这些经历不再一一细说。

02一曲燕歌天下知

《唐才子传》评高适说:“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其实这个说法不太对,高适名流千古的《燕歌行》就写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高适大约出生于 702年,此时不满40岁。在这首诗的序有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意思是一跟随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出塞的朋友写了一首《燕歌行》拿给高适看,高适也用同一个题目写了一篇,表达内心感受,成就了这一边塞诗经典,也被誉为高适的第一大篇宏作。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为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最先用《燕歌行》作诗的是曹丕,而后萧绎、庾信沿用,以闺怨为主,多表达思妇怀念征夫之意。高适却不落窠臼,把笔触延伸到了战争中来,以慷慨悲凉、雄健激越的笔法,全方位描写了边疆战事的状况,大大拓宽了乐府旧题的写作范围。这一首诗由此奠定了高适边塞诗旗手的地位,火传遍大江南北,一举成名。

下面来一句句看这首诗。全诗28句,虽然挺长,但我们把它分为四段,还是很好理清脉络的。

前八句:出征。将军为什么出征呢?因为“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东北起了烽烟,边疆报警,将军辞家。“报主静边尘”是出征的理由,但这绝不是出征的唯一理由。

因为“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军有强烈的立功之心,皇帝也极尽鼓励 “赐颜色”。将军的求胜心,天子的开边志,这些本无可厚非,但加上了“本自”和“非常”,将军的好大喜功,天子毫无警惕的纵容也显而易见。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大模大样,浩浩荡荡,队伍出征。敲锣打鼓,直奔榆关,旌旗在碣石山间猎猎飘扬。出征的场面和阵容真是宏大。而此时的敌方也在准备迎战,边疆告急文书纷至沓来,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其中一个“飞”字,暗示了军情之危急,一个“照”字,暗写出单于对他们早已有所准备。可以预见,唐朝将士想要取得此战胜利,并非易事,已经说明战事惨烈。

下八句,紧承上文,战斗失利。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在极北的边地,山川萧条,草木凋零,自然环境如此恶劣,而彪悍迅速的“胡骑”,则像狂风暴雨般卷地而来。双方在此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而此时,那位求功心切的将军呢?他正在很远的营帐中,悠闲地观舞赏曲。战士在舍生忘死的战斗,将军在轻歌曼舞中陶醉,两个极不协调的场景,两个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这样荒唐 *** 的主帅,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这就是失败的场景。孤城落日,衰草连天,荒凉的景象,兵败的惨状。经过一天的战斗,士兵们死伤无数。日落时,还能作战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将军的不负责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对将军轻敌的谴责;是对无畏战士的同情。

最后这一句直接回应上文,正面点出“恃恩轻敌”是战争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将士们用尽全力也未能突围,此前所有荣光都将不复存在。

下八句,侧面着手,写征人与思妇的两地煎熬。

前面从出征,写到战场的厮杀,再到战场的失败,通常情况下,全诗应该收尾。但诗人却宕开一笔,转写征人和思妇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征人走得那么久,又那么远,他们的妻子泪水也流了那么久;“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家中思妇肝肠寸断,边疆战士频频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和有”,思妇遥望边关,却到不了遥遥边关,征人时时回首故乡,他也望不到故乡。像极了前不久那张纸条遗体捐赠纸条:我老婆呢?令人掩面而泣。

以上三联,一句征人,一句思妇,错综交汇,镜头不断变换,悲情不断加深。他们虽然相隔万里,却是互相思念。但却是“绝域苍茫更和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镜头不再转换,而是切回战场。举目望去,上空的乌云,仿佛由杀气凝成;侧耳倾听,只有那带着寒气的宵柝声。刚才的家乡、妻子都是身陷重围的征人头脑中的想象。一声刁斗,打断了他们的思绪,也敲破了寒夜,迎来了黎明,突围战马上开始。

是谁把征人推到这种绝境的呢?这里放入的一段深化了主题,突然想到迈克尔·贝执导的影片《珍珠港》,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夕,伊弗琳与丹尼的儿女情长,与战争交织在一起,更显战争的残酷。

尾四句,战士们突围无望,决心以死殉国。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天亮了,残存的士兵们和敌人展开了肉搏。只见白刃挥舞,血肉横飞。战士们这样舍生忘死难道是为了立功受奖吗?不是,他们只为了尽军人的职责——守疆护国。战士的质朴、勇敢和“男儿本自重横行”和“美人帐下犹歌舞”做出了强烈的对比,将军的可恨可憎,士兵的可敬可悲,尤为显见。也自然催发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是诗人的悲悯和礼赞。艰苦而残酷的战争,让数以万计的士兵饱尝痛苦,诗人在慨叹:那体恤士兵的李广多么叫人追念呀。以古对今,希望唐王朝也有像李广一样爱兵如子的将军。

全诗笔力矫健、慷慨淋漓,既有是对无良将军的讽刺,也有对远离故土、征战边疆兵士的深切同情,更是对兵士一心报国的歌颂。全诗大气磅礴,气势宏伟,又含蓄深情,既有保卫国家的决心,也有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任何时代都是大家与小家并存,战死前夕,忍不住空回首,这一细节把握触人心弦,难怪这首诗能成为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此诗能够被千古传诵,实非偶然。

结语

唐玄宗开元后期,大唐东北战事不断。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冒险攻打奚和契丹,大败而归。公元26年,乌知义再次轻率对奚和契丹用兵,又是惨败收场。但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却谎报大获全胜,向朝廷邀功求赏。高适听闻这件事,很是感慨忧虑,写了这首《燕歌行》。

很可惜,当时的大唐王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没有人读出高适的忧虑。唐玄宗继续盲目开边,继续加重东北节度使的兵权。伴随着安禄山权力的增大,他的野心也在增大,终于举起叛旗,发动了“安史之乱”。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终止了大唐的盛世。

我们常说,盛唐的边塞诗是昂扬的。是的,这首《燕歌行》也不失昂扬。但它在昂扬的气势中,加入深沉的反思,让全诗情感饱满,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不愧是一篇边塞诗的“良心”之作。

参考

高适《燕歌行》赏析

《无诗不成唐》

《人生元本一首诗:唐诗故事》

更多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心怀报国志,何处不为家什么意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