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初读之下,方文山的作品词藻华丽、意象丰富,并不似普通的流行歌曲一样只知道堆砌你侬我侬的大白话,一遍看下来只能感觉得到一种朦胧的意味,似乎得到了朦胧诗风、印象画派、意识流小说的真传,比一般词作者要高上一筹。但是依我的理解,朦胧诗之所谓朦胧,只是句意的深奥难辨,整体的布局层次和局部的语法逻辑应该还是严谨的。反观方文山的词作,只是很多相似意象的拼凑,整体词意却模糊不清。各种意象对主题的切合程度是足够了,却缺乏系统合理的安排。所以他的词作给人的感觉就是过于天马行空,跳跃性太大,甚至不知所云。 看这首《菊花台》,从词意来看,“你”或许是指菊花,或许是指某女主角,或者拟人,或者双关,这并不能清楚地分辨。而“一身戎装”的“我”是男主角,这应是确信无疑的,何以最后“我”会“在湖面成双”?如果说“我”是在湖里的船上,为何又要说“怕你上不了岸”?到底是谁在湖上?这样人称的变化着实令人费解。另外,阁楼上的人和朱红色窗里的人又是谁?一会儿湖,一会儿江,一会儿天微微亮,一会儿夜未央,一会儿月色撩人,一会儿又下起了雨,这种时空错乱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且他的创作缺少字斟句酌的严谨态度,押韵的句子往往随手拈来,也不管能不能解释得通。什么叫“凋谢的世道”?什么又叫“呼啸沧桑”?马蹄声乱可以,马蹄声荒又是什么意思?词的描述背景是古代,不会有老照片,笑容又怎么会泛黄呢?“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离愁,影子又如何“剪不断”呢?从字面上可以引出很多附会的解释,或许这种解释也是作者的本意,但这样的表达是否通顺达意呢? 再者,就诗歌来讲,意境气味大都来自于形象的描述,抽象的形容词总不如具象的动词和名词来得直观,来得有力。比如说了泪光“柔弱中带伤”,但到底如何柔弱如何带伤?听者心里无法形成一个具体的轮廓。“冰冷地绝望”是把“绝望”当动词来用了,但“绝望”这一情景过于抽象,还不如用“凝望”让人容易想见。即便是在他比较成熟的作品《发如雪》中,也免不了这个毛病,“爱在月光下完美”,完美得很虚浮,很敷衍。当然,他的每首作品也并不乏佳句,比如月弯勾住过往、长夜凝结成霜、心事静静流淌,这样的句子就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对回忆、心情这样抽象的内容都做出了形象化的表达。只是歌词整体的散漫却掩盖了这样的灵光闪现。 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流行歌曲,并非文学创作,何必那么苛责呢?其实我一向认为歌词和诗歌并没有本质区别,唐诗宋词本来也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不见得文人诗歌就比流行歌词高雅。不过当今的流行歌词作者水平确实良莠不齐,即便如方文山这样有点功底和才气的,也沉不下心来,语句因凑泊而凌乱,经不起推敲。想起另一个著名的词作家林夕,他的作品就不仅词句精致流畅自然,而且表达含蓄富于诗味。相比之下,方文山的作品词句要粗糙许多,而且词意也只是做到了表面的朦胧,并没有做到内在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