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香港电影繁荣时期(香港影视发展历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香港电影繁荣时期(香港影视发展历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香港电影繁荣时期(香港影视发展历史)

一、概述

1981-1982年台湾电影出现危机,制片显著减少,录影带泛滥,海内外台湾电影市场缩小,使得公、民营电影公司老板愁眉不展。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拍宣教政策片赔本甚巨,经济状况恶化,不得不聘请留美的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和得过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的张毅合导一部四段式的集锦片《光阴的故事》,各人通过叙述一段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的生活历程,透视一下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二十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变化、人际关系的疏离、生活环境的污染等等。影片放弃传统的叙述方式,重视以影像说故事,光影讲究,表演自然。影片上映大获成功,引起电影界和观众的瞩目,成为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先声。接着国立艺专电影科毕业的侯孝贤和摄影师出身的陈坤厚合组万年青影业公司,与中影对等合资摄制《小毕的故事》。影片探讨了当代妇女携子再嫁的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表现出一代电影文化水平较高的新导演的共同特点:关注本土社会、重视人的成长、人际之间的感情,以及清淡雅致的叙述手法。这类影片成本低,拍摄快,卖座好,佳评多,为台湾电影带来了突破性的影响:

1.打破明星制。证明没有大牌明星主演的低成本小品电影也能卖座,摸索从影片本身质量衡量影片在发行上的可行性,重视新编导甚于重视大明星。

2.乡土气息浓厚的文艺片开始被接受,成为制片的潮流。

3.当代文学作品成为电影的新宠。

于是,处于困境的公、民营电影公司纷纷发掘、重用新编导。中影又提拨新导演万仁、曾壮祥,伙同侯孝贤执导由三段故事组成的《儿子的大玩偶》。并被选入同年美国奥斯卡外国语片奖的二十五部侯选影片之一,随后又荣获台湾“最佳剧情片”,一些民营独立制片公司也大胆放宽题材,任用新导演拍创新的影片。这样一来,在不长的时间内,台湾竟然能够密集出现一批技术较精、有创新感,在台港和海外反应较好的新电影,慢慢掀起一场新电影浪潮。

电影《儿子的大玩偶》

二、背景

新电影的出现是台湾旧电影体制的瓦解、电影新生代的崛起、电影与文学结合的必然结果。

自1949年以来的三十多年,台湾当局视电影为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写实主义电影受到台湾政治社会环境的限制,几起几落,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那种脱离现实、粉饰现实的武打片、琼瑶式的文艺片一直统治着台湾电影的银幕,反映出在 *** 专权统治下的台湾社会,对于入世的、救世的、感时扰国的精神逐渐衰落,人们普遍对现实环境不满,却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他们只求在虚构的桃花源世界寻求心灵的暂时解脱,或者借助除暴安良的打杀电影,寻找 *** ,产生移情,发泄心中的不满。可是,严峻的现实却经常促使人们考虑台湾向何处去的向题,对于台湾电影的落后现状也深感不满,纷纷要求电影工作者能跟随时代前进。这时,正好有一批在海外受过影剧高等教育的人,如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焦雄屏、李昂等回到台湾,他们与在台湾受过影戏教育的候孝贤、王童、张毅、陈坤厚、小野等人汇合,有一种共同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都有较新的电影观念,迫切要求变革台湾电影的面貌,拍些严肃的、较有思想认识意义的、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的电影。

台湾新文学与电影相结合是新电影赖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写实主义文学已成为台湾文学的主流,文学界的吴念真、朱天文等作家也加盟电影从事编剧、导演工作。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厚爱,至盈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社会生活真切自然,格调清新,富有人情味,很少说教气,融进了文学中的写实主义美学因素,这就增强了台湾新电影的生命力,扩大了影片的题料范围,纠正了一些过去影片中虚矫与作伪的积弊。文学家的加盟,壮大了台湾电影的队伍。于是年令相近、志趣相投、美学观接近、生活背景相似、身份不同的几股力量聚结在一起,使得新电影变成不是个别人的创作,而是一大群中青年电影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一股电影新潮流。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拍出了许多体裁迥异、注释方式不同、内涵和艺术保持水准、各放异彩的影片。

导演侯孝贤

三、台湾新电影对台湾社会的反思

台湾新电影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触及和剖析了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在内容题材方面有明显的社会性,表现出对台湾社会的反省和思考。经济的成长产生的物质与精神脱节、经济与文化脱节、社会价值混乱、急功近利、缺乏整体目标、社会风气败坏等等,正是台湾现实社会的病灶,台湾新电影编导比较重视描写严峻冷酷的现实生活,批判社会,探讨问题,揭示生活表象下掩盖着的生活实质。

1.青少年的成长

青少年成长是台湾新电影编导热衷触及的主题之一。通过回顾青少年成长的遭遇,重新审视三十多年来台湾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合湾人命运的追寻和对昔日苦难的控诉,要重于用今天沉静的目光对今昔社会演进的观照,检视这个社会变化的因由与结果。候孝贤的《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无论从作品思考的深度和时空容量上都得到开拓,形成一幅幅色彩斑阑的散点透视的画图,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风柜来的人》里四个高中毕业待征兵的少年,他们从澎湖贫瘦的风柜流落到高雄工业城市,不是朋友被杀就是失恋,精神压抑,失落漂零。影片反映出台湾无业青从乡村进人城市、踏人成人世界的无根。《冬冬的假期》通过冬冬带妹妹到乡下外公家度假,看到他在城市没见过的怪事,体会到年老一代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画面中的原野、远山、稻田·一镜头幽美淡雅,流露出编导对乡村的依恋。《童年往事》、《青梅竹马》、《油麻茶籽》、《海滩的一天》等,在叙述青少年成长往事中,也把镜头伸向家庭、伦理、社会、教育领域。

电影《冬冬的假期》

2.底层社会的生活

表现低下阶层人民的生活是新电影的又一重要内容。台湾新电影编导们把自己作为低下阶层人民的代言人,通过作品剖析社会变迁出现的各种严重影响广大民众的问题,把资本主义的冷酷现实中小人物的辛酸、挫折、坎坷、期盼都细腻人微地呈现出来,既刻画了他们扶危济困、多情重义的美德,也写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他们的狭隘、愚昧、麻木或病态的崇洋心理加以讽刺和鞭鞋。比如:《儿子的大玩偶》讲一个青年为了养家糊口,装扮成活动广告,走街串巷,成为婴孩心目中的大玩偶。导演用了大量的背影与无对白的动作,建立起装扮成广告人的无奈、寂寞和与世隔绝。借转型的社会经济中逐渐被淘汰的职业,勾画出农业社会受到工业技术(如戏院的企业化广告)侵袭时的无奈感。

3.大陆移民的中国情意结

表现大陆移民的中国情意结是新电影的另一重要主题。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对峙。1949年,五、六十万大陆去台人员随着岁月的流逝,人老凋零,少数掌握权力和经济手段的人固然飞黄腾达,而大部分下层公职人员和退伍老兵却成了游子孤魂。他们对大陆故乡亲人有浓浓的离愁别绪,期盼有朝一日能叶落归根回到故土,让自己的孤魂有个归宿。候孝贤的《童年往事》以温柔、敦厚、写实的手法,辅以行云流水的散文笔触,升华影像,诗化意境,以自己童年成长作蓝本,表现了台湾现代移民的悲剧,更深思了“台湾的往事”。从一个少年面对亲人生老病死,家庭的种种变故,观众同时跟着镜头,对整个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作一回顾。编导有意呈现台湾历史和有关事件,直接唤起观众对那个时代许多日渐淡忘的事件的回忆,导演成功地运用听觉性的辅助,赋予视觉上时空上更强烈的真实性。

四、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和实验

由于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西方的联系更为密切,台湾电影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文学不同,虽然少数新电影沿袭了传统戏剧结构,但更多的新电影则讲究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生活细节的逼真,演员自然朴实的表演,采取淡化情节、时空交错、生活流、意识流的手祛,强调纪实性电影形象,使电影艺术表现方式多样化,以致多场景、多层次、声画结合和时空转换的更加灵活自由,如此等等。

1.淡化情节、弱化冲突

新电影不象传统结构那样重视情节发展的贯穿性和完整性。散文式结构中,将情节淡化,着重通过运用细节展示日常生活图境,刻画人物性格的发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紧密地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联系,暗示了生活的某种意念。

2.注重长镜头、景深镜头

新电影编导善于运用手中的摄影机深人地探索美学领域,运用长镜头、景深镜头,使得影片具有纪实性。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长拍镜头及深进处理,使蒙太奇剪接手法在片中被减到最低限度;导演不在于强调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只注重心理逻辑的联系。看来事件零星片断,实际强化了四个青年无所适从,精力过盛,随时等待发泄状态下的焦虑茫然。导演藉着长镜头的纵深效果,配合澎湖静静如愁的海景、小古庙,以及四个人鲜明的个性。几场斗殴场面,也是运用中远镜头,静静地调度着动作与人物,给观众视觉上持续的空间感,造成了影像推进的舒缓语调。

3.善用象征、隐喻等手法

台湾编导还擅长运用象征、隐喻、比兴的手法来深化主题,以增强新电影的感染力。

《小毕的故事》影片开始,小毕妈妈跟朋友在海边走,小毕四、五岁,无忧无虑地在海边跑来跑去,妈妈显然一直要用手牵他,可是小毕在后面,永远没有给牵着,这细节的动作,与后来小毕母亲自杀结果照应,象征着妈妈想要照顾他,看着他长大,到最后妈妈死了,还没有牵着这个孩子。观众可以从画面的细节中看出那种尽在不言中的意义。

4.注重演员表演

台湾新电影在演员表演上也有很大的突破。改变了对演员的审美观点,演技趋向自然、生活化,增强银幕人物的生活实感。新电影多采取职业与业余演员相结合,从新人中培养演员,或选择可塑性大、并不漂亮但与角色认同的演员担任主角,甚至有的编导在相互的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配角,出现导演明星。导演《风柜来的人》的候孝贤,在自己的影片中客串一些小角色以后,在杨德昌的《青梅竹马》中当上了主角。演技上,职业演员不单靠本色,而是靠娴熟的演技塑造人物形象,他们以生活真实为基点,经过观察、思考、选择、提炼之后,通过形体动作、表情、眼神、转化为真实的艺术形象。

5.强调纪实性

新电影编导也突破了摄影、美工、音响、照明等旧有的观念和技法,体现了电影的纪实风格,同时,在技术上表现出严谨和精细的较高专业水平。如《海滩的一天》、《童年往事》在光影控制上独具特色,灯光通常从房子外面打进去,模仿自然光,减少多余的反射光,使得色调自然柔和,演员在室内表演有更大的活动余地。他们还运用音乐担任影片的重要角色,透过听觉的作用,使音乐主题经常被用来强化电影的内涵,刻画人物的性格凤貌。

电影《童年往事》

五、新电影的隐忧

台湾新电影成为一种气候,一股潮流,引起了中外电影界和台湾社会各方面的注意。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编导,在电影语言上的运用,对题材的开拓,对社会所持的批判态度,正在显露出他们的使命感和才华,他们辛勤的耕耘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对台湾电影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无可讳言,由于小本经营、缺乏资金、为赶档期拍戏的恶习、台湾当局电影检查尺度的严苛、 *** 军政部门的横加干预,以及器材老旧落伍、编剧人才缺乏、市场过于狭窄等等,都使得台湾新电影的发展,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如今已处于低潮,欲振乏力。这除了上述因素外,就其本身而言,亦有不足之处。

首先,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他们对现代电影观念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介绍、研究和消化,对如何继承发展中国优良电影传统研究得更少;表现对西方电影技巧横的移植、借鉴较多。台湾新电影的散文化、心理化、多样化,吸收当代电影新观念,有生搬硬套之弊。追究其原因:编导缺乏一种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做指导,对如何将吸收世界电影新观念与继承和发扬中国写实主义电影美学传统结合起来,经验还不够成熟。

其次,新电影的选材比较狭窄。台湾新电影能注意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捕捉社会生活中一些敏感问题。历史和现代题材相比较,以反映二十多年以来的台湾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居多,但缺乏广度和深度,有的只是展示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有的即便涉及社会弊病也显得很肤浅。有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较模糊,有的人物只是作为一种社会阶层象征性人物出现,缺乏个性色彩

其三,纠正电影剧作和改编文学作品不健康的倾向,这是台湾新电影编导急需解决的问题。台湾新电影十有八九改编自台湾和海外当代名作家的小说,显示出编导者重视电影的文学性,但是这不是电影创作的唯一途径,实际上改编成功者很少。自从《看海的日子》卖座之后,台湾电影出现改编小说作品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况,台湾的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涌人使台湾城镇中的民族的、本土的东西日益淡薄,看电影的年青人存在着一种漂泊感、挫折感,精神空虚,电影老板也投其所好,喜欢拍些暴露的影片填补他们空虚的生活来大赚特赚他们的钱。

新电影作品中,有的编导技巧生涩,格调不一致,情调上显得消沉、灰暗,找不到出路,这也是新电影中某些作品的缺陷。在人物刻画上出现失调现象,缺少个性,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压抑感和沉重感,这种感受固然是台湾现存压力在作品中的反映,是编导压抑着对台湾社会弊病的不满,但也表现出他们对现行制度和社会弊端的无能为力,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反映了编导电影美学的局限,艺术上还不够完美,所以难于正确处理好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大变革中,如何重新调整自己的步伐和阵容,团结奋斗,继续走那荆棘的道路,并适应和提高新时代的电影观众,一边启蒙,一边批判,将自己的心血结晶化为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将是台湾新电影编导群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五、新电影的隐忧

台湾新电影成为一种气候,一股潮流,引起了中外电影界和台湾社会各方面的注意。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编导,在电影语言上的运用,对题材的开拓,对社会所持的批判态度,正在显露出他们的使命感和才华,他们辛勤的耕耘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对台湾电影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无可讳言,由于小本经营、缺乏资金、为赶档期拍戏的恶习、台湾当局电影检查尺度的严苛、 *** 军政部门的横加干预,以及器材老旧落伍、编剧人才缺乏、市场过于狭窄等等,都使得台湾新电影的发展,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如今已处于低潮,欲振乏力。这除了上述因素外,就其本身而言,亦有不足之处。

首先,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他们对现代电影观念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介绍、研究和消化,对如何继承发展中国优良电影传统研究得更少;表现对西方电影技巧横的移植、借鉴较多。台湾新电影的散文化、心理化、多样化,吸收当代电影新观念,有生搬硬套之弊。追究其原因:编导缺乏一种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做指导,对如何将吸收世界电影新观念与继承和发扬中国写实主义电影美学传统结合起来,经验还不够成熟。

其次,新电影的选材比较狭窄。台湾新电影能注意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捕捉社会生活中一些敏感问题。历史和现代题材相比较,以反映二十多年以来的台湾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居多,但缺乏广度和深度,有的只是展示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有的即便涉及社会弊病也显得很肤浅。有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较模糊,有的人物只是作为一种社会阶层象征性人物出现,缺乏个性色彩

其三,纠正电影剧作和改编文学作品不健康的倾向,这是台湾新电影编导急需解决的问题。台湾新电影十有八九改编自台湾和海外当代名作家的小说,显示出编导者重视电影的文学性,但是这不是电影创作的唯一途径,实际上改编成功者很少。自从《看海的日子》卖座之后,台湾电影出现改编小说作品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况,台湾的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涌人使台湾城镇中的民族的、本土的东西日益淡薄,看电影的年青人存在着一种漂泊感、挫折感,精神空虚,电影老板也投其所好,喜欢拍些暴露的影片填补他们空虚的生活来大赚特赚他们的钱。

新电影作品中,有的编导技巧生涩,格调不一致,情调上显得消沉、灰暗,找不到出路,这也是新电影中某些作品的缺陷。在人物刻画上出现失调现象,缺少个性,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压抑感和沉重感,这种感受固然是台湾现存压力在作品中的反映,是编导压抑着对台湾社会弊病的不满,但也表现出他们对现行制度和社会弊端的无能为力,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反映了编导电影美学的局限,艺术上还不够完美,所以难于正确处理好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大变革中,如何重新调整自己的步伐和阵容,团结奋斗,继续走那荆棘的道路,并适应和提高新时代的电影观众,一边启蒙,一边批判,将自己的心血结晶化为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将是台湾新电影编导群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更多香港电影繁荣时期(香港影视发展历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