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承重,以及实现站立、行走、跑跳等动作。这些功能要依赖骨骼的支撑、肌肉力量以及关节灵活性三者相互配合。
骨折破坏了骨骼的支撑作用。骨折后患者朋友们需要制动静养为骨骼接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采取一些促进骨骼愈合的手段,一般在12周左右就能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如何促进骨骼快速愈合,详见《正确的康复方法,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但是,很多患者在骨骼愈合后,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下肢功能障碍,比如蹲不下去、站立不稳、持续行走困难以及跛行等。
这是典型的"肢体废用综合征"表现
肢体废用综合征是因为长期肢体静止,出现肌肉量降低、肌肉挛缩和关节发生粘连等情况,导致下肢失去了正常的运动能力,或者在运动功能上产生了障碍。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术后特别是重症患者,出现废用综合征的几率可以高达60% [1]。数据援引自医学科研论文,详见底部参考文献
肢体废用综合征的“三个重要特征”
一、损失肌肉量
临床研究显示,人体每静止10天,股直肌横截面积会下降18% [1]。数据援引自医学科研论文,详见文章末参考文献列表
二、肌肉挛缩
人体为了实现运动能力,肌肉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一组肌肉收缩而另一组肌肉同时松弛,可以让肢体产生向某个方向运动的力。
但肢体长期制动静养时,一部分肌肉长期处于收缩紧张状态,而另一部分肌肉又长期处于松弛状态。长期收缩的肌肉就会发生痉挛,一旦动作就会引发疼痛,长期松弛的肌肉会更快速地损失肌肉量,并且其肌肉力量也会大大降低。
三、关节挛缩、粘连
下肢关节包括髋、膝、踝、足等,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使关节周围的韧带持续紧张,发生挛缩,而关节内的黏液和软组织长期处于静态后发生粘连。临床研究显示,创伤后膝关节挛缩发生率高达11%,脑卒中后半年内关节挛缩发生率达60%以上 [2]。数据援引自医学科研论文,详见文章末参考文献列表
如何预防发生肢体废用综合征呢?
肢体废用综合征会使肢体产生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骨骼愈合后的站立、行走功能。但只要尽早开始科学的患肢、健肢以及全身主动锻炼,基本上可以杜绝发生肢体废用综合征。
在术后骨骼愈合的12周时间里,具体要怎么进行锻炼,以及有哪些禁忌和注意事项,会在下一篇《什么时候都不晚,术后各阶段预防“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康复要点》中详细说明。
愿患者朋友们科学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Files DC,Sanchez MA,Morris PE.Conceptual framework:the early and late phases of skeletal muscle dysfimction in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Critical Care,2015,(19):266-276.
[2] 王璐,贾子善,张立宁.关节挛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20,33(8):78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