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古代兵器钩子(古代冷兵器钩),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代兵器钩子(古代冷兵器钩)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古代兵器钩子(古代冷兵器钩)

短兵器,是中国古代对较短的手持格斗兵器的统称,以刀、剑、斧、鞭为代表,可刺击,又可砍杀,近战杀伤力很强。在冷兵器时代,短兵器是步兵的必备武器,主要是单手握持使用,但也有为了提高杀伤力而采用双手握持器械的动作。

短鞭

鞭有软硬长短之分,此处讲的是以铜或铁等金属材料制造的硬质短鞭。硬鞭体形和刀、剑相似,由鞭身和鞭柄构成。鞭身带有竹节状的棱刃,自下至上由粗变细,所以又叫“竹节钢鞭”。鞭坚硬无比,使用时如棍棒一样是靠较大的重量而获得打击力,对身着重甲的敌人也有很强的杀伤力。由于鞭的末端古代铁鞭尖锐,不易折断,也可进行挑刺,使用时以技巧和力量取胜。但在历代军中未曾大量装备短鞭,仅为个别身大力猛的将领所用,使用时单手持握。

鞭的起源比较早,春秋时期便已经出现。据《左传》载:楚国旧臣伍子胥因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便投奔吴国,借助吴国的力量伐楚。吴军攻入楚国都城时,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伍子胥为泄恨,鞭楚平王之墓,以报父兄之仇。

锏是一种与鞭相似的短柄打击兵器,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与鞭不同的是,锏的横截面为方形或三角形,锏身有棱无节,锏端无尖,整体比鞭更为简洁,实战时多为双锏并用。锏柄有圆柱形和剑把形两种,柄与打击部之间有护手,锏柄末端有环,穿系丝弦或牛筋悬于手腕。在战场上厮杀时,若敌将追赶,在其他兵器脱手时,可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将以致命一击。

门神年画

尉迟恭(字敬德)和秦琼(字叔宝)是唐代初年的名将,一用鞭,一用锏,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后世之人将他俩作为门神敬奉,贴在门上以保平安。

短锤

短兵器中锤的形制与长兵器中的锤相似,虽然柄较短,但由于锤头重量更大,杀伤力也就更强。短锤多是两个作为一副来使用,有“双锤”的叫法。

钩是中国古代一种刃部内向弯曲、用于近战杀敌的白刃格斗武器。其与镰、戈、戟等古代兵器同属勾兵,主要通过向后回拉割伤敌人,与用力向前的刺兵不同,两者有互补作用。据《汉书·甘延寿传》记载:“钩亦兵器,似剑而曲。”短柄钩具是从刀剑演化而来的。战国时期,城防战时大量使用钩,钩取攀城或从地道进犯之敌。钩作为一种辅助性兵器流传不广,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却留有盛名。

拐可看做一种带有把手的棒,主要流行在民间和武术界。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作为其他短兵器的辅助兵器来使用。拐的手握部位多变,既可握于棒身部位,又可握把手,可打可戳,不仅可用棒把,还可用把手部分拦拐敌人兵器,令人难以防范。

作为中国古代兵器的扇,外形与普通折扇类似,由扇面和扇骨组成,但材质多以铁质为主,其边缘为锋利的刺刃。扇合拢时如铁棍可击可打,展开则似刀,可砍可劈,亦可上遮下挡以防暗器。

扇子比一般兵器简单,携带方便,可收拢藏于包内,也可插于腰间,技击刚柔相济,攻守兼备,变化多端。

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曾经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传统兵器更是集历代科技、工艺、文化、艺术于一身,打上了一个民族历史的烙印。

更多古代兵器钩子(古代冷兵器钩)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