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先秦时的姓氏(先秦时期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先秦时的姓氏(先秦时期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先秦时的姓氏(先秦时期姓)

先秦时代的人名称呼比较复杂,总体而言,包含姓氏名字四个部分,和现在这样称直接称姓名的很少。比如百里奚,他是姜姓,百里氏,名奚。按照春秋称男性为氏+名的习惯,他在史书上就叫百里奚。但百里奚的儿子就不一样了,他的儿子,史书称为孟明视,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

他的名和字之间的关系符合一向的取字习惯,明与视意思关联,孟代表长子(有说法认为孟是庶长,伯是嫡长)。但是他的称呼是字+名,也就是孟明视,按照正常称呼应该称他百里视。与此相同的例子还有: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子姓,宋氏,名嘉,字孔父。按照正常称呼应该称他宋嘉。而孔子的父亲,史称叔梁纥,则是孔氏,名纥,字叔梁。可能你已经发现了,孔父嘉明明是宋氏,为什么叔梁纥就变成孔氏了?

春秋战国的氏是很容易改变的,氏的含义是家族的封地,源流等,改封等行为很容易导致氏的变化。实际上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他的氏就已经变成了孔,而非宋,所以孔父嘉算是孔子这一脉孔氏的源头。关于改氏,还有一个典型例子,那就是诸葛。为什么诸葛氏往往被简称为葛氏?因为诸葛就是从葛发展而来。

陈涉手下的大将葛婴,因为私立王而被陈涉所杀,汉朝建立后,为了表彰葛婴的功劳,朝廷寻找到葛婴后人,封到诸地,于是葛氏后人在葛前加上封地诸,自称为诸葛氏。

再说秦朝的公子扶苏和公子胡亥。和普通人相比,先秦的公族和王族,称呼是比较固定的。有爵在身的直接称爵位,比如晋文公在世时为晋侯,秦穆公在世时为秦伯。而他们的孩子,统称为公子+名。比如晋文公还不是晋侯时,叫公子重耳,齐桓公还不是齐侯时,叫公子小白。晋文公是姬姓,晋氏,名重耳,不知道字,国君的字往往流传不下来,因为没人敢用字称呼他们。齐桓公是姜姓,吕氏,名小白。按照称呼规则,他们应该分别叫晋重耳,吕小白,但是因为他们身份是“公子”,所以有权直接称为“公子xx”。

古代不同朝代,对人名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可千万不要弄错了!

更多先秦时的姓氏(先秦时期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