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传统民俗图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图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传统民俗图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图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传统民俗图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图片)

送菜员用川坝独特方式在给筵席上菜 沈酒集团供稿

中国人的民间筵席,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江南水乡有“八大碗”,四川川坝子上则称“九大碗”,早些年我去陕西蓝田,也吃过那里的“九大碗”。由于江南与四川地域的不同,食材上可能有些差别。江南水乡“八大碗”,老百姓也称“老八样头”,由洋菜碗、炖鸡碗、三鲜碗、卷鲜碗、蘑菇碗、鱼块碗、蹄筋碗、蹄苞碗等八道菜,名堂很讲究,而且,我特别佩服民间烹饪智慧,江南特有的“吊鲜汤”的本事,实在高明,也即完全不用味精,厨师们就以猪肉、猪童子骨、老母鸡、火腿等混合煲制而成,既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也保留了食材的真味,用时髦的话来说,可能是符合绿色生态饮食的理念和当今人们的健康养生之道吧。

而川菜中的“九大碗”,最大的特色是以蒸为主:蒸全鸡、蒸全鸭、蒸肘子、咸烧白(肉扣)、甜烧白(夹沙肉)、粉蒸肉,配以粉条、竹笋、品芋、苕薯、海带、时令蔬菜。酒席保留着流水席的特点,已经不全是以蒸为主了,还有烧、炒、熘、煸等烹饪形式,过去“九大碗”一般是有九个菜,现在随着日子的富裕,“九大碗”不止只有九碗菜,菜式已经发展到N个了。我这次去酒城泸州,出席中国沈酒集团举办的“九大碗”筵席,到底上了多少菜?我也没有数清楚。

“九大碗”作为民间食俗,尽管也分高、中、低档,媒体上说“舌尖上的中国”,我看围绕“八大碗”或者“九大碗”,文章并没有做足,其实,“九大碗”展现着人间美味,也承载着世人的乡愁,以前不论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宴宾会客,上至官府,下至庶民,都把“酒大碗”视为特别讲究而又阔绰的名肴,有流水席乡里乡邻,除了上街赶集,众人齐聚,那么对于在一起吃饭,男女老少,长幼尊卑,良俗美德,礼仪传统,看教养,看德行,观风俗观吃相……因而深受民众喜爱。

第二届“酒大腕节在泸州沈子国酒庄举行

中国酒界赖高淮等一批大腕云集泸州节日活动

民间乐师正在表演节目为节日助兴

民间乐师正在表演节目为节日助兴

泸州是四川一座很有特色的城市,不仅因为它是一座酒城,而且当地百姓的口福不浅,时至今日,无论生周满十,还是红白喜事,抑或新春年酒、清明会、拜师出师、过继儿女等,主人家都会操办筵席。筵数少则几桌,十几桌,多则几十桌,乃至上百桌。桌上正菜,荤素共九碗,俗称“九大碗”,因是逐碗上桌,分九次上完,故“九大碗”又称“九道碗”。“九”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数字,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也是极阳之数。中国周边的邻国,是是很欢迎“九”的,不少国家视为吉祥象征。唯有日本人不怎么喜欢“九”,它的发音与“苦”相同。这是题外的话了。

近年来,中国沈酒集团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中国酒界冉冉升起,光芒四射。在泸州的影响力更是如日中天,沈酒与九大碗相伴,名头越来越响,名气越来越大,其中不乏有大师的智慧,领军人物的才气和韧劲,经年累月,人们逐渐通过民俗中象征符号的意义整合,通过谐音、象征形成一种酒文化的表达方式,注重形象对内涵的无限暗示。北京《中国酒》杂志主编杨木春女士撰有《从“九大碗”到“酒大腕”》的文章,我以为归结得很好,不管是九大碗,还是酒大碗,不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嘛,这恰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英雄情结。以酒代九,显示出了常食善饮者的智慧与狡黠,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人们对根植于泸州酒城里的沈酒那份小小的钟爱,这或许也有沈酒微妙的熏陶之功,而从九大碗升华至酒大腕,则是土生土长的沈酒人的又一独创了。

中国白酒泰斗赖高淮先生等准备封坛仪式

酒大腕节上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掌上明珠”封坛仪式

将某个行业或某一系统领域造诣颇深、富有经验的人称为“大腕”,我原本对这个词是不敢妄用的,我觉得隐隐的有一种江湖气,然而,酿酒行业至今还处于半现代化、半作坊式的作业形态,那些著名工匠,谁说他们不可以称为“酒界大腕”呢!这些酒行业的大家,完全可以称之为“酒大腕”,我们有理由通过“九大碗”向这些“酒大腕”怀有敬意,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为人间酿制了美酒。

一缸缸上好的佳酿预示着未来岁月的美好

身强力壮的师傅正在将封缸酒抬到仪式现场

沈鸿林董事长与笔者一起接受《中国酒》杂志专访

四年前,中国沈酒为了表达感谢中国著名白酒大师赖高淮、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的殷殷之情,他们举办了第一届“酒大腕”节,今年6月30日是第二届,晚上,我有幸与沈鸿林先生一起接受《中国酒》杂志和“佳酿网”的联合采访,我认为,从“九大碗”到“酒大腕”,这是一个典型的民俗创意,反映了中国沈酒人对中国民俗的一种升华,也是对沈酒品牌的一种升华。中国酒不是大腕太多,而是太少,举办这个“酒大腕”节,丰富了中国多姿多彩的酒文化。“酒大腕”文化艺术节应该一届一届地办下去,让更多的酒界大腕,会聚一起,共商酒是,把盏共话,走向明天。

本期图典照片,除署名外均由丁修勇先生摄影。

2019年7月4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更多中国传统民俗图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图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